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jié)
虎頭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舒光耀,也就是光頭,最后又點了點石頭,“我們都有頭?!?/br> 小石頭剛剛在看小狼抓飛蟲呢,沒領會到虎頭的意思,聞言摸了摸腦袋,“每個人都有頭?!?/br> 這說的是什么話,沒有頭咋活呀?! 虎頭一臉‘你是不是笨’的表情,“我說名字。” 小石頭點點頭,“哦,那我們確實都有頭,光頭哥哥叫舒光耀,我叫祝無恙,你叫什么?” 虎頭一下被問住了,“我就叫虎頭啊,大老虎的虎,計虎頭!” 童言童語惹得后面幾個家長直接笑出了聲,林友瑤評價道,“還記得自己老爹姓什么,不錯了?!?/br> 虎頭轉過頭來找自己親媽求證,“我就叫計虎頭啊,是吧?” 唐小夏:“是啥是,傻不傻啊,自己大名不知道,計興旺啊!” 像是第一次知道自己還有大名的虎頭不服氣,“我哪里知道,你們又不叫,還說我傻,昨天爸爸也說我傻,還說我都是隨了你?!?/br> 唐小夏笑容一收,“什么?!老計在被背后說我傻?” 虎頭頭點得很用力,一點也沒有坑了爹的自覺。 除了唐小夏以外,祝安安三人都笑了。 笑著笑著,地方就到了。 小孩子們被勒令就在山腳下玩,有伴一起玩,也沒人吵著要跟著。 山腳下好玩的也不少,路邊有一些成熟的刺泡兒,有些草叢里還有茅針可以揪來吃。 嫩嫩的,還有點甜味,小孩兒都喜歡。 大人們也結著伴進山,路上還遇到一些附近的老鄉(xiāng),雨后正是撿蘑菇的好時節(jié),屬于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不過這邊的蘑菇不像滇省那邊種類多,有毒的也多,這邊種類相對較少,但也是很好吃的。 要是再撿到一些竹蓀啥的,曬干了還可以去收購站賣錢,不過這玩意兒因為藥用價值高,沒那么好找。 祝安安倒是扒拉到了一朵,她也沒有專門找蘑菇,有些藥草她也順手就摘了,像藿香之類的,天氣越來越熱,剛好可以摘回家煮點解暑茶。 所以等大家又碰到一起后,林友瑤看到的就是祝安安背簍里,蘑菇啊樹根啊花花草草一堆。 林友瑤有些不認識,看了看問道,“你薅這個樹根干啥?” 祝安安好不容易挖出來一根小的,累得擦了擦汗,“這可以拿來入藥,弄回家備著,說不定啥時候就用上了呢。” 唐小夏也湊了過來,很新奇的表情,“你還會這個呢?這些高中也教嗎?” 祝安安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高中不教,我自己看書琢磨的,有時候也跟在隊里赤腳大夫的后面學了一點?!?/br> 這確實半點不摻假,她往張大爺那跑過不少次,問東問西的,張大爺只當她磕了兩次頭,所以感興趣了。 也給她講過不少,麻煩了別人,她有時候也會采一些草藥送過去。 唐小夏一臉佩服的表情,“我看到書就頭疼,你居然還喜歡看這些,不愧是高中生?!?/br> 祝安安笑了笑,“閑著也是閑著嘛,多學點總沒錯?!?/br> 林友瑤幫忙把祝安安放在地上的背簍抬了起來,好方便祝安安背上,“還是年輕,腦子好使?!?/br> 唐小夏撇撇嘴,“那不一定,你看我家虎頭,那腦子夠年輕吧,我看就不咋好使,自己大名都不知道,我看他上學的時候怎么辦?!?/br> 當媽的吐槽孩子,外人當然沒必要附和,祝安安拿木棍扒拉著前面,一邊走一邊說,“還早呢,說不定等上學就一飛沖天了。” 唐小夏:“我只求他及個格,我上小學的時候就沒及格過,你弟弟meimei開學都要送去嗎?” 祝安安點頭,“嗯,讓他們倆作個伴?!?/br> 一路說著時間過得很快,回到家的時候快十一點了。 祝安安沒顧上整理她搞回來的草藥啥的,先把蘑菇洗了出來做飯,這種新鮮的蘑菇隨便炒一炒都好吃。 一時之間,附近一連幾家都彌漫著炒蘑菇的鮮香味。 訓練完,跟著秦岙一起回來的曹英毅聞著這味道,感覺這日子真是不給沒媳婦兒的人活路。 他這么著急分房子干啥呀!他就應該先住宿舍去! 以前還有老秦作伴,現(xiàn)在老秦…… 咦,老秦呢? 曹英毅一個扭頭的功夫,秦岙已經飛奔回家了。 媳婦兒在家做好了飯,哪有不趕緊回去吃的道理。 第50章 十來天過去, 祝安安已經完全適應了家屬院的生活。 鄰里之間也更加熟悉了,屬于要去哪里都會站在對方院子外面喊一聲要不要一起去的程度,也能手挽著手湊在別人家跟前一起看看熱鬧。 不出去的時候, 祝安安就在家里教小孩寫字或者折騰她那些草藥,用不上的就先炮制好放著。 用得上的就被她搗鼓成各種東西,比如洗頭發(fā)的藥水, 她雖然沒有脫發(fā)的困擾,但是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fā)哪個女同志不喜歡呢。 以前在大隊的時候, 沒時間搞, 要上工要學習要收拾家里, 兩個小孩能幫忙干的活有限,大部分都還是得她自己來。 在這兒就不一樣,不用上工,有的是時間。 工作的事情她暫時也不是很著急, 不說秦岙的津貼,她自己也是有錢的,沒有到坐吃山空的程度。 關鍵是著急也沒有用, 崗位就那么些, 一個蘿卜一個坑的, 有很多來了好些年都還沒有工作呢。 而且像一些要求不是那么高, 誰都可以干的工作, 基本也輪不到她,一般這種會考慮先來的軍嫂。 她才來了十來天,實在是沒必要急, 就跟孩子的事情一樣, 雖然說好了這一兩年生, 但是誰知道什么時候能來呢。 不用工作她其實也沒有覺得無聊, 這邊氣候飲食特產啥的,都等清塘大隊那邊有很大的差別。 她沒事的時候還跟著林嫂子學了不少,比如像炒米子這種東西,她以前都沒吃過。 要把糯米蒸熟曬干,然后拿細砂或者黑沙來炒,干的米粒會在炒熱的沙子中膨脹,跟爆米花差不多一個樣子,但是不會爆開。就是大了好幾倍。 炒好以后裝起來想吃的時候,拿開水一泡,加點白糖就是一碗早飯了,方便得很,能放的時間也久。 這邊好些人家還會炒茶葉,都是在山坡上自己采的茶葉尖尖,無情鐵手在鍋里翻滾好幾遍,再曬一曬。 成品很清香,拿來泡或者煮奶茶都很好喝。 祝安安什么都想試一試弄一弄,忙得不亦樂乎。 經放的東西弄好以后,還可以往自己婆婆和小雙那寄一點。 --- 這天下午,祝安安炒完一鍋炒米子,家里的糯米也被她用完了,細糧的存量也算不上特別多。 不過林嫂子上午的時候來過,她們說好了明天要去市里,到時候剛好可以去糧站看看。 這附近的公社實在是很小,雖然有糧站菜站供銷社但沒啥東西,賣的也只是火柴鹽醋這些,還經常一上貨就賣空,要買糖啊布啊或者其他的就只能去市里。 祝安安來了這么些天,還沒去過市里呢。 之前從火車站回來的時候倒是路過過,但是大晚上烏漆嘛黑的,她啥也沒看見。 兩小孩也沒去過,所以祝安安決定帶著一起去看看。 這邊離市里還是有點距離的,要出去都是蹭后勤部的采購車。 --- 第二天,一大早。 知道今天要坐大車車出去,倆小孩都醒得格外早。 上一次坐小汽車的時候,小石頭睡過去了,醒來的時候可惜了好久,雖然后來看到了,但是看到跟坐怎么能一樣呢。 這一次要坐比小汽車還大的車,都開心得不得了。 小孩夏季的衣服祝安安都給做了兩套新的,小石頭除了上次的短衫背帶褲,還有一套短袖短褲,長度就到小腿肚子。 小然另外一套也是短袖短褲的組合,小丫頭覺得穿裙子跑來跑去的不方便,有一條好看的就夠了。 祝安安在很多時候都是很尊重小孩意見的,只要不是原則問題,都隨他們去。 姐弟三人換好干凈衣服后,又穿上了同款涼鞋。 這鞋子來的第二天就穿過,還是自己婆婆親手做的。 鞋底是布的,腳背和腳踝處的鞋面帶子是拿秦岙寄回去的那塊皮子的邊角料做的。 皮子有些地方不規(guī)則,裁下來以后,自然也不可能扔了,雖然它東一小塊西一小縷的,但是這么難得的好東西呢。 祝安安當時就看著自己婆婆研究了一會兒就給拿來做了幾雙涼鞋,很好看也結實得不得了。 跟后世那種下雨天一腳滑出去,四個接口直接斷三個的那種,一點也不一樣。 祝安安從臥室里拎了一個小布袋子出來,然后背起一個干凈的背簍,領著弟弟meimei關上院子門。 剛想去隔壁喊一聲呢,林嫂子就從旁邊出來了,后面還跟著光頭和他jiejie。 十四歲的小姑娘已經長得快跟她媽一樣高了,說是在市里讀初中,暑假就天天窩在家里也沒什么事兒。 林友瑤往祝安安那邊的方向走了走,“等會兒小夏吧,她估計又被她家小的那個纏住了。” 唐小夏還有一個兩歲的女兒,小姑娘隨了外婆,沒事兒就喜歡哼哼唧唧掉倆滴眼淚,不過倒也沒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祝安安跟林友瑤挨在一起才說了兩句話,唐小夏就跑來了。 林友瑤好笑的語氣,“急啥呀?還沒到時間呢,車又不會走?!?/br> 唐小夏喘著粗氣擺了擺手,“躲我家那個小的呢,哭得我腦仁疼,幸好我媽今天來了,不然我肯定去不成?!?/br> 祝安安牽著小石頭走在唐小夏旁邊,“你家大的那個不帶?” 唐小夏手擺得跟個撥浪鼓一樣,“不帶不帶,帶出去都是我受罪,一會兒想買糖一會兒又想買小人書,聽著我都想給他兩錘子。” 唐小夏一邊說著還一邊看了看跟在祝安安身邊的倆小孩,“你兩個都帶出去啊?” 祝安安點頭,“嗯,沒去過嘛,帶他們去看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