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營銷女王的誕生 第18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白月光宿主又回去善后啦、五行缺錢、八零致富從做彩燈開始、我靠美食把小啞巴夫郎寵上天、直男被群A環(huán)伺后、佛系古代生活、網(wǎng)戀嗎?我女裝超牛的、紅樓小丫鬟、春風雨(純百)、抱了無限流大佬的大腿之后
多民族風格可選,有穿青女人的“三把頭”,也有苗族女人頭上的盤巾和銀飾。 路菲菲得知她們已經(jīng)會自己發(fā)揮了,便又去了一趟,看看她們發(fā)揮成啥樣了。 蠟染果然已經(jīng)是“血一般的紅?!绷?,每家都在賣蠟染。 有真手藝的,就開讓游客自己玩的小攤,還能現(xiàn)場讓游客“點單”,想要什么,都能給做出來。 包括但不僅限于衣服、書皮、家居用品。 沒有真手藝的,是從城里批來做好的衣服和物品,生意一般,畢竟沒有那種現(xiàn)場看見的氛圍感加成。 梳頭和換裝業(yè)務,也已經(jīng)從藍海變成紅海了,站在樹下,一眼掃過去,有十個梳頭換裝的店鋪,其中以苗族最受歡迎,因為她們頭上那花里胡哨銀飾實在很拉風,女游客愿意花錢。 這個村子是整條線路上人最多的,但是除了蠟染,他們似乎也沒有特別能拿得出手的東西。 梳頭換裝也就這么回事,這里不是當年的土司城主所住之處,雖然有些舊東西,但也就只有一個有當年痕跡的小廣場。 游客們就好像在珠峰大本營那樣,排著隊跟“珠峰大本營5200m”的牌子合影,而不能像在日本京都祇園的游客們,玩藝妓變裝,隨便在哪里站一站,都能融入周圍的環(huán)境。 所以很多人早上來,晚上就走了,甚至中午到,晚上就走了,住下來的人都不多。 眾所周知,住宿,是旅游收入的一個重大的業(yè)務項目。 路菲菲覺得游客們應該可以在這里多留點時間的,但是……他們?yōu)槭裁匆粝聛怼@個村子的前一站和后一站能玩的東西都比較花時間,所以,游客都跑了。 路菲菲一邊想,一邊在街上轉悠。 她抬頭,看到一個賣米糕粑粑的人家,坐在攤子旁邊的少女頭上也插著挺復雜的銀飾,但是跟苗族的銀飾不一樣。 路菲菲過去買了一塊粑粑,問起少女是哪個民族的,她說她是侗族的,她梳的是侗族發(fā)飾,這個村子里有二十多個人都是侗族。 路菲菲問道:“你家怎么沒有順便開一個梳發(fā)型的生意?” 少女搖搖頭:“外面來的人都喜歡苗族的,復雜,好看。我mama會梳,她現(xiàn)在在前面的店里幫人梳苗族的頭發(fā)?!?/br> “我覺得你們侗族的這個發(fā)飾也挺好看的呀?!甭贩品菩χf,“能幫我梳一個嗎?” “能!你想梳成什么樣的?” “有很多嗎?” “嗯,我梳的這是一種,還有一種是這樣的……”少女到里屋,拿出了一張一元錢紙幣。 那是第四版人民幣,上面有兩個少數(shù)民族少女的側臉。 少女指著右邊的那個發(fā)飾相對簡單的女孩子:“這也是侗族的發(fā)飾?!?/br> 確實,比起眼前這個少女的發(fā)飾,這個顯得太簡單了一點。 可是,有人民幣做示范,路菲菲還是很有興趣的,想梳一個同款,然后手舉一塊錢人民幣,拍一張。 路菲菲問少女:“你mama在哪里擺攤?我也許可以幫她找點生意。” 少女指著前方:“第一個轉彎的地方右拐就是了。” “好,我去看看?!甭贩品普f著,快步向少女指點的方向走去。 走到半拉,她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把少女給的一塊錢也捎來了,忘記還……要是她真不還,這事就是《震驚,邪惡的外地人竟然用這種手法詐騙無知少女》。 路菲菲一邊給自己想罪名,一邊找到了那個梳頭的鋪子。 有一些蠟染的成品,不多,應該是從外面批發(fā)來的。 一個中年女性坐在那里,無所事事。 她身邊擺著的苗族頭飾也不是很多,應該是家里沒什么本錢,所以干啥都只能干個半拉,游客過來沒什么可挑選的余地,就走了。 路菲菲拿著一塊錢人民幣,指著侗族少女的發(fā)型說:“我想梳這樣的t,行嗎?!?/br> “這種啊?行行行?!彼B連應聲。 在梳頭的時候,路菲菲問道:“你知道這個人民幣上的人嗎?” “知道???我娘家村子里的人,石奶引嘛,我們都認識她。” 路菲菲:“咦?你娘家村子,遠嗎?” “不遠,坐半個小時車就到了,那邊基本上住的都是侗家人。” “人口多嗎?好住嗎?” “不多,不太好住,沒什么好玩的?!?/br> 女人一邊梳頭,一邊絮絮的說著。 路菲菲留下梳頭的錢,把一塊錢也還給她了,跟她說:“你讓你女兒,來這邊做米糕,我看街上賣的都是方型的,你們努力努力,看看能不能弄出個模子,做成你們村口那個圖騰柱的樣子,或者是那個大屋的形狀,再用你們山上的蝴蝶豆、姜黃之類的顏色染一染,肯定賣得好。 你再給她梳個這樣的頭,把一塊錢紙幣就掛在她旁邊,寫個招牌——人民幣同款美女發(fā)型,富貴吉祥?!?/br> 說完,她匆匆走了,在鎮(zhèn)上找了車,輾轉去了侗族少女所在的村子。 當年的少女,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年過半百的老人,路菲菲下了車,找了擺小攤的老板打聽:“請問,您知道石奶引住在哪里嗎?” 老板馬上給給她指路:“知道知道,我們寨的名人哦。” 路菲菲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在家里織布,院子里還晾著一段剛剛染過的布。 路菲菲向她友好的打了招呼,拿出在鎮(zhèn)子上買的一箱餅干和牛奶給她:“第一次見面,一點見面禮。” “哎哎……來就來了,怎么還帶東西?!笔桃行┚o張。 她在寨子里出名了,人人都認識她,但是像路菲菲這種外地人千里迢迢專門過來的沒有。 路菲菲說:“現(xiàn)在全省在推廣旅游,你知道嗎?” “沒得聽說?!彼龘u搖頭。 路菲菲又說:“是這樣的,你們這邊,能看的東西不是特別多,自然風光嘛,其實大同小異,主要就是得有看看風土人情,就是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路菲菲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她解釋,石奶引聽她說了一堆,最后做出精準總結:“就是想讓我把游客吸引過來嘛?” “對!”路菲菲就喜歡這么直接的溝通對象。 石奶引對此沒有任何意義,她點點頭,答應了。 然后,就是得村子這邊也予以支持。 石奶引帶著路菲菲去找村長和村支書,這邊的人們,還是挺單純的,路菲菲說她是受省旅游局和省鐵路局的委托,來考查各個地方旅游資源的,他們居然就信了,什么介紹信、工作證都沒有看。 就因為她說出前陣子有攝制組在隔壁的村子里拍紀錄片,一般外人是不知道這個信息的。 路菲菲:“……” 嗯,跟某個明星的粉絲,相信一個人是xx明星工作室的工作人員,是因為那個人能說出那個明星的出生年月一樣…… 算了,不管怎么樣,選擇相信她,總比她還得想辦法自證要省事很多。 路菲菲剛才已經(jīng)簡單看過村子里的情況,這個村子比隔壁那個被寫在旅游手冊上的村子就多了一個“一塊錢人民幣上的侗族少女”,以及,由于這邊的物流不是很發(fā)達,稍微想買個工業(yè)化產(chǎn)品,都得去另一個縣所屬的集市上買,所以自給自足的東西比較多,比如這邊的女人們都得自己織布。 以及,確實不好住……也沒必要住。 路菲菲問起:“你們村子有沒有什么特別的民俗風情、節(jié)日活動?喜歡扎堆唱歌跳舞也行。有什么祭祀先人、神仙的儀式也可以?!?/br> 村長和村支書看到隔壁村發(fā)家致富,都急死了,整天抱怨:“他們有啥子了不起的嘛!不就是離火車站近!” 現(xiàn)在路菲菲問到頭上,他倆仔細一盤,悲傷的發(fā)現(xiàn):離火車站近,真的就是了不起。 因為他們也實在拿不出什么特別多的東西,他們村子侗族人多,隔壁村子苗族人多,大家都是少數(shù)民族,苗族還更花哨一點。 要說織布、染布……隔壁村子也會。 思來想去,竟然只有一個“人民幣少女”能絕殺。 “真會有人為了看她一眼,跑過來嗎?”村支書皺著臉,望向路菲菲。 路菲菲笑道:“你們第一次知道人民幣上的人是她的時候,是什么心情?” “好奇嘛,去問她嘛。” “嗯,其他人也一樣,會好奇的?!?/br> 村長最遠去過的地方是縣城,村支書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市里。 在兩人的概念里,從最近的車站,花八塊錢跑一個來回,就為了看一眼一個出現(xiàn)在一塊錢人民幣……而且還是已經(jīng)停止使用的一塊錢人民幣上的人……很是匪夷所思。 路菲菲知道很難跟他們解釋旅游者的心理狀態(tài),往返半小時的車程,對于旅行的人來說,八塊錢和半個小時的時間,真不算什么,很多人平時每天上下班都不止半個小時。 路菲菲也不對他們多做解釋,就說了一句:“只要你們愿意宣傳,肯定是可以的,現(xiàn)在印幾張宣傳頁,往火車上和火車站的旅游咨詢處放,還能趕得上這個暑假?!?/br> “愿意愿意!就是,我們要做點什么喃?” “我們村,沒得多少錢喲。” “印個大路牌,立在車站那邊,給人指個路,讓他們能找到石奶引家,這個沒有問題吧?!?/br> “沒有問題,我們安排幾個人帶路都可以?!?/br> 路菲菲點點頭:“你們村不好住,游客還得那邊的鎮(zhèn)上,但是吃飯,你們村應該是能供得上的吧?要是一下子來幾百個游客,你們這邊沒人燒火做飯,連口水都沒得喝,那游客是不會來的咯。” “不至于不至于……”兩人聽見有幾百個游客,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村支書喜滋滋地算了起來:“一個游客買一個花糕,一百個游客就是一百個花糕,一千個游客就是……每個花糕賺五角錢……一天就是五百塊喃!!” 路菲菲問道:“你說的是……一戶人家?” “啷個能喃……做不過來噻,還要干農(nóng)活,村子里有十幾戶人家……家家都留個女人做……”他們還在快樂的算花糕一個五毛,攤下來一戶人家一天能賺多少。 路菲菲打斷了他們的美麗夢想:“等一下,你們就賣花糕啊?不干點別的?” “花糕快噻,人來了,轉一圈,不就走了嘛?要是蒸得慢了,他們就回去吃了?!?/br> 嗯……他考慮的也是有道理的,對自己這邊的旅游資源也有著很清醒的認知。 路菲菲不死心地問道:“你們侗族應該也能歌善舞的吧……不能真的只有一個人能看吧?” “有是有……不過,不曉得城里人喜不喜歡聽……” “是什么?” 村支書:“侗族大歌,用侗族語唱的,漢人怕是聽不懂。” 村長補充道:“還有蘆笙舞,慶典的時候才跳?!?/br> 路菲菲追問:“是平時不能跳,或者是有什么特別的忌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