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形式再變
還有! 王允的話還沒有結(jié)束。 “本官建議,廢除宦官主政的弊端,從此宦官不得升遷!” 好! 眾人齊聲歡呼。 在大漢朝,宦官干政的弊端延續(xù)了幾千年,如今宦官勢力全滅,也正是消除這一弊端的時候。 王允的話立即得到了眾人的擁護,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官員,他們是朝中的清流,對宦官可謂是深痛惡絕。 王允這句話可算是說道他們心坎里了。 咦! 袁隗驚訝的看著王允。 河南尹雖然有些權(quán)利,但是在袁隗眼中不算什么,再加上王允也一直不顯山露水的,所以袁隗一直沒把這個太原人放在眼里。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如今王允輕輕松松的說了兩句話就把中立派和清流拉攏到了自己身邊了。 他這是想趁亂出頭??! 袁隗的雙目瞇了起來,心中暗暗的冷笑。 看來朝中也有人想渾水摸魚了。 袁隗為官這么多年,政治手腕十分的厲害,又豈會讓一個新人冒頭。 說得好! 袁隗拍了拍手。 “子師這番話深得老夫之心。遠的就不說了,就說近的十常侍吧,皇宮的這場浩劫都是由他們引發(fā)的。如今宦官已滅,取消宦官干政正恰當(dāng)。但是……” 他忽然頓了頓。 “十常侍雖然滅了,其黨羽猶在。這個都鄉(xiāng)侯郭嘉就是其中之一,不知道王令尹如何對待這些十常侍的黨羽呢?” 以子之矛攻之盾! 袁隗輕輕松松的拋出了一個難題給了王允。 你不是說要取消宦官干政嗎? 那先把郭嘉這件事解決了,不解決這個問題,其他的就免談。 問題是王允能解決郭嘉嗎? 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眾人的目光再次落到了王允的身上。 王允淡淡一笑,道:“太傅大人將郭嘉歸于十常侍的黨羽,可有什么憑證?” 既然他站了出來,自然有應(yīng)對的辦法。 憑證? 袁隗冷笑了一聲,道:“這還需要什么憑證?滿朝文武誰不知道郭嘉是走了十常侍的路子當(dāng)上中山太守?他此番來京也是奉了十常侍的命令?!?/br> 是嗎? 王允針鋒相對道:“十常侍何德何能能給郭嘉官職,這官職歸根結(jié)底還是先皇給的。既然是先皇給的,那就是大漢的臣子,何來十常侍羽翼之說?莫非太傅認(rèn)為先皇給的恩賜都是十常侍的授意嗎?” 他哼了一聲,道:“至于郭嘉奉十常侍之命來京更是可笑了。十常侍有何能耐能夠命一方牧守帶軍入京?這自然也是先皇的意思了。既然官職是先皇給的,也是奉旨進京的。再說那郭嘉雖然奉旨進京,但一直屯在孟津,何曾進洛陽一步?洛陽之亂跟他有什么關(guān)系?不僅如此,人家還是救了太后和皇子劉協(xié),是救駕的大功臣。太傅大人一口一個宦官羽翼是何居心???莫非滿朝文武只有你們袁家才是功臣嗎?太傅大人,為一己之私,壞了朝廷大事,真的合適嗎?” 一席話說的袁隗臉色難看之極。 他發(fā)現(xiàn)自己再次小看了王允。 這廝不僅早有算計,辯才也十分的了得。 是個不可小覷的對手。 隨著王允的一番話落地,袁隗努力將郭嘉孤立在群臣的對立面的目的徹底被破壞了。 不僅如此,這個舉措反倒成了袁隗排除異己的例證。 一些臣子登時議論紛紛。 好一張利口! 皇甫嵩朱俊盧植無不暗中贊嘆。 他們雖然跟王允早就認(rèn)識,但也是第一次發(fā)現(xiàn)王允辯才厲害。 短短的幾句話就化被動為主動,順帶著給袁家安了一頂獨攬大功排除異己的帽子。 十分的漂亮! 如今,壓力已經(jīng)轉(zhuǎn)移到袁家的頭上了。 畢竟他們才是最大的阻力。 混帳東西! 袁紹勃然大怒。 “我袁家四世三公,歷代忠良,豈能容你如此污蔑?王允,你少在這里妖言惑眾了。” 眼見袁隗受辱,他自然是坐不住了。 哈哈! 王允很有膽色,當(dāng)下笑道:“好一個歷代忠良,既然如此,我來問問袁校尉?;蕦m之亂究竟是怎么引起的?衛(wèi)將軍董重又是誰殺的呢?” 一席話再次說的袁紹惱羞成怒。 “豎儒,找死!” 說著拔出劍來。 他這么一拔出劍來,后面的顏良文丑也跟著拔劍。 “愿為太傅誅殺叛逆!” 帳外的鮑信淳于瓊等人也齊聲呼喊。 “誰敢為難令尹大人!” 董卓大怒拔劍。 他這么一拔劍,呂布等并州將領(lǐng)也拔出劍來。 雖然董卓跟王允也沒有什么交情,但是王允邀請他這個外來戶掌握兵事,正和董卓的胃口。 所以袁紹威脅王允的時候,董卓自然不能袖手旁觀。 “你想試試我劍的鋒利?” 袁紹大怒。 先前攝于西涼軍的數(shù)量,他選擇了隱忍,這會兒他吸收了近衛(wèi)軍和周邊的郡兵,實力大增,也不怎么把西涼軍看在眼里了。 “你的劍鋒利,我的劍也一樣鋒利。” 董卓也冷笑一聲。 眼見二人就要卯上了。 住手! 這時,袁隗再次站了起來。 他被王允逼到了一角,如果再不說點什么的話,恐怕就會失去所有人的支持。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我袁隗做事對得起蒼天社稷對得起良心。” 他冷笑了一聲,繼續(xù)道:“老夫的功過自有公斷,至于其他的也不想解釋,也沒必要解釋。既然王令尹認(rèn)為郭嘉是功臣,那老夫就不說什么了。咱們大家拭目以待。也好看一看這個功臣的真正嘴臉。本初,我們走?!?/br> 說著拂袖而去。 不得不說,姜還是老的辣! 這一招以退為進,袁隗用的十分漂亮。 既然你認(rèn)為郭嘉是功臣會交出太后和劉協(xié)的,好啊,那我看著。也讓大家看著。 看看誰究竟是信口開河? 權(quán)力面前人人貪婪,郭嘉拿到了太后和劉協(xié)這么有力的籌碼,自然不會輕易的放出來的。 只要郭嘉獅子大開口,王允自然是灰頭土臉。 到時候,他的話自然是不攻自破。 見識了郭嘉的嘴臉之后,眾人還是回到袁隗的身邊繼續(xù)支持袁隗。 那時,袁隗仍然是最后的勝利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