09世民
09世民
09.世民 李淵請了工部的工匠,將那塊上好的羊脂白玉雕刻成巴掌大的玉鎖。男子掏出跟紅繩,串起長命鎖,系在了三娘的脖間。 午后,三娘悠悠轉(zhuǎn)醒。 四歲的孩子昏睡了三天,神智還是不太清醒,迷蒙的睜著眼,問:這是哪? 陳善意心想三娘子怕不是燒壞了腦子,剛打算出聲回答時,就聽見男子的聲音。 你不知? 我......\"三娘勉強睜著眼睛打量著周圍,景象熟悉又陌生,她應(yīng)該是知道的,但卻又說不出來。她覺得自己是不屬于這里的,可也不知道屬于哪里。 你是誰?男子又問。 竇氏皺了皺眉,壓下心中的不適耐心等待著。 我.....是......\"三娘偏了頭,看見了站在床邊的竇氏,迷茫的眼里有了些許神采,她看到了阿娘,那么她就該是三娘,或三郎。 李秀寧......她說出了自己的名諱。 男子皺了皺眉,看了一眼竇氏,想說些什么,又顧忌著場合,把那些大逆不道的話咽了下去。 如此,三娘子算是痊愈了。男子神情淡淡的拱了拱手。 李淵當即拜謝,命侍僮奉上金銀之物,以示感謝。男子揮了揮手,沒有收下,對他來說,黃白之物還不如身上的這一件道袍。 竇氏則是行了一禮,鄭重道:多謝先生救小女一命。 男子臉上這才緩和幾分,不敢,三娘子命格詭異,明明薄如蟬翼,卻又堅韌如絲,連我都不能看透三分。 李淵忙道:之前太史令也曾看過小女命格,和先生說法大同小異。 提到太史令,男子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如何能與太史令相比。 三娘雖已蘇醒,卻沒什么精神,迷蒙著眼睛,也不說話。竇氏命陳善意喂與她熱水,再吩咐婢子從廚房里端出點熱粥來。 她想小三沒準以后還會有所沖撞,如果能把面前這位神秘先生留在府上,以備不測,最好不過了。 不知先生如何稱呼?竇氏問。 孫思邈。 床上的三娘猛地睜大眼睛,正好對上了孫思邈似笑非笑的眼神。 她心里一顫,別過眼不去看他,集中精神聽他們的對話。 不知先生在哪里入職?可有意向成為李府的幕上之賓?竇氏問。 孫思邈婉拒,在下無才無德,還是多謝夫人美意。 竇氏道:先生治好了小女之病,是為才;不收寸金,是為德。先生不要過謙。 孫思邈輕笑道:在下只想閑云野鶴,云游四方。 如此,便是無回旋之地了,竇氏失望的神色擺在臉上。三娘大概猜到了阿娘想的是什么,虛弱的出聲道:先生大恩,秀寧無以為報,還請尊為師,讓秀寧侍奉數(shù)年。 孫思邈沒想到三娘子會這么說,微愣之后,笑著搖頭拒絕了,家?guī)熡忻皇漳械茏印?/br> 李淵一聽,急忙說:二郎與三娘同歲,亦可侍奉先生。 孫思邈掐指一算,笑出了聲,不敢不敢。 被百般拒絕,千般敷衍,饒是李淵好脾氣,也不免有些難堪。 三娘此時開口道:那先生可愿收玄霸為徒? 只收男弟子,秀寧不可以,玄霸總可以了吧。 竇氏聞言,期待的看著孫思邈,等待著回應(yīng)。 孫思邈瞇起狹長的眼睛,居高臨下的看著三娘。三娘毫不畏懼的與之對視,寸步不讓。 良久,他笑笑,不錯,玄霸可為徒。 這便是應(yīng)了下來。 三娘露出虛弱的笑容,強自撐起身子坐起來,陳善意見狀,連忙伸手去扶她,卻被三娘躲開。 她喘著氣從床上下來,身上只著單薄的中衣中褲,赤著腳踩在冰涼的木制地板上,在孫思邈身前跪下,行了拜禮,弟子李玄霸,見過師傅。 竇氏有些動容,紅了眼眶。李淵牽著愛妻,輕輕的嘆氣。 孫思邈笑著將新收的徒弟抱起來,放回到床上,先好生休息。待好了師傅再與你細說。 三娘點頭稱是。 一群人便離開了廂房。 孫思邈也就在李府住了下來。 竇氏應(yīng)他要求,給他安排在了后院的竹林,清靜幽雅,只留兩三仆役精心服侍。 二郎很快得知了三娘好轉(zhuǎn)的消息,連新的的兵器都不愿把玩了,飛奔著去了三娘的院落,被陳善意攔在了門外。 夫人有命,不許大郎和二郎前來打擾三娘休息。 陳善意掩唇輕笑。 二郎恨恨的甩手,阿娘就知道偏心三娘! 他不高興,他決定不理阿娘和三娘了。 二郎撒著小腿跑遠了。 一路上他只顧著埋頭狂奔,倒是沒注意身邊的景色越來越陌生和清幽,待停下來時,一臉呆滯的看著茂密的竹林,茫然無措。 他大多數(shù)都在前院待著,很少來后院轉(zhuǎn)轉(zhuǎn),故而對這里很是不熟悉。 好在穿過竹林,就看到了一位白衣飄飄的男子。他坐在院中,手執(zhí)書卷,神情安然。 二郎還小,不知道狀若謫仙這個詞,只覺得他并非常人。 你是何人?他開口問。 男子聽到聲音放下了書,朝他看來。 這是我家北院,你為何在這里?你是何人?二郎重復(fù)的問。 男子將書抵在唇下,笑笑:那你是何人? 二郎板著臉,努力撐起嚴肅的樣子,只是四歲的孩童怎么可能嚴肅的起來,反而更顯可愛。 吾乃李家二郎,李玄和。 玄和。男子低喃這個名字,不錯。 他抬眼,瞇眼笑,好名字。 二郎被夸了,就很得意,翹了翹鼻子,那是,阿爹給我取的,自然是好名字。 那你將來想做什么呢? 二郎頓時來了精神,威風凜凜的叉腰高聲道:做個馳騁沙場,南征北戰(zhàn)的大將軍! 只是如此? 二郎點頭,只是如此。 男子將書置于幾案上,緩緩走近二郎,你可知戰(zhàn)火連連,遭殃的是普通百姓? 二郎愣住。 大好男兒,怎可只為一己私利而禍害蒼生?應(yīng)有濟世安民之遠景! 濟世安民.....二郎喃喃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男子高聲道。 二郎最近剛背過這篇,接下去,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yǎng),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不錯,這才是所有兒郎應(yīng)該去做的事,這便是濟世安民。 好!二郎抬頭,眼冒精光,我也要做濟世安民之人! 當真?男子挑眉。 君子一言!二郎握拳道。 善哉。男子彎下身子,摸了摸他的頭,那么我便將世民這個名字賜予你,待你及冠,可為字。 及冠?二郎歪頭不解。 男子二十及冠,是為成人。男子好心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