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四章 遷都
“終于又回來了!” 看著高聳的長安城,郭嘉滿意的點了點頭。 留下張任和法正守西廣郡后,他第一時間回到了長安。 屬下拜見主公! 賈詡等人立即迎了出來。 這段時間,長安在賈詡的治理下,已經初步恢復了生機。 賈詡是個能臣,治理民政也是一把好手。 長安是賈詡發(fā)跡的起點,也是他一生的污點。 若不是賈詡,李郭汜等人也不可能打下長安城,也正因為如此,這座千年古城又經歷了一場血雨腥風。 經過李郭汜之亂,百姓們死的死逃得逃,整個長安周邊都空了。 賈詡也因為如此成為了天下有名的毒士。 可以這么說,賈詡對不起關中的百姓,所以他此番回來也是來贖罪的。 “文和辛苦了!” 郭嘉伸手扶起了賈詡,笑道:“看樣子,長安恢復的不錯。” “都是大家努力,同僚支持的結果?!?/br> 賈詡也笑了笑。 在他不遺余力的治理下,周邊大量的百姓涌入,長安漸漸恢復了生機。 這樣多虧了并州刺史荀攸和冀州刺史徐庶的大力支持。 要不是他們在后面不遺余力的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要人手給人手,長安城也不可能短時間重建起來。 眼下的長安已經初步擁有了十萬多的人口。 這些人口的涌入給賈詡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兵員補充。 還是那句話,要想在一個地方立足,就必須依靠當地的百姓。 沒有百姓的城池就是一座死城。 賈詡現(xiàn)在成為了長安城的最高長官,官署就設在董卓以前的太師府。 從周邊涌入長安的百姓中也有不少讀書人,畢竟關中也曾經是士族云集之地,賈詡從他們中挑選了一些人才,充實了長安官署的基層。 這些人久經戰(zhàn)亂,對家鄉(xiāng)還是大有感情的,所以也工作也十分的賣力。 整個長安進入了良性的發(fā)展。 不錯! 看到這一切之后,郭嘉滿意的點了點頭,原本他并沒有打算讓賈詡來長安主事。因為賈詡是大將軍府的長史,負責大將軍府的一切事物,這可是一個重要的職務,沒有了他大將軍府就運轉不開了。 最初郭嘉心中的人選是滿寵。 滿寵也是郭嘉最初的班底,前些年一直駐守在太行山,監(jiān)視太行山群盜,擁有獨當一面的經驗。 讓他駐守長安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賈詡強烈的要求來長安的,說是自己欠長安百姓的,所以要回來贖罪。 思來想去,郭嘉也覺得有道理,就準了賈詡過來。 這個賈詡也沒有讓他失望,短短的半年時間,就把長安以及三輔的地方經營的有聲有色。 “聽聞主公巧施妙計,一舉拿下了半個益州,實在是屬下嘆為觀止。” 賈詡由衷的說道。 當初這位爺只身前往益州的時候,遭到了所有手下的反對。 賈詡也覺得身為云州之主,郭嘉理應身居高位,不可冒險進入他地。 再說以云州的實力,郭嘉根本就用不著冒險。 但是無論大家怎么說,都沒有打消這位爺積極性,他還是來到了益州。 接下來幾番風雨過后,這位爺憑借吸納了益州軍的四萬降兵居然就占據了半個益州,還拿下了劍閣這個戰(zhàn)略要點。 不費一兵一卒就打敗了十萬西涼軍,拿下了半座益州,賈詡心中極為佩服。 反正他是不可能的。 當然,大將軍的身份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沒有郭嘉親至,張任等人也不可能死心踏地的投靠云州。 畢竟大將軍親至跟派一個使者去,這根本就是兩回事。 從這一點上來看,冒險還是值得的。 呵呵! 郭嘉只是微微一笑。 拿下益州也是有些偶然的成分在里面,他原本的目的只是想拿下長安截斷西涼軍的退路。 只是馬超和劉璋實在是太不爭氣,郭嘉一番手段就把他們打的潰不成軍。 憑借張任的四萬降卒就能打下劍閣,郭嘉自己也沒有想到。 “文和,有件事情我想問問你?!?/br> 郭嘉忽然咳嗽了一聲。 主公請說! 賈詡急忙抱了抱拳。 郭嘉成全了他回長安贖罪的事情,后者十分的感激,做事也比以前著調了一些。 呵呵! 郭嘉忽然沉吟了一陣,道:“如果我把云州的中心盧奴城搬到長安怎么樣?” 什么? 聽到這里,賈詡忍不住呆住了。 郭嘉這是要遷都啊。 經過這十幾年的發(fā)展,盧奴城早就成為了云州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云州大小高官家眷都居住在云州,百姓們也安居樂業(yè),這可不是說搬就能搬的啊。 再說云州地處郭嘉勢力的中心,周邊的領土形成一圈天然的屏障,外敵想要打進去十分的困難。 長安雖然地勢險要,但周邊可都是敵對勢力啊,再說他們占據長安才半年多的事情,群眾基礎也不夠啊。 萬萬不可! 賈詡急忙站了起來。 “主公,此舉不僅勞民傷財,還有極大的風險。屬下以為,不可cao之過急,至少也要緩上幾年為好?!?/br> 都城是一方勢力的要害之地,自然要建設在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地方,盧奴那邊雖然有些偏僻,但十分的安全。 經過郭嘉的不懈努力,北方游牧基本上被消滅的差不多了,余下也元氣大傷,幾十年內不可能形成威脅。 再說,北方三州互惠互補已經形成了良性的發(fā)展,冀州為云州提供充足夠糧食,幽州為云州提供豐富的畜牧制品,云州日漸繁榮的制造業(yè)有給兩州提供了大量的財力支持。 另外三州直接豐富的水路資源構成了一個內網,大大的加快了三州之間的互通有無。 不僅如此,通過郭嘉十幾年的統(tǒng)治,當地百姓對郭嘉的忠誠已經根深蒂固了。 天時地利人和都在云州,這時遷都絕對是個昏招。 賈詡是不敢茍同的。 文和啊! 郭嘉嘆了口氣。 他自然也知道這個時候遷都是不智的,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也。 當初郭嘉的重心在北方,所以要建都云州。 但現(xiàn)在北方已經穩(wěn)固了,是時候把目光盯在全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