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醫(yī)[六零] 第17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煙娘(1V1,高H,古言)、涉江采芙蓉、旦那(父女 1v1)、夜色迷情·壹·白夜之風、孤子銘
另一邊陳社長來電則是擔心第七生產(chǎn)隊冬儲食物和燃料等不夠用,跟大隊長王小磊商量著要不要其他生產(chǎn)隊送一些過去。 他想象中王小磊在電話另一頭哭窮或講難處的情況并未出現(xiàn),反而是—— “社長,咱們其他生產(chǎn)隊有沒有缺燃料的情況?林家軍撿的牛糞和柴禾太多了,其他生產(chǎn)隊要是缺的話,來我們生產(chǎn)隊買一點唄,我們這兒多,多得用不完啊?!?/br> “林家軍?”陳社長疑惑發(fā)問。 “林獸醫(yī)的學員隊伍啊,哈哈,‘林家軍’這個稱呼挺好聽的,還有一個外號就不太好聽了。”王小磊心情頗好地道。 “啥?” “小梅每天帶著學員們?nèi)ゲ菰蠐炫<S嘛,被塔米爾戲稱為‘牛糞大軍’,哈哈哈……” “噗——”陳社長也忍不住笑起來。 兩個人在電話兩邊笑了一會兒,陳社長又道:“吃的呢?缺啥?” “暫時啥也不缺,冬天的時候我們大隊出欄量不是多嘛。小梅帶著大家一起勸我,錢嘛,后面還一直在賺呢,冬天可不能讓社員們虧著。您知道我的,哈哈哈,聽勸?!蓖跣±谌滩蛔∽源底岳蘖司?,才繼續(xù)道:“就買了好些rou和菜啥的,學員們在我們這兒吃得好,都不想走了,哈哈。” “行,聽到你這幾聲笑我也就放心了?!标惿玳L點點頭,想了一會兒又道:“今年各生產(chǎn)隊都反饋雪少,明年可能要大旱。到時候蟲害、鼠害、缺草等問題都是致命的,現(xiàn)在咱們公社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這個了。你們生產(chǎn)隊也開開會,帶上從城市里來的知青們,他們讀的書多,一起聊聊這事兒,看看有沒有什么好的防范手段?!?/br> “好嘞?!蓖跣±谧聊チ讼?,又追加一句:“讓小梅他們都回憶下以前讀過的書里有沒有好辦法?!?/br> 掛斷電話后,王小磊便跟所有知青和生產(chǎn)隊里的八大員都知會了今年冬季少雪、明年可能大旱的事。 請大家都琢磨一下,隔日開大會討論討論。 林雪君帶著學員撿牛糞時也注意到了草場上的積雪情況,擔心明年春天可能會有旱情。 當夜便伏案回憶起后世針對抗旱、防蟲害、治蟲害的各種手段,也是在這個夜里,沃勒在院中對月久久地長嚎,跳出院子獨奔向黑暗中的草原。 【作者有話說】 【小劇場】 林雪君:我大哥沒當上‘鏟屎官’,帶領‘鏟屎大軍’的我倒是先當上‘鏟屎官’了…… 第155章 我的狼丟了 她捏著信紙,不敢置信地啊啊直叫。 沃勒從院子里跳離, 奔向草原的第二天,草原上飄起了小雪。 早飯后它仍未回返,林雪君只得先帶隊出發(fā)去撿牛糞, 沒有黑臉大狼隨側(cè), 心里始終空落落。 又過一天,沃勒仍未回來,林雪君心里愈發(fā)焦急,再上草原上撿牛糞時,便沿途縱馬呼號沃勒的名字, 企圖引迷路的孩子找到方向。 但她并沒有得到回應, 沃勒仿佛消失在了茫茫草原。 接下來的幾日, 每天上午林雪君都堅持去草原上撿牛糞, 即便駐地的燃料已足夠多。 大隊長知道, 她不是去撿牛糞,是去尋找沃勒的。 不放心她自己一個人出發(fā), 便叮囑阿木古楞、托婭和塔米爾幾人陪伴,其他學員們則留在生產(chǎn)隊做其他工作。 可是,天地遼闊, 該去哪里找? 狼消失在草原, 就像魚消失在大海。 林雪君上午上草場撿牛糞找沃勒,下午教課, 課后還要思考旱情之后草原上各種狀況的應對方法。 到了該入睡的時候,她總想沃勒。 有時夢到它終于回來了,拱在她頸部磨蹭她的面頰,舔她的下巴。夢里那種跟大狼挨挨蹭蹭玩鬧的觸感都清晰, 醒來卻只有空寂的黑房間。 耳邊有衣秀玉和孟天霞平穩(wěn)的呼吸, 沒有大狼扎人的毛發(fā)和濕漉漉的鼻子。 莊珠扎布老人說, 冬天母狼發(fā)fq情,沃勒一定是被母狼的氣味和聲音吸引走的,等發(fā)fq情季結(jié)束,沃勒就會回來。 林雪君偷偷在夜里別人看不到的黑暗中哭了幾鼻子,之后努力振作,將精力集中在工作和生活上,以減淡自己對沃勒的擔憂與思念。 偶爾夜半聽到遙遠的狼嚎,她還是會披上羊皮德勒奔出小院,可惜那都不是沃勒的叫聲。 沒有了大狼陪伴,邊牧糖豆都顯得低落了,常常遠眺草野,不知在想什么。 朋友們?yōu)榱藥椭盅┚D(zhuǎn)移注意力,晚飯后常來知青瓦屋作客。 今天來的是穆俊卿,詢問她關于寫作和投稿的事宜。 他最近幾個月也寫過稿子,但是投稿都沒過。明明寫的也是知青生活,也有草原勞動,怎么就不行呢? 林雪君在閱讀他寫的稿件時,的確會忘卻煩惱。 專注工作,已成了她的忘憂良藥。 “其實寫得很好,但是文縐縐了些,不夠簡單明快朗朗上口?!绷盅┚J真讀過之后,將稿子放在桌上,抽出幾份報紙找到一些文章指給穆俊卿看: “現(xiàn)在國家在搞掃盲活動,同時也在推行赤腳醫(yī)生、赤腳獸醫(yī)下鄉(xiāng),其實就是想將文化知識、精神文明、重要技術(shù),都向邊疆和農(nóng)村普及,以拉低城市和農(nóng)村斷層般的差距。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們要寫的文章,也絕不是只給少數(shù)有資源從小上學讀書的人看的。而且現(xiàn)在我國才從混亂中走出來沒多少年,真正有文采、看得懂文言文詞句的,太少了。 “所以要保持文字的優(yōu)美,但要注意遣詞造句的口語化,不能給報紙的閱讀受眾設置閱讀門檻。 “記得,站在勞動者的立場,寫勞動者看得懂、愛看,跟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文章?!?/br> “嘶——”穆俊卿聽過她的話,再看自己的文章,對比過報紙上的文章,立時便讀出了巨大的差異。 之前他還覺得報紙上許多文章文筆和知識儲備遠不及自己,納悶怎么人家能登,自己卻不行呢。 當事者迷,這會兒一下便被林雪君點醒了。 之前堵塞的文思忽而泉涌,恨不得站起來跑回家重寫這些內(nèi)容。 林雪君見他露出茅塞頓開的表情,察覺自己的話得到了他的理解和認同,感覺幫到朋友,心里也很愉悅。 于是笑著再次提議道: “穆大哥不是在研究建筑書籍嘛,其實鄉(xiāng)下、邊疆有許多城里人都看不到的‘建筑’,是非常好的創(chuàng)作題材。” “什么題材?”穆俊卿受到林雪君點撥后情緒高昂,一聽她還有建議,當即坐直身體,做出洗耳恭聽的架勢。 林雪君被他的樣子逗笑,喝了口水才道: “大自然不止人類會建屋造橋,其實動物們、昆蟲也可能是建筑大師。人類甚至常常需要向動物學習建筑之法。 “比如鳥,每種鳥筑的巢都不太一樣,有的鳥會給自己的窩做外墻、防寒層、內(nèi)墻,還會選用柔軟的棉絮等植物鋪床。 “再比如螞蟻,會在地下挖掘不同功用的xue洞。 “燕子有時會筑圓形的只有一個小小孔洞的巢,有時會筑碗狀的巢,它懂得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改變自己的巢xue形狀。 “狐貍也會挖掘自己可以正常出入,狼卻追不進來的洞xue。兔子會給自己的洞xue挖不止一個出口…… “說遠了,只講你的創(chuàng)作的話,其實可以走進森林和草原,認真觀察和研究不同環(huán)境下不同鳥類的筑巢方法,以此分析出在潮濕、干旱、大風、森林等各種不同環(huán)境下,要如何建房才能使房屋發(fā)揮最強功效。 “比如我們這的土坯房年年都要補房頂糊墻,不然就會漏雨。比如中原很多可以晾曬糧食的平房頂,能存放東西,甚至做視野好的天臺??杀狈胶湍戏揭恍┑胤?,卻都是尖房頂,因為雪大、雨大,如果房頂是平的,會積水,或積雪過重會壓塌房頂。 “這是你的專業(yè)所能觀察到的特殊角度,一則觀察的過程中會在大自然中遇到許多趣味性的事和現(xiàn)象,這個一定很好玩,讀者會因為有趣而喜歡閱讀。 “再則你可以通過寫文章將自己的名氣跟‘建筑師’掛鉤,方便你以后在建筑方面的發(fā)展。說不定會有伯樂看到你,如果你未來要離開邊疆去做大建筑師,這時的名氣和經(jīng)歷也能成為很好的助力和跳板?!?/br> 穆俊卿一邊聽一邊記錄,時不時因她的話而興奮得面紅耳赤。 真是很好的想法,不僅能幫助他寫文章,還能幫助他在建筑這個層面上進步。之前讀建筑專業(yè)書籍的時候,外國的書寫著的確會常常提及動物筑的巢或屋,給他啟發(fā)很大。 在林雪君講述的過程,他已經(jīng)靈感爆棚,又恨不得立即沖進森林、爬上樹梢,尋找鳥窩做觀察和研究了。 光是想想,就已經(jīng)覺得奇趣無窮,如果寫出來,一定會有很多人愛看的。 “《為什么喜鵲要這樣做窩?》《從燕子窩中人類可以學到什么?》《河邊鳥巢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鳥類如何做到將巢筑在樹梢,大風撼樹仍屹立不倒》……我隨便舉幾個例子,當然我沒有認真研究過鳥巢,穆同志一定能找到更多有意思的點,和一些能在建筑等層面上幫到人類的知識?!?/br> 人類的建筑真的多種多樣,熱帶、寒帶氣候不同建筑不同,各個國家文化不同建筑不同,當年讀書的時候,林雪君每次出門旅游,都會被各個地區(qū)特殊的建筑所吸引。 徽派的馬頭墻、小青瓦,江南的亭臺樓閣、九曲環(huán)廊,乃至黃土高原上的窯洞、新疆的地窩子…… 所有人都渴望自己所處環(huán)境的文化、習俗被認同,被看見。 穆俊卿如果能將這個內(nèi)容鉆研深入,同樣能令閱讀的人感覺到被尊重,也會有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出現(xiàn)。 她這個給他出主意的人,都不由得興奮起來。 穆俊卿書寫記錄罷,盯著面前的本子陷入天馬行空的暢想,許久后,他忽然抬頭望向她: “你覺得將來我會離開嗎?” 她剛才提到……如果他要離開邊疆做大建筑師,現(xiàn)在的一些相關文章的發(fā)表,會有幫助。所以,她其實也覺得他會走…… 林雪君轉(zhuǎn)頭對上他的視線,沉默了幾秒才莞爾道:“穆大哥是很理性很聰明的人,我們剛到生產(chǎn)隊的時候,你就有意識地帶著大家配合生產(chǎn)隊里的社員們工作,不歘尖兒不露頭,安撫著每個人的不安和不滿,努力帶著我們?nèi)谌胄律缛骸?/br> “雖然我?guī)痛竽概.a(chǎn)犢打開了牧民們充滿防備和審視的門,但其實你比我的規(guī)劃性更強。 “包括后面你跟陳木匠學習,寫信請家里人給你郵寄建筑學書籍。 “我是在首都時就喜歡動物醫(yī)學相關和草原相關的知識,提前帶著技術(shù)來到這里,所以自然而然地融入。 “穆大哥其實更不容易,來這里后快速接受了自己的不習慣,調(diào)適過心態(tài)后又立即在現(xiàn)有的環(huán)境中尋找對自己有力的方向。一旦找到,就毫不猶豫地抓住機會,朝著自己的方向努力。 “這樣的人,不可能一輩子只做桌子椅子?!?/br> 有的人看似風風火火,心里其實很平和,沒有悄悄下狠心,咬著牙要出人頭地的野心。 穆俊卿是另一種人,他看似溫和沉穩(wěn),脾氣也好,但心里其實一直有一團火,充滿了不甘,和渴望騰飛的欲望。 “……”穆俊卿靜靜地聽林雪君講話,在寒風呼嘯的夜晚,忽然覺得心里某些浮躁的東西平靜了。 那種無論熱火朝天的盛夏,還是枯燥孤寂的長冬,都干柴烈火煎熬靈魂的孤獨感,在她的慢聲細語中,漸漸平復。 … 在穆俊卿得到林雪君的建議后,他開始了抽空就爬樹看鳥窩、取冰時在河邊蘆葦蕩里找鳥窩的忙碌日常。 他的畫不如阿木古楞好,便在阿木古楞緊鑼密鼓趕工《中草藥圖鑒》的間隙,請阿木古楞幫他畫一些不同角度的鳥窩圖,作為自己投稿文章時分析例證的參考。 當然,阿木古楞這些畫的原稿,穆俊卿是不舍得郵寄出去的,怕郵丟。他都會找薄一點的紙張放在阿木古楞的原畫上面,在紙張下打光后描畫,再把自己描的那幅畫一并投稿。 在林雪君等待狼群發(fā)fq情期結(jié)束的這段時間里,額仁花帶人趕馬車去場部采補物資,回來時又捎來許多信件郵包,其中以林雪君的最多。 大部分竟都是她寫?zhàn)B牛和種苜蓿的文章的轉(zhuǎn)載‘稿費’,大量的信紙、郵票、本子、墨水和書籍等‘稿費’再次擺滿了整張桌。 這些轉(zhuǎn)載的報社大多數(shù)都是內(nèi)蒙和東北三省農(nóng)牧區(qū)的報社,這還在林雪君的推理范圍內(nèi)。 驚異的是居然還有家新疆報社也轉(zhuǎn)載了她的文章,回函的‘稿費’中,居然還有一些《新疆牧區(qū)報》的歷往舊刊,上面登載著許多關于西北土壤種植、養(yǎng)殖經(jīng)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