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談過的白人男友們、閃婚后,千億總裁單手開拖拉機、怎么辦?我奶她天天想賣我、我算命,你進獄,警局業(yè)績666、蠻荒大商人:賺點貝晶養(yǎng)崽崽、結(jié)婚兩年,軍官丈夫按耐不住了、火速退婚:她被前任小舅全球通緝、重生,但是被撤回、一封來自X的信、信息素真香定律
第545章 棉花基地 時隔小半年,孫奶奶又被穆奚接來了草甸。 春天到,他們的棉花小基地也要開始第一次下種了。 下種之前,還得先把土地再休整一遍,從頭到尾都由孫奶奶來監(jiān)督。 她老人家最愛吃春筍,每天早上起來,或是從地里回來都要去屋后一趟,看看有沒有新發(fā)的竹筍。 鮮嫩的春筍吃不完的也被她在管理棉田的百忙之中抽出空來,將筍子都裝進了新買回來的透明玻璃壇子里加入山泉水腌成酸筍。 趙葉青早上起來的時候,就看到院子里已經(jīng)有了一堆筍殼,她無奈去勸:“人家張爺爺都說了,你這年紀少吃點筍子,不好消化?!?/br> 孫奶奶嘴里‘嗯嗯嗯’的應著,見趙葉青看著她,才終于松口:“再吃兩頓就不吃了...” 語氣聽著有幾分可憐,趙葉青笑道:“又不是不讓您來了,明年后年您想什么時候來就什么時候來,別的不敢說,只要山里能找到的吃得,給您管飽?!?/br> 孫奶奶也笑了:“你們這里好,土也肥沃,不像是我老家那邊的山,山里凈是些石頭,種地都不好種。” 說到土質(zhì),趙葉青其實還有些不理解,“為什么您說我這好種棉花呢?還得提前這么多天就下種。” 雖然土質(zhì)是比較肥沃,光照也充足,可秋季這么多雨水,要不是前期能叫到人來幫忙,家里的土地都開墾不完。 孫奶奶睨了她一眼,說她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們這邊的草甸長年牛羊和各種生物在上面生存,說得直白些,吃喝拉撒都在上面,土質(zhì)肥沃就已經(jīng)領先別的地方一半了,更別提還有棉花最重要的光照?!?/br> 說著,孫奶奶就在地磚地板上摸了一把:“你看看多干燥,我前幾天從城里來的時候,城里的瓷磚地板墻上都已經(jīng)成水簾洞了,你之前說前幾年草甸也回南天難受對吧?那你是沒見過那幾年的城里?!?/br> 孫奶奶把極夜之后的情況和趙葉青說了,她才真正理解什么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據(jù)說那兩年,城里的一到春天,空氣里的水汽重到呼吸都像是在溫泉里下潛閉氣似的,家里的窗戶不能漏一條縫,一進門就得立刻關門,不然整個屋子就要被水淹了。 天氣熱得也早,潮濕加上悶熱,有人調(diào)侃要是在屋里放上一把電蚊拍,打開之后家里都不用開電燈,全程都會處于長亮的狀態(tài)。 城里從春天開始就加班加點的生產(chǎn)驅(qū)蚊產(chǎn)品,孫奶奶擺手:“哎喲,那段時間也是遭罪,以前的那些電蚊香是不滅蚊的,只能驅(qū)蚊,對那幾年的蚊子是一點兒用都沒有,我這一身老皮都能被叮腫咯。” 最后只能生產(chǎn)回以前那種點燃的盤裝蚊香,帶有微微毒,每天晚上先在屋子里點上一盤,等到蚊子熏沒了再進去睡覺。 “所以啊,你們這的回南其實并不嚴重了,梅雨季節(jié)也幾乎可以算是忽略不計?!?/br> 孫奶奶抓起棉花種子做最后的篩選:“種棉花最重要的是什么,肥沃,光照和氣溫,你們這里的土質(zhì)肥沃,種下去之后不會有梅雨季的侵害,夏季時間長,霧氣也少,這就能彌補城里種植因為潮濕而導致的炭疽病和僵爛鈴。” “可是我們這有秋雨季節(jié)啊...”趙葉青說完突然恍然大悟:“所以才要提前種!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回溫了,這就是您說的草甸得天獨厚的地方,回溫早就能提早種,早種植早收獲,就避開秋雨季節(jié)了!” 孫奶奶笑著點頭:“對咯?!?/br> 穆奚騎車回來吃午飯,趙葉青看他在這十幾度的天氣就已經(jīng)把衣服給汗?jié)窳?,讓他去沖個熱水澡再換身衣再來吃飯免得感冒。 下午就不讓他出門了,趙葉青讓他在家里把火龍果的架子搭建起來。 她打算把門口的糧食地分一塊來種火龍果,火龍果的枝葉的軟趴趴的,得豎起水泥柱子再將枝葉給捆綁上去。 不過火龍果苗也要到城里去取,苗長大還得一兩年,也不是現(xiàn)在要忙的事情,穆奚知道趙葉青這是心疼自己太累,剛要說這才哪到哪,就被趙葉青趕上了飛機。 “那就去把火龍果苗和百香果苗弄回來吧?!?/br> 來回城里是三個多小時,穆奚抱著果苗下飛機的時候趙葉青已經(jīng)干活回來了。 他說:“在飛機上看到了修路的進度,前部分已經(jīng)弄完,現(xiàn)在在挖繞過隔壁市那個深坑的路,那一段只要鋪設好再往前就快了。” 城里研發(fā)的修補材料堅固度很高,就像是一個成品的小橋,直接搭在裂開的縫隙上就能過人,只不過最多只能支撐三十米以內(nèi)的裂縫寬度,且不能過車只能過人。 在人過去之后,再在地裂的兩邊打上支撐柱子,將中間沒有支撐的橋給撐起來就能過車了,大部隊走后,會留下一些人在原地用原始建材,比如鋼筋水泥之類的,從窄到寬開始修補裂縫。 馬路的損壞程度較低,不需要過多的修理,只要能通過一道道裂縫就能到達草甸。 第546章 大結(jié)局 趙葉青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等著他們到達草甸,終于在穆奚去城里買棉花基地所需農(nóng)資又聽聞二堂嫂生下了個大胖丫頭,把消息和肥料農(nóng)藥一起帶回草甸的時候,城里的大部隊終于到達了草甸。 上次來估算風力資源的人已經(jīng)勘察好了建造風力發(fā)電站的位置,就直接選在了之前的旅游區(qū),那邊平地多,建造條件好。 而一個個白色的大風扇被安排建造在起伏的小山頭上。 工程部的人想先建造信號塔,方便和城里聯(lián)系,可風力發(fā)電沒弄起來信號塔就供不上電,通信部的弄了小的基站,一天只耗費三十多度的那種,拿到這邊來用太陽能發(fā)電和發(fā)電機養(yǎng)著。 等到城里造好了超大的扇葉送到草甸上的時候,趙葉青終于能如愿以償?shù)奶稍诓莸榧依锏拇采仙暇W(wǎng)了。 通網(wǎng)之后,棉田的設備從局域網(wǎng)連接升級到互聯(lián)網(wǎng)監(jiān)控,大棚的四周搭設的攝像頭和實時傳送的土壤健康狀況讓兩人躺在家里就能管理幾十畝的棉花基地。 不過今年是沒那么悠閑了,按照趙葉青話的來說,今年是她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年,就算棉花基地能省心的管理,可還得為后續(xù)的畜牧業(yè)做準備。 人工干預牛羊繁育,原先只有兩頭老牛能繁殖,每年都是家里的老母牛辛辛苦苦的產(chǎn)仔,因為只有一頭是不帶血緣關系的能配種,現(xiàn)在就不一樣了,城里能提供新的種牛和母牛。 還有人工干預的山羊綿羊繁育。 能通車之后,穆奚先是到城里定了一大批的建材,搬運到草甸上,和工程部借了兩個人,在院子外搭建起了一排長長的畜棚,為后續(xù)畜牧業(yè)做準備。 工程部也好說話,得益于趙葉青時常去送溫暖,擔心他們沒有新鮮的蔬菜和雞鴨rou,時不時就送過去,有時候還送兩只做好的烤雞。 吃人嘴短,只是借兩個人去干兩天活而已,哪有不應的。 去的名額還被爭搶了一番,他們家里好吃好喝的什么都有,總比吃部門干巴巴的工作餐要好。 棉田生長期,牲畜也都處理好,火龍果和百香果也都移栽到地里。 趙葉青站在二樓的陽臺上有些恍惚。 豐茂的田地,越來越多的牲畜,遙遙望去能看到大大的白色風扇高高豎起,手中的手機時不時就能傳來家庭群消息的提示鈴聲。 感覺也是時候了。 她打開手機,調(diào)出馮立軒的聊天窗口,叫他幫忙訂了一批樹苗。 城里的種植部從極夜過后就開始繁育各種樹苗,和趙葉青一開始想法一樣,這幾年的天災,即是天災也是人禍,從大自然拿走的,也要還回去才行。 樹苗是不收費的,主要是給山里住著的村民們補種被砍伐掉的樹木,城里也會定時派人去將被砍空了的樹林給補種上,要是手頭寬裕的就象征性的給一些錢,也都會用到重新繁育樹苗的支出上。 手機收到馮立軒發(fā)來的消息。 馮立軒:收到!馬上安排! 馮立軒:(伸手)打錢! 趙葉青:沒錢,不給,我還欠著城里一大筆錢呢,等到棉花收獲才能填上,到時候再說。 馮立軒:(大哭)部門沒經(jīng)費了!我每天過的都是什么苦日子!沒有兩只窯雞和一只烤鴨是填補不了傷痛的! 趙葉青:...知道了,再給你加一只燒鵝。 馮立軒:(愛心)(愛心)(愛心)(玫瑰)(玫瑰)(玫瑰) 兩人在山里這幾年,被砍伐得最嚴重的就是白樺林和松樹林。 松樹還好,城里繁育的松樹苗還挺多,可白樺樹就不在育苗選擇內(nèi)了,城里叫人來收集了白樺種子回去,讓趙葉青先種著松樹,白樺樹以后再補上。 種樹是趙葉青和穆奚兩人一起去的,以前這邊是動物足跡最頻繁的地方,可現(xiàn)在rou眼可見的痕跡少了。 “草甸上人類的活動痕跡多了,這樣的情況是必然的?!?/br> 這也是趙葉青打算后續(xù)把畜棚修建到木圍欄外的原因,現(xiàn)在附近連狐貍的活動痕跡都不多。 城里還給兩人送了監(jiān)控報警裝置,只要出現(xiàn)類似以前那種野豬襲擊事件,攝像頭老遠就能用熱感和ai檢測到動物出沒的跡象,然后給屋子里的人傳送警報,再一鍵打開強光驅(qū)趕的按鈕,將靠近的野生動物趕走。 除了樹苗,還有被大量牲畜啃食的草甸,趙葉青將幾年沒有啟用的草圈子重新撒上牧草種子,又在附近開了兩塊牧草地,這次一塊就比之前的兩塊還大,兩人現(xiàn)在有了拖拉機設備,倒也不擔心忙不過來。 一直在支出,兩人為了回血,把這兩年收獲的蠶絲全部紡織成蠶絲布,現(xiàn)在城里能弄到店鋪了,趙葉青想弄個小店來買東西,可又不想被店鋪束縛,可不想花錢請人。 穆奚就聯(lián)系了趙哥,讓他介紹了些有錢的客源,趙哥一打聽是要賣桑蠶絲布料的,馬上拍著胸脯說幫介紹客人。 趙哥也不避諱的直言:“我不抽成,你們賣的和我賣的也不沖突,就當幫朋友的忙了,等我賺錢了要買的時候,你們給我打個折就行?!?/br> 趙葉青就喜歡這種灑脫直爽的,打算下一批蠶絲布出來之后,就給人做一套真絲的夏季短袖短褲睡衣。 夏季的,比較剩布。 沒辦法,他們現(xiàn)在太窮了。 這樣的貧窮維持到了地裂后第九年的秋天,棉花終于收獲的時候。 在孫奶奶的管理下,每一塊棉田的產(chǎn)量都達到了之前的兩倍有余,她也毫不藏私把自己這么多年的種植經(jīng)驗傾囊相授。 趙葉青把這些都記在心里,等棉花送到城里去抵消了之前的債務還有些盈余,再把手上的蠶絲布賣掉收獲了第一桶金的時候,穆奚從城里請了一個裝修隊回來,把家里重新裝修了一遍。 原先木頭搭建的原主屋被拆掉,還挖出了一個地下室來儲存東西。 原主屋被修建成一個地下一樓,地面二樓的磚屋,一樓和二樓都有兩個房間。 木圍墻往外移,在靠近闊葉林的那邊又修建了一個大的青貯窖和干草房,供給給后續(xù)大量的牛羊使用。 院子外面還多增加了一個小平房,里面有兩個房間,這是趙葉青已經(jīng)預想到的,以后牛羊養(yǎng)得多了,還得請人來管理,她就能自己當老板了。 這個職位被馮立軒舉高了手臂來爭取。 卻被全家人一致駁回,城里現(xiàn)在還得用人,馮立軒這種已經(jīng)用順手的年輕人在五十歲之前想退休都是不可能的。 但城里現(xiàn)在對就業(yè)放寬了一些,特別是之前那些因為天災而導致殘疾的人,不會限制他們要做什么和必須待在城里。 地裂后第十年。 家里的牲畜翻了倍,光是剃羊毛和整理羊毛就讓趙葉青兩眼一黑,她在網(wǎng)上發(fā)布了招工的帖子,來了一對夫妻,不算是了解畜牧業(yè),但是小時候家里是農(nóng)村的,放過牛羊,也不嫌棄臟累。 她說包吃住,連工資都是面議,他們還是來問了。 趙葉青在電話里直說:“我開不了很高的工資,但是吃住絕對不會虧待你們?!?/br> 妻子說:“我們在城里也沒有合適的工作,只能靠苦力生存,小時候都是在自由自在的大山里,長大了進廠打工想賺了錢就回老家結(jié)婚生娃,可錢還沒賺到就回不去了,像現(xiàn)在這樣,還不如回到我們喜歡的地方?!?/br> 兩人都是被反動分子打傷了,妻子被割了耳朵,丈夫被砍了手指,穆奚將兩人接到草甸上讓趙葉青再看看。 小夫妻兩人妻子姓楊丈夫姓王,比趙葉青和穆奚的年紀還小一些,老家在東北那邊,他們想著這輩子應該是回不去了,在城里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小王是個沉默寡言的男人,幾乎沒什么笑容,長得挺高大,趙葉青問他們確定考慮好了嗎,小王說:“我媳婦在城里每天都不開心,我也不開心,這里挺好,和我們老家有些像。” 說先試工幾天,趙葉青仔細觀察,見兩人都不是多事的人,干活十分踏實,就留下了。 趙葉青和穆奚也終于在地裂后的第十年,如愿過上了當老板的日子。 孫奶奶現(xiàn)在基本上是常住草甸上了,原本看到基地步入正軌,她是想走的,可趙葉青想著要是放她回去也是孤家寡人老太太一個,趙葉青就沒讓她走,死纏爛打著孫奶奶讓她留在草甸上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