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jié)
許姝笑笑:“大伯母,您說,馮振之所以敢這么做,不就是仗著背后有圣上。所以,諸位皇子若牽扯到這件事中,那么,顧家便是有了倚靠。圣上就這么幾位皇子,太子殿下或許有心徹查此事,以彰顯自己的仁心。可若是太子殿下插手,您想,圣上會如何作想,圣上怕只會更加忌憚太子,覺得太子在挑戰(zhàn)他的權威,如此,和太子站在一條線上的顧家,也很難自保?!?/br> “至于三皇子,自小被淑貴妃嬌養(yǎng),淑貴妃做事素來謹慎,雖然也想三皇子能立功,可前提卻是,絕對不可能忤逆圣上,哪怕是一丁點兒的險都不可能冒。何況,她就這么一個兒子,世事難料,誰知道前往江南,會生什么亂事。她不可能讓三皇子以身涉險。所以,唯有大皇子,若有人能勸說大皇子來調查這件事,那么,事情便成功了一半?!?/br> “圣上早有廢太子之心,卻未必就真的再想立三皇子,威脅到自己的位子。那么,這件事大皇子就最合適。到時候,若真的把所有的證據(jù)都擺在圣上面前,圣上即便不愿意,也不得不給大家一個結果。這些年馮振只手遮天,有些事兒圣上知道,可有些事兒,圣上未必知道。當他看到所有的罪證都擺在面前,會對馮振丁點兒疑心都沒有嗎?即便是替他辦事,即便是忠心耿耿,可圣上絕對不可能真的放任馮振,凌駕于他之上,不會放任他,挑戰(zhàn)皇權??神T振竟然敢暗中和江浙總督勾、結,這件事,本身就觸及了圣上的底線?!?/br> 聽著這些話,原本滿臉困惑的顧氏,瞬間像是看到了希望。 她激動的抓著許姝的手,激動到不能言語。 許姝繼續(xù)道:“所以說,得有人把這事兒透露給大皇子,并說服大皇子插手此事。這事越快越好,萬萬不可再拖著了?!?/br> 等到顧氏離開,許姝懶懶的靠在大引枕上,卻聞著一陣熟悉的龍誕香從窗戶傳來。 這樣的香味許姝是再熟悉不過的,她猛的坐起身,往門口看去,只見傅祈鈺眸光閃閃,“本王早知王妃足智多謀,今日再見,還是不免讓本王驚訝?!?/br> 許姝愣了愣,才反應過來,調侃道:“什么時候王爺竟然也學人偷聽墻角了?!?/br> 傅祈鈺笑笑:“本王并非有意,只是,本王著實被王妃所言驚呆了。以致竟然忘記了避開。” 對上他深邃的眸子,許姝笑笑,斟了一杯茶。 傅祈鈺緩步走上前,坐了下來。 輕抿一口茶之后,傅祈鈺忍不住道:“本王知道自己撿到寶了,可王妃到底還有多少驚喜給本王呢?” 直視著他的目光,許姝糾正道:“王爺,我和你還未大婚,現(xiàn)在就稱我為王妃,未免不妥吧?!?/br> 傅祈鈺笑笑,抓著她的手,“如此伶牙俐齒,不過本王甚至歡喜?!?/br> 被他這么一瞬不瞬的看著,許姝難免臉上熱、熱的,為了緩解這樣的尷尬,她忙從身上拿出那令牌。 讓許姝詫異的是,鎮(zhèn)北王卻并未接過。 許姝深深看著他,半晌輕輕笑了出聲:“既然王爺已確定自己萬無一失,那這令牌,我就拿去還給祖母了?!?/br> “你就這么信得過本王會萬無一失?難道你就不怕?”傅祈鈺略帶薄繭的手指劃過她的掌心。 許姝挑挑眉:“怕啊,不過看王爺這般沉得住氣,我想王爺應該已經做好萬無一失的防備了。只是不知道,除了我爹爹和大舅舅,還有誰投到了王爺麾下?!?/br> 傅祈鈺諱莫如深道:“現(xiàn)在說了就沒意思了,王妃,你只需等著看一場好戲,就可以了?!?/br> 許姝也不再多問,伸手拿起身側的茶壺,幫他斟滿茶:“那我就等著看好戲了?!?/br> 傅祈鈺傾身向前,在她耳側低語道:“怎么辦?本王似乎等不及娶你回去了?” 另一邊,顧氏久久都未能平靜下來。方才許姝所言,可謂是讓她大為震驚,她知道姝兒聰慧,可從沒有讓她如此驚訝過。 “若是淮穆長公主看到姝兒這般聰慧,不知有多歡喜呢?!鳖櫴先滩蛔「锌?。 粱嬤嬤陪伴顧氏多年,聽自家主子如此感慨,也有些唏噓道:“是啊,郡主巾幗不讓須眉,倒真和淮穆長公主相像?!?/br> 說著,她頓了頓,欲言又止,可終歸她還是忍不住開口了,“主子,淮穆長公主別府而居那年,老夫人差您往公主府去勸勸長公主。那日,您到底看到什么了,怎么回來的時候,竟是臉色蒼白,還病了些日子?!?/br> 若不是今個兒主子提及淮穆長公主,這事兒粱嬤嬤是爛在肚子里,也不會開口的??蛇@些年,她心里一直有個疑惑。 顧氏深深的看她一眼,沉聲道:“這事兒莫要再提了,記住了嗎?此事牽扯重大,那可是掉腦袋的事兒。會給許家?guī)頌?、難的?!?/br> 粱嬤嬤忙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是老奴僭越了。” 顧氏暗暗嘆息一聲,看著粱嬤嬤:“罷了,你起來吧。事情已經過去這么多年,遲早要帶到棺、材里的?!?/br> 可話雖這么說著,顧氏腦海中卻忍不住閃過當年那一幕。 那是孟姨娘過門不到一個月之后,許老夫人憂心忡忡,雖說心里未必就真的不責怪淮穆長公主這兒媳婦,可到底也只能忍了這氣,讓顧氏這當大嫂的,往公主府去,勸勸淮穆長公主。 這一樁糊涂事,顧氏其實也不大想去當這個說客。她和淮穆長公主雖說是妯娌,可長公主身份尊貴,她雖說是長嫂,卻在淮穆長公主面前,難免有些心虛。 顧家說到底不過是給圣上辦事的奴才,她怎敢插手長公主和二弟之事。 可有老夫人在,她又推脫不了,無奈之下,她也只能敲開了公主府的門。 可她怎么都沒想到,淮穆長公主不知是為何動怒,摔了一地的東西。 她一時也急了,生怕長公主有個什么不好,都沒來得及讓那丫鬟通報,她就急急沖了進去。 “回去告訴皇上,他若再往這里送東西,我還和這次一樣,都給砸了!” 天知道顧氏那時候有多后悔,自己魯莽的闖進去。她雖知圣上和淮穆長公主自小青梅竹馬,卻從不知,淮穆長公主都出嫁了,圣上還差人送藏品來給長公主殿下逗樂子。 圣上是君,長公主殿下縱然再得寵,那也是臣。如何敢摔的滿地都是? 顧氏當下幾乎是被嚇傻了,只覺得驚訝,可等她從長公主那里出來,她卻深感怪異。長公主殿下別府而居,這幾個月從不見外客,也從未見有宮里來人。而且方才那小廝,并未著太監(jiān)的服裝,可神色間,可不就是無根之人。 如果說這太監(jiān)是圣上身邊的人,那為何要這么偷偷摸摸,專門避人耳目呢? 想到這個,顧氏腿差點兒都軟、了。圣上剛登基那會兒,坊間也不是沒有傳言,說淮穆長公主說不準會入主中宮。畢竟,兩人一起長大,高寧大長公主又有從龍之功,如此可謂是親上加親。 可誰都沒想到,淮穆長公主會下嫁到許家。她也是女人,顧氏如何看不出,淮穆長公主對二弟的深情,既如此,如何會把區(qū)區(qū)一個孟氏放在眼里。又如何會專門把那孟氏弄進府,這不是很匪夷所思嗎? 就算是置氣,那至于一點兒機會都不給二弟?這太詭異了。顧氏左思右想,唯有一個可能,那便是圣上后悔了。在圣上眼中,淮穆長公主早已經是自己的女人,他如何能甘心。而淮穆長公主,許是為了保護許家,保護二弟。 因為這樣的揣測,那日半夜,顧氏就發(fā)起熱來,整個人燒、的迷迷糊糊的。 ☆、第73章 敗露 慈寧宮 鄭太后這一離宮,慈寧宮更顯幽靜了。宮里如今各宮主位也都不在,入宮這么長時間,礙著養(yǎng)胎的關系,再加上宮里人多眼雜,林氏鮮少能有機會出來透透氣。 今個兒,瞧著外頭日頭不錯,林氏想了想,喚了兩宮女,想讓她們攙扶著自個兒,去外面走走。 可鞋子還未穿好,就見桂嬤嬤來了。 桂嬤嬤是太后眼前的紅人,林氏自然也不敢在她面前拿喬。許是因為孩子就要出生了,林氏近幾日總忐忑的慌。 見她低垂著眼瞼,整個人消瘦的厲害,桂嬤嬤微微蹙了蹙眉。原先還有幾分猶豫,這會兒卻都消散了。林氏仗著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想賭一把,可她卻賭不起啊。自家那一大家子人,可都掌控在鄭國公手中。桂嬤嬤十二歲入宮當了宮女,十五歲被調到太后身邊侍奉,這么些年,她手上也不是沒有過骯臟,說實在的,能在這宮里留下來的,誰都不可能干凈。 這林氏確實是惹人憐,嬌滴滴的,人也怯懦的很。可她肚子里的孩子,卻關系著那么多人的生死。 想到這些,桂嬤嬤一瞬不瞬的盯著林氏的肚子,指尖緊緊捏著茶杯。 林氏咬咬唇,有些納悶怎么嬤嬤如此盯著自己的肚子。正想開口問,卻見桂嬤嬤擺了擺手,瞬間,屋里侍奉的宮女,都盡數(shù)退了出去。 見此,林氏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她緊緊捏著手中的帕子,心里不覺咯噔一下,聲音顫顫道:“嬤嬤,您……” 待她看到桂嬤嬤緩緩從椅子上站起來,下一瞬卻突地把她撲在炕上,拿起大引枕捂了她的嘴,她早已嚇傻了。等她下意識的去掙扎,可她身子本就嬌弱,如何敵得過桂嬤嬤的蠻力。 “側妃,您別怪奴才。老奴也不想害您??赡舨凰?,就得有很多人去死。甚至是太后娘娘,也會受到牽連。這件事終歸是紙包不住火的,奴婢這才不得已自作主張?!?/br> 林氏拼命的想要掙扎,眼睛瞪得大大的,不可置信的看著桂嬤嬤。 桂嬤嬤卻絲毫都不放松,“側妃,您別怕,等你去了,奴婢會常給您燒紙錢的。您也別嫉恨奴才,太后娘娘老糊涂了,想著是給五王爺留下一個孩子,卻不知道把五王爺弄到了更危險的境地?!?/br> “佛家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您就當是救救王爺吧,沒了這孩子,王爺還能繼續(xù)當他的閑散王爺,到時候過繼一個宗室的孩子,也同樣會留下香火?!?/br> 桂嬤嬤自顧自的說著,直到再也看不到林氏掙扎,又捂了一會兒,她才松開了手。 等到外面的宮女中途進來奉茶,看到屋里這一幕,嚇得差點沒暈在地上。 桂嬤嬤凌厲的目光看向那兩宮女,似笑非笑道:“做人啊,就等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她以為她真的能給五王爺留下子嗣。可這些都是踩在多少人的尸、體上,才能瞞著這秘密。紙終歸包不住火的,到時候,你們都得死。慎刑司的手段,你們沒人想去嘗嘗吧。所以,給我把嘴閉緊了,林氏是大晚上自個兒一個人偷偷溜到外面去散步,不小心摔了一跤,等我們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回天無數(shù)了。記住,我是在救你們,否則,即便這林氏真的生下孩子,你以為你們就能活嗎?” 那兩宮女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跪在地上,連連點頭。 桂嬤嬤滿意的微微勾勾唇角,又道:“好了,別怕,過來幫側妃好好的梳妝打扮,也不枉你們侍奉側妃這些日子?!?/br> “嬤嬤,這……”這兩宮女也不是新入宮的宮女了,可這會兒,還是忍不住渾身顫抖。 桂嬤嬤見狀,猛的一甩杯子,噼里啪啦的聲響中,她沉聲道:“要想在這宮里活下去,誰手上不沾點血。莫怕,我們這些做奴才的,都是替主子辦事。有時候,主子難免有糊涂的時候,難免想鋌而走險,可我們就得替主子打量,這宮里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是連這點眼力勁兒都沒,你當嬤嬤我能活到這個年紀。” 京郊 為了掩人耳目,太后有些日子沒見五王爺了。 不過想著用不了多久,兒子就能有自己的子嗣。這點思念之情也就不那么難捱了。 這次出宮,是萬壽節(jié)之后,鄭太后第一次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等接受過那些內外命婦的拜見,鄭太后獨留了鄭國公夫人周氏和鄭漣在身邊。 周氏素來愛算計,知道女兒這輩子也只能這樣了,也不再想著太后能收回懿旨。如今,能求了太后娘娘,若讓漣兒和清溪郡主一日出嫁,再能多給些添妝,漣兒也不至于太艱難。 如此想著,周氏拿了帕子,掩面就和鄭太后哭訴起來。 “太后,這清溪郡主也太驕縱了,當時那么多人看著,她那趾高氣昂的樣子,這不是在打妾身的臉,這明擺的是沒把您放在眼里?!?/br> “清溪郡主不就仗著自己背后有大長公主殿下嗎?可她會不會太目中無人了。大長公主殿下雖說身份尊貴,可怎么可能越過您去?您才是大曜國最尊貴的女人?!?/br> 周氏這番話是真的說到鄭太后心坎兒上了。要說這些年,比起宮里的婉太妃,其實高寧大長公主在她看來,更是扎眼,更讓她忌憚。 一旁,鄭漣也是梨花帶雨的。她雖說因為那日之事對周氏生了怨恨,可也知道,她如今能用的唯有周氏了。起碼,比起爹爹的鐵石心腸,周氏這會兒心里還想著替她多爭取一些。原本在象牙塔的鄭漣,這幾日也琢磨過來了,沒了周氏,她只會更加孤助無援,她唯有牢牢的抓住周氏心中對她那一點點的憐惜之情,這才是上上策。 從太后下了懿旨那一日開始,她就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成日只知道悲春傷秋的女孩子了,一切都已經回不去了。 鄭太后抬眸看看周氏,再看看鄭漣,去也沒給個準話。圣上有心借著這次狩獵,除去鎮(zhèn)北王。她現(xiàn)在哪里有那么多閑工夫,去管這些瑣事。 “好了,這大好的日子,哭哭啼啼像什么樣子。那清溪郡主素來是個什么脾氣,這京城上下,無人不知。沒的為了這個,和自個兒過不去。” 說完,她緩緩拿起了桌上的茶杯,輕抿一口。 周氏忙止了哭泣。 可話雖這么說,太后心里還是覺得這清溪郡主有些沒規(guī)矩。 等周氏和鄭漣前腳才離開,太后有些心煩的一把把茶杯放在了桌上,冷冷道:“哀家也有些日子沒見大長公主殿下了,傳哀家的口諭,請大長公主殿下過來一塊吃茶?!?/br> 只沒想到,她還未等到高寧大長公主來,就聽外面出了事兒。說什么侍奉在太子殿下身邊的庶妃李氏,渾、身傷痕累累的跪在成元帝的御帳前,直指太子殿下患有多年風疾,近些日子竟愈發(fā)厲害,喜怒無常。 雖然已經被成元帝嚴禁私傳此事,可悠悠眾口,如何能堵得住。 東宮儲君患有風疾?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近年來,太子喜怒無常,陰晴不定。 而太子殿下,聞著這消息,竟攜、刀欲沖進成元帝的御帳。不管是他氣糊涂了還是怎么,這絕對是大不敬。 太子代表皇位正統(tǒng),這也是為什么這些年,成元帝一直都沒能下狠心廢黜他的緣故??商訁s發(fā)了瘋,帶刀硬闖御帳,這在任何一個帝王眼中,都無意義是挑戰(zhàn)他的權威,太子到底想干什么,是覺得事情敗露,想殺了李氏這賤、人,還是想御前行刺,提前登基。 成元帝真的不敢細想,他自小親自教導的兒子,太讓他失望了。他以前能忍著太子,那是因為太子在他面前還算恭順,可眼前這,他若能視若無睹,他的威嚴何在。 當然,除了這個,成元帝心中也是恨極太子壞了他的好事。他原本已經準備借此契機,對鎮(zhèn)北王處之而后快,可發(fā)生這樣的意外,他如何敢輕舉妄動。他是想辦鎮(zhèn)北王,可這個時候,卻是不行了。 太子患有風疾,又帶、刀私闖御帳,畢竟讓人人心惶惶。這會兒,不知多少人暗中打探消息。這個時候,成元帝縱然再不愿意,也只能求穩(wěn)。 “圣上,您消消氣。太子殿下年輕氣盛,難保有時候失了沉穩(wěn)?!?/br> 馮振不愧是老狐貍,都這會兒了,還不忘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