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八節(jié)
出掌雖慢,但歸去來只覺眼前的杜潛龍竟似已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座山,每一次出掌,都好似一座山峰向自己平推而來,雖然緩慢,但后勁洶涌,勢不可當。 這才是杜潛龍的成名絕學,潛龍掌。這路掌法,全在一個“潛”字,其招不華,其形不詭,看似規(guī)規(guī)矩矩,有板有眼,容易抵擋,但內(nèi)中所含的勁力,卻如同海底暗流,回環(huán)洶涌,隨處可至,可凝而擊之,亦可分而攻之,威力如此巨大,全憑內(nèi)力之強。 此等掌法,已非用巧力可以抵御,歸去來也變了路數(shù),不再用別家掌法,而是使出自己的獨門絕學“胡不歸”掌法,每一掌拍出,也是不慌不忙,不急不徐,與對方的潛龍掌正堪匹敵。 歸去來的這路掌法,是自己獨創(chuàng),江湖中從未有人得見,因為能迫使他使出這路掌法的,寥寥無幾。今日遇見上了內(nèi)力與掌法的宗師級人物杜潛龍,這才使了出來。掌法既名“胡不歸”,不用說是出自五柳先生陶淵明的名篇《歸去來辭》,歸去來飽讀詩書,對于這位五柳先生十分敬仰,因此這套掌法也深得名篇之精髓。 這篇《歸去來辭》,主旨是頌揚出世的精神,渴求自由與超脫,因此歸去來的這套掌法,每一掌都盡含此意,看似每一招都隨興所至,隨意而收,全不依理法,但自有妙處在內(nèi),外人皆不解其意。 有時歸去來一掌拍出,明明再前進二寸,便可以擊實,他卻偏偏收了掌,在外人看來,好端端的機會已然錯過,但等到下一招使出來時,別人才發(fā)覺,此時收掌,實在是最恰當?shù)臅r機,不然杜潛龍的那一掌,已經(jīng)打到他的要害了。 二人看似都是以慢打慢,以逸待勞,但還是有區(qū)別的,區(qū)別就在于腳下步法不同。 杜潛龍幾乎從不移動,雙足如同牢扎于山縫中的青松,穩(wěn)而彌堅,歸去來卻一直都在動,雙腳如同醉酒之人一般,忽而東向,忽而西奔,有時灑脫如流水,有時滯澀如瘀泥,令人捉摸不定。真成了“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不用說掌法,單只這一套步法,便可以獨成一家。 顧風塵在一邊觀陣,心下不住思量,從他心里,此時倒希望四大世家能夠獲取,如此一來,自己便不用與紅蓮教對陣,從而免生尷尬。至于四大世家,他雖不討厭,卻也并無好感,因此一旦對陣,盡可出全力爭勝,心無顧慮。 此時場中二人已經(jīng)斗了五六十招,到了這個時候,雙方出招越發(fā)謹慎,使本來就嫌緩慢的招式更加遲鈍,好像二人故意放慢掌速,將招式分解開來在拆招一樣。但離得稍近的人都感覺到一股有形的壓力撲面而來,那是內(nèi)勁的壓迫,場中不見異樣,連地上的草莖都沒有伏低斷折,而場外有些人的衣服,已開始烈烈發(fā)抖。 顧風塵覺得奇怪,初見歸去來時,對方施展的怪異功夫,曾使自己無能為力,為何斗到如此驚險的境地,大耗內(nèi)力之時,他居然不用!難道杜潛龍竟然有辦法可以克制歸去來的“禮尚往來”功夫? 他想得不錯,十數(shù)年前,在紅蓮教未出關(guān)之時,歸去來便以“禮尚往來”功夫聞名,雖然出手次數(shù)極少,但豈能瞞得過四大世家這種勁敵,況且四大世家早有意鏟除紅蓮教,因此對于教中重要人物的武功,都曾仔細研究,歸去來的這種功夫雖然出奇,但畢竟不是正道,而是走的旁門,四大世家的首腦人物終于研究出破法,便是以內(nèi)勁吞吐閃爍而進,加以回環(huán)側(cè)擊的勁力,總的來講,便是出招時自身的內(nèi)力并不集于一點,如此一來,歸去來接觸到的力道便無法聚集,此時再以強勁的后勁力沖,便可趁歸去來化力未盡之時,趁虛而入。之后也不知怎么地,歸去來居然聽到了這消息,于是便苦了心志,另創(chuàng)神功。至于這“禮尚往來”功夫,雖未丟棄,卻也是有了顧忌,只要碰到四大世家的高手,便舍棄不用。 這一節(jié)顧風塵雖不知道,但也隱約猜到。 此時場中二人越打越慢,也越挨越近,四條手臂幾乎沒有回縮的余地,最后兩人同時大喝一聲,四掌相抵,身形再也不動。 群雄都是明眼人,看到這種情形,知道二人已由比斗招式,換成了比試內(nèi)力。如此一來,誰也不能取巧,力強者勝,拼的便是多年的修為了。 杜潛龍這些年來一直苦練內(nèi)力,遼東地方極冷,滴水成冰,他仍舊每夜練功不綴,因此熬煉得身體如鐵一般,而歸去來雖然身子單薄,卻也是江湖中一位不世出的奇人,又在天山苦修多年,內(nèi)力綿綿,如似無窮無盡。雖不如顧風塵那般越到后來越是發(fā)奮皇揚,但也相差不多。因此二人這一交掌,盡都全力施為,絲毫不敢放松。 場下諸人越看越是心驚,有些人頭上已經(jīng)淌下冷汗。 那杜潛龍雖然年過五十,但內(nèi)力不減,此時鼓起全力,內(nèi)力如同有形之物,透過掌心向歸去來撞去,歸去來知道自己的內(nèi)力勝在綿長,也不攻擊,只是守住了經(jīng)脈,如同海中的巨礁,任他巨浪拍天,巋然不動。 二人對掌約有盞茶功夫,竟是猶不分上下。 顧風塵不覺焦燥起來,心道如此比下去,不知何時才是了局,自己哪有功夫干等,必須要在鬼臉人規(guī)定的日期之內(nèi),將寶甲奪來交上去,才可救得花月痕等女子,眼前這二人精力似乎極是旺盛,不知還要等到什么時候。 正想著,只聽杜潛龍與歸去來同時大喝一聲,雙掌向前一催,然后收掌后躍。眾人不明所以,更不知誰勝誰負,杜潛龍沉聲道:“你我內(nèi)力相當,打到此處,短期內(nèi)已無法分出輸贏,再耗下去也是枉然,不如換一種比法?!?/br> 歸去來默然點頭,做個手勢,意思是:“你劃下道兒來吧?!?/br> 杜潛龍向后一伸手,一名家客走上前來,恭恭敬敬地遞上一條鐵棒,這條鐵棒有手臂粗細,棒身上盤有兩條金龍,栩栩如生,直欲破空飛去,江湖中有人知道此棒名叫水火囚龍棒,乃是杜潛龍的獨門兵器,杜潛龍平素絕不動用,只是十四年前拼斗泠御風時用過一次,此時拿了出來,顯然對歸去來看得至重。 歸去來見他亮了兵器,便知他的意思,于是也慢慢從腰間盤下自己的“別來無恙”,托在手中。 二人這一動用兵器,立時群情聳動,周圍的人慢慢退開幾步,生怕兵器會傷到自己,尤其歸去來的兵器,乃是飛錘,一旦砸過來,恐怕沒有人能接得住。 顧風塵曾見識過歸去來的兵器,知道極不好對付,但杜潛龍的水火囚龍棒也是江湖中罕見的奇門兵器,雙方對上,勝負還真在未定之天。 杜潛龍接過囚龍棒,呼的一抖,橫在胸前。囚龍棒驀地發(fā)出龍吟之聲,久久不絕,仿佛棒上的兩條龍真就活了一般,就只這一手,已是先聲奪人,棒子本身并不會發(fā)出龍吟之聲,乃是杜潛龍用內(nèi)力激蕩棒身,由于盤龍中空,被內(nèi)力一激,氣流回環(huán),因此發(fā)聲,足見杜潛龍內(nèi)力之深。 旁觀眾人轟天也似的喝了聲彩。 歸去來根本不為所動,慢慢地將兵器旋轉(zhuǎn)起來,錘頭的鐵手越轉(zhuǎn)越快,越轉(zhuǎn)越疾,但詭異的是,一絲風聲嘯音都沒有。 顧風塵心下一驚,暗想那日對敵時,歸去來也是這般旋轉(zhuǎn)兵器,但那股嘯聲足以驚飛宿鳥,可眼下卻無一絲風聲,看來歸去來的內(nèi)力,到底十分邪門。 兩人相隔八尺,一個橫棒于胸,凝如泰山扎地,一個手舞飛錘,聲似天河倒崩,這聲威,這氣勢,已足以讓常人汗顏無地。 四周之人越站越遠,仿佛一股無形的壓力壓來,使得他們不敢輕掠其鋒。 二人相峙良久,始終也不見誰進攻。群雄心中不免有些納悶。 顧風塵瞧得明白,其實按形勢來講,杜潛龍絕不可能先行攻擊,他的兵器有近戰(zhàn)之利,必須要等到對方一錘飛出,才有機會湊近身去,對方不攻,自己沉不住氣先攻,便是以已之短,攻敵之長,杜潛龍打了多半輩子硬仗,這個道理顯而易見。就算進攻,他也要等,等得歸去來后力稍有不濟之時,要知道那錘頭也有十余斤重,總在空中飛舞,也是要耗氣力的。 可為什么歸去來也不攻呢?(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