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上):文椒的賀禮(一)
第九章(上):文椒的賀禮(一)
元芷自金魚樓回來便鎖了門將自己關(guān)在房中。元鄭氏睨了一眼平安,見他點點頭,“郎君今兒見著文三小姐了?!?/br> 元鄭氏無力地?fù)]揮手讓他退下,元芷是什么樣的人她最清楚不過了。骨子里倔得很,你越是激他他越與你唱反調(diào)。所以她才不拘著他去找文嬌嬌。 對元芷,元鄭氏和文椒都是一樣的路數(shù),凡事只談情義。 入了夜,元鄭氏遣退九兒,親自到廚房里做了一碗粥。米下得少,煮出來的粥水顏色也淡,說是粥,倒不如說是白水泡米。不多會,元鄭氏端著這碗粥,叩了叩元芷的房門,輕聲問道:“崇明,你睡了嗎?” 元芷,字崇明。 元芷回房之后一直保持著這個姿勢:靠坐在書臺上,一動不動地盯著掛在墻上的一幅字,是他父親生前留給他的。他聽見了母親的聲音,但他沒有回答,只是繼續(xù)看那幅字。 元鄭氏知道他沒睡,但也不等他的回答,只緩緩蹲下身子,將那碗粥放在他門口,聲音有些低沉:“娘煮了粥,給你放在門口。娘回房了?!?/br> 元芷終于不再看那幅字,轉(zhuǎn)過身面無表情地望向門口,過了好一會兒才走去開了門。 借著月光,元芷看清了那碗粥。米粒寥寥可數(shù),他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喝過這樣的粥,久到已經(jīng)忘記了他曾經(jīng)喝過這樣的粥。這是父親去世、族人相欺之下,母親帶他遷出族里時煮的最多的粥。是直到他顯露出在讀書上的勤奮優(yōu)異,被師長接到家中親自教導(dǎo)前都在喝的粥。 元芷屈膝蹲下,端起碗來抵在唇間。無聲的熱淚掉入粥水間瞬間消失不見,這碗粥,有些咸。 ------------------------------------- 文府再來請元鄭氏時,元芷也愿意跟著去了。他一一應(yīng)對著文錚、文鈺的問話,表現(xiàn)得十分得體。待又請了媒人補齊禮數(shù),兩家最終將婚期定在一月后,這是元鄭氏的意思,文府眾人雖覺得有些急,但文妙對此雀躍不已,文錚夫婦也就點了頭。 日子定得急,許多東西做是來不及了,只能到外頭買。文妙對這樁親事十分滿意,傅媛置辦東西時也總湊在旁,時不時這挑挑那揀揀。傅媛煩她得緊,將她趕去給自己打幅新頭面。 文妙也樂得外出,吃過飯就帶上逢春等人到市集去。馬車拐過幾次彎,一刻鐘的功夫就到了順寧坊。順寧坊近西市的街口處有間八寶齋,是京都最有名的首飾鋪子。 文妙搭著丫鬟的手下了馬車,與那八寶齋掌柜的交代一番,又選了幾件最新樣式的釵,正欲回府,就聽得逢春驚訝道:“那不是三…文小姐嗎?” 文妙順著逢春的視線向前望去,正是文嬌嬌。她身邊跟著一個梳著雙丫髻的丫頭,一主一仆二人正從成衣鋪子里出來。 文椒今日是來取定做的衣裙的,自打那日金魚樓目送了元芷離去后她就在這訂了一套嫁衣,特特吩咐了掌柜不必用太好的繡娘,針腳疏密不一也可以,這也是她計劃中的一步。 文妙看了看那小丫頭手上捧著的紅裳,上頭隱約能瞧見金邊的連理枝,腳不自覺地就朝她走去。 文椒沒想到今日出門還會遇到文妙,見她盯著文昭手中的嫁衣,頓時了然。 這次遇上文妙不在她的設(shè)計之內(nèi),不過也無妨。 “這不是文小姐么,”文妙上下打量她一番,目光落在那紅裙上,果然是嫁衣的樣式,只是這繡工嘛…文妙譏笑著揚了揚嘴角,“這嫁衣是你繡的?” 文椒本來也是要讓別人以為是她親手縫制的,故而點點頭。 “嗤——我說三meimei,哦,文小姐。當(dāng)日鬧死鬧活地要出府,怎的?過不下去了做繡娘去了?”文妙看著文嬌嬌那張比她要美上不少的臉,言語刻薄。 文椒遭她譏諷一頓,半點兒氣都沒有,依舊客客氣氣回她:“jiejie誤會了。” 文妙只當(dāng)她落不下臉,心里不由更不屑了些,見她如今落的這般模樣還裝模作樣,忍不住開口:“到底姐妹一場,你若遇上什么難處不妨與我說說,我也好替你想想法子?!?/br> 文昭年紀(jì)小了些,不曾見識那些大戶人家的污糟事,但聽見這位小姐的話也不由地皺皺眉,這話怎么聽也不像好話呀。 見文椒但笑不語,文妙又狀似無意提到:“說起來,你到底還是姓文。再過半月就是我與元公子的大喜之日,回頭我讓丫鬟下張?zhí)咏o你,你也來吃杯酒,指不定就遇到個如意郎君了?!?/br> 文椒笑得更真誠了些,對文妙說了幾句百年好合的吉祥話,讓文妙舒心不少。 文昭見她主仆幾個走遠,不解地問文椒:“jiejie,那人說話好生奇怪,你怎還搭理她?!?/br> 文椒揉了揉她的發(fā),點點頭:“昭兒說的是,不搭理她了。” 再過了兩日,果然收到了文府的喜帖。文椒暗暗記住日期,朝那丫鬟笑道:“勞你跑這一趟,我會備好賀禮,請幫我轉(zhuǎn)告文小姐,賀她與元公子白頭偕老?!?/br> 這份禮,定讓你文家滿意。 ------------------------------------- 六月初一,宜嫁娶。元府到處掛著紅燈籠,門墻上也貼了不少囍字。天剛有些亮,元鄭氏就讓平安去服侍元芷起身,早早打扮一番去文府迎親。 元芷上無兄長,只托了幾個同僚陪著前去。過了文鈺、裴恪等人或文或武的考驗,又背了幾首卻扇詩,元芷看著文鈺背上的女子有些出神。 背上人不是他的心上人。 待至元府拜過堂,元芷又讓同僚拘著在前頭喝賀酒,分身乏術(shù),只好由元鄭氏派了丫鬟領(lǐng)著文妙先回喜房歇息。 前院里觥籌交錯不停,待天色漸暗,眾人見元芷臉色微紅,也知趣地自離了席,好讓探花郎早早享那紅帳喜被之福。 元芷確實有些醉意,只不過元鄭氏早早做了準(zhǔn)備,往他的酒壺里兌了不少水,又備好了解酒湯,故而他只是覺得頭有些沉,但還算清醒。 元芷望著不遠處的房門,紅紙剪的囍字刺得他眼睛有些酸澀,守在門外的丫鬟見了他,一臉激動朝里屋跑去。 元芷抑住心底的異樣,深吸了一口氣朝屋子里走去。 陪嫁的老嫗領(lǐng)著他倆喝了交杯酒,又讓文妙吃了幾顆生花生,問她生不生,文妙嬌羞含怯回:“生?!?/br> 引得老嫗又說了幾句嫁娶的吉祥話,向元芷討了個封紅才退下去。 屋內(nèi)只留下元芷和文妙二人,文妙有些不安,有些期待,靜坐在床頭手指自纏繞著,等待元芷掀起蓋頭。 元芷揉了揉自己的臉,緩了片刻才拿起稱桿挑起紅蓋頭一角。綢布下的人小臉通紅,一雙眼睛不住地望向他,又像是怕被發(fā)現(xiàn)一般只瞧一眼就挪往別處。 元芷看著文妙濃密的長睫在燈下忽閃忽閃地,一下一下往他心上扎去——他想起了跟文嬌嬌的那一夜,自己吻上文嬌嬌的臉頰時被她的睫毛扎得有些癢。 文妙看著自己的夫君掀起她的蓋頭后自顧自盯著自己看,神色中有些傷心、落寞。她有些困惑,這跟喜娘替她梳妝時說的不大相同。 元芷看了半響,收回自己的目光,體貼道:“累了吧?讓丫鬟進來伺候你沐浴,我去給你叫些點心。” 文妙點點頭,應(yīng)當(dāng)是自己看錯了,夫君自然是很心疼她的。 逢春等人在門外領(lǐng)了吩咐,將早早備好的花瓣熏香點上,伺候著文妙沐浴。元芷看著一片喜慶的臥房,疲倦地閉眼。 平安見郎君屋子尚未熄燈,丫鬟們也進了房,想著剛剛理清的禮物單子,猶豫地在檐下來回踱步。 元芷被他不住的腳步聲擾得煩躁,斥道:“有什么要緊事?無端端吵得我頭疼。” 平安被他一喝,面露難色。禮單是明日要交給新夫人過目的,可偏偏…唉,宣平坊那位怎么偏偏送了這樣的禮,讓新夫人瞧見了豈不是要鬧一通?偏偏這事兒也不能稟給老夫人,否則郎君知道了自己還能跟著他么? 平安認(rèn)命地撇撇嘴,最終決定走進屋內(nèi)如實相告:“郎君,今日的禮物單子您可要過目?” 元芷緩緩睜開眼,問:“可有不妥?”這種事一般都是母親在管,平安不是多管閑事的性子。 平安不知如何說才好,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就怕郎君知道了做出什么沖動事,這大喜的日子若是出了意外自己可討不了好。 “倒無不妥,只是宣平坊文家的禮有些…有些別致,禮單明日要呈給夫人,只怕…” 宣平坊文家,只會是文嬌嬌。 “單子呢?” 平安忙呈上禮單,又從袖子里拿出一個方形盒子,“請郎君過目。” 元芷接過方盒放在身側(cè),去看那禮單。 -紅豆手串一條,文府賀。 元芷強壓下心中的驚與喜,又打開那方盒,正是一條紅豆手串,沒有什么別致的地方,看著跟攤子賣給小女郎戴著玩的沒什么兩樣。 “沒了?” 平安點點頭,“只這一個盒子?!?/br> 元芷抑制不住上揚的嘴角,終于露出笑臉朝平安交代,“我出府一趟,你與夫人說一聲,不必提及此事,請她先歇息,我晚些就回?!?/br> 平安頭皮止不住地發(fā)麻,在心里暗自抽了自己幾個大嘴巴:叫你多嘴!夫人發(fā)火還能沖著你來不成!這下好了,新婚之夜郎君自去見文家小姐了,你瞞得住么你! 但他也知道元芷的脾氣,只能認(rèn)命地點點頭,開始思考找什么借口能保住自己的小命。哦,還有郎君的小命。 {賀禮實在太長了分上下兩章,下章可能要到九點左右,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