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你們這是從外地過來要做生意吧?魚販子這時候也對陸霆打聽了起來。 這春天到了,這里氣候宜人,我就帶著女朋友想要附近轉轉,這不聽說附近有一個寺廟很靈驗,所以帶著女朋友來拜拜。 不管在什么時候,用信仰和人拉近距離那是不會出錯的。 不過這信仰也分很多種,陸霆也正是看到了對方脖子上掛著的一個平安符,另外一個人脖子上掛著玉佛和金鏈子這才說出拜寺廟。 不然要是對方剛好是信仰上帝的,你和他說拜寺廟,說不準人家能直接將他們給請下拖拉機。 果不其然,說起寺廟,拖拉機上的魚販那是滔滔不絕。 說起來我們這里的財神廟真的很靈驗,你們肯定沒有拜過財神婆吧,我們這邊的財神廟就有財神婆的貢位,很多小夫妻都會去拜財神婆。 這財神婆還能管男女之事?就算是兩世為人的陳靜書聽到這件事都有些匪夷所思,所以才說這世界之大,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那當然是真的了,財神爺可是和財神婆是一對,小夫妻去拜了,財神更會保佑你們。 那我們還真要去拜拜了。陳靜書看向陸霆。 你想去那我肯定是奉陪的。說完陸霆就看向了那位說起財神爺可是和財神婆是一對那位魚販:敢問大哥這財神廟在哪里? 就在九曲縣和六安交匯的六仙山上。你們來到這里,一定要吃一吃六仙山的楊梅,這里的楊梅可是一絕,外面的人不知道,加之楊梅季節(jié)短,很快就沒有了,加之還有一個九曲縣搗亂,六仙山上的楊梅根本運不出去。 陳靜書和陸霆相視一眼,沒有想到會讓他們遇上這樣的事情。 為什么九曲縣會和六安不和呢?有時候兩個地方的矛盾還是要找到根本原因。他們從曹銘那邊聽來的消息就是九曲縣這邊民風彪悍,但現(xiàn)在似乎又另有原因。 還不是這個財神廟原因,最早這個財神廟是在九曲縣那邊,山上,可后來那會兒,財神廟被打砸,里面的東西被破壞的破壞,打砸的打砸早就不見了。現(xiàn)在可以供奉了,是六安這邊的一個大財主,出錢,據(jù)說是請了一個風水師尋到了六仙山,請來了財神爺和財神婆,將兩尊神像供在此處,之后兩縣的梁子就結下了,九曲縣認為是六安縣擋住了九曲縣的財路。 陸霆和陳靜書聽的津津有味,但結合眼下的困難,細細品了一番,就很是犯難,難道這次要改道而行了嗎? 第二百零三章 六仙山的楊梅 陳靜書和陸霆雖然聽到了六安這里的六仙山就有楊梅,但還是去了一趟萊州的本地市場。 那邊對各地的楊梅更有一個直觀挑選。 來到市場,陳靜書發(fā)現(xiàn)果真這里的楊梅要比他們臨市要上市來的早。 他們臨市還有大半個月才到楊梅成熟季,這里已經(jīng)楊梅在攤位上了。 關鍵萊州這里的天氣比起臨市要雨水來的少很多。 所以楊梅產(chǎn)量比起臨市那邊也要多很多。 不過吃了之后,就比較失望。 口感比起臨市還有不少的差距,比臨市的楊梅口感要來的干,甜度也不夠,比較寡淡。 感覺怎么樣?陸霆看向陳靜書。 你不是已經(jīng)吃出來了嗎?品種相差太多了。陳靜書苦笑一聲。 多吃幾種吧! 既然來了,那肯定是要多吃幾種的。 這里也不可能只是單一的一個品種的楊梅。 陳靜書點點頭,她也是這個想法。 就算在臨市楊梅品種口感都是每個地方各有不同,不過相對來說,臨市各地楊梅的品種口感就是糯,水分足,口感好。 這也就導致,臨市的楊梅比別的地方更為的嬌貴。 雨水足的時候,根本別想看到高品質楊梅。 而且在臨市的楊梅還有一個特點。 越好吃的楊梅,基本都是長在最高的樹梢上,每年摘楊梅摔傷的人都不在少數(shù)。 陳靜書又來到了一個攤位前,這里的楊梅從賣相上來看和臨市的楊梅最像。 上面每一個小突刺,rou眼可見有些微微的圓潤,不像是別的楊梅,小突刺尖銳的有些干巴巴。 而且顏色呈現(xiàn)黑紫紅色,等到黑科技發(fā)達時候,不少人還認為這種楊梅不是自然顏色,說是染色形成。 一度造成市場上的恐慌,不過這種恐慌對于愛吃楊梅的老吃貨來說是好事,這表示價格下降,搶購的人要變少許多。 可以吃一顆嗎?陳靜書提出要求。 可以,我這是六仙山的楊梅,口感最好的。你別的地方找不出這么好口感的。 賣楊梅的老農(nóng),口氣略微的狂傲。 陳靜書拿了一顆吃在口中,入口,口感上像了,確實水分比別家的多。 不仔細分辨,還真分辨不出這口感和臨市的楊梅口感上的差距。 陸霆,你來嘗嘗這里的楊梅。陳靜書喊了陸霆過來。 陸霆過來之后,嘗了之后,就對陳靜書點點頭。 這個可以。 你猜這是哪里的楊梅?陳靜書笑看向陸霆,讓他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