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種地日常 第4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坐等王上病逝垂簾聽政(重生)、在男團磕隊友cp,我社死了、大佬他懷了野狗崽[重生]、導(dǎo)演她懟遍娛樂圈、老男人穿書后在戀綜爆火、卑微小可憐重生后成了撒嬌精[ABO]、穿成哥兒了怎么辦、[重生] 清冷美人O長官竟是天然撩、怎么就成萬人迷了[快穿]、變成少爺?shù)钠列】蓯酆螅麛偱屏?/a>
康熙今個算是被這倒霉兒子氣習(xí)慣了,“放心,一碼歸一碼。” 說罷,她又看向安清,道:“你想要什么賞賜,回頭好好想想,讓老五來回朕?!?/br> 安清也不傻,立馬明白了這是胤祺給她爭取的利益,忙俯身謝恩。 昨日兩人討論分瓜的事時,胤祺便說了這瓜實在難得,康熙那里怕是還會回來找她要一批,到時候他給她討個賞,不能讓她白干,安清當(dāng)時也沒太當(dāng)回事。 說白了,給康熙也沒什么不行,反正她本來也想著抱大腿嘛。 只是沒想到還有這么個驚喜,胤祺這人果然能處啊。 雖然康熙說的賞賜不能獅子大開口,但只要不太過分,應(yīng)該都可以吧。 “你這西瓜和平日里吃的不太一樣,不管是口感,還是個頭品質(zhì),都好太多了,瓜種是從何而來的?”康熙問道。 安清早都料到康熙會有此問,“回皇阿瑪,說來也是巧了,兒媳在幾年前,突然遇到一個非常甜的西瓜,而且果rou比尋常瓜也細膩許多,那時兒媳便留了種,中間也是這樣種了好些年,才有了如今的這西瓜。” 事實自然不會這么簡單,關(guān)于培育西瓜這事,安清幾乎都可以出一本心酸史了,但沒辦法,真相她是沒辦法說的,其中涉及到的一些農(nóng)學(xué)知識,她也是真沒法子解釋啊。 因此,她便早早想好了這個由頭,應(yīng)該是能取得康熙信任的,畢竟,康熙他自己個的御稻米就是從發(fā)現(xiàn)一株長得十分特殊的水稻開始的。 確實如安清所料,康熙對這個理由沒有任何懷疑,還對她能如此細心耐心的精神表達了高度的贊揚。 “兒媳慚愧,說起來,這還都是受了皇阿瑪啟發(fā)呢?!卑睬寤氐?。 康熙“哦”了一聲,“這話怎么說?” 安清語氣很是真誠道:“以前我阿爹同我講過皇阿瑪發(fā)現(xiàn)并培育‘御稻米’的故事,兒媳那時就覺得皇阿瑪很厲害,是個心中裝著百姓的好皇帝,后來遇到那西瓜,突然靈機一動,便想著效仿您,這才有了如今這西瓜呢。” 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能有機會拍到康熙的馬屁,自是不能錯過的。 康熙對她這番話果然大為受用,他一直對自己能培育出高產(chǎn)的水稻沾沾自得,也自認是個把百姓放在心里的好皇帝,畢竟縱觀古今,還沒有一個皇帝能做到他這般呢。 如今見安清不僅真心認可他做的這一切,還以實際行動效仿他,康熙是打心里高興啊,連著夸了安清好一番,甚至還直接放話說,日后有機會可以讓安清去他的豐澤園親自去看那御稻米。 至少在康熙看來,在重農(nóng)之事上,安清是懂他的,屆時見到他那些成果后,定是與旁人的反應(yīng)不同。 “能去皇阿瑪?shù)呢S澤園瞻仰,那可是兒媳的莫大榮幸啊?!卑睬迓牭竭@話是發(fā)自真心的高興。 畢竟,那可是康熙的豐澤園啊,可以說是大清的農(nóng)科院和試驗田,那里有著全大清最好的種子,和最懂種植的農(nóng)人,她老早就想去見識一番了。 只是,她不知想到什么,突然話鋒一轉(zhuǎn),“皇阿瑪,關(guān)于您方才說的賞賜,兒媳想斗膽提一個要求?!?/br> 康熙這會心情正好著呢,大手一揮道:“你說?!?/br> 安清下意識搓了搓手,有些激動道:“皇阿瑪,您能不能賞兒媳一些您那御稻米的種子呀?” 看好了,是種子,不是簡單的御稻米哦。 能被特地留種的那批,和平日里康熙賞賜旁人御稻米自是不同的,這里面講究多了去了。 其實,身為一個農(nóng)學(xué)生,安清很久以前就開始饞康熙這御稻米了,只是一直沒機會張口索要,方才康熙說讓她想想要什么賞賜時,她便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個。 但之前她在琢磨怎么開這個口比較合適,沒想到這會機會就來了。 康熙明顯有些意外:“你想自個種?” “兒媳是想試試呢。”安清也沒瞞著,說罷還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也不怕皇阿瑪笑話,兒媳也沒旁的愛好,平日里就愛種些東西,也喜歡琢磨這些?!?/br> 康熙聞言,深深地看了安清一眼,這一眼中包含一抹旁人看不懂贊賞之色。 “成,那朕便賞你一袋御稻米的種子!” 第29章 五福晉29 安清得償所愿后,整個人開心的像個孩子一樣,說起話來也是怎么中聽怎么來,惹得眾人都似被她感染了般,臉上或多或少都染上了些笑容。 康熙見她這樣子,倒是有些想起自己的二格格了,那是他最喜歡的一個女兒,她出嫁之前,平日里在他身邊也是這般嘰嘰喳喳的,有活力的很,但自從他的二格格嫁去蒙古后,這種場景倒是不常見了。 這些年來,隨著孩子們越來越大,不管是阿哥,還是公主,見到他這個皇阿瑪都是敬畏有余,但親近卻不足。 他是皇帝,但也是父親,也有想享受兒女環(huán)膝的天倫之樂,但每每把他們都叫來身邊時,康熙看到臉上那種對帝王的敬畏和小心翼翼時,瞬間就沒有興致。 只是沒想到這會倒是從老五福晉身上感受到了,康熙發(fā)現(xiàn),安清是很敬畏他,但同時她好像也并不是很畏懼他,說話做事更像是一個小輩對長輩般,有尊敬,也有親近。 還有今日的老五的表現(xiàn)也很好,沒有因為他這個皇阿瑪開口就什么都答應(yīng),而是像普通人家的父子一般,會討價還價,也會耍一些無傷大雅、還能一眼就被他識破的小聰明。 不錯,不錯,這才有父子相處的樣子嘛,他又不是老虎,難道還能吃了他們不成。 這人來都來了,安清自是沒有讓人空著手走的道理,特別這些人還大多都是胤祺的自家人的情況下,于是在胤祺眼神的詢問下,她便同意了對方的送瓜申請。 胤祺在思索了片刻后,大手一揮,宣布給在場的每位兄弟每人兩個西瓜帶回去。 太子及大阿哥幾人詫異地看著他,這五弟/五哥也太小氣了些吧,滿地的西瓜,兩個他是怎么好意思送出手的! 胤祺壓根不搭理幾人譴責(zé)的目光,一副‘愛要要,不要拉倒’的樣子,惹得兄弟幾個牙根都癢了。 安清先是愣了下,一開始也覺得是不是有點少了,但轉(zhuǎn)念一想,據(jù)說康熙以前分荔枝,都給人分過一顆呢,她這兩個大西瓜送出去不比那顆荔枝大氣。 跟來的那些大臣們,見皇子們的西瓜都有了著落,但他們之前求賞的事康熙到現(xiàn)在都還沒給個準話,這會也不免有些著急了。 一大臣厚著老臉上前笑問道:“皇上,您看微臣之前說的那事……” 說罷,他還看了眼地里的西瓜,其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皇上您要是同意賞了呢,他們這會就可以挑了帶回去,不用勞煩您再派人給咱們送到府上了。 康熙卻聳了聳肩,擺出一副‘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樣子:“都看著朕做什么,這西瓜又不是朕的,但你們好歹來這一趟,朕覺得五福晉應(yīng)該不會讓你們空手而歸的。” 安清:“……” 她嚴重懷疑,康熙就是故意帶著這么多人過來讓她放血的! 但在這些老臣殷切的目光中,拒絕的話她還真沒辦法說出口,最后只能松口每人送一個,畢竟,親疏遠近有別,胤祺才給他兄弟們一人送兩個嘛。 唉~這一波折騰下來,她損失慘重啊。 好在那些留種的西瓜,把西瓜籽挑出來后,她都可以自己吃,倒也不耽誤她什么。 不得不說,安清在一定程度上猜中了康熙的心思,方才帶著眾人過來的路上,他確實有著這個打算。 畢竟,五十個西瓜聽著是不少,但他的臣子也多啊,除了京城有不少人要賞賜外,還有散布在各地的一些能臣和封疆大吏們。 當(dāng)然,不遠千里送過去,到時候能不能吃都是一回事,但給不給這份恩典卻是另一回事。 物以稀為貴,不得不承認,安清這西瓜的確是稀有難得,如今翻遍整個大清的地界怕是都難找到吧。 這樣也是告訴他們,他這皇帝雖遠在紫禁城,但心里是念著他們的。 安清在得知康熙的打算后,便建議他可以選一些七成熟的瓜賞賜給外地的那些大臣,這樣放些日子,待自然成熟后,也不太耽誤口感。 “你還能判斷出這瓜有幾成熟?”康熙詫異道。 安清笑著點了點頭,“約摸著能瞧個差不多?!?/br> 康熙大喜,立馬就拉著安清現(xiàn)場示范要怎么區(qū)分的,安清不慌不忙地蹲下身,指著西瓜依次給康熙展示。 其實想要知道西瓜幾成熟,從瓜梗處和西瓜紋路基本便可判斷,至于其中的關(guān)竅也不難,基本她一說便能明白。 大臣們圍在康熙身側(cè)看的津津有味,皇子們不好往安清身邊擠,于是把目光都投向了胤祺,目露挑釁。 那意思分明就是在說,方才在大殿上你不是還講的頭頭是道嗎,不會連這個都不會吧。 胤祺感受到眾兄弟質(zhì)疑的目光,骨子里愛新覺羅子孫那股不服輸勁立馬上來了,開始把昨日從安清那現(xiàn)學(xué)的‘一看一聽一拍’三招挑瓜秘籍逐一展示,完事后還不忘挑釁地瞪回去。 但可惜的是,這會所有人注意力全被地里的西瓜吸引去了,都彎著腰在那瞅,時不時地還要伸手去拍拍,瞧他們那股子認真勁,不知道還以為在做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呢。 只是,不得不承認,康熙的兒子確實各個都是學(xué)霸,昨日安清就給胤祺示范了一遍,他基本就能掌握其挑瓜的精髓,今天其他皇子亦是。 胤祺的挑釁沒得到回應(yīng),一抬頭視線正好和不遠處的安清撞到了一起,想到自己剛剛同兄弟幾個賣弄的樣子,頓時有些不好意思了起來。 誰知安清卻偷偷沖著她豎起了大拇指,示意他講的很棒。 兩人隔著眾人,會心一笑。 康熙難得看到幾個兒子這般模樣,沒有平日里一言不合就針鋒相對的樣子,就連老大和太子都好像放下了芥蒂,頭挨著頭蹲在那里對著個瓜不知道在說些什么,頗有些兄友弟恭的意思了。 不錯,都是骨rou血親,這才是該有的樣子。 他頗為滿意地點了點頭,難道是田園風(fēng)光使人放松的緣故? 等明年開春后吧,到時候把他們都帶去豐澤園。 康熙瞥了眼安清,到時候把她也帶上,也讓她好好見識見識自己的御稻米。 一行人來的時候神情嚴肅,走的時候卻各個喜笑顏開,看著自己親手挑選的西瓜,真是怎么看怎么喜歡。 大阿哥甚至還不放心地交代身邊抱著瓜的小太監(jiān),“你可給爺抱好了,回頭往延禧宮送一個,也讓額娘嘗嘗我親手摘的西瓜,可甜了?!?/br> 說罷,他頗為自豪地揚了揚腦袋,好像干了件多了不得的大事似的。 不止大阿哥一人如此,瞧其他人的樣子也不遑多讓。 胤祺在眾人離開后,終是忍不住同安清吐槽了起來,“那西瓜甜是因為你種的西瓜本就甜,和他們有什么關(guān)系,瞧他們那得意的勁,不知道的還以為那西瓜是他們種的呢?!?/br> 安清鮮少見胤祺這般孩子氣的一面,頓時樂了起來。 其實,這就是農(nóng)家樂的快樂啊。 不用全部過程都參與進去,只要稍微參與到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哪怕就只是簡單的一步摘西瓜,那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說起來,除了太后和宜妃哪里,安清在康熙他們一行人來之前,也吩咐人出去送了一波,當(dāng)然,這些人也都是在宮里和她有交集的。 四公主和郭貴人那里自是要送的,因著四公主近來在忙著繡嫁妝的事,基本都是待在郭貴人的宮里,所以,安清在給宜妃送西瓜時,便讓人把她們母女倆的份也捎帶上了。 還有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峨那里也各自送了兩個,只是他們住在兆祥所那邊,據(jù)安清所知,那邊還住著八阿哥和十二阿哥。 雖說安清與兩位阿哥并未見過面,但他和小九小十這么近住著,單獨少了他總覺得不是這么回事,所幸便一起讓人送了。 除了這些人外,安清還送了一個人,那就是四福晉。 其實,自打嫁進這紫禁城后,她的生活和交際圈真的挺窄的,平日里除了去太后和宜妃那坐坐,基本都是不出門的,她這院子也只是偶爾四公主會過來坐坐。 一開始她也考慮過要不要同其他妯娌稍微往來一下,畢竟同在阿哥所住著,但后來安清發(fā)現(xiàn),其他人好像都有意疏遠著她,比如她們之間會有些各自的小聚,但卻從未有人邀請過她。 安清這才意識到她好像被皇子福晉圈孤立了,至于原因嘛,翠柳出去打聽了一圈才知道,原來是覺得科爾沁的女子不好相處,她身份又貴重,怕惹不起,這才有意回避著她的。 不管是不是這個原因吧,反正安清自也不是那般自討沒趣的人,人家既然不歡迎她,她又何必上趕著討人嫌呢,便直接歇了交際的心。 說起來,她本來也就不喜歡這些無畏的面子社交,她也注定和其他福晉不會有很深的交情。 不是安清孤僻什么的,而是九子奪嫡,各有各的陣營,那各自福晉之間的交往也不會很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