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三章 勸稱帝
劉協(xié)死了,大漢最悲慘的皇帝終于走到了盡頭。 他雖然死了,但是還有兒子。按照傳統(tǒng),臣子要擁立他的兒子繼位。 所以楊彪等漢朝老臣紛紛出言要擁立新君,卻遭到了司馬懿親信的反對。 雙方就立新君的問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 此時司馬懿氣候已成,又攜帶者開疆拓土之功,漢室那點余威根本就鎮(zhèn)不住他。 群臣也多是些墻頭草,反正跪誰都是跪。 再說這個時候支持,還能撈個從龍擁戴之功,何樂而不為? 于是乎,群臣一邊倒的支持司馬懿繼位新君。 楊彪獨木難支,只得含恨辭別。 公元二一零年,司馬懿在朝臣的擁戴下,登基做了皇帝,改國號為晉。 晉朝提前誕生了。 …… 消息傳到了外面,諸侯一陣嘩然。 雖說這年頭漢朝的皇帝不值錢了,但大家表面上也要尊重一下。 這個司馬懿倒是好大的魄力,直接就把皇帝拉下了馬,自己當皇帝了。 漢統(tǒng)算是徹底的結束了。 不過這樣也好,大家也少了很多顧忌。 不少人也蠢蠢欲動,想過一把稱帝的癮。 …… 長安城。 一幫將領焦急的站在殿外等候著。 他們也是來勸郭嘉稱帝的。 畢竟?jié)h統(tǒng)已經(jīng)沒了。 如今郭嘉占據(jù)了大漢的大半的地盤,實力遠超他人。既然那些阿貓阿狗能夠登基做皇帝,郭嘉為什么不能? 于是乎無數(shù)奏章送到了郭嘉的面前。 郭嘉卻一直沒有回應。 這一次,群臣有些坐不住了,他們打算聯(lián)合起來共同逼宮。 恰好這段時日是各地大員回朝續(xù)職的日子,很多重量級的大員也紛紛寫信上書。 長安此刻有三大勢力,一個是將軍府系,以戲忠趙云等人為代表。他們屬于郭嘉的嫡系人馬。第二個是官府系,以諸葛亮為代表,他們代表著長安周邊的官府。在劉協(xié)沒死的時候,名義上還是漢朝的官員。第三個就是外地系,以徐庶張昭田豐等人為主,他們代表了外地的力量。 這三大勢力以將軍府系最為龐大,戲忠也是勸說郭嘉登基的主要力量。 如今更是趁著四方大員都來京續(xù)職的時機逼迫郭嘉登基。 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郭嘉卻給了他們一個避而不見。 這也是自然。 當皇帝也不能吃相太難看了。 至少要推讓三次,這才勉強為之。 郭嘉是個要面子的主,自然也會拿拿架子。 只是讓群臣沒有料到的是,眾人連連勸了好幾次,郭嘉卻一直沒有接茬。 眾人無不郁悶。 差不多就得了,不要太較真了。 貌似這位主公不按套路出牌。 戲忠等人又耐心勸慰了幾次,卻一直泥牛入海沒有動靜。 這時他們才意識到一個重要的問題。 郭嘉似乎不太想登基做皇帝。 如此一來,眾人忍不住慌了。 郭嘉若是不當皇帝,他們的前程怎么辦? 戲忠等人著急,能想的辦法都想了,無奈郭嘉就是一個不露面,讓他們十分的郁悶。 不得已,戲忠只得求助于新近重臣諸葛亮。 其實對于這個年輕人,開始的時候戲忠是不怎么看好的。 臥龍雖然名氣很大,但也沒有什么執(zhí)政的經(jīng)驗,與其把長安這種戰(zhàn)略要地交給他,還不如交給其他經(jīng)驗豐富的大臣。 戲忠內心是傾向于好友徐庶的。 這些年冀州的發(fā)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在番薯這種高產(chǎn)作物沒有到來的時候,冀州成為了整個北方的糧倉。 徐庶功不可沒。 但是諸葛亮是個人才,短短的一兩年就把長安整治的井井有條,比之賈詡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算是徐庶來了,也未必比他做的更好。 再加上諸葛亮是個聰明人,懂得分寸,對他們這些老人十分的敬重,戲忠也心生好感。 所以把這件重要的事情交給諸葛亮。 諸葛亮也不敢怠慢,當下帶著眾人的期望求見郭嘉。 來了來了! 不知誰喊了一句。 眾人的目光登時被吸引了。 諸葛亮正從將軍府了走出來。 “孔明,如何了?” 戲忠立即迎了上去。 “沒見著!” 諸葛亮無奈的搖了搖頭。 他帶著眾人的希望,去見郭嘉,沒想到也吃了一個閉門羹。 郭嘉壓根就沒見他。 “怎么會這樣?” 戲忠頓足說道。 諸葛亮可算是云州的新貴,郭嘉一直視其為手足,對他十分哦信任。 就連諸葛亮都見不到郭嘉,這一次聯(lián)合逼宮算是沒戲了。 戲忠怎么也就想不通。 郭嘉為什么不愿意登基? 也許…… 諸葛亮遲疑了一下,道:“主公心向漢室,不愿這個時候登基吧。” 心向漢室? 戲忠啞然搖頭。 他對郭嘉十分的了解。 那位爺心中從來就沒有忠義二字。 當初還是一個小太守,就敢?guī)е筌妵コ⒌能婈?,殺死朝廷命官?/br> 這種人哪里會將一個瀕死的王朝看在眼中? 不過諸葛亮說的另一點或許有道理。 郭嘉不是不想登基,而是不想現(xiàn)在登基。 若是劉協(xié)還在,或許他不想登基還情有可原。 可現(xiàn)在劉協(xié)不在了,司馬懿晉朝已經(jīng)取代大漢了。 這個時候郭嘉登基為帝,百姓也能接受。 再說司馬懿滅漢興晉,此乃大逆不道之事,正是大家討伐不臣的時機。 只要郭嘉豎起義旗,相信天下英雄必然會共擊司馬懿。 “看來主公心中另有打算,我勸說諸位不要心急,此事要徐徐圖之才好?!?/br> 諸葛亮由衷的說道。 郭嘉不愿意回應這件事,已經(jīng)向他們表達了態(tài)度。 如果這些人繼續(xù)不依不撓,反倒會引發(fā)不美。 諸葛亮的意思先放一放。 也好! 戲忠也點了點頭。 強扭的瓜不甜,如果郭嘉不愿意,他們也強迫不了。 這件事也正如諸葛亮所說。 可能郭嘉覺得時機不對。 散了吧! 戲忠揮手對眾人說道。 眾人忍不住面面相覷好一陣子,這才轟然而散。 看到大家都散了,諸葛亮也松了口氣,轉身就要離開。 “孔明請留步!” 這時戲忠忽然喊住了諸葛亮。 “長史有和吩咐?” 諸葛亮詫異的看著戲忠。 對于云州系的老人,他還是很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