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書迷正在閱讀:討好失敗、慎言、我的竹馬他離家出走了、熱雨、不可說、查無實據(jù)、B變O后,被前夫抓回來強制了、今天也不受待見、不逢春、你好,路知南
“哎呀~我就是個勞碌命啊——” 撿回來的就沒一個省心的。 要扶持范閑上位,簡單粗暴的做掉慶帝是不行的,最重要的還得是民心和朝堂。 朝堂有范閑的養(yǎng)父和岳家在,藺晨也沒有過多插手。 只是這個民心,瑯琊閣這些日子可是忙壞了。 時間緊湊,慶國現(xiàn)在最流行的戲曲和說書,全是風流皇帝私生子上位的故事,經過編排潤色,傳閱度極高,慶國百姓現(xiàn)在都已經開始自主揣測慶帝是不是也有皇子流落在外了。 “也幸好那位大皇子對于這把椅子沒興趣,一直在邊境躲清凈?!?/br> 那大皇子也是一朵奇葩,不想上位只想打仗,躲得遠遠的就看他們斗,看樣子是準備誰斗贏了他再回來祝賀一句然后接著回軍營。 “要不然,再多解決一個人,也是怪麻煩的?!?/br> 第214章 第兩百一十三章 瑯琊榜融慶余年51 梁國與多國交戰(zhàn),夜秦、東海、北燕捷報頻傳,大渝和南楚都是老對手,一時半刻奈何不了他們。 這戰(zhàn)場之上,三個月時間轉眼就過去了。 一直在后方努力為前線將士做好軍需工作的景琰太子也在這一日,得到了一個不知好壞的消息。 老梁王,沒了。 自從長公主大殿申冤以來,老皇帝的身體便是一日不如一日。 看著年富力強的兒子和面目全非的外甥齊心協(xié)力抵抗外敵,老皇帝心中怎么能舒坦。 越不舒坦越想知道他們的情況,知道他們的情況要是好的話就更不舒坦了。 要是不好的話……那就是暗爽中又帶著不舒坦。 總而言之,赤焰一案被翻,老皇帝看整個世界都像是在嘲笑他,沉疴在心,知道大勝消息之后直接就撒手人寰了。 景琰的心情復雜,接到消息的梅長蘇也長嘆一聲,不知說什么好。 老皇帝這一死算是國喪,又因為是在戰(zhàn)時,新帝繼位都沒cao辦,景琰合著戶部摳摳搜搜的,能不用的銀子全省下來送往前線。 唯有老皇帝的葬禮,辦的那叫一個亮堂,就是最挑剔的官員也說不出一句不好來。 老皇帝干過多少糊涂事大臣宗親心里明鏡一樣,見景琰還肯如此cao辦,都是贊不絕口。 被密談過的戶部、工部尚書:…… 要說新帝不好,他們也說不出那昧良心的話,但要說新帝不記仇至純至孝,那他們可就要笑了。 老皇帝的陵墓是自他登基就開始修繕一直到駕崩,所用木材石材陪葬品無一不精細。 然,新帝直接就遣他們把那些貴重東西全換了可還行。 現(xiàn)在陵墓那就是面上光,真要拆開來看,全是金玉其外頑石其中,都是面子功夫。 即使是奉旨“貪污”,工部及戶部尚書兩人依舊是汗津津的。 這也是一大筆錢,換成物資,前線將士們能少吃一些苦頭,少死很多人。 所以即便是現(xiàn)在人眼中的大逆不道,兩部尚書也都咬死了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貪污這種事向來都有不是嗎? 這個“貪”得那叫一個刺激和爽。 只有一件事他倆還不大清楚。 戶部尚書沈追也算是明白人,看著景琰一點點上位的。 他也就納了悶了:“這陛下還是王爺時并沒有這般促狹,怎的現(xiàn)在就……” 沒有姓名和存在感的工部尚書可沒沈追那膽子,妄議圣上那可是大罪。 悶著頭往前走,一言不發(fā)。 沈追急忙趕了兩步:“誒我說,你可別把這事漏出去了,陛下既然單獨召見我倆,那便是把我們當自己人?!?/br> 這事是個天大的錯處,也是把柄。 要是來日景琰要搞他們,翻出來他們就得直接下馬。 可沈追看這位的性格,和老皇帝完全不同。 這件事情只會讓他們變成天子近臣,他們守口如瓶就不會有事。 工部尚書與他年紀差不多,只大了一些,此時幽幽地看著他:“沈大人,自從接了這事我便與內子分室而居,至今不敢同床,你可知為何?” 說完甩著袖子就走,絲毫不給沈追面子。 沈追一愣,笑道:“我又沒有夢囈的毛病,你得自己治??!” “再說了,最近老蔡找我喝酒我不也都沒去嗎……” 蔡荃那個脾氣…… 沈追搖著頭出宮,止不住的想這個損招是誰教給新帝的,太損了,太爽了。 其實何止是沈追,就連蕭景琰自己都覺得這主意夠絕。 人死如燈滅,講究那么大排場做什么。 七萬赤焰軍因為先帝猜忌枉死,他們可有陵墓? 還皇陵,就先帝,也配? 打仗就是燒錢,即使戰(zhàn)敗國需賠地賠款,但那些都需要商榷。 景琰都快窮到看著宗親眼睛發(fā)綠了,恨不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抄幾個家再說。 老皇帝趕在這個時候駕崩,停靈幾日,九嬰的鴿子也從慶國到了邊境,再輾轉到了梁國。 梅長蘇經手那主意時,表情=_=。 該怎么說,他們對先帝有怨有恨,只是礙著君臣父子的身份不能動手罷了。 現(xiàn)在人都沒了,對他的陵寢動手,好像也沒什么。 如果人真有鬼魂來世,七萬亡靈怎么沒早早弄死這哈批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