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書迷正在閱讀:逢君、通房丫鬟、團(tuán)寵打工人:小少爺以為他萬人嫌、撿破爛美人親貼,總裁誘捕成癮、一不小心綁定了戀愛系統(tǒng)、不會吧?!惡魔愛上肥宅了?!、幽瑟(星際1V1)、穿成龍傲天的同胞哥哥、當(dāng)崆峒直男穿進(jìn)狗血耽美文、穿到老爸相親那年
萬玉茹揚(yáng)起精致的下巴,微微翹著,表情驕矜,這是我jiejie給我的。 集翠裘?聽說要用一千只狐貍的腋毛制作而成,價值連城呢。一五品官員之女驚呼。 誰人不知,萬玉茹的親jiejie是宮里極受寵愛的萬貴妃,波斯國使者前段時間進(jìn)獻(xiàn)了一件寶物,聽聞就是這集翠裘。 當(dāng)時宮里都在猜測這寶物會賞給誰,原來還是給了萬貴妃,萬貴妃又隨手賞給了自己的meimei。 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她身上,有些女孩都紅了眼,萬玉茹表情略帶得意,很是享受這種眾星拱月般的感覺。 有人捧她,自然也有人看不慣她。 姜姝正陪著蘇映雪聊天,蘇映雪正剪著那五色彩箋,姜姝看見萬玉茹那得瑟勁,撇了撇嘴,嘀咕道:當(dāng)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看神情頗有些瞧不上的意思。 萬家是外戚,不是世襲之家,就連這個忠勤伯也是萬玉茹jiejie封了萬貴妃之后才封的,到底根子淺,比不上鎮(zhèn)國公府這樣的百年豪爵之家,自然入不了自小生長于國公府的姜大小姐的眼了。 噓~~小聲點(diǎn)。蘇映雪看了看眾星拱月般的萬玉茹,她家如今權(quán)勢正盛,她在上京都橫著走,不管怎樣,咱也不好得罪她。 姜姝翻了翻白眼,哼道:別以為我不知道她的心思,打扮得這樣花枝招展,以為大哥哥就能看上她了? 蘇映雪手頓了頓,沒有接話,自去招待其他客人了。 這時,婢女們魚貫而入,手中穩(wěn)穩(wěn)托著紅木漆描金繪蓮花的托盤,上面置著各色糕點(diǎn)和果子,然后一一輕輕放在鋪著蝶戀花的翠綠色緞面的桌上。 除了姜臻做的那三道糕點(diǎn),廚房也為今天的賞花宴準(zhǔn)備了其他吃食,有紅糖蒸酥酪、吉祥果等。 參加宴會的女孩們見那糕點(diǎn)外觀與上京常吃的大有不同,就連那繁復(fù)的擺盤也大不一樣,均感到很好奇,紛紛品嘗了起來。 這一嘗,紛紛贊不絕口,有那好吃的,吃個不停,比如那戶部侍郎的女兒喬婉綺,人長得圓潤可愛,她前幾個月剛及笄,最是喜愛美食,上京的美食就沒有她沒嘗過的。 姝兒,你家的廚子請的是哪里的?這糕點(diǎn)做得倒有南方的風(fēng)味,甜而不膩,滿口余香,哪天借你家廚子去我家給我做幾道好吃的?她邊吃邊向姜姝走來。 姜姝和她自小交好,聽她這么說,又想到這糕點(diǎn)是姜臻做的,一時沒好氣道:好吃的也堵不住你的嘴。我家的廚子不外借。這是沒打算向客人介紹姜臻了。 她看了看剛剛走到敞軒內(nèi),找到一處角落坐下的姜臻,心里越發(fā)惱恨起來。 其實(shí)姜臻一走進(jìn)敞軒的時候,女孩子們便注意到了,原本她們都在逗魚、吃點(diǎn)心、或者煮茶賦詩的,但后來氣氛就突然變了,變成三三兩兩擠在一處閑話家常了,話語之間都在有意無意地打聽姜臻。 第 21章 花朝節(jié)(二) 她們以為是哪家上京藏在閨中的貴女,因?yàn)轷r少露面,眼生的緊,故而不識得,個個心中警鈴大作。 無它,這女子體態(tài)風(fēng)流、姿尤清絕,把她們一個個襯得黯淡無光。 當(dāng)她走進(jìn)敞軒時,蓮步婀娜,梳著簡單的飛天髻,配著清凈的妝容,中規(guī)中矩的衣裙,頰畔青絲浮動,讓人覺得極美。 眾女又妒又羨,看向姜臻的目光都帶上了隱隱的敵意。 噗嗤瞧你們一個個如臨大敵似的,她呀,只不過是借住在這府上的表小姐,而且是一表三千里的那種。一女發(fā)聲。 這消息一落,滿敞軒的貴女們心頭俱是松了一口氣,臉上都笑了。 這年頭,誰家還沒幾個表小姐呀? 不外乎都是打秋風(fēng)的,或借勢嫁人的,家世都不行。 我剛向小丫鬟打聽了,她呀,表小姐都談不上,聽說呀,不過是個從滇地來的商戶女罷了。有幾個貴女交頭接耳。 這下,貴女們完完全全放下了心,居然是個低賤的商戶女,這等下賤的身份,是萬萬嫁不了國公府的。 恁她嬌柔動人,也只能當(dāng)上京家世差一些的貴人的添房或妾室,而像國公府這樣的頂級豪門,她就是給府上公子做妾也是不夠格的呢。 有貴女打趣道:什么臻(真)meimei,這可是貨真價實(shí)的假meimei呢。說完,眾女嘻嘻哈哈笑作一堆。 姜臻心里無奈。 她一向不認(rèn)為當(dāng)商人有什么不好,她就喜歡經(jīng)商,醉心于算盤金錢之中,賺很多的銀子,可以買自己想買的任何東西,有什么不好嗎? 誰離了銀子能活下去?這些所謂的世家大族,還不是暗地里培養(yǎng)經(jīng)商的下仆,或是招納一些擅經(jīng)營的精明門客,資助他們開店,悄悄入暗股。 偌大的門庭,也是需要銀子來支撐的呢。 可奈何在這個時代,商人地位如此低賤,本朝之前,朝廷甚至下令不允許商戶穿一雙鞋,只能穿兩只顏色不同的鞋,用來區(qū)別于他人。說句難聽的,就是種地的老農(nóng)也瞧不起商戶。 姜臻一家在滇地是富庶之家,可是姜老爺出門都是簡衣素服,生怕別人嘲笑他銅臭氣。 很快,她還是收拾起了自己的心思,她從來也不是自艾自憐的人,她可沒忘記自己來上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