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致富從做彩燈開始 第6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美食把小啞巴夫郎寵上天、直男被群A環(huán)伺后、佛系古代生活、網(wǎng)戀嗎?我女裝超牛的、紅樓小丫鬟、春風(fēng)雨(純百)、抱了無限流大佬的大腿之后、豪門聯(lián)姻手冊、我在御獸世界開餐廳、千尋疾jian辱比比東
當(dāng)天下午,鳳寧就去了儀器廠。她離開這么久,大家都非常擔(dān)心她,雖然謝俊偉一直在跟大家說她在北京出差,有非常重要的事要辦,但大家難免胡亂猜測,有什么重要的事得去辦那么久,不會是鳳寧得了重病去北京看病去了吧。 所以當(dāng)鳳寧出現(xiàn)在廠房里的時候,幾個姐妹全都尖叫著跑過來,抱住她又摸又捏:“你沒事吧?我看看有沒有少一根頭發(fā)絲。” “俊偉說你去辦事了,什么事要去那么久啊?” 鳳寧笑著說:“我沒事啊,就是出去接了個大單。北京的單,已經(jīng)簽合同了,我?guī)Т蠹胰ケ本┰?。?/br> 她說完這話,周遭瞬間安靜下來,姐妹們手上的動作也停了,仿佛被點了xue一樣,過了好一會兒,唐瑩先開口:“我們要去北京了?!” 鳳寧說:“對啊,要去北京辦燈會。不過不是現(xiàn)在,還得過段時間,11月份去?!?/br> “真的?太好了,我要去北京了!哈哈哈,太好了,我要去北京了!”謝麗終于反應(yīng)過來,興奮得蹦了起來。 其余人也都很高興,當(dāng)初鳳寧請他們干活的時候就說了,以后帶他們?nèi)ケ本┥虾^k燈會,沒想到竟然成真了,完全不是夸???。鳳寧可真行,她真是說到做到。 第二天鳳寧便去文化局簽合同,肖達得知她簽了北京的單,搖頭感嘆:“你這小丫頭可真行,這么快就把影響力擴展到北京了。你代表的是咱們南安的顏面,可要好好干,有什么需要,我們派人協(xié)助你?!?/br> 鳳寧也不跟他客氣:“還別說,肖主任要是能幫我找兩個畫工就好了,這樣我的工作進度就更快了?!?/br> 肖達說:“會畫畫的人?我給你想想辦法?!?/br> 鳳寧笑嘻嘻地說:“退休美術(shù)老師落魄畫家什么的都行?!?/br> “你還真不客氣!”肖達說。 鳳寧笑嘻嘻地說:“我不能客氣啊,這可是代表了咱們南安的審美水平。對了,我今天是來簽合同的?!?/br> 肖達說:“簽吧,還有二十來天就中秋節(jié)了,你來得及嗎?” 鳳寧自信滿滿:“那必須來得及啊。” 簽完合同,鳳寧就馬不停蹄地指揮大家去人民公園扎花燈。戴師傅親自去幫她帶團隊,鳳寧自己則回了村,請人來扎花燈。 自打她生日那天離開家,就再也沒回去過,說實話,家人都挺擔(dān)心的。鳳金寶聽說她簽了北京的單,要帶人去北京扎花燈,激動得手里的鋤頭差點都扔了出去:“真的?真要去北京?” 鳳寧點頭:“真的,爸。我這次回來是叫人去南安扎花燈的,我要先在南安辦一場中秋燈會,除了去年請的人,我還要另外找二三十個生手。等熟練了,就帶著去北京。你去幫我請人,我自己也去找一些。還有,北京要扎不少小花燈,你還是幫我跟那些篾匠說一聲,讓他們破一些篾片,寬的窄的都要。讓大家抓緊點時間,我11月份就要帶去北京?!?/br> 鳳寧回來一說請人,家里就立即門庭若市,想掙錢的全都來了,還有人帶了雞蛋甚至抓了雞過來,想要為自己家人謀一份差事。 鳳寧有些哭笑不得:“這些我不能收。這次我需要不少新人,合適的我會帶去的。” 鳳寧和父親一起,從報名的人數(shù)中又挑選了三十個人,加上之前的二十多個人,一共有五十幾個人了。鳳寧還打算去燈籠廠挖人,看看有沒有愿意停薪留職辭職下海的,熟練工月薪二百起。 吳昌德要是知道自己挖他的墻腳,會不會氣得吐血? 鳳寧帶著這一大群人到了南安,戴師傅已經(jīng)帶著梅香等人在扎花燈了。這次燈會規(guī)模不大,一共只扎了十五組花燈,以中秋為主題,都是圍繞月亮相關(guān)的主題,嫦娥奔月、玉兔搗藥、貂蟬拜月、李白舉杯邀明月、蘇軾月下思弟等。 而且還設(shè)計了游園活動,有猜燈謎、飛花令等,都是跟月有關(guān)的,每答中一道題,便能得到一個籌碼獎勵,籌碼收集得越多,兌換到的獎勵就越豐富,比如糖果、小工藝品、小花燈等,最高一等的能得到一盞螃蟹燈,當(dāng)然是數(shù)量有限,先到先得。 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肖達特別滿意,作為文化局的領(lǐng)導(dǎo),有什么比宣揚文化更有意義的事? 今年中秋燈會的門票比以往貴了些,漲到了三毛錢,但如果能夠拿到一些獎勵,那也還是賺的,所以相信很多人愿意參與。 第68章 鳳寧布置燈會的時候, 吳昌德得到消息來到了人民公園,他顯然非常生氣,對鳳寧說:“鳳寧, 辦中秋燈會這么大的事, 你居然吃了獨食,為什么不叫我們?” 鳳寧覺得好笑:“吳廠長, 我們好像并不是從屬關(guān)系。我為什么要叫你們?如果你們想到過要辦中秋燈會, 應(yīng)該去找文化局和公園管理處申請,而不是來找我問責(zé)?!?/br> 吳昌德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戴師傅,鼻子都有些歪:“戴師傅果然是你挖走的。你小小年紀,就把事做這么絕,不怕遭報應(yīng)嗎?” 這話讓鳳寧惡心壞了:“你這話什么意思?我從來沒勸過我?guī)煾缸屗o職,他是主動辭職的。他現(xiàn)在過來幫忙, 確實是我叫來的。他是我?guī)煾?,過來幫一下徒弟,這也犯法?總不能他退了休做點什么,還需要跟你報備經(jīng)得你的同意吧?吳廠長,我敬你是我曾經(jīng)的領(lǐng)導(dǎo), 不想跟你計較, 也請你說話放尊重點。我行事一向光明磊落, 不屑于像某些人那樣耍小聰明。我怕什么報應(yīng)?遭報應(yīng)的難道不是你自己嗎?” 吳昌德也自知自己說話有些過分,他略心虛地說:“咱們好歹也是同事一場,燈籠廠還是你的前單位。你要是真有良心,就應(yīng)該來問一下我, 要不要一起辦燈會。” 鳳寧反問:“你們有人能夠設(shè)計花燈?” 吳昌德說:“我們做了那么多年花燈, 還不至于連個中秋燈會都做不出來?!?/br> “你既然有這個自信,就應(yīng)該去找文化局的領(lǐng)導(dǎo)自薦。而不是跑來找我興師問罪。我還想提醒一句吳廠長, 我現(xiàn)在跟你們是同行競爭關(guān)系,而非從屬關(guān)系,所以沒有義務(wù)要提醒你。況且不是我看扁你,我真覺得你們沒那個獨立設(shè)計一場燈會的能力?!兵P寧說。 吳昌德被鳳寧懟得顏面盡失,然而鳳寧說的話句句屬實,他缺乏底氣的也就是這點,雖說以前扎過的花燈還是可以復(fù)原,但若是再有些創(chuàng)新,恐怕就有難度了。盡管燈會年年看,很多形象也都是重復(fù)往年的,比如十二生肖,但不可能每年都做同一個造型,而是每年都要設(shè)計新的造型。 而燈籠廠,沒有那個設(shè)計花燈的人。 吳昌德離開后,戴師傅過來了:“他跟你說什么?” 鳳寧說:“他想?yún)⒓又星餆魰?,怪我沒叫他們?!?/br> 戴師傅不高興地說:“他要想辦燈會,就自己去申請,怨你做什么?就他們那個水平,誰能設(shè)計得出新花燈來?” 吳昌德離開之后,他又去找了公園管理處和肖達,肖達滿口答應(yīng),說只要他們能夠拿得出新的燈組造型來,就同意他們也來參加燈會。肖達問他要設(shè)計稿,吳昌德拿不出來,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燈籠廠的人很快也都知道了中秋燈會的事,沒想到這么快就無緣燈會了,那年底的元宵燈會呢?是不是也不能再去參加了?那他們還有多少收入呢? 這事一出,燈籠廠就開始人心浮動了,因為這關(guān)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 胡進對吳昌德說:“咱們好好跟鳳寧說,還想像從前一樣,我們出力幫她布置燈會,收入咱們五五分。” 吳昌德說:“她不會再用我們的人了,我今天去看了一下,布置燈會的起碼有五六十個人,她在培養(yǎng)工人,就是為了不跟我們分利潤?!?/br> “不五五的話,咱們少點也行啊?!焙M說。 “我今天已經(jīng)把她得罪了,她不會想見我,要不你去試試,沒準她能同意?!眳遣抡f。 胡進猶豫許久,還是去找 了鳳寧,畢竟這也關(guān)系到他自身的利益。 鳳寧說:“中秋燈會我們不需要那么多人就能布置好。你們?nèi)绻行碌膭?chuàng)意,可以加進來,我不介意跟你們分成。” 這話說得胡進愣是找不出反駁的漏洞,鳳寧已經(jīng)在前頭把好的點子都用了,他們哪里有什么新創(chuàng)意,何況也沒有能設(shè)計燈籠的人啊。 鳳寧又說:“你們擔(dān)心沒有收入我也能理解。這樣吧,我在北京承辦了一場燈會,需要人手,布置完整場燈會,大概需要一兩個月,我雇傭你們廠里的人,十塊錢一天,我包食宿和來往路費。你們廠里要是有人愿意來,我熱烈歡迎?!?/br> 鳳寧帶著自己的五十多個人,提前兩個月過去,完全是可以布置完整場燈會。但這樣一來,留給南安燈會的時間就不多了。如果燈籠廠的人能去幫忙,就能快上不少,回來也有足夠的時間布置南安燈會。 胡進聽到這里,趕緊說:“你既然缺人,那我們還是像從前一樣,我們出力,你給我們分成吧,不用一半,四成三成也行?!?/br> 鳳寧笑著搖頭:“北京的燈會,我已經(jīng)有五十多個人了,還提前兩個多月過去,你覺得我會缺人?我之所以提這個建議,是看在老同事的份上,讓大家也賺點外快?!?/br> 胡進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可你這樣并不合理,你說十塊錢一天,你讓我們該安排誰去,誰不去?這不得打起來?” 鳳寧點點頭:“說的也是,是我考慮不周了。我還有一個提議,我估摸著,我們?nèi)ケ本┎贾猛隉魰x過年也不遠了。回來布置南安的燈會,就趕不及春節(jié)開幕,恐怕得元宵節(jié)了。要想趕在春節(jié)開幕,咱們倒是可以合作,我出方案,你們出人力,收入可以四六開,你四我六?!?/br> 胡進嘴角抽搐:“我們布置燈會,你就要占六成收入?” 鳳寧說:“我沒說全部讓你們布置啊,我自己還有五十幾號人呢。要是我們從北京回來得早,其實不請你們,我們自己也能弄完,或者就算弄不完,其實我還可以等元宵節(jié)再開幕。” 胡進說:“這事我不能做主,我得回去和老吳商量一下?!?/br> 鳳寧說:“應(yīng)該的。其實如果你們找得到人設(shè)計燈會方案,也可以去跟文化局申請主辦南安的燈會,南安燈會只要能開起來就好,我并不介意最后到底是不是我承辦的。” 這是非常誠懇的建議,但聽在胡進耳中,就有點殺人誅心了。他們現(xiàn)在之所以這么難,不就是因為缺乏設(shè)計師么。 胡進回去跟吳昌德轉(zhuǎn)達了鳳寧的話,吳昌德氣得鼓鼓的,南安燈會向來都是燈籠廠的主場,現(xiàn)在竟然要淪為鳳寧打工,簡直氣煞他也。 吳昌德說:“我就不信了,我找不到人設(shè)計燈會方案!” 言下之意,是不同意鳳寧的建議了。 鳳寧也沒有理會燈籠廠那邊的態(tài)度,就算燈籠廠能夠找到人設(shè)計燈會,她依然可以加盟南安燈會,到時候還是照樣可以分紅。 鳳寧和戴師傅率領(lǐng)眾人,花了二十天時間,終于完成了十五組花燈的布置。 中秋燈會展出時間不長,從4號開始,持續(xù)到11號,共八天時間。 燈會布置結(jié)束后,鳳寧讓自己請的臨時工先回家去了,她則和手下的工人一起主持燈會的游園活動,還安排了大姑和謝麗去賣小燈籠。 游園活動果然讓燈會熱鬧非凡,游客參與感爆滿。每天晚上,有很多年輕人和中小學(xué)生來逛燈會,參加游園活動,就是為了收集答題的小卡片,兌換他們喜歡的獎品。 有些人第一天來了,第二天還繼續(xù)來,就是因為沒有兌換到喜歡的獎品,想要收集更多的小卡片。 這可把文化局準備題目的小伙伴們累壞了,最后不得不想辦法動員更多的人來出題。 雖然只有八天時間,整個中秋燈會觀燈人次達到了七萬多,這比鳳寧預(yù)期的要好不少。不過由于要主持游園活動,也確實更累。 這場中秋燈會,鳳寧其實本來也沒打算賺錢,因為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訓(xùn)工人。不過等到燈會結(jié)束一算賬,竟然還小賺了一筆。 燈會的分成拿了一萬,小燈籠也賣了有小千,刨除成本,還賺了五六千。鳳寧一高興,又給大家發(fā)了點獎金,這使得大家積極性更高了,都期待著去北京干活。 鳳寧說了,去北京的話,工資更高,去年的老工人每人發(fā)二百四一個月,今年的新工人則是二百一個月,這可比去年的收入高多了,大家的興趣可不就更濃了。 中秋燈會結(jié)束不久,鳳寧就讓謝俊偉帶著曾勇和劉海先出發(fā)去了北京,他們要先過去采購材料。 鳳寧則留下來安排其余人的行程。肖達還真給她找到了兩名畫工,一位是剛退休的美術(shù)老師,還有一位是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學(xué)美術(shù)出身,平時負責(zé)畫海報宣傳的。這可都是專業(yè)人士。 這兩位都有自己的工資,鳳寧還是給每人開了每月三百元的工資。 出發(fā)之前,鳳寧交代了大家很多事,北京的冬天冷,大家都要準備防凍的裝備,棉衣棉褲和棉鞋,沒有的就帶錢去北京買。 鳳寧自己也沒少帶錢,就是怕大家臨時出狀況需要錢用。 人多,且時間長,鳳寧還帶上了大姑和二姑去北京給大家做飯。 做好這些準備工作之后,鳳寧把家中采購到的篾條帶到蓉城,送到火車站辦了貨物托運,寄到北京。北方鮮有竹子,是不可能買到篾條的。 她又順便買了所有人的車票,這才回來帶著大家坐車去蓉城。 戴師傅和師娘也一起去了,十一月初的北京還不算太冷,師父和師娘可以在北京好好逛一逛。 五十多個人出行,那真是浩浩蕩蕩,又都是沒出過遠門的農(nóng)村人,大家對一切都很新奇,一路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鳳寧最怕的就是人多出狀況,所以都是給他們分了組,四五個人一組,安排一個組長,管好自己的組員,別落下了或者走丟了。 雖然成年人走丟的可能性很小,可這個年代也架不住成年人被拐賣的,男女皆有,所以還是小心為上。鳳寧教他們一個辦法,有困難就找警察。 鳳寧給長輩們和兩位美工老師都買了臥鋪,她自己則買了坐票,和其他人一起坐硬座。 都是第一次出遠門,本來是十分期待的旅途,然而剛一開始就不太順,從南安到蓉城的路上,師娘和二姑就吐得昏天暗地。 上火車后,倒是不吐了,但也昏昏沉沉的,精神萎靡。鳳寧知道,其實旅行說是去看風(fēng)景放松享受的,實際上是遭罪,尤其是這個年代出行。 鳳寧也想過給師父師娘買機票,可這年頭機票太難買了,不僅程序復(fù)雜,還要提前一周才可能買到。 鳳寧決定等從回去的時候,找北海公園的領(lǐng)導(dǎo)開個介紹信,給師父師娘買機票坐飛機回去,別再遭坐火車的罪。 上了火車,剛開始大家都很興奮,到后來就疲憊得說不出話來了,便以各種各樣的姿勢睡得昏天暗地。。 好不容易終于到了北京,一下火車,大家就感受到祖國幅員的遼闊,南安還只是秋天,大家也就只穿了一件夾衣,到了北京,穿上毛衣都有些涼颼颼的,大家不得已都把棉衣拿出來穿上了。 鳳寧知道這才剛開始,等過段時間,大家就能體會到什么叫做北方了。 出站后,已經(jīng)到了有些日子的謝俊偉在出站口接他們,他領(lǐng)著大家去了為他們準備招待所安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