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珍珍珠?!(第五更)
看著面前這個已經(jīng)長得跟澡盆子大的扇貝,陳浩糾結(jié)的臉上顯得十分的無奈。 “唉!” “白費功夫了!”陳浩嘆了一口氣,不得已的他只能將這個賣又賣不掉,吃又不敢吃的家伙丟進水池里雪藏了起來。 至于另外一批跟著一起試驗催肥,已經(jīng)差不多長到1米多個頭的河蚌、蛤蜊,陳浩也是將他們重新塞回到了綠油油的玻璃魚缸中。 只是,這剛把手里的一頭大河蚌放回進魚缸內(nèi),一抹奇異的反射光源,就透過魚缸的綠玻璃,刺進了陳浩的眼角余光當(dāng)中。 “咦?” “這是什么光?” 陳浩嘴里嘖嘖稱奇,緊接著順著那摸奇特的光源望了過去。 只見那頭回到水體里的超大河蚌,此時正張開了緊閉的蚌殼,露出了里頭雪白玉潤的嫩rou來。 至于在蚌rou中央的凹陷部分,一枚反射著新廠白熾燈光源的圓珠粒兒,猶如耶穌、如來佛祖降下的福音和手諭一樣,瞬間就擊穿了陳浩靈魂的最深處! “這……這特么是……是珍……珍珠?!” 陳浩顫抖著聲音,一臉不敢置信地怪叫了一聲。之前還顯得有些失落的臉龐,也在此刻一下子憋得漲紅了起來。 就仿佛有一股來自大地深處的電流,從腳底板一下子竄到了他的腦門上。讓陳浩的五官、靈魂、連毛孔都跟著擴張了開來。 何止是毛孔擴張啊! 等到陳浩伸下手,從這個超大河蚌的嘴里撈出了那枚圓粒泛光的白色珍珠后。 這小子覺得,自己的腦漿都在這一瞬跟著沸騰了! 之前陳浩還覺得催肥這些帶殼的貝類軟體生物沒啥卵泡用。 現(xiàn)在倒好,直接丟了一顆如此大粒兒的珍珠在面前,陳浩覺得自己的大腦智商,都快有點跟不上這種突如起來的變化了。 他娘的! 這心情,完全就跟坐過山車一樣,在那里起起伏伏啊! “臥槽!” “臥槽!” “臥了個大槽!”陳浩哆嗦地捧著手里的珍珠,連著不敢相信地罵了好幾聲。 特別是這枚從大河蚌嘴里截下來的白珍珠,看著比陳浩印象里的珍珠,在個頭上大出了好幾圈后。 這個鄉(xiāng)下來的臭小子總算是明白,自己這是命中注定要發(fā)啊! “我的神啊! “之前我怎么沒有想到呢?” “大扇貝是沒啥卵用,但是這河蚌可以養(yǎng)出珍珠來啊!”陳浩覺得自己像是推開了一扇通往發(fā)家致富的莊康大道。 要知道,這種被國人稱作河蚌的湖中小鮮,學(xué)名其實叫三角帆蚌,又被稱作淡水珍珠蚌。 從河蚌里頭培育出來的淡水珍珠,是一種自古以來就被人視作奇珍的有機寶石。 除了能夠入藥研磨成珍珠粉以外,這種淡水珍珠最大價值還是體現(xiàn)在制作珠寶首飾上。 譬如女性愛戴的珍珠項鏈,珍珠耳環(huán)啥的。 別看它們一副廉價不值錢的樣子,但是真讓你了解到其中具體的門道,絕對會亮瞎絕大多數(shù)男同胞的鈦合金單身狗眼。 因為在陳浩的印象里,他母親李芬的嫁妝盒里,就藏著一對珍珠金耳環(huán)。貌似還是一對直徑在1mm左右的淡水珍珠打出來的。 為啥要提到1mm直徑呢? 因為這珍珠做為珠寶首飾,首先考慮到的不是品種,而是珍珠的大小問題。 個頭越大,成色越好的珍珠,在售價上就往往顯地越離譜。 市面上見到的珍珠首飾,絕大多數(shù)都是些個頭在10毫米左右直徑的淡水珍珠。 因為10到15毫米直徑,差不多就是珍珠這種有機寶石的命中注定的普遍門檻了。再往上長個頭,那就是1毫米一個跳水價。 在江省的諸市,這個號稱世界上最大的珍珠養(yǎng)殖基地里。 一顆10毫米左右的淡水白珍珠,差不多能有個450塊左右的收購價。11至1毫米的550塊,到了1毫米則是650塊。 以10毫米為界限,基本都是一百塊錢1毫米地往上漲。 但是到了15毫米,甚至0毫米直徑的大珍珠后,那價格可是從100塊,直接跳到了上千、甚至上萬的收購成本。 因為這種大口徑珍珠的培養(yǎng),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往往一個養(yǎng)殖池子里,數(shù)萬枚珍珠貝都讓你掏個一遍,都挖不見得能挖出幾顆這種15、0毫米往上走的大珍珠。 你要是在街上看到,有人戴著成串的,頭大地嚇人的珍珠首飾。 不好意思,鐵定是塑料做的沒跑了! 所以,在看到自己催肥的大河蚌,居然培育出了這堪比眼珠子大小的淡水珍珠后。 哪怕是最近靠著【天下第一鮮】源源不斷的訂單,爆賺了幾千萬的陳浩,也開始跟發(fā)了瘋似地不淡定起來。 “發(fā)財了!” “這回真是讓我發(fā)財了!” “佛祖保佑!” “耶穌保佑!” “老祖宗保佑!”陳浩嘴里神神叨叨地念了幾句,對著手里還帶著水腥味的大珍珠親了又親,擦了又擦。 等到陳浩點開智能手機的量尺app,借著屏幕上的刻度,粗略地量了一下這顆大的嚇人的珍珠直徑后。 這小子差點樂得從地上蹦起來! “靠!” “5.毫米?” “這特么還是淡水珍珠嗎?” “玻璃球都不敢這么造啊!” 陳浩歪著嘴,覺得手里捧著的這粒珍珠有些發(fā)燙。 這玩意兒到了珠寶市場里,可是真刀真槍地能直接兌換現(xiàn)金的,而且還屬于有價無市的特殊珍珠。 至于這顆大珍珠具體的價值,陳浩現(xiàn)在還不是很好估計,畢竟他不是搞這塊生意的。但是物以稀為貴的道理,陳浩卻是十分懂的。 再加上手頭這顆5毫米直徑的珍珠,只是自己催肥到1米多的河蚌培育出來的產(chǎn)物。 要是繼續(xù)催肥河蚌,讓對方長到跟之前那頭米大的扇貝那樣,又會出產(chǎn)出什么級別的大珍珠的? 一想到這,陳浩盯著那些貼在魚缸底部,正一張一合悠閑生活河蚌的眼神,都開始變得異?;馃崃似饋怼#ㄎ赐甏m(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