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
能夠擁有江楓這般遠見的目光的人,并不多。 在大唐人看來,戰(zhàn)爭必然是帶著死亡。 沒有人愿意得到自己親人在戰(zhàn)場上死亡的消息,更不愿意見到死亡。 除非不得不戰(zhàn)的時候。 把關于對外戰(zhàn)爭的爭論用大唐時代周刊報道出來,讓大唐百姓都參與進來。 這已經是前所未有的輿論讓步,更是前所未有的圣明之舉。 因為道理不辯不明。 在這個時候,朝廷的確可以直接下令開戰(zhàn)。 然而大唐的百姓就需要被動接受大唐對外的戰(zhàn)爭,被動接受自己的親人在戰(zhàn)場上死亡的消息,被動接受著一切。 當這種被動接受的時間長了,總會有爆發(fā)的一天。 魯大師說,不再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死亡。 百姓并不都是那種愚民,讓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心中還會沒有怨言。 大唐百姓現在對于大唐這個朝廷已經有了很大的信心,也有了很大的尊敬,更有了擁護之心。 百姓們也知道,朝廷本就沒有讓他們私底下爭論的責任。 縱觀歷史,也只有大唐李二陛下開啟了這一個國策,讓天下百姓都可論政。 朝堂之上,還是有一些大臣在據理力爭。 李世民坐在上面,也沒有辦法,他其實已經漸漸地站在了國師江楓那邊。 有生之年,日不落帝國。 這是多么偉大的功績,絕對能夠名垂青史萬萬年! 然而大唐將會面對整個西方之國,最大的敵人便是大食,至于那些無主之地,對于強大的大唐人來說,并不是有多難。 眼看著雙方已經要打起來了。 李二陛下這才看向了國師江楓,對方既然是主戰(zhàn)派,怎么也要拿出一些說法來。 “國師,你以為如何?” 隨著李世民的發(fā)問,百官們也都看向了坐在那里的國師江楓。 對于他們而言,這個朝堂之上。 國師的話已經猶如一道圣旨了,和坐在首位的陛下一樣。 一旦做出來的決策,便不是他們這些大臣可以更改的。 江楓站起來,施禮道:“陛下,這關于是戰(zhàn)是和,大唐時代周刊早已經發(fā)表。 臣以為,可以收集各地民聲,做一次調查,看一看民間對于這個事情的看法。 是戰(zhàn)是和,支持開戰(zhàn)者幾何,支持友好交流者幾何,或許可以給我等一個直觀看法?!?/br> 其他大臣不解,這需要多大的工程呀? 真要去一個一個問,然后記錄下來,還要收集不成? 李二陛下也不解,問道:“那此事又該如何去做?” “陛下,國子監(jiān)、弘文館、學宮的學士遍布各地,可以讓學宮的學士組織,一組記錄支持開戰(zhàn)者,一組記錄友好者,由國子監(jiān)、弘文館學士,以及御史臺的官員監(jiān)督。 不需要多久,政令發(fā)到各地,也不過七天,收集這些記錄也不過兩天,等我等看到這個的時候,應該是半月之后。 與其這樣爭論不休,不如看看百姓的想法?!?/br> 這一點,倒是符合了李世民的君為舟,民為水的想法。 其他大臣也覺得可行。 這并不是說,他們以后商討國策的時候,就要都去看百姓的想法。 只是這一次,乃是大唐要不要對外開戰(zhàn)的國策。 乃是重中之重,一旦開啟,便是不死不休的場面,誰也不敢說,自己就能夠完全保證,大唐不會因此而被拖累。 主站的一些有武將,也有文臣,主和的文臣,也有武將,這才讓朝堂之上一時間難解難分。 隨著國師的建言,李二陛下直接下了政令。 便隨著大唐時代周刊一起,發(fā)往了各地,連邊關的將士們都有一份。 八百里加急,又是累死了一些戰(zhàn)馬。 不過對于現在擁有著河套草原之地的大唐來說,這些戰(zhàn)馬的損耗,他們也完全能夠承擔。 要知道現在的大唐大軍,騎兵乃是以往的五倍不止。 這也是第一次百姓參與到國策中來。 一時間,整個大唐都熱鬧起來了。 百姓們紛紛聚集在了衙門前,開始上報自己的想法,是戰(zhàn)是和,一字卻重千斤。 不少急切的百姓,在早早就站在衙門前。 “你說,我是支持開戰(zhàn),還是支持友好?” “你是支持開戰(zhàn),還是支持友好?” “我跟你說,一定要開戰(zhàn),因為聽說,大食那邊的物資很豐富,西邊有著非常肥沃的土地。 到時候,我們就有了更多的糧食!” “呵,要那么多糧食干啥?你現在又不是吃不飽!” “你是傻啊,我這不是為了我孫子著想嘛,老朽那田地,現在的確能養(yǎng)活一家子,但是我那七八個孫子長大了,又該如何?” “是喲!” 一下子許多人都覺得,這開戰(zhàn)是有必要的。 大唐必須要開疆拓土。 因為他們養(yǎng)活了不少娃,到時候,這些娃總要吃的吧。 大唐的疆土的確有些不夠用了。 其實,現在的大唐連一億人口都沒有,以他們的速度,就算是再過三四代,那也是足夠了。 然而人心總是不足的。 誰都想要讓自己良田百畝,就算是荒著,這心理也舒坦啊。 而且,還有不少的商人是支持開戰(zhàn)的。 所以只要是給錢了,一些百姓自然愿意拿著錢,去喊上一句愿意開戰(zhàn)。 憑白掙了五六錢,可以買點好穿的好吃的了。 半月之后。 這一場全民參與的調查,總算是完成了。 一時間,百姓的議論之聲更大,好像人人都參與時政,人人都帶著一些自豪一樣。 如此盛世,讓那些經歷了兩朝的老人,讓那些熟讀史書的大儒,也不禁感嘆。 繁花似錦如貞觀,盛世長安夜未央。 大家無不對如今的大唐,豎起大母不知,無不對外說著自己乃是大唐人。 等到這百姓的心聲擺在了朝堂之上的時候,說服力也明顯開始傾斜起來。 李二陛下也沒有想到,從來都是反對戰(zhàn)爭的百姓,這一次竟然會有如此大的心聲。 兩相對比,他這位大唐帝王好像都有一些自嘆不如,感覺自己是不是老了。 不僅僅是李二陛下沒有想到,就算是那些大臣也都是,他們沒有懷疑這里面弄虛作假。 因為己方監(jiān)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們派出去的人,也回話,百姓們似乎非常支持開戰(zhàn)。 特別是邊關的將士們。 似乎支持聲更大。 李世民從影衛(wèi)那里也得到了很多關于這一次百姓參與國策的反饋,不得不說,國師江楓治國很有一套。 自己還一直想著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明君和圣君,對方一個小小的手段,就讓他自然而然成為了千古第一明君。 如此手段,也只有這位仙人弟子可以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