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辯才無雙
聽到蔡琰這么說,高順更加的不知所措。 他不過是個敗軍之將而已,居然能夠讓郭嘉的夫人,當(dāng)朝的干殿下親自伺候,當(dāng)真是有些受寵若驚。 “夫人太客氣了,高順不過是個敗軍之將而已。既然已經(jīng)落入了云州軍的手中,高順也只求速死而已。” 高順淡淡的說道。 他指揮并州軍攻城,也殺死了不少云州軍的士卒,如今落到了云州軍的手中,多半不會有什么好下場的。 高順不怕死,所以與其也很平靜。 “將軍不要妄自菲??!” 蔡琰微微一笑。 “如今并州軍大敗,丁原也死在呂布的手中,他已經(jīng)是自取滅亡了。將軍有擎天駕海之才,又何必一條道走到黑?” 高順笑了。 他忽然明白了蔡琰的目的。 這是來招降來了! 高順一向不茍言笑,如今笑起來也十分的古怪。 “殿下不必說了?!?/br> 他深吸了口氣。 “我敬你是漢朝的干殿下,非是反賊郭嘉的夫人,這才以禮相待。” 反賊郭嘉! 聽到這個字眼,蔡琰秀眉輕蹙。 蔡邕一直都是儒家的典范,一直都以忠孝持家。 雖然她也不敢茍同郭嘉的某些做法,但是郭嘉畢竟沒有明目張膽的造反。 如今卻被誣蔑為反賊,蔡美眉很生氣,后果很嚴(yán)重。 “高將軍,妾身一直聽聞你是一個忠誠君子,但是聽你這么一說,看來傳聞有誤?。 ?/br> 你說什么? 高順有些惱怒,他一直都很愛惜自己的名聲。 高順可以容忍別人對自己的行為說三道四,但是絕對不能容忍別人對自己的品德說三道四。 如果換了別人這么說,高順早就老拳相向了。 不過說這話的是蔡琰,他卻是有氣沒地方撒。 哼! 高順重重的喘了口氣,以示抗議。 呵呵! 蔡琰微微一笑,她忽然發(fā)現(xiàn)這個高順有時候也蠻可愛的。 “將軍污蔑我夫君為反賊?這一點妾身并不敢茍同。并州軍奉旨入京,是為國為公。并州刺史丁原居然為一己之私下攻打并州軍。如今也是自取滅亡?試問將軍,究竟是誰才是反賊?” 這…… 高順登時沒話說了。 這一次云州軍是奉旨進京,并州軍卻是受了大將軍何進的命令來攔截。 一個是大將軍的命令,一個是皇帝的圣旨,誰是叛逆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不過高順也不服氣。 “殿下,當(dāng)初可是郭嘉把匈奴人引進并州的,也是他帶著手下在并州掠劫的,這總不能說是奉了旨意吧!” 并州軍之所以對郭嘉咬牙切齒,除了丁原的授意之外,更多的就是源自這一次。 是嗎? 蔡琰淡淡一笑,道:“如果不是并州軍屯兵樂平對云州意圖不軌的話,云州軍也不會禍水東引吧!妾身就不明白了,并州就不是大漢的領(lǐng)土,并州軍軍就不是大漢的士卒?既然都是大漢的士卒,為什么抗擊匈奴非要讓我們云州一家來做呢?” 這…… 高順再次啞口無言。 這件事他也是很清楚的。 當(dāng)初匈奴人入侵的時候,丁原也是受了何進的指示,避而不戰(zhàn)坐視匈奴入侵云州,待雙方兩敗俱傷之后再來個漁翁得利。 從這一點上來說,郭嘉禍水東引也沒有什么不對? 算了! 高順頹然坐了下來。 丁原死了,呂布叛逃了,并州軍也散了。 再討論這個有什么意義? “忠臣不事二主,殿下的好意高順心領(lǐng)了,只求速死而已。” 說著閉上了眼睛! 當(dāng)初敗落的時候,他早就打定了主意,就算是落到了云州軍的手中也不會投降。 好一個忠臣不事二主! 蔡琰緩緩的站了起來。 她凝視著高順,一字一句道:“并州軍奉旨入京,是為國為公。并州刺史丁原居然為一己之私下攻打并州軍。這是大逆不道,是叛逆。自古邪不勝正,丁原這也是自取滅亡。敢問高將軍,你是大漢的忠臣,還是他丁原的忠臣?” 蔡琰的聲音雖然不高,但是句句如晨鐘暮鼓一般撞在了高順的心田。 我…… 高順有些張口結(jié)舌。 蔡琰的理不讓。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高將軍一心尋死,可曾想過養(yǎng)育你的父母?沒有。高將軍可曾想過培養(yǎng)你的朝廷?也沒有?高將軍現(xiàn)在想的就是迂腐為了一個亂賊賊子盡忠盡孝?” 她忽然厲聲道:“高順,你覺得這樣做對不對得起你的父母,對不對得起朝廷,對不對得起你自己?” 高順渾身一顫,忍不住癱倒在地上。 他已經(jīng)無言以對了。 對不起父母! 對不起朝廷! 對不起自己! 他高順這么做什么也對不起,唯一對的起的就是那個尖酸刻薄因私廢公的丁原。 蔡琰再進一步。 “高順,現(xiàn)在有一個機會擺在你的面前。我夫君郭嘉求賢若渴,你原本就有擎天駕海之才,為什么非要跟丁原這個亂臣賊子一路走到黑?到我們云州軍來吧,在這里你可以發(fā)揮你的才華,他日建功驅(qū)除胡虜立業(yè)封侯拜將也不在話下。到時候,朝廷以你為榮,你的父母也會以你為榮的?!?/br> 聽了蔡琰的一番話,高順忽然如醍醐灌頂,一剎那醒悟了過來。 他從軍是為了什么? 為的正是建功立業(yè)封妻蔭子,如今卻為一個丁原一條道走到黑,的確有些不值得。 如今聽到蔡琰良言相勸,他哪里還有什么顧忌? “多謝殿下提醒,高順一時糊涂險些大錯特錯,如郭將軍肯收留我這敗軍之將,我高順愿意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話音剛落,一聲大笑傳來。 “高將軍大才,我郭嘉可是仰慕已久了!” 兩道人影走了進來,正是郭嘉和徐庶。 原來郭嘉愛惜高順的才華,一心想收歸己用。但又知道高順愚忠,自己出面的話恐怕會適得其反。 就在這時,徐庶忽然舉薦了一人,自信滿滿說一定能夠說服高順。 郭嘉還有些納悶,自己手下什么時候出現(xiàn)了這等人才。 當(dāng)徐庶說出這個人的名字時候,郭嘉登時有些大吃一驚。 徐庶舉薦的這個人正是蔡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