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正當關(guān)係、緣華、「獵人」在殺你的365日
耕地、施肥、栽培。 雖然面積不大,可是因為是拿來做種苗的,需要精耕細作,活兒也不輕松。 頭前他用淘米水培育了一點em菌淮,混著農(nóng)家肥和草木灰堆在一起發(fā)酵漚肥,如今正好可用。 這天,樊伉叫人擔(dān)了肥,正準備運到地里去當基肥,才剛裝上牛車,就見劉盈和蕭何羅珠,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樊伉連忙見禮:“見過太子殿下、蕭丞相、羅珠公?!?/br> 蕭何笑道:“羅珠公因前些日子治理流民有功,已升任治粟內(nèi)史?!?/br> 治粟內(nèi)史掌管谷食錢貨,乃是天下的錢袋子,九卿之一,比他官大的就只有三公了。 由櫟陽內(nèi)史升任治粟內(nèi)史,羅珠此回的確是高升無疑。 樊伉連忙道:“恭賀羅珠公擢升。” 羅珠連忙還禮,道:“老夫能升任治粟內(nèi)史,還是沾了小郎君的功勞,慚愧?!?/br> “羅珠公高義,為了漢室皇朝和天下黔首,殫精竭慮,實乃我輩楷模?!绷_珠當初安撫流民的所作所為,樊伉看在眼里,他對這位曾經(jīng)的櫟陽內(nèi)史,現(xiàn)在的治粟內(nèi)史著實還是非常欽佩的 ,所以這話說得情真意切,十分真誠。 二人你來我往,見禮完畢,蕭何這才掐著胡須笑瞇瞇地問道:“小郎君這是要去哪?” “小侄正要去地里施肥?!狈娝蛣⒂黄?,以為他們是來找樊噲,理所當然地道,“阿翁在府中,阿瑯,你快去告訴阿翁一聲,就說太子殿下蕭丞相和羅珠公來了?!?/br> 阿瑯應(yīng)了一聲,正要進府通報,蕭何攔住他道:“老夫今日是專程來找小郎君的,半途正好碰上太子殿下,所以一同前來?!?/br> “不知丞相找小侄何事?”樊伉十分詫異,不理解這位日理萬機的大忙人專程跑來找他做什么。 蕭何不急解釋,反而對牛車上的肥料起了興趣。 “郎君要去地里施肥,可是為了種紅薯?” “是啊,新收的紅薯藤正好趕著還能種一茬夏薯,等到十月份就能收獲?!闭f起種地,樊伉那頭頭是道。 蕭何頓時來了興趣:“走,老夫也跟著看看去?!?/br> 樊伉趕著出城,時間緊迫,也沒有拒絕,叫人將肥料擔(dān)上車,駕著牛車就出發(fā)了。 蕭何留了兩個小黃門,把其他的都打發(fā)回去,和劉盈一起坐上牛車,跟著去了地里。 一路上蕭何和羅珠頻頻朝后望,嘖嘖稱奇。 身后跟著兩車農(nóng)家肥,他們走在前頭居然聞不到什么味道。 樊伉看了暗自好笑。 這就是em菌液的妙用了。 這玩意用來漚肥種莊稼,不僅能防治作物病害,促進糧食增產(chǎn),改善土壤,用它漚出來的農(nóng)家肥氣味也沒那么重。 小霓虹人雖然做了不少缺德事,但發(fā)明研究出來的這個東西確實有大用。 樊伉覺得,說不定哪天他有空了,也可以編撰一本農(nóng)業(yè)大全,把中華幾千年沉淀積累的農(nóng)業(yè)知識,結(jié)合現(xiàn)代的一些技術(shù)方法傳播開來,他就不信到時候大漢朝還會有饑荒。 他們早上出發(fā),到了晌午時分才到。 隨便吃了一點隨行帶的干糧,就開始忙活了。 肥料撒在地里,有熟知農(nóng)事的仆役就套上犁,開始犁地。 樊伉看了一下,不禁眉頭一皺。 “停停停。” 第32章 封賞 樊伉看看田壟上,三只健壯的黃牛甩著尾巴悠閑吃吃草,一只皮實的瘦黑狗在三牛身邊跳來跳去,不時地撩sao幾下,惹得三頭黃牛哞哞哞直叫。 再一看地里,前頭三個背著繩索正揮汗如雨地拉犁,后頭兩人吃力地扶著犁,那犁還特么的是長直轅犁,靠人來拉得多費力氣啊。 誰家耕地的時候,讓人下去拉犁,牲口在岸上歇著的? “為什么不讓牛拉犁?”牛力氣大,比人拉犁快多了,還省力。 蕭何只管捋著胡須呵呵笑不說話,比蕭何官小的羅珠只好上前為樊伉解惑。 “郎君要犁的地面積不大,如果用牛拉,雖然省力,但是難以回轉(zhuǎn),費事費力。牛耕現(xiàn)在還只在開闊的大片平原上使用。” 樊伉見那犁都快有三米長了,十分笨重,使用起來確實不太靈活,尤其轉(zhuǎn)向的時候,更是麻煩。 如今天這般只有兩分地的小面積,用牛耕還不如人耕更省時省力。 “換成短曲轅犁不就成了?”樊伉隨口道。 黃珠:“……” 蕭何:“……” 蕭何扭頭對身后的一個小黃門道:“記下來?!?/br> 樊伉順著他的目光望過去,果然見開始跟過來的一個小黃門手里拿著竹簡和筆,正“唰唰唰唰”地飛快記錄著什么。 樊伉:“……” “不知這短曲轅犁小郎君又有什么說法?”蕭何眉開眼笑,不枉他丟開一天的公務(wù)跟著出城,果然有大收獲啊。 跟著小郎君,總是會有各種各種的意外之喜。 “等我想想,過幾天給你畫個草圖。”樊伉本來就是學(xué)這個出身的,而且畢業(yè)后從事的也是跟農(nóng)事有關(guān)的工作,對于曲轅犁自然不陌生。 他小的時候還見他爺爺趕著牛犁過地,用的就是曲轅犁,可沒現(xiàn)在這么麻煩。 不過知道樣子也不是人人就能畫出來的,這其中還涉及到各種力學(xué)計算,樊伉一時也拿不準,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才行。 “好好好?!笔捄我贿B說了三個好字,道,“若是小郎君能將這什么曲轅犁弄出來,我定回稟陛下,給你記一大功?!?/br> “不敢,伉身為大漢子民,自當為國效力。”樊伉十分謙虛地回答道。 小小年紀就如此謙遜知禮,明明于社稷有大功勞卻不居功,蕭何頓時對樊伉更加喜愛了,看著他的目光慈祥得跟看自家小孫子一般。 只有劉盈臉色臭臭的,一點兒也不高興的樣子。 無名似乎不太喜歡這些漢朝的官兒,吹了一聲口哨,帶著大黑竄進了旁邊的林子。 蕭何去樊家的時候見過無名幾次,知道這個少年郎曾經(jīng)救過樊伉的命,所以被樊家待為上賓,一直在樊府住著,道:“無名公子還是老樣子啊,冷冷淡淡的?!?/br> 樊伉心中一跳,也跟著呵呵兩聲,道:“他性格就是這樣,比較冷淡。” 羅珠也跟著點頭:“無名公子雖然待人略冷淡了些,卻是個不錯的不年郎。” 當初安置流民的時候,無名跟著樊伉一起也沒少出力,他對這幾個小少年觀感都挺好的。 能在那么危急的時候,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的都是好少年。 樊伉帶的人多,犁地的時候,后頭就有人拿著鋤頭照樊伉的要求將砂土敲得細細的,也能讓肥料均勻地散在地里,每壟之間起深溝,以便排水。 人多力量大,兩分地將近二十來個人,不到兩個時辰就全部整理完畢。 見地犁得差不多,樊伉起身,朝著蕭何拱了拱手,道:“丞相和羅珠公稍坐,趁著天色尚早,我教人先將紅薯藤種下去。” 蕭何道:“我和羅珠公也很好奇這不需用種薯就能種的紅薯,我們也過去看看?!?/br> 羅珠點頭,:“丞相,請?!?/br> 兩人一動,身后的小黃門也跟著下地,剩下劉盈一個人站在路上沒什么意思,只得也一起下地。 樊伉讓人將牛車上早就提前剪好的藤節(jié)取了下來,算著距離插在地里,培上土,澆上水就完事了。 那兩個小黃門跟著樊伉一步一趨,唰唰唰不停地記錄著。樊伉每說一句他們便記一句,等到樊伉種紅薯的時候,更是事無鉅鈿,一點兒也沒錯過。 “這真的能活么?”蕭何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新奇的種植方式,不用種薯,也不用育苗,只用剪一段藤節(jié)就能成活,簡直聞所未聞。 樊伉很肯定地點頭:“只要不出意外,應(yīng)該是能活的?!?/br> 他先前收的五十斤紅薯不也是這么種出來的么? “若當真能活,且能畝產(chǎn)過十石,光這紅薯一項,就足以讓我大漢再無饑荒?!笔捄螡M臉笑容,拍了拍樊伉的肩,一副“好好干,我看好你”的臉色。 樊伉也乖覺,不用蕭何開口,自發(fā)主動地道:“等過兩日,小侄便將紅薯從育種栽培到田間管理直至收獲的事項整理成冊,交由丞相?!?/br> 蕭何先是一愣,繼而對著樊伉一臉正色道:“小郎君高義,某代天下黔首謝過小郎君。” 不等樊伉反應(yīng)過來,蕭何面色突然一整,道:“臨武侯世子樊伉,漢皇有令,跪下接旨!” 樊伉:“?!!” 方才在樊府大門口不說,這個時候來宣旨? 荒郊野外的接毛的旨啊,有病吧! 樊府來的下仆以為今兒就是來幫小郎君種地的,突聽蕭何這一聲大喝,頓時全都嚇得匍匐在地上,只有樊伉一個人還傻愣愣地站著,在一群跪伏的人中間,猶如獨立雞群的那只仙鶴,格外矚目。 “咳咳咳!小郎君,接旨了!”黃珠清咳一聲,不動聲色地提醒著。 “哦哦?!狈偹慊剡^神來,正要準備下跪,突聽林子里響起一陣清亮的嘯聲,一道黑影像閃電一般朝著他沖了過來。 眾人大驚,隨同而來的衛(wèi)士甚至“唰”地一下拔出了刀,正要高喊一句保護小郎君,卻見那黑影已如風(fēng)一般竄到樊伉身邊,將他撲倒了。 樊伉:“……” 大黑興奮地撲在他身上,尾巴歡快地搖來搖去。 樊伉努力將露出滿口锃亮大牙的蠢狗撥到一邊,大黑不讓,將嘴里叼著的野雞扔到地上,對著心愛的兩腳怪興奮地汪汪汪個不停。 這下饒是為人素來嚴謹?shù)牧_珠也忍不住笑了出來:“這孩子真是……” 蕭何也忍俊不禁,道:“罷了,宣旨吧。” 先前那個一直記個不停的小黃門上前,清了清嗓子,抑揚頓挫地開口念道:“臨武侯世子樊伉機敏聰慧,先獻黃草紙,又獻紅薯,舉國承惠,實有功德,賞萬金,賜櫟陽城郊莊林一百畝,欽哉?!?/br> 樊伉:“……” 沒有明黃圣旨,也沒有傳說中的奉天承運,就是很隨便很白話的一個口諭,樊伉頓時傻眼了。 啥叫先獻黃草紙,又獻紅薯? 黃草紙他打算自己開紙坊的好嗎?就這么一句話直接就把黃草紙據(jù)為己有了? 這么搶一個孩子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好意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