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她懟遍娛樂圈 第6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老男人穿書后在戀綜爆火、卑微小可憐重生后成了撒嬌精[ABO]、穿成哥兒了怎么辦、[重生] 清冷美人O長官竟是天然撩、怎么就成萬人迷了[快穿]、變成少爺的漂亮小可愛后,他攤牌了、京西往事/今夜渡港、一胎雙喜:顧總不按套路追妻、又瘋又愛演[無限]、草原牧醫(yī)[六零]
想起這個,顧盼又忍不住嘆氣。 華影、天娛以及上輩子一些娛樂圈巨頭,甚至于其他行業(yè)頭部企業(yè)等等的高層,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引導輿論販賣“商品”搞壟斷割韭菜這些手段固然比實實在在做事來錢輕松且快速,可他們怎么就不想想頭頂上時刻懸的那把刀? 錢對這些人來說早已是躺在銀行賬目上的數字,足夠揮金如土幾輩子,為什么還總是冒這么大風險去試探挑戰(zhàn)某些紅線?就,在懸崖邊上大鵬展翅的感覺特別shuangma? 顧盼兩世為人,這輩子沒吃過貧窮的苦,上輩子是實打實受過罪的,對金錢也沒有那么大的執(zhí)念。她實在想不通,為什么會有人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路燈掛件的形狀…… 或許,那些人眼中,她的這種想法也很難理解,不止胸無大志,簡直是山豬吃不了細糠…… 我見他人多傻x,料他人見我應如是,人生艱難,算了算了。顧盼如此自我開解。 年前的事,算是告一段落。之前忙著顧不上,這一回神,注意力放在溫竹那兒,顧盼發(fā)現(xiàn)點兒不對勁。 顧氏集團才剛又動了一場“大手術”,這段時間他應該比她更忙更疲憊才對,怎么明明眼下的青黑都遮不住了,還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振奮,像是久經壓抑后的暢快一般。 她好奇極了,溫竹也不瞞著她,直說是自己名下那家計算機科技公司的某個項目有了大的突破。 顧盼這才想起來,溫竹自己是有這么一家公司,還是他在國外時搞起來的,后來回國接手顧氏,就也轉回來了。這公司規(guī)模不大項目不多卻極其吞錢。都說劇組拍戲是燒錢,這錢燒了不管好歹總能看到點兒成果,溫竹這兒呢?從成立到現(xiàn)在七八年時間,他個人財務的大半都砸進去,才算濺起點兒水花,著實可喜可賀。 顧盼實在好奇這公司到底在做什么項目,溫竹居然又賣了關子,神神秘秘要給她一個驚喜,她只好大度地滿足男朋友的小情趣,并趁機再簽幾條“不平等條約”。 兩人趁著過年的空閑飛到國外度假,享受溫柔鄉(xiāng),暫且不理俗務,世事紛紛擾擾卻不會按下暫停鍵。 《我見親親多有病》首播告罄。這劇集浪漫清新和沙雕爆笑于一體,主演配角一水兒貨真價實的俊男美女 ,劇情緊湊邏輯在線,價值觀緊跟時下主流,從近幾年盛行的青春疼痛矯情偶像劇中脫穎而出。 本身質量不俗,占了假期,偏偏還沒有什么競爭對手,收視最高點比《驚雷》那會兒還強一些——《驚雷》吃虧在基調還是有些沉郁,收視面窄了。 偶像劇本來就是圈粉利器,收視一騎絕塵的大爆劇更不必說。姜曦冉連著爆紅兩次,風頭直逼當紅一線,王衡從無人問津的小透明一躍成為頂流,其他主創(chuàng)演員也都各有收益,就連飾演男主爸媽的演員都接了不少商務。 要說有誰不滿意,那就是飾演男二號的田嘉祺了。何止是不滿意,這劇首播期間,他暴跳如雷都不是一次兩次! 他不是沒沾到這部劇的光,可以說收益還挺不錯的。圈內正缺新血,許多公司都向他拋來了橄欖枝,開得條件也都不錯,比起那些同樣還沒畢業(yè)的同學,起步高了不止一籌。他本該開心的,如果他不知道原本劇本里男二號的人設定位和戲份的話。 第114章 節(jié)后上班第一天, 狀態(tài)不佳。 顧盼靠著椅背伸個懶腰,嘆了口氣。 不論貧窮還是富有,不論是職場食物鏈頂端的總裁, 還是基層小職員,鮮少有人能逃得了節(jié)后綜合征的困擾…… 把才簽過的文件推到一邊,距開會還有十五分鐘, 這間隙她不由得拿起手機摸個魚。 熱搜第一, #票房不佳, 導演潘海稱當代觀眾審美不足#的詞條后面明晃晃跟著一個暗紅色的“爆”。 咦?這什么情況!顧盼不由皺眉。 隨手點開熱搜,是一個某網站采訪潘海的視頻—— “電影是一門藝術……”吧啦吧啦。 “藝術嘛是有門檻的……”吧啦吧啦。 “說實話,大部分觀眾的藝術審美都很差勁……”吧啦吧啦。 “對,沒錯,我是說,觀眾沒什么審美意識, 真正好的電影他是欣賞不了的……”吧啦吧啦。 “做滿漢全席喂豬……”吧啦吧啦。 “大眾可能得再過十年才能理解這部電影……”吧啦吧啦。 …… 難怪熱搜第二是#滿漢全席喂豬#…… 這位是魔怔了吧!顧盼眉梢一跳,只覺得目瞪口呆!饒是她向來覺得自己修養(yǎng)不錯, 這會兒都忍不住想罵人。 好歹是成名已久的老牌名導,居然公開diss觀眾!真tm鳥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可太牛13了, 活久見啊! 甚至不用看, 她都知道, 下面評論區(qū)一定是一片狼藉。這位潘海導演,只怕戶口本全頁都被罵出花兒了。 這也不怪!大過年的,花錢買票看個電影, 被鄙夷不懂藝術沒有審美就算了, 還被罵豬,人家造什么孽了要受這氣? 顧盼嗤笑一聲, 打開春節(jié)檔電影票房排名,這位潘海導演的新作《論劍》,總票房從第一落到第二,今日實時票房更是僅僅只排到第三,甚至看趨勢眼見要被第四反超。 果然…… 春節(jié)檔本來是全年電影最佳檔期之一,年年都是大片云集火熱廝殺,偏偏今年出了問題。好幾部預計在春節(jié)檔上映的片子都主動或被動地撤了,除了兩部親子向的動畫片,有競爭力的只剩下潘海的《論劍》。 業(yè)內大部分人都感嘆,這次《論劍》運氣好,多半要像獨占了整個寒假的熱播劇《我見親親多有病》一樣,要獨占鰲頭稱霸檔期了,沒想到半路出了意外。 《半路夫妻》是一部小成本喜劇,從演員、導演到后期、發(fā)行,都屬于名不見經傳的那類。片子原本定檔在元宵節(jié)后——春節(jié)檔的修羅場,摻和進去妥妥的就是連排片都爭不到的炮灰。現(xiàn)在春節(jié)檔突然空了,制作方膽子一大,就賭了一把,提前上映。 不曾想的是,一提檔,這部小成本喜劇竟然爆紅了! 春節(jié)檔頭一天,《半路夫妻》的排片只有11%,連兩部動畫片都比不上,僅僅是《論劍》的四分之一多一點,票房差得更遠,只有上座率還過得去。第二天,排片基本不變,上座率更高,票房逆跌。到了第三天,排片增加到15%,還出現(xiàn)了買不到票的情況。 和《半路夫妻》直線走高的趨勢不同,盡管各大平臺的媒體、影評人一致給了贊譽之詞,《論劍》的票房和口碑在三天之內實現(xiàn)了三連跌,售票軟件的實時評論里全是差評。 昨天,春節(jié)假期的最后一天,《論劍》的總票房竟然被《半路夫妻》反超了!名導、大牌演員、大制作的3d歷史動作大片,單張票價比《半路夫妻》貴三分之一,總票房被反超了!現(xiàn)在還是上午,今天的實時票房《半路夫妻》已經倍殺《論劍》…… 嘖嘖嘖,什么叫撲街使人瘋狂!顧盼搖搖頭。 本來嘛,票房撲街這種事不算什么——前世今生兩輩子加起來,她就沒見過哪位導演是從不失手的,就是她自己也一樣。有時候是片子本身拍的有問題,有時候沒什么問題,就是莫名其妙地沒啥水花就過去了。 作為導演,票房不好就罵觀眾,心胸未免過于狹隘,嘴臉忒難看! 當然,單單是潘海說的那些話,倒也不是沒有道理。關鍵在于,潘導您是出于什么動機,站在什么樣的立場來說這樣的話? 你牛13,你清高,你看不起觀眾的審美水平,你干嘛要拍商業(yè)片,干嘛把片子拿到院線去公映? 更何況……顧盼回想了一下,她前兩天看過的《論劍》,不由撇嘴。最起碼這部片子,說“狗屎一樣”大概有些過了,但確實還談不上什么審美不審美的。 顧盼一直覺得,作為導演,你得知道你在干什么。 你要探索美學形態(tài)實驗新的表現(xiàn)手法拍一些先鋒的東西,你就不要指望說讓大眾都能理解,壓根兒就不要去考慮票房的事情。你拍商業(yè)片,你重票房,那就不要搞一堆自命清高的東西在里面,你首先得把故事給講精彩了。 電影是藝術,藝術就一定是陽春白雪的,不能雅俗共賞嗎?審美是有門檻的,這個門檻一定是只能抬高不能降低的嗎? 當然不是!只不過,在某些人看來,一旦從小眾變成大眾,藝術就不是藝術,審美也不算審美了,不然還怎么保持高高在上的逼格和優(yōu)越感?還怎么拍了爛片以后理直氣壯地指責觀眾? 可惜,現(xiàn)在還吃這一套pua手段的人越來越少,不高喊“rnm”退錢已經是觀眾的克制了。就,挺遺憾的。 ********** 開年的第一次大型會議,要緊事自然不少,好在年前把大部分工作都理順了,這會兒按部就班安排處理就好。留在最后的,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當然還是影視制作這一部分的工作。 年前緊急接手的幾個項目,大部分已經復工了,剩下的也都在近期開工,暫時無需多費心思。 《最終診斷》的后期還在制作,已經在和各大電視臺進行接洽,因著《我見親親多有病》和顧盼的熱度,對這部劇感興趣的不少,可終能賣給哪家,賣到什么價位,還有的談,畢竟這部劇只是華年投資制作,不是顧盼本人出手,導演也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胖子。 央視那部商戰(zhàn)劇之前也被迫停了一陣工,不過背靠官方的大樹,很快就擺脫了不良影響,年前就已經復工,作為主演的徐景洲連過年都沒顧得上回家。不過這劇跨越的年代長,涉及的人物多,劇情又復雜,再有半年都未必能拍完,上映估摸著最早也得明年過年前后。 盤點了一圈,顧盼拍桌:“新年新氣象,該開新戲了!” 等的就是這句話!因為開會時間長而精神略顯萎靡的眾人頓時都支楞起來。 第115章 “今年計劃開三部新劇, 張樂,你給大家說一下?!鳖櫯慰聪蚺c會的某人,吩咐道。 她這話一出, 倒讓在座不少人有些吃驚,主要是才來的那些人。 對于任何一家影視公司來說,項目評估這一塊兒都是重中之重, 通常要專門成立一個部門來負責。公司新立, 這么短時間內把大框架搭齊了就讓人萬般驚嘆顧盼的能力, 這一部分還是空白,很多人只當是還沒顧得上籌劃,都還在心底謀劃呢,不想是已經有了人。 從工作室成立一起走過來的老人卻一點也不意外。張樂平常不顯山不露水,為人低調,算得上是顧盼最看重的人之一了。工作室從《驚雷》開始的每一個項目都有很深的參與, 現(xiàn)在暫時負責的是公司那幾個簽約編劇的事情。 一個人能撐起一個影視工作室,肯定撐不起一家影視公司。顧盼不說有多么高瞻遠矚, 走一步看兩步的基本功夫還是足夠的。在《驚雷》播出打出華年的名氣之后,她就考慮著日后的發(fā)展, 便讓人留意著劇本這一塊兒的儲備。這個人就是張樂。 華年的老人都知道, 與圈內近些年的風向不同, 顧盼素來視劇本為一劇之本, 尤其是電視劇這一塊兒。扎實的本子就算配一個不入流的導演,爛也能爛個樣子,虛浮的本子哪怕給到一個頂級導演手里, 最后也是那啥上雕花, 再怎么精細美觀,也是臭不可聞。 可問題的關鍵在于, 挑劇本真的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的事。故事精彩、邏輯在線、人物討喜、主題符合時下思想潮流,真的很難,在此基礎上還要考慮政策風向,考慮投入產出的利益問題,就更難了。 這就是為什么所有人都知道劇本的重要性,還是一個勁兒地找?guī)讉€俊男美女拍些換湯不換藥的流水線破劇的緣故。有快錢不撈,干嘛時間精力金錢花在這些費力不討好的地方? 這種事情誰也沒辦法。顧盼自己有眼光有能力,能保證自己寫的、自己想拍的,她還能一天到晚別的不干就在電腦前挑本子嗎?幸好讓她發(fā)現(xiàn)了一個張樂。 三部劇,兩部古裝,一部現(xiàn)代,都是張樂挑了,顧盼過目后定下來的。 兩部古裝,一個就是中規(guī)中矩的古偶,劇情沒太大新意,好在完整度高,誰來拍都出不了大岔子的那種。最關鍵的在于主角和重要配角的人物弧光完整,用來捧人最合適。 另外一部是懸疑破案再加一點權謀的,劇情邏輯嚴密,頗有新意,但不太復雜——這一點很重要,別看網上成天嚷嚷著什么燒腦不燒腦的,有幾個人看劇的時候愿意像做題一樣絞盡腦汁的?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話,現(xiàn)在的觀眾確實有一定的欣賞水平,但這個水平,沒必要高估。 現(xiàn)代那個內容相對敏感,打算走網劇的路子。本子是帶點兒職業(yè)劇性質的輕喜劇,一個閑著沒事到處較真抬杠的富二代,一個苦逼的基層派出所小警察,一個初出茅廬的菜鳥小律師,三個人各種陰差陽錯雞飛狗跳的故事。 在座的人都沒提出什么異議。從紙面情況看,除了古裝破案的那個,其他兩個都是比較穩(wěn)的,哪怕火不了也不至于虧本兒。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這三個本子,沒有一個是顧盼署名。她之前兩部戲都是自編自導,難道,今年打算換一換做事風格? 有人忍不住如此詢問,顧盼當然笑著否認:“今年打算轉型,不拍劇,拍電影,劇本已經寫好了。” 這下,眾人不止是意外而是驚愕了。毫無疑問,電影的位格就是比電視劇要高,能進電影圈誰還在電視劇這邊混?同樣毫無疑問的是,電影圈要難混多了。尤其是,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手法大相徑庭,絕大部分導演都是一入行拍什么就拍什么,少有的幾個電視劇導演想跨界的也沒折騰出什么水花來。。 誰也想不到顧盼才剛在電視劇這邊冒頭,就有了轉戰(zhàn)電影的想法,很難不心生疑慮。 好在,顧盼又補充道:“小成本喜劇,試試水而已,公司的重心還是放在電視劇這邊。” 話說到這兒,眾人再有什么想法也不大好提了。人家是老板誒…… 再者說了,當初不也是誰也沒想到《驚雷》能火得一枝獨秀嗎?就去年下半年,誰能想到這一場風起云涌,華年就突然崛起了? 不過,小成本喜劇這個名頭,聽著怎么這么耳熟?對了,這幾天把名導巨制斬于馬下的不就是部小成本喜劇?有點兒邪性哈……搞不好,真見鬼了呢! 會議之后,就該正式立項了。 古裝懸疑那個,顧盼最看好,前提是制作靠譜,為此特意外請了一位擅長此類題材的導演。男主定了王衡,肥水不流外人田。女主最后選定了一位算是三線的女演員,顏值、演技都夠用就行。 古偶那個,大家一致建議男主給白聿,那張臉拍古偶實在太有優(yōu)勢了。正好這劇開拍的時候,白聿的檔期也空出來了。 顧盼對白聿有些其他考慮,主要還在他本人怎么想,經過一番溝通,白聿選擇了放棄。最后還是去個院校挑了幾個新人——同樣是捧人,捧新人總強過為別家做嫁衣。 現(xiàn)代那部,排到了下半年。導演的話,顧盼屬意的是拍了《最終診斷》的那個小胖子,不過還得看這部劇上了之后的情況,才好服眾。選角就更不急了,可以看看那兩部古裝那邊有沒有人能冒頭。 顧盼的主要心思當然還在自己的電影處女作上。 劇本完成之初,她當時考慮過讓徐景洲來演,現(xiàn)在再考慮,就不太合適了。倒不是說徐景洲的演技不行,主要還是電影題材和演員發(fā)展路線的問題。 徐景洲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演員,喜劇當然可以成為他未來發(fā)展的一個分支,但他的電影首秀,絕不應該是喜劇。過早的把戲路局限在類型片上真算不上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