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書迷正在閱讀:空降熱搜:傻白甜上仙和國民總裁組CP了、極品神眼、寵妾滅妻?這宅斗文炮灰我罩了、都市之透視醫(yī)圣、大齡傻女:農家姑娘不愁嫁、開局揭皇榜,我爹竟是朱元璋、我一直在掛機、紫羅蘭永恒花園、穿書七零,我成了賣兒的作死女配、快穿:靠生子成絕嗣帝王心尖寵
謝知讓兩根手指掐住她的嘴唇,嘴中笑罵:“一大清早小嘴兒就甜津津的,想膩死誰?” “唔唔……”姜蜜心里大喊一聲糟糕,推開他的手跑到銅鏡前查看,果然見嘴邊紅艷艷的一圈,氣得大喊,“謝子曄!你討厭死了!” 躺在床上的謝知讓嗤笑一聲。 自從這小嬌嬌從糟老頭那里得知自己的字,三天兩頭便要“謝子曄謝子曄”地喊他。以前不知他的字,她只有氣急了才敢壯著膽子連名帶姓叫他一聲以表不滿。 如今倒好,膽兒真是叫他給養(yǎng)肥了。 “過來親我一口,再叫聲好聽的,我就考慮起來?!?/br> 這話一出,屋內伺候的丫鬟皆掩嘴偷笑,惹得姜蜜更加羞惱。 “你不要臉!” “過來。” 謝知讓將手墊到腦后,眼簾輕闔,喉間發(fā)出一聲輕笑,悠哉悠哉等著那小兔子乖乖送上門。 果然,沒半晌功夫,那小嬌嬌便氣呼呼跑進來,頂著一嘴紅彤彤的口脂便往他臉上親。 謝知讓也不在意她這泄憤似的親法,等人身子往后撤要走時,一手將人攔腰抱住,仰脖貼了上去,撬開牙關長驅直入,直將人親得腰肢發(fā)軟、腿腳輕顫。 姜蜜雙手揪住男人衣襟,松了又緊,緊了又松,滿頭釵環(huán)撞在一起,叮叮當當一陣響。 “今日乖乖的口脂,是桃花味兒的,是也不是?” 姜蜜看著男人唇上沾染的口脂和涎水糊成一團,白皙面頰上密密麻麻都是女子絳紅的唇印,眼睛水潤而勾人,登時羞紅了臉。 他……他就是個妖精! 謝知讓拇指輕撫她挺翹的唇珠,低聲誘哄:“乖乖,叫聲好聽的來?!?/br> “讓讓哥哥,你快起來吧讓讓哥哥?!?/br> 謝知讓低低笑出聲,嗓音帶著些許沙啞,直笑得姜蜜心尖發(fā)麻。 “真乖?!?/br> 見謝知讓終于起身,姜蜜長舒一口氣,親自為他取出要穿的衣裳,而后將糊了的口脂細細擦拭干凈,再叫丫鬟一點一點描摹朱唇。 等到謝知讓換好衣裳靠在門邊時,姜蜜眼前一亮。 但見那男子面如冠玉,目若流星,一身香色緙絲飛魚貼里,外穿月白織金褡護,腰束玉帶,通身氣質溫潤,就連往日飛揚跋扈的四爪飛魚,今日都顯得溫順許多。 謝知讓抬手搭在姜蜜手腕上,香色和金色交疊,月白和魚肚白相映,顯得二人格外登對。 他目光意味深長地在姜蜜臉上流連片刻,直看得這小嬌嬌心虛氣短、眼神游移。 “哎呀夫君,咱們快走吧。娘和嬸娘她們都該等急了?!?/br> …… 福陽長公主乃今上親姐,那等榮寵,在整個大內都是獨一份的。 長公主府的后花園內有一處清泉,泉水順假山流下,匯入荷池。一入夏,碧荷接天,紅花映日,泉水叮咚如佩環(huán)之音,既得清涼,又得雅趣,十足享受。 故而每年夏日,長公主府都會在府中設清涼宴款待京中貴客。久而久之,未婚的便在宴上相看,已婚的便在宴上交際,引得眾人都十分重視這場宴會。 “唉唉唉,你們聽說了嗎?太子妃今日也會來參加宴會呢!”一粉衣姑娘花蝴蝶般翩翩走進一群人當中,神色鮮活,眉眼靈動。 “太子妃竟也來?還得是長公主有面子,連太子妃都能請動?!?/br> “你知道什么呀!”那粉衣姑娘翻了個白眼,壓低嗓音道,“我估摸著她是為了謝家來的?!?/br> 身邊的黃衣姑娘顯然不清楚狀況,疑惑道:“謝家?難道太子妃不姓謝嗎?” “哎喲你父親剛調回來你不知道,這太子妃啊和那謝指揮使原是一家人。寧安謝和淮陰謝兩家乃是族親,但寧安謝仗勢欺人一直欺壓淮陰謝,太子妃入主東宮后,淮陰謝便從寧安謝家脫離出來另立門戶,還尋陛下為自家討公道呢!” “???”黃衣姑娘瞠目結舌,“那……那寧安謝,當真仗勢欺人欺壓了淮陰謝不成?” “這誰知道呢,外間都那般傳便是了?!?/br> “那……那他們兩個謝家的恩怨,和今日的事兒有什么關系?” “哎喲你說說你!我當初讓你別走吧,留在京城里多好,瞧瞧,如今兩眼一抹黑了吧?” 粉衣姑娘戳戳黃衣姑娘的腦門,卻仍仔仔細細給她解釋: “前幾個月,陛下給謝指揮使賜婚了,賜婚的還是江南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之女,聽說爹娘都死了,是個孤女呢。陛下原還心疼指揮使大人,說那么個女人配不上他,可東宮抓著這門親事不放,說這是老國公的意思。總之后來陛下還是賜婚了。就謝家那一大家子不好伺候的主兒,那江南來的姑娘嫁過去不得被磋磨死?多少人等著看笑話呢。太子妃想必也是為這事兒來的?!?/br> “唉唉唉不對啊,你都把我說暈了……寧安謝和淮陰謝,我記得兩家都是侯爵啊。那這老國公又是誰呢?” “寧安侯府便是原先的鎮(zhèn)國公府,兩年前惹了事兒,被陛下削爵啦!只是陛下沒有褫奪老國公的封號,便還以國公之禮待他呢?!?/br> “原來是這般,那寧安侯府惹了什么大禍,導致被……” “哎喲姑奶奶,可快別問了!那魔頭來了!快快住嘴吧你!” 第19章 姨母 姜蜜和謝知讓聯(lián)袂而至,令不少議論紛紛者閉上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