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我直著脖子道:“嗯!我敢做敢認!怎么,我行刺曹cao不是好事?你因為這個要殺我?” 劉備連連擺手:“我謝你還來不及,我實是沒有想到,你跟孔明一吵架,不聲不響的就跑去干了這么大一件事。后來司馬懿帶你回來,要將你還給孔明?” 我嘴巴閉的緊緊的,瞅著他。 “你不用這么看著我,怪嚇人的。這里只有你和我兩個人,我也是想和你說說話,我們已經(jīng)很久很久,沒在一起談天說地了。”劉備搖搖頭,“后來孔明跑去小陳村接你,雖然冒險了些,我也不反對,后來……翼德那天晚上死在了軍營里?!?/br> 劉備抬手,拿起桌上白瓷帶花的茶盞,緩緩的傾斜出水來,他看著水,輕輕說:“那幾天翼德一直在找我,問我什么時候能出兵,我給他問煩了,將他大罵了一頓,翼德又說,怎孔明不在府里。我當時很頭疼,我知道云長出事以后,翼德就一直對孔明不敬,想逼孔明答應(yīng)伐吳。我聽他這么問,把桌子都掀翻了,吼他,你還想干什么?把孔明抓起來,還是要把孔明殺了?。课易屗麧L回軍營里去,沒事不要出來添亂,現(xiàn)在已經(jīng)夠亂的了!” 我心里沉了沉,這也是劉備心里過不去的梗。 “其實我一直有遣人盯著翼德,就怕他沖動誤了大事。那天下午翼德就醉酒,打了副將,盯著翼德的哨探覺得不妥就報了兩路消息出來,一路報給了我,我那日身體不適,發(fā)了高燒,沒有接到線報,另一路報給了孔明,孔明為了接你,并不在府中,也沒有接到消息,翼德……沒了……” 杯里的水已經(jīng)滿了,劉備的手依然很穩(wěn),水從杯口溢出,流到桌上。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說:“不干先生的事,一碼歸一碼,我愿意給翼德抵命,你別怪在先生頭上?!?/br> “我誰都沒有怪。”劉備看我一眼,才將白瓷瓶放回桌上,“翼德脾氣暴躁,醉酒誤事,我說了他多少次了他總也不聽,他死了,他該的!他留下的姑娘,我已經(jīng)代阿斗娉她為婦,阿斗是我的太子,她就是唯一的太子妃,翼德留下的兒子,就是我的兒子,有我在,就像翼德還在一樣,沒人能欺負他們!” 劉備重情,何況他覺得愧疚,我一點也不懷疑他說的話。 “當然,哨探的密報,包括孔明出府,這些事都是絕密的,很多很多的事,只有我和孔明知道,一直都是這樣,一直跟著我的那些人就不說了,基本上都是一群大老粗,打打殺殺還行,這些事巴不得都累在孔明身上,來蜀之后的孝直啊,正方啊,雖得我看重,但是很多很多的秘密,都是直接報給我和孔明的。說句玩笑話,就是我私房錢放在哪里,孔明都知道,我和孔明之前沒有秘密?!?/br> “那你為什么要問他那么誅心的話?你知不知道這段時間他心里有多難過?” 劉備袖著手坐在那,臉上帶著熟悉的笑,很平靜的說:“我和他沒有秘密,和我之前問他的話沖突嗎?我問的不對嗎?翼德遇害,雖然是翼德自己脾氣不好,是自己作出來的,但當真與我,與孔明一點干系也沒有嗎?翼德被殺,腦袋被割了下來,那副將連夜逃往了東吳,還不是覺得東吳殺了云長,我卻對東吳無!可!奈!何!” 劉備臉上掛著笑,一揚手將那杯子重重的砸在了地上,瓷片碎裂,清脆的碎瓷聲響在靜謐的夜里。 我冷眼看著劉備閉上眼,數(shù)次呼吸平復了心情,繼續(xù)平緩的說:“東吳,必須要打了,不打不行。孔明不同意,我不會勉強他,我知道他為難,好在我現(xiàn)在也不是只有孔明?!?/br> 我冷冷的問他:“這跟你要殺我有什么關(guān)系?” 劉備笑了:“孔明好是好,但是牽掛太多,他有親人,有兄長,有弟弟,心里還有個心心念念的紅顏知己。他的牽掛越多,就越不能為身持正,怎么做好他的本份?打東吳我可以帶法正去,后勤供給我可以讓馬謖和正方管,可是孔明終究是我的丞相,是我的心腹重臣,今兒涉及到哥哥他不能出面,明兒又是弟弟,再后天是你,那我這一攤子的事還做不做了?” 我盯著劉備,白天已經(jīng)登基為帝的劉備,現(xiàn)在臉上滿滿的都是假面,連我也不大看的明白了。 “他打不打東吳,跟瑾哥有關(guān)系么?他幫你算計荊州的時候,可有一丁點考慮過瑾哥的處境?出使東吳的時候,孫權(quán)讓瑾哥三天兩頭游說先生留在東吳,多高的官位都能給,多少的金銀財富都不是問題,瑾哥給孫權(quán)逼的沒辦法,找先生的時候聲淚俱下,都快給先生跪下了,你看先生答應(yīng)了嗎?他那會子有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幫瑾哥考慮他以后該怎么辦,該怎么在東吳立足嗎?” 劉備輕笑一聲:“而今我蜀漢立國,孔明是我重臣,諸葛瑾自得無憂??墒俏乙ゴ蛩麄?,孫權(quán)那只兔子可是會咬人的,逼急了,他未嘗不敢拿諸葛瑾說事,孔明顧慮的是有道理的,他不出面也好?!?/br> 他成見已深,不知道是自己心里本來就這么想,還是這樣的話聽多了,就成了真。 我嘆口氣,說:“那你還封他當丞相干什么?” 劉備很詫異的說:“我不封他封誰?這個相位本來就是他的,除了他,還有誰有這個資格?” 我連氣都嘆不出來了,我心里已經(jīng)明白了,只是劉備是什么時候變成了這個樣子的呢?這算什么呢?念了經(jīng)就不要和尚,生了小羊就不要母羊,他要孔明斬斷一切羈絆而成就蜀漢丞相諸葛亮?有這樣完美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