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三郎明天就要去學堂了,來回太麻煩了,時間也太久,哪怕有牛車也浪費時間。 還不如把這些時間留出來多學習學習,所以最終決定讓三郎住在學堂里。 鎮(zhèn)上的學堂招收的基本都是鎮(zhèn)上和周圍村子里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沒有牛車的,所以為了學習,學堂是提供住宿的,之前三郎上學的時候,也是住過的。 這一次收拾東西順便也把明天三郎要帶的東西一起收拾好,打包弄好,剩下的就是把三郎房間的鋪蓋換新的。 翻出了幾條新鋪蓋,這還是蘇寧來的時候,蘇母想著人家小姑娘剛來,又是大戶人家的,估計蓋不慣農(nóng)家的被子,專門去鎮(zhèn)上換來的,正好還有幾床呢。 天氣熱,一床被子,一床褥子也就夠了,不過這是兩個大男人,蘇母便準備了兩床被子。 就是床有些小,只能擠擠了。 收拾好后眾人就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蘇銘志帶著蘇三郎去了鎮(zhèn)上的學堂。 把蘇三郎送到學堂后,三郎一個人進了學堂。 三郎走進了學堂里,學堂還是舊時的樣子,順著自己的記憶,三郎見到了夫子。 “先生。” 夫子欣慰的看著三郎:“你來了。” 第64章 考教 鎮(zhèn)上學堂的夫子是一名秀才,人們都叫他周秀才,考中已經(jīng)多年,也曾經(jīng)試過考舉人,只是考了幾次,便發(fā)覺自己學識有缺,故而沉下心來安心學習。 在學習之余,建了這家學堂,細心的教導著小孩子們讀書識字考科舉。 也曾經(jīng)出過多次童生秀才。 夫子教了多年的學生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喜歡教導學生,看著學生從自己手中成長的感覺,便不再執(zhí)著于考舉人,但是每一次科舉的題目依舊會收集,不為自己,也為自己的學生。 夫子不在考科舉,但是他的學生有的還是希望繼續(xù)學習的。 如果有考中秀才之后,夫子會推薦學生去縣學學習,那里的師資力量比鎮(zhèn)上要的太多太多。 當年的三郎,也是夫子看中的,想著這孩子學習真的很好,本打算著等孩子考中童生之后,就給縣學寫推薦信。 多年的接觸交流,推薦一名童生入學,夫子還是有這個能力的。 可惜,后面三郎沒在學習,他一直覺得很惋惜。 最近發(fā)生在鎮(zhèn)上的事兒,他也聽說了,只是沒想到竟然就是三郎家。 “如今你家里如何,可能繼續(xù)安心讀書?”周秀才問道。 三郎恭敬的回答:“我家中大哥已經(jīng)歸來,可以安心讀書?!?/br> 周秀才送了一口氣:“那就好,這也不算埋沒了你的才華。這些年你可有繼續(xù)讀書?” 三郎有些慚愧的低下了頭:“有愧于夫子,前些日子才開始復習?!?/br>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何解?” 三郎回憶了一下所學的內(nèi)容,自信的說道:“子曾經(jīng)說過,富貴是人人都想要的,如果不能正當途徑得到,寧可不要……” 周夫子滿意的點點頭,他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秉持一顆平常心,不要因乍富而亂了心智,毀了一個好好地孩子。 目前看,學生的表現(xiàn)還不錯。 “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與之比。何解?” “君子對于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薄親疏……”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重道義……” …… 兩人來來回回數(shù)次,周夫子滿意的點點頭:“還不錯,不算是荒廢,你這幾天確實用功了。你先看著這幾本,以你的聰明才智,努努力,準備一下明年的童生試?!?/br> 周夫子摸著胡子,想了想,從書架上拿下來幾本書,遞給了三郎。 三郎松了一口氣,恭敬的回到:“是,先生?!?/br> 周夫子滿意了,揮了揮手讓三郎走了:“那你安頓好之后去學屋吧。” “是,先生?!?/br> 三郎退了出去,去了學屋。 學堂按照年齡以及學習的程度分為了四個等級,甲乙丙丁。 甲班的人都是童生過了,打算考秀才的人,學習程度較好。 當然如果你考了許多次沒有考中,就像是蘇家村請的童生夫子一樣,會被學堂勸退,考秀才的內(nèi)容也就那么多,多次不中,夫子會勸解你回家準備,或者找一份活計。 當然如果你家中有錢,一直在學堂學習也沒問題。 乙班的學生多數(shù)是準備考童生,考縣試的學生,如果多次縣試不過,則會被降一級回到丙班繼續(xù)學習基礎(chǔ)知識,打牢基礎(chǔ)。 丙班和丁班是按照年齡來劃分的,丁班一般都是剛?cè)雽W的孩童,丙班則是年紀稍微大一些,還需要多加磨煉才能參加童生試的學子。 而三郎進的就是乙班,基本上都是準備童生試的學子,雖然三郎荒廢了幾年學業(yè),但是之前底子打得好,也勉強算是趕得上進度,正好和乙班的人一起考。 今年已經(jīng)快要入夏了,明年年初大概就要準備童生試。 童生試分為三場,縣試,府試,院試,過了縣試才能被稱之為童生,縣試也是最容易過的,但是名額有限,每年總會刷下去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