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天之前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末日:我有堡壘和傀儡軍團!、六界圣主、暴力和親指南、精神病穿越修真界以后、咸魚夫夫今天飛升了嗎、惡役千金就必須付出代價嗎?(1v1 H)、魔尊來到末日殺瘋了、某美漫的幻想具現(xiàn)
第二日早朝。 李顯似是非常重視大唐少年大將軍江楓被刺殺一事。 命令薛元超嚴(yán)令調(diào)查。 同時,又安排狄仁杰在一旁協(xié)助。 看起來的確是一副,一定要查出真相的樣子。 可是明白的人都清楚。 這件事情的正主到底是誰,所為的調(diào)查,最后的結(jié)果,或許就是找一個替罪羊。 果不其然。 短短三天時間,就找出來了。 原來。 宋家因為宋之問之事,對江楓懷恨在心。 后來經(jīng)過了突厥和吐蕃的細(xì)作從中作梗,于安陽外埋伏刺殺江楓。 前因后果以及過程,都調(diào)查的清清楚楚。 讓人感覺,這件事情就是宋家之人所為,并不是坐在拿上的那位。 而朝野上下,也都開始改變了口風(fēng)。 江楓被刺殺一事,也算是塵埃落定。 只不過,宋家算是人在牢中坐,鍋從天上來。 本來就因為宋之問的事情,而被查出來他們犯了一些過錯。 這些過錯也并不是很大。 畢竟宋家也就只有宋之問進士及第、登臨龍門。 剩下的二郎和三郎,其實并沒有什么大才。 而宋之問的父親宋令文,雖然已經(jīng)做到了左驍衛(wèi)郞將,后來因為宋之問而升了官。 卻也并不是有多高。 宋家也因為宋令文和宋之問進入朝堂之后,這才開始慢慢發(fā)跡,占了一些良田、收了一些官員和商賈的錢財。 和有一些官員相比。 他們真的只是犯了小小的過錯,而且已經(jīng)受到了懲罰。 宋令文官降三級,成為了一個散官。 宋之問也被流放了。 可是沒有想到,這剛剛就要出牢房了。 卻又被金吾衛(wèi)的人帶走,說他們涉嫌謀殺當(dāng)朝大將軍江楓。 宋令文是一千個冤枉啊! 可惜,沒有人聽他們的冤屈。 來俊臣和周興兩人,為了能夠升官加爵,便直接上了刑法。 不過一刻鐘時間。 宋令文就招了。 而被流放的宋之問,也被押送回來,一起為這件事情背鍋。 其中,自然還有突厥和吐蕃的探子。 這些人,其實也不過是一些番邦商人而已,作者小本生意。 卻成為了朝堂大官口中的探子。 當(dāng)真是百口莫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一番折騰。 總算是湊齊了暗殺大唐大將軍江楓的幕后之人,有理有據(jù),還有正主。 這件事情也就此翻篇了。 裴行儉在白玉京內(nèi)喝著劍南春。 “大郎,老夫,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迸嵝袃€多少有一些意興闌珊。 不知道自己這么多年來,南征北戰(zhàn)、血戰(zhàn)沙場,到底是為了什么? 這一次。 竟然出現(xiàn)了太子謀殺有功的大唐大將軍。 當(dāng)真是大唐立國以來第一次,也是最讓裴行儉、薛仁貴這些名將寒心的一次。 “裴公,江某并不是不識大局之人,如今這局面,我等又能夠如何。” 江楓表示自己看的很開。 畢竟也算是百歲的人了,要是連這點兒心境都沒有。 那真的是白活了。 不過。 對于李顯。 江楓已經(jīng)知道該怎么安排了。 裴行儉見到江楓如此,思索了一下,問道:“以大郎之才,你對于如今的這朝堂,可有什么看法?” 江楓直言不諱,說道:“看法自然是有的,以這般大局來看,以后,必定是天后娘娘執(zhí)掌天下?!?/br> 裴行儉端著酒杯一口喝了下去。 “何以見得?” 江楓回道:“首先,便是殿下勢弱,不足以在以后掌控整個大唐朝野,聲望也不如天后娘娘。 其次,殿下,是壓不住朝堂的那些百官,更壓不住天后娘娘的威嚴(yán)。” 裴行儉聽出來江楓話中的意思了。 “大郎的意思是,陛下……。” 按照歷史來看。 這位陛下活不過明年了。 但是以江楓在貞觀時候的經(jīng)驗來看,有一些事情未必會按照本來的軌跡發(fā)生。 所以他也不敢斷定,這位陛下能不能活到明年了。 畢竟在有了高產(chǎn)農(nóng)物地幫助之下,天后娘娘的威望已經(jīng)超過了這位病弱的大唐帝王。 “丹藥于人并無好處,可以說是一種慢性的毒、藥,在丹藥的成分里面,有著一種毒素,慢慢地積累在人的身體內(nèi)。 長期服用丹藥,最后的結(jié)果,便是中毒而亡。 而這種死亡只是無聲無息,沒有人能夠查出來,死者是中毒而亡。 畢竟這些毒素?fù)p傷的乃是人的五臟六腑,日積月累之下,五臟六腑都壞了,就算是真正的靈丹妙藥,也治不好。” 江楓搖搖頭。 李治對于丹藥的追求,比李世民還要強盛。 當(dāng)初,他能夠勸得了李世民,那是因為他展現(xiàn)出來自己仙人的一面。 李世民自然是信服的。 可是現(xiàn)在的李治,江楓并沒有那個興趣。 他又不是李家的祖宗,為了一個王朝,還要用盡心思保住李家的位置。 皇帝,自然是有德者居之! 裴行儉聽到江楓的話,神色一時間更加地落寞了。 腦海中,已經(jīng)想到了天后娘娘到時候直接母儀天下的場景,那……。 一場風(fēng)波剛剛停息不久。 李治便帶著武后回到了長安,因為關(guān)中出現(xiàn)了災(zāi)害。 一場連綿不斷的大雨,讓關(guān)中出現(xiàn)了水災(zāi)。 水災(zāi)過后不久,卻又是一場大旱。 而民間卻出現(xiàn)了一些說法,那便是太子觸犯了太歲,不是一個賢德的太子。 而朝堂之上,也有一些人開始向東都洛陽送折子,說太子監(jiān)國不利。 李治無法,只好帶著武后回來了。 回來的第一時間,自然是開始救災(zāi),大唐去年可是賣出去不少舊糧。 一部分用來送往邊關(guān),支援那些邊關(guān)的將士們。 一部分自然是落入到了百姓的手中,所以水災(zāi)之后,倒也不像是歷史上所言的那般慘烈。 李治派遣出去賑災(zāi)的官員,也不敢碌碌無為。 因為旁邊還站著御史臺的人。 那些賣糧的商賈,這一次倒是心疼不已,早知道如此,就應(yīng)該多留些糧食。 水災(zāi)過后大旱,而青州等地,卻又出現(xiàn)了蝗災(zāi)。 一時間,大唐上下也是忙碌不已。 李治看著那些請求治太子監(jiān)國不利之罪的奏折,心中就有一些唉聲嘆氣。 總感覺有一些爛泥扶不上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