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七零軍婚:真千金她醫(yī)術(shù)超群、慕生、[咒回同人] 我,和貓,和老師、[咒術(shù)回戰(zhàn)] 飼養(yǎng)五條悟的那些年
至于兩個小的,土根和君瀾,自然是跟著李秀才念書了。 剩下個姚大夫,則準(zhǔn)備和陸先生下棋下到對方磕頭叫自己爹為止。 而宋柯他們,則還要去康王府和府兵碰頭,商量下次剿匪的事兒。 破破爛爛,打滿了補(bǔ)丁的大門外。 宋柯看著陳冬月騎著那破馬,慢吞吞前進(jìn)的背影,很是困惑。 她不是說要剿匪的嗎? 怎么就......突然又要做起生意來了? 不對不對。 她做生意,肯定比她非鬧著剿匪好吧? 可是......她那么好的功夫,真的只做生意的話,是不是有些浪費(fèi)了呢? 對了,她做的到底是什么生意呢? 怎么能走到哪兒,做到哪兒呢? “頭兒??!”孔杰大喊了一聲。 騎在馬背上的宋柯,被嚇得差點(diǎn)兒摔下了馬,“你干嘛?” “我都叫了你五遍了,咱們走不走啊還?”孔杰問道。 宋柯這才收回了視線,夾了下馬腹,喊了一聲:“走??!” 便騎馬快速往陳冬月他們同方向跑去。 第153章 城東 很快,十個人的快馬,就超過了陳冬月他們。 大墩子很不服氣,“姐!你騎我的馬吧?!咱們也騎快點(diǎn)兒!” “不行不行,”陳冬月趕緊擺手,“姐這個騎馬的技術(shù)不行,鬧市區(qū)更不敢騎了。” “不是我說什么冬月姑娘,哦,不對,呵呵呵呵呵,應(yīng)該叫宋夫人?!?/br> 尚老板話說了一半,就被陳冬月制止了,“叫什么夫人,就叫我冬月妹子也行。” “哈哈哈哈,那行,”尚老板笑得見牙不見眼,“冬月妹子,你好歹也算是個官眷,這......門面上的功夫,也得有一些嘛! 你這馬......看著確實(shí)也是寒磣了一些,咱要不換個車啥的?” “那宋得柱不是更寒磣嗎?”陳冬月的思路也是異于常人,“看著還不如陳鋼蛋呢。” “......嗯......有沒有一種可能,你這牛和馬,就都別要了?”尚老板給出了一個非常合理的建議。 畢竟牛是殘的,馬是廢的,不要了重買也不算什么錯吧? 可陳冬月卻道:“那怎么能行?都給起了名字的,怎么能說不要就不要? 不過你們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陳鋼蛋確實(shí)看著也不咋好看。 沒事兒,到時候我給它買點(diǎn)兒頭油,給他潤潤毛啥的,估摸著能好點(diǎn)兒?!?/br> “......這馬到底為啥會叫陳鋼蛋?!”尚老板還是非常的不理解。 “我喜歡。”陳冬月也懶得解釋。 行吧,愛咋咋地。 尚老板反正也不是喜歡尋根究底之人,陳冬月說啥就是啥唄。 三人跟著常武往鬧市走,有一搭沒一搭的隨意聊著天,張誠則跟在他們后頭警戒。 因?yàn)檫@聊城里頭安防還算好,所以出門的時候,張誠讓自己的人留在舊衛(wèi)所里頭把幾個破舊的小院兒修一下。 也不是他嫌棄自家公子的呼嚕聲響徹云霄,主要是公子也是個有身份的人,怎么能跟他們這些護(hù)衛(wèi)老住一個屋呢?! 公子雖不介意,但他卻不能讓公子受委屈啊。 走了約莫能有一炷香的功夫,幾人便到了鬧市。 “這城中鬧市分東西兩邊,”常武跟身后三人介紹道:“東城離康王府近,世家官宦的宅子,一般也都在東市那一片,所以酒樓、金店、票號會比較多一些。 而府衙和市集,基本都在西市,所以那邊做買賣的,和來往的客商會比較多一些。” “懂了,”陳冬月點(diǎn)頭,“就是東城大店多,西城小商小販多?!?/br>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常武點(diǎn)頭,“不過兩邊也沒有特地區(qū)分開來,也沒有什么往來的限制,你們想要逛的話,都可以去瞧瞧?!?/br> “那咱們先去西城吧?!?/br> “那咱們先去東城吧?!?/br> 陳冬月和尚老板同時開了口。 “......先去哪兒其實(shí)都一樣,”大墩子反正都無所謂,“今天逛不完,咱們明天還能逛。 常武,你們下回剿匪,不會這幾天就出發(fā)吧?” “哪有那么快,”常武搖頭,“每次剿匪之前,肯定得計劃妥當(dāng)才行,要不然他們躲在山寨里,我們很難一網(wǎng)打盡的。” “那就好,”大墩子點(diǎn)頭,“咱們以后每天都能出來逛街?!?/br> .......跟在大墩子身旁的張誠,很想問問自家公子,留在聊城到底是為了啥??! “那就先去東市吧,”陳冬月其實(shí)也無所謂先去哪兒,“咱們先去看看,這地方的消費(fèi)上限在哪兒,也好.......” 她看向了尚老板,笑容意味不明。 可尚老板卻能懂。 也好.......看看到底應(yīng)該怎么賺有錢人的錢。 咔咔咔咔。 “請吧,冬月妹子?!鄙欣习宸浅?蜌獾淖岅惗买T馬走在前頭。 自己則讓廚子趕車,跟在陳冬月后頭。 沒錯,尚老板的廚子,還得會趕車。 哪朝哪代的資本家,對于剝削勞動力這事兒,都玩的很得心應(yīng)手。 大墩子催了一下馬,得得得的跟在陳冬月邊上,幾人慢吞吞的往東城而去。 該說不說。 進(jìn)了東城之后,連街道都比之前寬了不少。 路上鋪著青石磚,商戶門口也沒有幌子,只有用金線勾勒著的,高高掛起的寬大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