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書迷正在閱讀:通房丫鬟、團寵打工人:小少爺以為他萬人嫌、撿破爛美人親貼,總裁誘捕成癮、一不小心綁定了戀愛系統(tǒng)、不會吧?!惡魔愛上肥宅了?!、幽瑟(星際1V1)、穿成龍傲天的同胞哥哥、當崆峒直男穿進狗血耽美文、穿到老爸相親那年、頂級Alpha的吸引法則
徐云棲眨了眨眼。 銀杏聞言小臉頓時垮下,帶著哭腔,“姑爺,奴婢還沒跟姑娘分開過呢,姑娘要救人,離不開奴婢的,您就多帶一個小廝嘛,奴婢扮小廝很在行的?!?/br> 裴沐珩顯然沒有商量的余地,“不成,人多了容易出事?!?/br> 銀杏十分懷疑裴沐珩這是在公報私仇,她氣鼓鼓地望著徐云棲。 徐云棲斟酌片刻,來到銀杏跟前撫了撫丫鬟的面頰,“燕少公子的傷勢還沒好全,王妃頭風又犯了,你留在京城以備萬一,你放心,我去幾日將人救過來就回京,不會讓你獨自一人待太久?!?/br> 銀杏自當年被外祖父救下,一直跟著徐云棲,至如今也有十年之久,主仆二人別說一日便是半日都沒離開過,對徐云棲來說,外祖父和銀杏是她最珍貴且唯二不會舍棄的親人。 裴沐珩聽了后面那句話,臉色幽黯難辨。 銀杏吸了吸鼻子,悶悶不樂替徐云棲收拾醫(yī)箱,“好吧,那奴婢替您守著清暉園,您可一定要早些回來。” 徐云棲安撫她道,“我不在時,你去尋珊珊玩,她不是跟蕭芙在銅鑼街張羅了一家胭脂鋪么,你一道去看看,喜歡什么買上?!?/br> 徐云棲不愛胭脂水粉,銀杏卻喜歡,小丫頭很快被哄好了,眉開眼笑道,“好嘞,我也給姑娘你帶一盒好胭脂回來。” 第 41 章 夫妻二人隨意用了些晚膳, 各自換了一身夜行裳打算從側門出府,不一會黃維匆匆過來告訴裴沐珩,王爺坐在正廳等著他們, 有話要交待。 裴沐珩微愣, 熙王極少管他的事,今個兒怎么惦記上了, 遂帶著徐云棲趕往正廳。 越過廊廡一瞧, 卻看到熙王陪著荀允和坐在堂前。 裴沐珩倒也沒有太意外, 回眸看了妻子一眼,徐云棲淡淡瞅著荀允和,對著二人施了一禮,便沒進去了。 裴沐珩獨自進廳給熙王和荀允和拱手。 “父王,老師,可是有事交代?!?/br> 熙王聽他一聲老師微微看他一眼,裴沐珩神色不變,徐云棲一日不認荀允和, 他一日不改口。 荀允和臉色也看不出端倪,只是起身,目光落在廊外徐云棲身上, “你要帶她去?” 裴沐珩頷首。 “你打算怎么辦?” 裴沐珩回道,“先突擊暗訪, 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br> 荀允和沒有多問, 朝務上的事他不宜與裴沐珩來往過密,唯一在意的便是女兒安危, “不帶個丫鬟嗎?誰照顧她?” 這話一問, 裴沐珩喉嚨微哽, 荀允和要問的怕不是沒人照顧徐云棲, 是不希望自己女兒鞍前馬后伺候旁人。 過去裴沐珩是他學生,如今成了女婿,荀允和看他眼神就不一樣了,徐云棲嫁進王府沒少受委屈,在他看來,裴沐珩這個丈夫并不合格。 荀允和眼神銳利而淡漠。 熙王兀自笑了起來,岳父位高權重是助力也是壓力,他嚴肅看著兒子,希望他別讓荀允和失望。 裴沐珩再次拱手一揖,“老師放心,我親自照顧她。” 荀允和不再多問,熙王拍了拍他的肩,“早去早回?!?/br> 二人目送裴沐珩夫婦繞去后廊方收回視線。 荀允和身上官服未褪,鮮見是方下衙過來,不曾用晚膳,熙王客氣地將他往里引,“述之進來喝口茶吧?” 荀允和神色微怔搖搖頭,“王爺,我要見銀杏?!?/br> 熙王沒有阻攔,著人將銀杏叫過來,銀杏倒是大大方方給荀允和行了個禮,“荀大人,您找奴婢有事嗎?” “你隨我來一趟?!?/br> 荀允和帶著她從夾壁來到荀府,銀杏對荀府并不陌生,上回徐云棲帶她赴宴,她便巡視領地一般將荀府逛了一遭,荀府大門進來是一橫廳,荀允和少時崇尚魏晉之風,便在此地設了憑幾坐席,與友人學徒談經辯道。 銀杏四下打量一番問荀允和,“大人何意?” 荀允和倒是很誠懇看著她,“把你家姑娘的喜好告訴管家,讓他把宅子改一下。” 荀府徒生變故,府上管家悄悄將章氏與荀云棲的牌位給燒了,過去內宅里都是葉氏的痕跡,管家建議重新修繕院子,荀允和首肯,遂將銀杏喚來。 銀杏眼珠兒蹭蹭便睜圓了,“這樣啊...”捏著下顎尋思一陣,“可是,姑娘沒有喜好啊?!?/br> “姑娘唯一的喜好,便是鉆研醫(yī)術給人看病,姑娘家喜歡的花花綠綠首飾衣裳,她一概沒有興致.....至于園子嘛,過去我們老太爺帶著咱們走南闖北,有時住在客棧,有時借住民居,最多不過半年又要挪地.......住處簡潔干凈便可,不見她有什么特殊喜好?!?/br> 荀允和的心仿佛被捅了幾刀子,颼颼地漏風。 這一夜他坐在空蕩蕩的廳堂徹夜難眠。 此時此刻的徐府,徐科被上官遣去隔壁通州督渠,直到這一夜夜里方回來,章氏等了他兩日,好不容易盼著他回府,便將他喚來床頭,問他, “近日那首輔府家的風波,你可聽到了?” 天氣尚熱,徐科額頭滲出一層汗,接過妻子遞來的繡帕擦了一遭,他失笑,“怎么沒聽說,誰能料到那荀夫人是這等心狠手辣之徒,不過那荀大人我也瞧見了,氣度不俗,風采斐然,年過四十尚且這般,年輕時不知多招人,女人家喜歡他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