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七零軍婚:真千金她醫(yī)術(shù)超群、慕生、[咒回同人] 我,和貓,和老師、[咒術(shù)回戰(zhàn)] 飼養(yǎng)五條悟的那些年
..........宣公子本也只有十七八歲,平日里也一直生活在王府的羽翼之下,沒有接受過社會的毒打,哪曾見過如此破落戶? 這會兒被他伯父揪著要去見皇帝,他怎么會不慌神? 說起來,這事兒確實也是他們齊王府先挑的事兒?。?/br> “父王,您別沖動,”永安郡王也勸道:“您讓衡宣表弟把話說完嘛!也許齊王府不需要兩千塊玻璃,但是需要一千八百塊呢?!” 說完,永安郡王又朝宣公子不停眨眼,繼續(xù)道:“衡宣表弟,你說是不是?” 此時已經(jīng)完全一腦袋漿糊的宣公子趕緊點頭,“是是是,一千八百塊,一千八百塊,咱們齊王府要一千八百塊??!” “那行,”康王爺立刻收回了已經(jīng)跨出門檻的一條腿,“一千八就一千八,老三,帶你堂弟去交錢拿貨?!?/br> 說完,他還朝衡宣笑呵呵道:“衡宣你難得來,一會兒取了琉璃,就讓手下先送回去,你在聊城住幾日玩玩吧?!?/br> 宣公子急忙婉拒,“不,不了,伯父,父王還有別的事兒交代?!?/br> 他怕再待下去,剩下的一萬兩也要不保。 “這樣啊~~~”康王爺一臉遺憾,“那還是齊王府的事兒要緊,那你便去忙吧。 老三,趕緊,陪你堂弟去把玻璃取了,記得讓宋掌柜給挑好的?!?/br> 永安郡王應了聲好,笑瞇瞇地帶著宣公子再次回到了錦濘坊。 ......... 又過一日。 宣公子帶著一千八百零二塊玻璃,和一萬兩的找頭,回到了宜城齊王府。 兩塊零頭玻璃,是好心的宋掌柜,怕長途運輸玻璃有損壞,咬著牙,免費送的。 齊王看到兒子帶了那么多玻璃回來,還以為事兒成了,非常高興。 要知道這琉璃生意,可真是一本萬利啊。 可在得知,他那好大兒只是花了九萬兩,買了一車玻璃之后,齊王是怒火攻心。 在大喜和大怒的雙重情緒夾擊下,齊王當時就臉歪嘴斜了。 不過好在,經(jīng)過府醫(yī)診治,齊王只是面癱,而不是中風。 在得知自己身體問題不大之后,齊王拿著鞭子,追著宣公子繞著圈地抽。 父子倆整整繞著齊王府跑了三圈,誰勸都不管用。 可憐宣公子被抽得臉上身上腿上胳膊上,全部都是道道。 他發(fā)誓,對天發(fā)誓,對雷公電母發(fā)誓,這輩子他再也不去聊城了。 再去,他就被雷劈死! 第383章 加油努力干 其實,錦濘坊的琉璃玻璃,并不愁賣。 所以在得知康王爺一天怒賣一千八百片玻璃之后,陳冬月非但沒有特別高興,反而倒是有點兒心疼錦濘坊見底的庫存。 比陳冬月更不高興的,是琉璃廠的兩位工匠師傅,和他們帶來的倆徒弟。 就這些日子以來,兩位工匠師傅,那是點燈熬蠟般地日夜加班,人油都被窯爐給熬出來了,才攢下了那么點庫存。 他倆這才稍稍松口氣,干回半日的老本行,幫孔杰又改良了下鐵手,還做了條不知道要送給誰的假腿。 可就松了一天的氣,倆師傅就被告知,錦濘坊的庫存又告急了。 這事兒擱誰,誰不崩潰? “東家,您實在不行就把這琉璃玻璃的價格再往上調(diào)調(diào)嘛!我就不信了,您賣一百兩一塊玻璃,還會有人要!” 說出這話來的,是穿著一身短打,滿臉油光,膚色紅里帶著點兒焦糖色的盧師傅。 “那你就不懂富人了,”陳冬月又伸出了那根,無數(shù)人想給她掰斷的食指,在盧師傅面前晃了晃,“你越賣得貴,富人們就越是趨之若鶩。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人家買的是身份,是地位,而不是商品本身。” “.........啥意思?!”盧師傅壓根就不明白陳冬月說的是什么胡話。 買東西,不為了買的那個東西,那是為了個甚啊?! 富人只是富啊,他們又不是腦子有坑。 “啥意思不重要,”陳冬月?lián)u頭道:“重要的是,咱們這琉璃廠的產(chǎn)量,要再提一提?!?/br> “可不能了??!”正在忙著用排骨架和麻繩,調(diào)整琉璃漿厚度的齊師傅,猛然抬頭朝陳冬月叫苦,“能維持住現(xiàn)在這產(chǎn)量,咱都忙得拉屎屙尿都要攢一起去茅房,再多是真的做不出來了。 東家您瞧瞧我這徒兒,原先他之所以叫小海,是因為孩子長得跟海似的,波瀾壯闊。 可這些日子天天在爐窯邊一站就是五六個時辰,孩子都熬干了?。?!” “哈哈哈哈,丁師傅可真會形容,”陳冬月笑得多少有點兒沒心肝,“我說得提高點兒產(chǎn)量,倒也不是想讓你們干更多的活計。 我是想再弄幾個坩堝,然后買些人回來。到時候兩位除了干活之外,就只要帶帶徒弟就行了?!?/br> 盧師傅和丁師傅,皆一臉生無可戀地看向了陳冬月。 從兩人暗淡的眸光中,陳冬月看到了自己資本家的丑惡嘴臉。 她不好意思的‘呵呵’了兩聲,然后才開口道:“您二位只要把徒弟帶出來了,以后就可以以管理和抓技術(shù)為主了嘛。 對了,為了獎勵和犒勞您二位的辛苦勞作,從下月開始,兩位的工錢每月再漲二兩銀。” 原本略顯佝僂的兩位師傅,瞬間背都挺直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