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嫂cp 第三十八章 至近至遠(完結(jié)倒計時)
叔嫂cp 第三十八章 至近至遠(完結(jié)倒計時)
輔政王遇刺,生死不明。 密折上只有這九個大字,在整個內(nèi)閣面前,宋昭陽卻是眼前一黑,若非坐在位置上,竟是連身體都顫抖的支撐不住了。 王叔遇刺的消息,暫時只有諸位大人知道。朕希望,就將此事,暫時,控制在這個范圍內(nèi)。一直坐在側(cè)位的趙括,見宋昭陽顫抖著嘴唇幾乎說不出話來,便伸出還不算大的手,反握住了母親的。 是,臣等也為輔政王遇刺而萬般憂心。明逸恭謹?shù)鼗亓送鈱O的問話。 各位大人,在查明事態(tài)之前,暫時不要出宮?;蛟S是兒子給予的力量,宋昭陽雖是臉色依舊難看無比,但還是穩(wěn)住了心神,明臻,你即刻派人去查,輔政王現(xiàn)在何處?是生是死,本宮要一句準話。 傳信給劉郎中及其余正在暗查的官員,給本宮去查,到底是誰,傷了輔政王。 娘娘,輔政王身邊帶了數(shù)十名禁軍,且不說還有死士相隨,能突破如此的防護對輔政王下手的...絕非凡人。 明相的意思,難道是那幾個世家么?趙括這一句狀似童言無忌,卻將眼前的大人們不敢說的話,都盡數(shù)說了出來。 臣...不知。因朝堂大亂,內(nèi)閣這幾日皆未曾離宮,太后急召,他們也是趕來此處,才知道趙恪竟然出事了。 當下,最重要的是知道輔政王到底是什么情形。而后,再查是何人所為。宋昭陽擺了擺手,不過,此事若當真是他們所為,只怕壓不住多久。盧太尉,為防生變,本宮以為,當交予一部分軍權(quán)于河南目前的賑濟司,您以為呢? 娘娘所言不無道理。只是,如今局勢,何人可信? 遣宣州兵馬司發(fā)兵,兵權(quán)暫時移交廷尉蘇鈺。 蘇鈺曾是輔政王的輔卿,去年升任廷尉,此次隨行前往河南,是攝政王真正的心腹,此時將宣州兵馬交予他,確實是最合理的選擇。 另外,輔政王上一封折子所提到的事情,諸位議了三日了,有何想法?宋昭陽已經(jīng)徹底鎮(zhèn)靜下來,倒是叫明逸,頗為欣慰。 三個月前,翰林院重修天下世家志,已然接近收尾,只是對于一些世家被重新排放了位置,一直爭論不休。此番,臣以為,輔政王所說的這十三家世家,可酌情降等,甚至可以移出名冊。明逸微微一笑,提了一件看似關(guān)系不大的事情。 若是如此做,明日不是又要吵翻天...明相..是要...次輔戶部尚書陳同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正是...河南山西兩省賑濟已完成近九成...此時民心已然過了最為動蕩之時,倒是不必擔憂。 但愿吧。宋昭陽站起身來,雖是身姿依舊挺拔,面色卻是蒼白一片,在赭紅色的太后常服映襯下,顯出了幾分少見的脆弱。 三日后,宣府所派的上千甲兵,到達了設(shè)在安陽的賑濟司,只是趙恪卻不在此處,下落依舊未知。眼底一派青黑的蘇鈺接下加蓋了玉璽與太后鳳印的圣旨,半個時辰后,便將方氏的莊園大門破開。 半個月之后,除還需要督導(dǎo)重建的少部分工部及戶部官員以外,其余欽差全部回返京城,宣府士兵依舊按太后懿旨駐扎河南、山西,配合大理寺,將此地的世家全部抄家搜查。 當暴瘦了十數(shù)斤的蘇鈺,跪在大殿上痛哭陳詞之時,朝堂之上關(guān)于新世家志、新政乃至如何處置這十三個中原世家的爭論終于平息。 一向端坐在上,極少發(fā)怒的太后,亦是罕見地在朝堂震怒。 輔政王,為先帝手足,今上王叔,輔政五載,宵衣旰食,于社稷江山,可謂是居功至偉。新政推行近三年,最先推行的浙江和南直隸,稅收翻了三成,百姓亦得以安居,朝廷海貿(mào),亦翻了一番,這是利國利民之大事,天下共睹。 而那些自詡百代名門的所謂儒生又做了什么?貪污朝廷款項,放任水患泛濫,只為守住自己手中的丁點利益,甚至鋌而走險,刺殺朝廷親王。我問問諸位,如此放任不管,是不是明日,某些世家就要在這大殿上弒君了! 所謂世家,百年傳承,若為天下垂范,為其做世家志,以激勵天下人,自然應(yīng)得。可這等寡廉鮮恥,無國無家之徒,談何流傳天下,我看是要遺臭萬年的! 此事無需再議。若是有如此爭論的時間,你們不妨,去找找輔政王!如今殿下遇刺近二十日,生死不明,內(nèi)閣要不惜一切代價,生要見人...死要見尸。 朝會結(jié)束之后,風塵仆仆又形銷骨立的蘇鈺,求見太后。宋昭陽有些猶豫,卻還是,點了點頭,叫他入內(nèi),單獨相見。 蘇鈺入殿之后,便跪在了地上,即便宋昭陽叫起,仍是一動不動。 我知道你想問什么。兩人沉默半晌,宋昭陽嘆了口氣,道。 我知道你在河南和山西兩省,大開殺戒,而那所謂的太原王氏買兇殺人,也不過是你捏造的證據(jù)罷了。 你一直心中存疑,我告訴你,你懷疑的沒錯,是我動的手。 娘娘!蘇鈺眼眶通紅,神情激動,卻還在拼命的克制著自己,您為何要這么做? 新政推行,總是需要代價的。今年秋天,便是第一次考察任官,若在此之前,不重創(chuàng)世家,便不會有任何的結(jié)果。 殿下..." 他還活著...宋昭陽嘆了口氣,看向蘇鈺,如此大張旗鼓的搜查,很快就會找到他的。 您...您近日悲痛...不似作偽,臣...蘇鈺見宋昭陽面色平靜,竟是萬般的怒火,都無法發(fā)泄,跪坐地上,只剩下苦笑出聲。 我曾有一刻,也當真以為他死了。宋昭陽輕輕抹去眼角不知何時留下的淚水,萬幸,他還活著,不是么? 蘇鈺,你是個可塑之才。雖無顯赫門第,但這于當今這大變之局,未必不是好事。 此次你做的很好,只是,手段還不夠圓潤,或許還需要些歷練。等你休息好了,便再回河南吧。好好做幾年州府大吏,內(nèi)閣,或有你一席之地。 臣... 你為誰不平?宋昭陽站起身來,將蘇鈺扶了起來,至近至遠東西,至親至疏夫妻。 至近至遠,至親至疏...臣明白了。 史書有記,翰林院掌院大學士蘇鈺,福建晉江人,少時求學于京中書院,后拜入文昌公明逸門下,為輔政王之伴讀。永興二年,仕,累任殿前廷尉、河南道總督。永興七年,升任禮部左侍郎,又一年,遷戶部尚書,永興十三年,官至翰林院掌院大學士,永興二十年,鈺拜次輔。鈺主內(nèi)閣二十三年,啟永興一朝新政之風,主科舉,重農(nóng)桑,扶海貿(mào)。其次女蘇氏,為帝昭仁皇后,誕二子一女,長子為端和帝皓。永興四十五年,鈺卒于福建晉江之祖宅,帝甚悲,謚文忠,哭鈺于堂上,言二十余年天下相,唯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