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談過的白人男友們、閃婚后,千億總裁單手開拖拉機、怎么辦?我奶她天天想賣我、我算命,你進獄,警局業(yè)績666、蠻荒大商人:賺點貝晶養(yǎng)崽崽、結婚兩年,軍官丈夫按耐不住了、火速退婚:她被前任小舅全球通緝、重生,但是被撤回、一封來自X的信、信息素真香定律
第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過后,灰撲撲的草甸上逐漸冒出了嫩綠的小芽兒。 這一冒出來可不得了,這些草芽像是要一下子用光它們在地底沉睡了一整年所積攢的力量,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就讓整個草甸都鋪滿了綠色。 陽光像是打開生機的鑰匙,讓沉寂了一年多的荒蕪世界終于迎來了春天。 第333章 春播 家里的春播終于可以開始了,兩人花了三天的時間等待曬種、浸種、催芽完成,抽空還去到了草甸上巡視草甸目前的情況。 接連幾天早晚都出去轉悠過,確定了沒有豺群或是狼群之類的動物活動跡象。 除了最常見的鹿群、兔子之外,大部分也都是食草動物,食rou動物當然也有,不過基本就是貂或者狐貍之類的構不成太大的威脅,兩人才終于將困了一年的四只狗子和牛羊馬放出門去。 牲畜順利出門,兩人播種大業(yè)也開始了。 首先要做的當然還是將水稻由種子育成秧苗。 院內大棚在播種蔬菜之前,先成為兩人旱育秧的秧苗床,將稻種都撒進去之后為了保暖在上頭將去年蓋在大棚上的塑料布又繼續(xù)蓋上去。 種子出苗階段的抗寒能力是沒有秧苗那么高的,所以這段時間的保暖尤為重要。 相較于水稻,小麥是最抗寒的,在播種玉米之前兩人先將處理好的小麥種子給撒到地里去。 種完了小麥趙葉青想著最近早晚的溫差還是有一些大,打算將播種玉米和油菜往后推推,先將外頭菜地的紅薯和土豆給種下去。 兩人已經在室內將紅薯土豆的秧苗培育好,直接將育出的秧苗和莖塊放在地里埋土就行。 紅薯和土豆的幼苗發(fā)育最適宜的溫度最好是在15度以上,現在雖不是這兩種作物最適宜的種植時間,但是這倆在十度以上都能存活下來并且正常發(fā)育,為了避免夏季到來時的高溫,現在種植還是利大于弊。 況且土豆是一種喜涼怕熱的作物,紅薯雖說不耐寒喜溫,但是它只要遇到35度以上的高溫,生長就會被抑制,所以只要它們能存活下來,趙葉青就想盡早播種完畢。 院子外頭的菜地面積并不小,和一塊糧食地也差不多,等兩人將菜地起壟后,把紅薯土豆種完就已經過去好幾天了。 看著這段時間中午的氣溫能維持在十度以上,晚上的氣溫也不至于低到零下以后,放心的把屋子里的辣椒和草莓挪到室外來。 在家里的一排屋子后面挨著墻根底下有一個排水溝,方便平時下雨時,屋檐上流下的水順著瓦片滴下正好落到溝里排走,所以后院屋檐底下是最陰涼潮濕的地方。 趙葉青將地下室的幾株芋頭都挪到排水溝旁邊,一個冬天下來,這些芋頭都沒有死掉不過,生長受到了抑制,果實沒有膨大多少,挪到地上讓它們繼續(xù)長長。 等把這些處理完,玉米和油菜也可以開始播種了。 正常來說南方種植玉米可以種三季,基本上是在三月到四月左右播種,但是兩人和之前種土豆紅薯的想法一致,現在天氣特殊,只要它們種到地里能正常的發(fā)芽出苗,即使慢一些,他們也想盡早地播種到地里去,避開后續(xù)的高溫。 現在這個氣溫不要說能種三季了一年能種兩季,趙葉青就已經很滿足了。 玉米地最大,兩人彎著腰一點點撒種子,種完之后兩人都快直不起腰來。 睡覺之前穆奚給趴在床上的趙葉青按摩,手上的力道不輕不重,揉得趙葉青又疼又舒服,嘴里哼哼唧唧的。 穆奚有些心疼道:“當時找鐵犁的時候我就想看看有沒有播種機,可惜山下村子沒被掩埋的房子太少,除了這個犁就沒有找到別的能用的工具了,等春播之后我嘗試看能不能自制一個,下次播種的時候也能輕松一些?!?/br> 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家里的事情又多又雜,養(yǎng)殖、種植還得抵御外來危險,確實會忽略很多事情。趙葉青之前也想過做個播種機,可是一忙起來就完全忘記了。 “這個可以,感覺原理也不是很困難,就是控制量和精準度有些麻煩,等到春播之后得農閑時段我們可以研究研究。 ” 播種玉米是采用xue播的方式,就是在玉米地里開一個個小坑,每一個小坑里頭放兩粒種子,有些人得種植習慣也會放三粒,等到出苗之后拔掉兩株,只留下一株繼續(xù)生長。 這樣是為了保證每一個坑都有苗長出來,也有的人直接讓坑洞里的兩顆苗或者三顆苗繼續(xù)生長,只不過這樣的播種密度不利于后續(xù)玉米果實的膨大。 如果說趙葉青只想把這一塊地的玉米當成是青貯飼料的話,她可能會采用這樣的方法,但是她這一波是為了收獲玉米果實,所以每一個小坑洞里就只放了兩顆種子,后續(xù)出苗之后會拔掉只留下一株。 從之前播種得情況來看,他們留種的玉米出芽率還算不錯,兩顆種子應當也夠了。 xue播就是比較麻煩,播種下去得控制數量還得覆土,時間一長腰就受不了。 種完了玉米地之后,再將甜桿也播種到地里去,這甜桿也是得xue播的,差點讓兩人休息了一個寒冬變得銹跡斑斑的老腰當場折斷。 好在努力了好幾天之后,剩下的就只有水稻和油菜了。 在水稻秧苗育出來插秧之前,播種油菜應該是最簡單的工作了,不用覆土,也不用彎腰播種,就站在地里均勻的將細細的油菜籽撒到泥土里就行。 趙葉青在地里慢悠悠的播撒油菜籽,穆奚又開始制作稻草人。 這段時間早上的天空已經能聽見鳥叫聲,應當是冬天之前不知飛到哪里去成功度過嚴寒的鳥兒都飛回來了。 長途跋涉的鳥兒此時都饑腸轆轆,面對地里的糧食種子更是鳥視眈眈。 冬天溫度還沒有那么低的時候,趙葉青在種植地下室播種的南瓜算是得了小小豐收。 長得最板正的一個被她放老了之后留了種,希望來年的南瓜都能長得這么板正。 留種的南瓜里面的果rou會逐漸干癟,只剩下種子在里頭,外頭就是一個圓形南瓜空殼。 趙葉青把種子挖出來了之后保留了南瓜原本的形狀,現在正好給穆奚做一個南瓜頭的稻草人。 可惜南瓜只有一個,幾塊田里都得插稻草人,趙葉青就把這個最好看的放在了離家門口最近的小麥田里。 白天陽光灑在草地上,微風徐徐地吹著稻草人上纏著的破舊衣服也跟著風輕輕的擺動。 草地上的小草已經長得有七八公分高了,放眼望去滿目都是脆嫩的黃綠色。 第334章 嫩苗 草甸上的草開始生長,兩人的牧草地也要開始播種了。 去年被積雪深埋的牧草草根還在泥土里,最好事先都掘出來,清理掉之后再播種能讓牧草長得更好一些。 家里的飼料數量不多了估計還夠撐個把月的,一個月之后牧草肯定是還不能收割,家里的牲畜只能依靠草甸上的草來填飽肚子。 大雪加上極夜,草甸上本就萬物凋零,現在剛剛恢復生機所有的食草動物都傾巢而出,不管是林子還是草甸上的植被,現在能長出葉子供給動物食用的數量非常有限。 趙葉青預計今年不管是林子還是草甸應該都有好一段時間是光禿禿的,起碼地面和靠近地面稍矮一些的植物估計都被吃了個干凈。 希望今年的夏天來得慢一些,要不然這些被吃掉的草葉還沒長出來,就又被高溫給逼退了。 不管是人類的文明還是自然界的環(huán)境,在遭受到重創(chuàng)之后都需要花費好長一段時間來休養(yǎng)生息后才能恢復正常,如果說今年的夏天或是冬天還像去年一般,明年不知道有多少動物要被餓死。 相較于人類來說,依靠自然資源生存的動物更是靠天吃飯,他們倆能依靠積累的經驗調整播種種植,作物養(yǎng)護的方式和時間,用各種手段養(yǎng)活自己。 可那些動物就不行了。 現在倒不是說兩人都自身難保的情況下還去擔心那些野生動物,而是他們就依靠著這片草甸和大山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面,如果說植被減少,那么食草動物的數量也會相應的減少。 食草動物數量的減少,食rou動物的食物來源也就會逐漸減少,最終那群沒有食物的猛獸也會冒著被槍擊的風險選擇把利爪伸向他們。 人類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可也是食物鏈中的一環(huán),一旦食物鏈某一個地方斷節(jié)了,誰都沒有辦法獨善其身。 等到兩人忙完這段時間,草甸上的草圈子還是得繼續(xù)播種,原先草甸上的牧草地和青稞地小麥地也都撒上草種才好。 他們倆也不知道他們做的這些事情能不能稍微起一些作用,只能說是盡他們所能。 牧草地清理起來不是那么簡單,深扎在泥土的草根一株一株都得挖出來,挖出來的草根,還得抖掉上面的泥土。 這兩塊地的前置耕耘工作都沒有做,除草之后還得深耕。 和糧食的一樣撒石灰和底肥之后才能播種,還好播種的方式跟播種油菜一樣不需要彎下腰去xue播。 兩塊牧草地清理完畢,等到穆奚把底肥都撒好了之后,見不會被糞肥波及趙葉青才靠近牧草地,蹲下身子把兩人堆放在田邊的草根裝到簍子里打算扔到別處去。 蹲下身子正收拾著草根,她余光瞥見了旁邊魚塘角落長出的一根小綠苗。 “咦?” 趙葉青保持著蹲地上的姿勢往前挪了兩步,低下頭去觀察這長出了小葉子的綠苗,提高了聲音喊道: “穆奚!你過來看這是不是葡萄苗?” 穆奚聞言趕忙從院子里走出來,前段時間融雪之后,草甸到處都是濕漉漉的,附近的溪流破冰加上涌入溪流水道里的雪水,導致草甸上有水源的地方附近土地表面都是水汪汪的一片。 兩人打算過幾天再去把之前的水道給打開,把入冬之前收進來的竹子水道放回原來的地方,讓水流涌入魚塘里。 所以他施完肥也沒有辦法在魚塘旁邊洗手,只能回到院子里洗手,剛洗完手就聽到趙葉青的喊聲。 甩著手上的水走過去,低下身子看:“是葡萄,葡萄耐寒能力不算好不算弱,之前的藤蔓雖說是死了,但這底下的根莖還是可能會重新長出嫩苗來,也有可能是去年掉落在地里的葡萄籽發(fā)芽了?!?/br> 這讓趙葉青有些驚喜,她還以為這葡萄肯定是保不住了,“可是葡萄架子被積雪壓塌了,等它長大再給它搭一個,現在先拿根棍子讓它慢慢爬藤吧。 ” 家里還有不少剩下的小竹竿,約莫大拇指粗細的那種,倆人找了一根插在這株苗旁邊的泥土里,趙葉青小心翼翼地避開了這株嫩苗的根系,輕輕往下插,保證嫩苗能慢慢地攀上這根竹竿,又不會傷害到根系。 穆奚看著裝滿了雪水的魚塘,問道:“今年還養(yǎng)魚不?” “當然要養(yǎng)?!壁w葉青理所當然的點頭,“有點什么吃不完的菜葉子或是喂雞的時候,順帶給它們也撒一點玉米粒就能養(yǎng)活了,這么好養(yǎng)當然要養(yǎng)。 ” 倒不是說養(yǎng)魚這件事情本身很簡單,如果是搞養(yǎng)殖業(yè)的,不管是場地人工還是魚苗飼料都得花很多錢,一得病和容易全都翻肚皮,要承擔不少風險。 可他倆這沒事兒啊,魚是從湖里撈的不花錢,喂魚的飼料也是一些邊角料或者喂雞的時候順帶的,幾乎零成本,要是不小心養(yǎng)死了,再去湖里撈點扔進來放就行了。 用的水也是跟湖水同一水質的水源,想吃魚的時候,直接從魚塘里撈一條出來不用大老遠的跑一趟湖邊多方便。 趙葉青并不介意花這點時間和精力養(yǎng)一池子魚,畢竟養(yǎng)魚不像種地,養(yǎng)魚不要求kpi,所有的事情只要一和kpi掛鉤就會變得非常辛苦,沒有kpi的壓力干什么都是快樂的。 趙葉青突然想到自己當初回梅山就是為了擺脫工作,擁抱大自然,就算而偶爾種點菜養(yǎng)養(yǎng)雞鴨也只是自娛自樂,沒想到說體驗農民就真成農民了。 想想就覺得自己是幸運中帶著絲絲心酸。 兩人回到屋里,清點了牧草種子的數量,牧草留種要比果蔬糧食留種更加簡單,每一株成熟的牧草結出的草籽數量都相當可觀,而且所耗費的時間并不長。 兩人積攢了不少不少牧草的種子,準備每一樣都拿一些去草甸上播種。 第335章 春釣 這幾年兩人都鍥而不舍的在草甸上撒草籽,就是為了能讓草甸的牧草更豐茂,從去年的時候兩人就發(fā)現,有一些兩人播撒的牧草品種出現在草圈子以外的地方。 這也就意味著兩人之前做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草圈子里播撒的牧草結出的種子或是兩人牧草地留種的牧草種子被風或是動物的毛皮帶到了別的地方,扎根生長了下來。 這些牧草品種雖說有一些是國外引進的,不屬于本土品種,但也不會抑制別的植物生長,并不含毒性,不屬于外來入侵物種,在草甸上傳播開來,對于食草動物來說肯定是有利無弊的。 對于草甸上別的植物來說影響也會很小。 趙葉青出門去播種的時候還把小紅也帶了出來,給它系上馬鞍,打算騎上去跑一圈。 要說什么動物在地下室里憋悶的最抑郁估計就是小紅了,放出來之后粗糙無光的馬鬃毛都變得順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