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民間資本
書迷正在閱讀:萬人迷影后暗戀指南、[綜影視] 宿主總是在尋死、網游之超級掌門人、小梨花(校園h  1V1)、鴛鴦鎖(1v2)、港灣旅館(NP、高H、NPH+)、西游之萬界天帝、闖王寶藏之謎、[綜英美] 哥譚求生RPG
“我們來就是因為農田!”捧著自帶的茶壺,沈虛慢條斯理的道,“我們的農田都已經售出,再無其它來源,若是再這么下去,我們也只能餓死了,這事,歸農會管吧?” “你們的土地是農會收購的不假,可是真金白銀的已經結算清楚了!”年青的農會長無奈的道。 “哼!”沈虛不滿的哼了起來,“起來,我們還上當了,你們新區(qū)竟然還收銀兩火耗!火耗甚至達到了三分!” “這個我們當初在交付資金的時候就已經得清楚了!”年青的農會長不得不再次解釋著,沒辦法,幾個在職的農會長里,就數(shù)他年青,能會道。 “你看,當初我們就用新區(qū)的鈔票或是金銀幣來購買,可是你們什么也不同意,非要用銀錠銀磚,結果我們還是照辦了,至于銀兩火耗,那是一開始新區(qū)律法就定下來的?!?/br> 沈虛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出什么來,也怪他們不信任新城的農會,新區(qū)現(xiàn)在雖然實行的是紙鈔、錢幣、銀兩通行的原則,但實際上,紙鈔已經取得了絕大部分的市場,攜帶方便,而且由新城的財政部做保進行保值。 錢幣太重,特別是銅錢,數(shù)量一多,攜帶就不方便了,只能進行額的交易,稍微大宗一的就不行了,多數(shù)在民間通行。 銀兩、金葉子之類的東西也能通行,但是那東西普通人是不收的,因為到財政部開設的錢莊進行兌換的時候,是要收火耗的,誰閑著沒事做那賠本的買賣。 所以這些地主們收取的售地款,一下子就縮水了兩成,雖然這樣會造成大量的金銀外流,但是以商為基礎的新區(qū)最不怕的就是這個,何況還有蕭遠這個隨時可以從現(xiàn)代帶來大量高純工業(yè)銀的變態(tài)存在。 如此一來,新區(qū)的貨幣已經變得很穩(wěn)定了,這些地主老財們,也只能打掉了牙和著口水往肚子里吞了,人家不是不講道理,而是都擺明白了,可是自己非要往里跳,又能怨得了誰。 “可是總要給我們一條活路走!”沈虛這個讀書人也一耍起賴了。 “不是,這事真的不歸我們管的,不過,我倒是可以給你們出個主意?!蹦昵嗟霓r會長道。 “行,只要有活路就行!”沈虛道,雖然他沈虛威望不低,可是面對新區(qū)實行的一條條法律條文,除了無力感之外,他實在是沒有任何其它的感覺,該他們這些鄉(xiāng)紳們做的事,都被警察攬去了,現(xiàn)在想找?guī)讉€壯聲勢的人都找不到,新區(qū)的各種政策一出,刁民全無。 “各位,你們手上有錢,但是沒有地,別否認,錢也是我們農會出的。”年青的農會長笑著道,“你們想有其它的進項,在土地上挖不出來,不過卻也可以將錢投入商業(yè)當中去,不過要投入商業(yè),這事就不是農會所管了,我建議你們去找財政部設在滄洲的分部,找他們想辦法,現(xiàn)在商業(yè)上的事都歸他們管,不過要去最好還是快,我聽現(xiàn)在商業(yè)上的事情要獨立出來,單獨形成一個二級部門商管會?!?/br> “噢?有什么區(qū)別?”沈虛跟著問一句。 “倒是沒什么區(qū)別,只不過新部門一旦拉出來,需要一段組建、磨合的時間,到時候你們只怕又要等上個把月才行了?!蹦昵嗟霓r會長問道。 “好,我們這倒去找財政分部,不過,伙子,你很不錯,敢問高姓大名?師出何人?”沈虛站了起來拱拱手問道。 “呵呵,不敢,在下韓子,不過就是一個吃不飽飯的亂民罷了,自幼倒是在學堂讀過兩年書,甚至為了活命,還跟西夷和尚混過兩年,就圖一個飽飯罷了,如今在新區(qū)做這個農會長,也是硬著頭皮上任罷了。”韓子笑著道。 沈虛沒有再什么,只是重重的拱了拱手,帶頭向外走去。 “沈先生?!表n子叫道,沈虛停下了腳步。 “在下與先生談得來,在不觸及新區(qū)律法的前提下提醒沈先生一聲,您回去以后,最好整理一下家中的奴仆,新區(qū)要對人口的身份問題進行整改了?!表n子道,然后絕不肯再多了。 沈虛若有所思,再次拱手,帶頭走了出去。 韓子果然沒有騙他們,到了財政部,一大幫手里有錢的地主們的出現(xiàn),使得財政部派出了一個局屬的三級部門的官員進行接待,待他們的話完,立刻拍板決定,有多少錢投多少錢,股入的錢可以買船,跟隨新區(qū)的海上商隊進行非管制品的遠洋貿易。 股份制在古代并不算什么新鮮的玩意,大伙根據掏錢多少,形成了一個類似商會的組織,然后指定專人進行管理,每年根據股份的多少進行分紅,而蕭遠帶來的資料,也不過就是給他們再完善一下罷了。 地主們被逼得從土地上脫出身來,空余出來的大量資金,正好投入到了商業(yè)貿易當中,大量的資金涌入,使得新區(qū)的造船業(yè)一下子就面臨著極大的壓力。 這些土財主,還真是有錢吶,一下子就要買十條大船,要知道新區(qū)的民用商船對外銷售,可都是高在十萬兩銀子一條的,對內五折優(yōu)惠。 蕭遠也鼓勵這種商業(yè)行為,因為私營的加入,會使得新區(qū)的稅收增加,哪怕海上貿易也是五十稅一,可是架不住數(shù)量多啊。 滄洲在各方面都已經穩(wěn)定了下來,但是這種穩(wěn)定,是基于滄洲距離新區(qū)不遠,傾新區(qū)之力支撐起來的。 不過民心的問題解決了,滄洲也比較平穩(wěn),甚至比滿清統(tǒng)治的時期還要平穩(wěn),可是問題仍然存在。 就比如新區(qū)唯一強硬的政策,三十歲以下的女人放腳,而且不得再裹腳,若是非要裹也成,但是凡是不遵此令的人,將會取消新公民待遇。 這個政策一出,登時讓所有的人都為之傻眼,裹腳與不裹之間,著實難以選擇,因為啥?就因為新公民三個字。 因為,新公民的好處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多得讓人的眼睛有些紅,走路都要輕上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