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施舍
書迷正在閱讀:掌心痣(兄妹骨科h)、訓(xùn)狗手冊(NPH)、身為1的我拿了0的劇本、失憶后死對頭成了我男朋友、天災(zāi):開局一座山,囤貨?種田、末日求生:病弱少女轉(zhuǎn)職亡靈法師、菜鳥歸來,末世也飛翔、刑偵:心火、我在馬甲文里抱大腿發(fā)瘋、穿成影帝養(yǎng)的狗后我紅透娛樂圈
第一次見到李隨時,他渾身是傷。 那也是一個夏天,大雨瓢潑,空中不時劈下一道閃電,在溫凝的瞳孔中猛然收縮。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她被告知家里會有一個名叫“李隨”的男生來借住一段時間。 他和他們不是親戚,不是朋友,對他,只是救濟,是“施舍”。 李隨不會說話,溫凝只學(xué)過一點點手語,和他溝通起來多少有些難度。 他的存在感很低,低到很多時候,溫凝都覺得李隨的存在是一個錯覺。 第一眼見到他,這個男生,陰郁,沉默,眉眼間透露著難以掩蓋的狠戾。 就像那天的暴雨,他的傷口被雨水洗刷,暗紅色的鮮血順著消瘦的脊椎被沖到水泥地面。 李隨一聲不吭,目光落向他們,又輕飄飄地移走。 溫凝回想,那個時候他就很少與她對視,像是被火燙住,下一瞬就快速移開。 平時空閑了溫凝會被溫萬松安排去福利院做義工,有時是籌備活動,有時是組織郊游,有時,她被父親強行參加聾啞兒童的教育項目——一如初三那年,在眾目睽睽之下表演了《感恩的心》。 她記得那天被貼在C市新聞日報的頭條——《充滿愛心的家庭》。 母親胡嵐是受人愛戴的語文老師,在學(xué)校里幫助學(xué)生、同事、領(lǐng)導(dǎo)解決問題,被評為市里的一級教師;女兒溫凝即使身處高中,學(xué)業(yè)繁忙,卻依舊抽出時間來參與社會的公益活動,這樣的行為,是因為有充滿愛心的家庭,才能孕育出這樣有愛心的孩子。 而這個家庭的頂梁柱——溫萬松。他雖然是一名基層公務(wù)員,卻十分慷慨地收留了一名剛剛喪失了雙親的聾啞男子。這名男子與溫萬松一家非親非故,素不相識,甚至與他們相處,連最基礎(chǔ)的溝通都是問題。但即使如此,因為溫萬松一家的熱心幫助與積極救助,使得這名“流浪”的聾啞男子有了去處。 就這樣,在李隨失去雙親的第三個月,他被接進了溫凝家。 20歲的李隨是敏感的,脆弱的,沉默的。 在無依無靠的C市,他無人可依,無處可去。 溫凝還記得,在李隨來到他們家的半年后,父親溫萬松突然升職了。他在基層做了十幾年,此時被提拔到科長的位置,權(quán)利終于上了一層。 那天好多人來家里恭賀新上任的溫科長,溫凝在餐桌上扭頭,瞧見在廚房的角落,李隨正默默地清洗碗碟。 男生的背脊消瘦,薄薄的單衣勾勒出他肌膚下的骨骼,仿佛風(fēng)一吹就要倒。 無法想象,第一次見到他時,他一個人打退了四個混混。 收回目光,她的眼眸微動。寄人籬下,又不會說話,總要付出一點行動來回報他們。 溫凝想,啞巴不上桌,是有道理的。 雨終于停了。 李隨盯著破裂的手機屏幕,一個字一個字地刪除。 [今晚你來嗎?] [今晚你來嗎] [今晚你來] [今晚你] [今晚] [今] [] 關(guān)上手機,望著漆黑的夜空,他知道,她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