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取和州保和州化險為夷 朱總
第十一章??取和州保和州化險為夷??朱總兵嚴治軍身陷火并(10頁) 1355年(乙未歲),正月戊午是朔日(初一)。 滁州糧草嚴重匱乏。郭子興五萬人馬,即將坐吃山空。他的將領們紛紛議論如何是好。郭子興想了一些辦法,但都行不通,唯有派兵下鄉(xiāng)四處強行“買糧”,實為搶奪百姓的口糧。朱元璋多次勸阻,郭帥不聽,他郁郁寡歡,以致生病。 搶糧度日不是長久之計,軍民關系日益緊張,郭氏紅軍已經被人罵為土匪、強盜。吃不飽的士兵也牢sao滿腹,甚至罵娘,搞得郭子興一籌莫展,心煩意亂。 元末,滁州屬揚州路,轄區(qū)面積不大,只有城區(qū)和來安、全椒二縣。來安北面屬泗州地盤,已被趙均用控制。西北定遠原屬濠州管轄,雖然已經被朱元璋掌控,但是產糧不多,況且養(yǎng)有一萬多兵馬,也是捉襟見肘。 城西是五尖山山脈,一支余脈向東北延伸,進入定遠境內,一支向西南延伸,進入全椒境內,形成丘陵地貌,產糧不多。自從朱元璋攻下全椒城,不僅駐扎了4000兵馬,也為滁州貢獻了一些糧食。 城東為崗地,滁河平原大部分位于六合縣。這次雖然間接控制了六合,但是六合保衛(wèi)戰(zhàn)后已經購買了百姓的大部分余糧,再次“撒網”購買,也很難買到。 一天,東門守衛(wèi)向朱元璋報告,有一大批身份不明的部隊兵臨城下,他們趕緊關閉了城門。為首的說要見朱元璋。 朱元璋急忙來到東門城頭,向下詢問來者:“我是朱元璋,請問義士尊姓高名?” 來者答道:“在下姓鄧,名友德,抗元兩年,久聞朱公大名,特從盱眙前來投靠?!?/br> 此人真是少年英雄,才17歲。生得一張橢圓白凈臉,搭配的五官透出一片俊秀??囱?,那是丹鳳眼;看眉,那是臥蠶眉——眉身微曲,濃黑上揚,伏射天倉;看鼻,那是天膽鼻——山根現(xiàn)斷?,年壽高聳,準頭圓大;蘭臺、廷尉微微內收,鼻大氣足。 古代面相學認為:臥蠶眉者忠義過人,若配丹鳳眼,智慧極高,心性剛直,文武雙全,大吉之相。而天膽鼻主使膽大過天,這種人智勇雙全,事業(yè)多有兇險卻能成功,少年便創(chuàng)基業(yè),六親難靠。 再看他的裝束,雅致不凡——發(fā)髻不罩巾、不插簪,只用淡藍絲帶纏繞根部,在前面打個花結;身穿淺棕紅斜襟蓋膝短戰(zhàn)袍,交領斜襟邊繡條略寬的淡藍花紋,底襟邊繡條略窄的淡藍花紋;腰腹前系一條方形玉銙單革帶,革端至腰側,兩端連接的藍絲絳勒住后腰,在右側打個活結,垂下兩根絳穗;左側革帶處卡一片鑲有一顆綠松石的掛鉤,懸一把帶鞘雁翎刀,彎首刀把帶有護手橢圓之鐔;腳著一雙翹頭棕紅靴,靴頭面貼一塊黑色靈芝紋皮,靴筒兩側對貼一塊黑色圓壽紋皮。 朱元璋望了望不遠處黑壓壓的部隊非常吃驚:一個少年竟然統(tǒng)領著萬余兵馬!他趕緊下城開門迎接。他先請鄧友德通知部隊在城外安營扎寨,再把少年英雄及一個隨從接到家里,叫馬夫人安排酒飯,為其接風。 鄧友德(鄧愈),1337年(元至元三年)農歷二月十五,生于虹縣龍須里(今安徽泗縣大路口鄉(xiāng)大營村)。他的家庭富足,父親叫鄧順興,重氣節(jié),講信義。元末兵荒馬亂,被鄉(xiāng)親推為團練,組織兵馬,保境安民。 鄧友德聰慧好學,勇武過人,15歲時加入父親的部隊。1353年,鄧順興在和元軍作戰(zhàn)時,中箭身亡。鄧友德的哥哥鄧友隆接任團練。不久,鄧友隆又病逝。16歲的鄧友德真是“六親難靠”,只好接掌兵權,親率部隊與元軍作戰(zhàn)。每次作戰(zhàn),他都先身士卒,沖鋒陷陣,軍中人人都佩服他的勇猛,服從他的指揮。 經過交談,朱元璋了解了鄧友德的情況,很高興,征得同意,給他改名鄧愈?!坝痹⒁狻皠龠^眾人”??紤]他帶有上萬兵馬,朱元璋提請父帥任命鄧愈為管軍總管。 開始,郭子興有些猶豫,不想接納。他尋思:本來就糧食匱乏,又來一萬人,如何養(yǎng)的了? 朱元璋開導說:“鄧愈一直帶兵反元,歷經多次戰(zhàn)斗,是員將才。聽聞他們帶有糧食,足夠吃一陣,無須我們提供?!?/br> 如此一來,郭帥也就答應了,同時正色道:“那這支部隊爾管,沒有糧吃毋找我!” 朱元璋竊喜,拱手低頭答道:“元璋遵命!” 不久,他考慮到鄧愈畢竟太年輕,萬一戰(zhàn)斗中有個閃失,勢必影響他的一萬人馬。于是,把單槍匹馬、年長厚道的胡大海安排到他的手下?lián)蜗蠕h。算是未雨綢繆吧! 一日,郭子興召集將領商量出師攻占官兵的城池,解決糧食問題。朱元璋借病推辭。郭子興知道這個義子足智多謀,再三派人請他。朱元璋只好抱病參會。 會上七嘴八舌,有的說攻占揚州,有的提出奪取廬州(今合肥市)。但是都不中郭帥的意。朱元璋一直沒有說話。最后,郭子興很客氣地征求義子的意見。 朱元璋這才建議說:“困守孤城,誠非久計。今欲謀食,所向唯和州可圖?!?/br> 和州屬于上州,治所設在歷陽縣,州、縣兩衙同城。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在和州設萬戶府鎮(zhèn)守,屬淮西總管府。 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置和州安撫司。 至元十五年,和州安撫司升為和州路,轄歷陽、烏江、含山三縣。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和州路又降為和州,劃屬廬州路。 和州(今安徽馬鞍山市和縣)地處皖東,位于滁州正南略偏東,中間隔著全椒縣,為江淮水陸要沖。東距長江6公里。西離所轄含山縣昭關直線距離28公里,封鎖昭關,可擋廬州來犯之敵。 春秋時期,昭關為吳楚界關。公元前522年,楚國大夫伍奢次子伍子胥被通緝,想過昭關逃到吳國,結果愁白了頭。 和州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東南大部為沿江平原,海拔50米以下,盛產稻米。占據(jù)和州,兩萬兵馬的糧草基本不愁。 “如何圖之?”郭子興問道。 朱元璋接著說:“然其城小而堅,難以力勝,可以計取?!?/br> 郭元帥又問:“如何計?。俊?/br> 元璋說道:“昔攻民寨時得其民兵,號曰廬州路義兵??蓴M(模擬)其制三千,選勇士椎(音:錘)髻1,左衽衣(穿)青衣,臂背露之,佯為彼兵。 以四橐駝(駱駝)載賞物驅而行,使人聲言廬州兵。送使者入和州賞賜將士,和州兵見之必納無疑。因以絳衣兵萬人繼其后,約相距十余里,俟(等待)我青衣兵薄(接近)城,舉火為應。絳衣兵即鼓行(擊鼓前進)而趨取之,必成矣。” 郭帥露出笑容,贊道:“此計甚好!” 隨后,郭帥命總管趙繼祖假扮使者,攜帶駱駝賞物;令左總兵張?zhí)煊訑y鎮(zhèn)撫湯和帶領3000身穿左衽青衣的紅軍前往。接著,命鎮(zhèn)撫耿再成帶領5000絳衣紅軍隨后。 正月戊寅(二十一)日,趙繼祖、張?zhí)煊拥竭_和州北界滁河徙陽關時,當?shù)乩碚犝f廬州義兵經過,便帶領鄉(xiāng)親迎接,邀請進村吃飯。告之已經備好酒rou。 盛情難卻,時間又到了正午,張?zhí)煊泳晚標浦?。青衣部隊跟著進村休息,就著村民提供的茶水吃著干糧。結果張?zhí)煊印②w繼祖貪酒,喝醉了,睡了一覺,耽誤了余下的半天行程。 后行的耿再成渡河走過徙陽關,接近了和州。天黑時,他左等右等,不見和州的火把信號,以為張?zhí)煊尤ПR一定進了城,拿下了和州。于是便率絳衣兵直抵城北大門。 鎮(zhèn)守和州的達魯花赤叫乜先帖木兒,是行省平章政事(從一品),膽子較大。他聽說是紅軍,急忙下令關閉城門。門外兩旁各留下一條移動式x形矮柵欄。 耿再成只好退后幾百米就地休息,等候不知去向的張?zhí)煊?。走了兩天路,人困馬乏,耿再成的部隊放松了戒備。 第二天凌晨,元軍從小西門城頭n形龍門滑輪架上放下十多米長的斜橋板,架在地面一座青石砌筑的梯形臺上(古稱飛橋)。臺高一丈(約3.2米)。在其南邊還懸放一排繩索(古稱縋索)。 乜先帖木兒攜一個鎮(zhèn)撫帶領城中三千官兵傾巢出動,紛紛沿橋沿索而下,突襲了北門外的紅軍營地。耿再成不幸中箭,只好下令撤退。 元軍緊追不舍,紅軍潰散了一半。一名小校帶領幾百人斷后,且戰(zhàn)且退。追到城北30多里遠的千秋壩,已是黃昏,乜先帖木兒這才收兵返回。耿再成和2000余將士逃回滁州。 乜先帖木兒快到和州時,已是傍晚。真是湊巧,遇上才到和州的“青衣兵”,還以為是自己人。這回,張?zhí)煊雍染普`事成了歪打正著。鎮(zhèn)撫湯和一馬當先,揮劍迎頭沖過去,左劈右砍,瞬間倒下兩個元兵。紅軍將士緊跟著沖殺過去。元軍措不及防,嘩啦啦倒下一片。乜先帖木兒嚇得倉皇奔向小西門,恨不得長有四條腿。 湯和快馬緊追,突然看見了元軍的飛橋。城頭元兵看見湯和緊跟乜先帖木兒奔來,急忙轉動轆轤,卷起繩索吊起橋板。橋頭剛剛離開橋臺一尺,說時遲那時快,湯和策馬登上橋臺,揮劍砍斷繩索,橋板“咚”的一聲落回臺面。橋窄且陡,騎馬難以登橋。跟在湯和后面的張?zhí)煊犹埋R背,提刀徒步登臺踏橋,第一個沖上城頭,數(shù)百將士緊隨其后。 他們殺死了城頭一名鎮(zhèn)撫和幾十個留守元兵后,張?zhí)煊拥靡馔危诔穷^大聲呼喊: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 占據(jù)了和州,大家興奮不已,一些士兵乘熱脫下青衣?lián)]舞,旁邊剛剛點燃舉起的火把,頃刻熄滅。 無法進城的乜先帖木兒驚魂已定,飛橋救了他的命,否則必然死在湯和的劍下。但是他不甘心,帶著元軍跑到北門,叫元兵把門口的柵欄拖到門扇前,然后放火點燃。妄圖毀門而入,奪回城池。 張?zhí)煊哟蜷_西門,等“青衣兵”大部隊全部進城后,立刻下令封鎖四門。當他發(fā)現(xiàn)北門著火,明白元軍打算攻城,馬上命令士兵搬運石頭壘在門扇后面,封堵了北門。乜先帖木兒無可奈何,只好借著夜幕率部隱遁而去。 第二天,耿再成手下一個騎馬先行逃回的千夫長向郭帥講述了失聯(lián)、被襲的情況,并妄說:張?zhí)煊拥娜笋R很可能遇敵被滅。郭子興大驚失色,怪罪道:“元璋之計失誤也!” 第三天早上,城頭派人來報:有元軍到達南門,派使者求見。難道真是“禍不單行”?郭子興頓時驚慌失措,急忙叫來朱元璋商議。 朱元璋安慰父帥不要著急,推測說:張?zhí)煊硬灰欢ǔ隽舜笫?,如果前天巧遇敵軍,被識破、打敗,昨天就應該有人跑回來報信。至于城下的元軍可能是攻打六合的探馬赤軍,應該是揚州元軍統(tǒng)帥派來這里以脅迫招降的。 這批元軍是繞過六合,從滁河下游渡口過河而來,因此六合的義軍沒有得到情報,滁州亦不知曉。 朱元璋說服義父,采取了以硬頂硬的策略。他命兩千身穿絳色軍服的精兵分列南門大街兩邊,足足站滿一里路,直到帥府門口。一列全部手持長矛,一列全部手持大刀,個個昂首挺胸,一副威武不屈之相。然后傳喚使者入城,他見到這個陣勢,不免有些膽寒。 這時郭子興,在萬戶府中堂正襟危坐,背后屏風掛一幅猛虎下山圖。20個年輕將領則身穿百姓服裝配刀、配劍,威風凜凜地站立前院中道兩旁。 使者進入門廳,朱元璋喝令他跪地,以膝蓋行走通過院子,拜見郭元帥。 使者是個漢人,見朱元璋相貌異于常人,神情兇惡,心生恐懼,但是不肯受辱,說道:“吾是朝廷大軍堂堂使者,豈能跪地行走?” 20個將領按照事先約定,異口同聲道:“不跪則殺!不跪則殺!” 朱元璋擺擺手,說道:“看彼像個儒生,懂得禮義廉恥。不要強迫他了。請問,爾來此想做甚?” 使者抹了一下額頭的冷汗,答道:“請爾等歸降,為朝廷效力。” 朱元璋哈哈一笑,說:“爾也是漢人,在朝廷混碗飯吃可以,千萬不要為虎作倀。請爾回去轉告爾的元帥,就說我等都是淮南的百姓,不想與朝廷為敵。因為天災人禍,活不下去,才占城自理。我們不會歸降,替爾賣命,也不到外地去稱王稱霸。爾等若要攻城,我等絕對誓死保衛(wèi)。滁州四面有水,我等死一萬人,爾等至少要死五萬。不劃算!這就是我們大帥的意思。爾不愿跪行參拜,就請回矣!” 元軍使者自是不愿跪行,就坡下驢告辭返回。 朱元璋這一招還真的起了作用。使者把所見所聞如實稟報,第二天,探馬赤軍就撤兵了。郭子興急忙囑咐朱元璋帶領鄧愈一萬兵馬和徐達所部前往和州,謀劃奪取。沿途順便收攏耿再成的潰散之兵。 于是,朱元璋帶上親軍指揮使馮國用、馮國勝及3000親軍和李善長、范常等,打起一面金色“朱”字紅旗招搖南下。途中,耿再成的潰兵看見后,知道是朱元璋來了,紛紛加入跟隨,最后收攏了近2000人。 到達徙陽關,朱元璋下令休息。等到天黑,命令點燃十個火把,作為疑兵之用,并囑咐鎮(zhèn)撫鄧愈帶領大家原地待命,提高警惕。朱元璋則與李善長、徐達以及驍勇將士數(shù)十人策馬前行,半個時辰趕到和州,看見城頭插的不是元軍的藍牙白旗,才知已被義軍占領。 朱元璋令徐達呼叫張?zhí)煊?。張?zhí)煊觼淼匠穷^觀察。朱元璋命左右隨從點燃火把,照亮真容,張?zhí)煊舆@才放心,打開城門。 捷報傳回滁州,郭子興大喜過望,隨之晉升朱元璋為總兵,統(tǒng)領和州全部兵馬。同時晉升湯和為管軍總管。為了減輕滁州的糧食壓力,郭子興又命朱元璋原有的一萬兵馬到和州駐扎,統(tǒng)領分別是鎮(zhèn)撫郭興、郭英、吳良、吳禎、鄭遇春。并帶上他親筆寫的總兵任命書。 駐扎和州的紅軍達到兩萬八千余人。張?zhí)煊觿t帶趙繼祖回到滁州復命,結果被郭子興訓了一頓。 攻取和州的戰(zhàn)略不僅達到了分兵就食的目的,而且成為朱元璋日后渡江作戰(zhàn),攻取江南的跳板。起初,朱元璋并未想到這一步,事態(tài)的發(fā)展依然是因為糧食問題。 得知和州被朱氏紅軍占領,被限居淮安城的托克托右拳連擊左掌嘆道: “又是一個張士誠啊!大元在劫難逃了!” 和州距離長江只有6公里。托克托雖然被罷官,但是推斷朱元璋占據(jù)和州,將來一定會渡江攻取江南。 1355年正月丁丑(二十)日,徐壽輝統(tǒng)軍元帥倪文俊再次攻克沔陽(今湖北仙桃市)。使得“天完國”政權暫時有了立足之地。 倪文?。??—1357年),黃州黃陂(今武漢黃陂縣)人,出身漁民。因力大彪悍,外號倪蠻子。 倪文俊生一張略長的“甲”字臉,下巴略方。長一對豎心眉——眉尾斜豎,形狀似刀;眉長過目,形態(tài)俊秀。眉下卻是一雙野豬眼,時露兇相。其印堂過窄,下方一只開風鼻,外形好看——山根和年壽筆直、高凸,準頭rou少。蘭臺、廷尉分明,孔大無收。 古代命相學認為:豎心眉主使勇敢好勝、獨斷。豬眼主使性暴、惡死。開風鼻者心性好勝,少年得志,中年見發(fā),末運大敗。 倪蠻子勇猛善戰(zhàn),喜用多槳小舟,疾馳如風,晝夜兼行湖江,攻敵出其不意,凡戰(zhàn)多能勝利。 作為“天完國”一名元帥,倪文俊屢建戰(zhàn)功?!疤焱陣倍汲翘I水(今浠水縣)被元軍攻陷后,他保護徐壽輝退到沔陽漢水流域,保存和積蓄勢力,發(fā)展軍隊。 那時,一個叫作陳友諒的元朝小吏乘機在烏林鎮(zhèn)黃蓬山起義,隨即投靠到倪文俊的麾下。初任微小的書掾2一職,后來累積戰(zhàn)功升為領兵元帥,坐鎮(zhèn)黃州(今屬湖北)。 再說朱元璋官至總兵,職權在各位將領之上。但是張?zhí)煊訋У胶椭莸牟筷牸皩㈩I都是郭子興的舊部,資歷比朱元璋深,有的歲數(shù)還比朱元璋大。 朱元璋心想:我如果以總兵的身份居上說話辦事,他們一定不服。于是叫親兵撤掉州衙中堂正中的兩把座椅和茶幾,換上一張木案。那兩把座椅分別是達魯花赤和知州的。 第二天早晨,擂響五遍會鼓后,各位將校相繼入堂。郭氏舊部將校是兩個鎮(zhèn)撫、三個千夫長。朱元璋參會的將領是總管湯和、鄧愈;鎮(zhèn)撫徐達、郭興、鄭遇春、吳良、吳禎、郭英。 中堂兩邊各擺了八把椅子。郭氏舊部將領沿襲蒙元的規(guī)矩,以右為尊,搶先坐滿了右邊五個座位,剩下最后三個空座。湯和、鄧愈、徐達、郭興、鄭遇春、吳良、吳禎依次坐在左邊。按照朱元璋的授意留下最后一個空座。郭英站于空位左側。 朱元璋有意后到,馮國用、馮國勝跟隨。朱元璋叫郭英到對面空椅上坐下,自己則在左邊那把空椅子坐下。馮氏兄弟佩劍站于他的背后。郭氏的將領見了,有的偷偷竊笑。 開始討論軍務公事,各位將領如同木偶之人,皆不開口。朱元璋詢問某事是否如此處理,個個不置可否。于是,朱元璋開口剖析事理緣由,有板有眼,頭頭是道。最后提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再問大家可否,將領們紛紛贊同,不得不服這個27歲的總兵。第二次開會,朱元璋坐到左邊的頭座。 執(zhí)政不久的一天,朱元璋偶然走出州衙。見一個小孩站在門外,便問:“爾在此做甚?” 小孩答道:“候我爹。” “爾爹在哪里?” “在這里養(yǎng)馬?!?/br> “爾娘呢?” “也在這里,卻是不敢和爹相顧,只以兄妹相呼。我不敢入,故在此偷偷等候?!?/br> 朱元璋為之感到悲傷,即刻召集全部將領,嚴肅地說道:“諸軍自滁州來,多虜人妻女,使民眾夫婦離散。軍隊沒有紀律,何以安眾?爾等起義造反不就是因為心有不安嗎?明日,凡軍中所虜婦女,全部送到州府。凡是不送的,以搶劫罪論處?!?/br> 郭氏舊部,土匪習氣較重。攻占一城就大肆搶劫,不分貧富。不僅搶劫錢財,還掠奪百姓的妻子作為老婆或小妾。這次進入和州,舊病又犯。郭氏的將領到此皆是單身,有老婆的也都在滁州。張?zhí)煊诱碱I和州后,郭氏的將校幾乎每人霸占一個民女。朱元璋的將校絕大多數(shù)安分守己。 第二天,朱元璋派人沿街鳴鑼發(fā)出號令,召集全城被搶妻子的男子到萬戶府集中,認領妻子,同時派出親兵監(jiān)督將領是否送來所搶婦女。妻子被搶的男人半信半疑,紛紛來到州府。 朱元璋命令婦女集中在府門之內,男子列于門外兩旁。然后逐一釋放婦女出來,命她呼喊丈夫的名字,接著果真有男子出列,夫婦相認。于是讓他們回家。結果沒有不是夫婦而胡亂相認的。一對對夫妻重新團聚,闔家歡喜。此事傳遍全城,百姓紛紛贊揚朱總兵。 朱元璋非常重視防御工事。上任后制定了一個規(guī)矩:與將領們分段負責城防的維修工程,限期三天。第三天,他完成自己的一段工程后,下午馬上檢查其它各段,發(fā)現(xiàn)郭氏舊部將領的工程均未完成。 第四天早上,他叫人把原來的州官座椅搬出一把放在中堂木案前,面南而坐。令謝成佩刀站立他的左側。命十名佩刀親兵在左右將領座椅背后兩米遠肅肅而立。會鼓敲響五遍后,大小將領全部到齊,發(fā)現(xiàn)場面異常。 有的坐下后自言自語:“這是怎地耶?” 朱元璋站起來,舉起郭帥親筆書寫的白帛任命書,板著臉對大家說:“總兵,主帥任命也,非我擅兵(獨攬兵權)。且大事,總兵不可無約束。今修城皆不如約,是何由緣?自今日起,再給爾等兩日。若違令未完者,軍法從事,絕不留情!” 郭氏將校這才明白,背后肅立佩刀親兵的含義。他們心生恐懼,紛紛表態(tài):一定完成。隨后,個個親自上陣,督促士兵和民工加班加點,兩天之內終于完成。 1355年二月辛巳(二十四)日,已經警醒的元廷派出官兵十萬圍攻和州紅軍。 朱元璋畢竟不像張士誠,又沒有稱王立國,因此元廷元軍還是輕視朱元璋。加上罷免托克托造成的后遺癥,幾路兵馬組成的十萬元軍猶如張開的手掌,沒有形成拳頭。到達和州城外的只有四、五萬兵馬。 朱元璋帶領一萬將士同仇敵愾,堅守和州,并派出兩支騎兵小分隊出城運動作戰(zhàn),sao擾圍城的元軍、偷襲元軍的糧庫。戰(zhàn)斗持續(xù)了三個月,元軍傷亡慘重,又至夏季,天氣開始炎熱,元軍中的蒙古軍和探馬赤軍都不適應,無奈而退兵。 此時,和州已經嚴重缺糧。朱元璋和李善長商量時,李參謀說道:“有元軍的地方必有糧食。爾可派四路探子,由近而遠打探。一路向東北烏江鄉(xiāng);一路向西北善后鄉(xiāng);一路朝西到元軍控制的含山附近;一路朝南往白橋鄉(xiāng)方向。 朱元璋采納了這個建議,結果探到朝廷的淮南民兵元帥陳埜先在和州西北的雞籠山屯有兵馬,太子圖沁和朝廷樞密副使(從二品)弁珠瑪統(tǒng)領的兩支隊伍駐扎在含山縣東郊的新塘莊、高望村。 他打開地圖研究,發(fā)現(xiàn)新塘莊位于從含山到和州城南的一條長江小支流邊,而高望村離這條河流也不遠。 三月的一天,朱元璋攜徐達、趙德勝等人率領隊伍、帶上馬車首先攻打雞籠山。 當晚,趙德勝率兵夜襲陳埜先的營地,拔下板門、鐵長官兩個附寨,繳獲了一批糧食。 事后,朱元璋任命趙德勝為總管府先鋒。他感覺到這個已經30歲的漢子不僅沉穩(wěn)勇猛,而且寡言少語,非好大喜功之人,就叫他跟隨時年23歲的徐達。 接著,朱元璋又乘熱打鐵,帶上徐達、趙德勝和李善長及馬車隊沿著支流西行,襲擊了新塘莊、高望村的元軍,獲得一大批軍糧。李善長就地雇船,順江而下把糧運回了和州。接著,朱元璋分出一半運往滁州,交給父帥。 春末夏初本是青黃不接之際,加上連年戰(zhàn)亂,到處糧食匱乏。這時,濠州地區(qū)也嚴重缺糧。孫德崖的探子打聽到朱元璋保住和州、襲擊元軍奪取了不少糧食,立刻報告孫帥。于是,孫德崖決定移師和州,想分享這批糧食。孫德崖事先不打招呼,直接帶領兩萬人馬來到和州城下。 門衛(wèi)看見大隊兵馬,趕緊關閉城門,報告朱總兵。朱元璋聽了很不高興,估計孫德崖是來分食。朱元璋厭惡紅軍之間鬧摩擦,搞火并。出于禮貌,他先把孫帥請進州府。 孫德崖誠懇地說:“濠州已經山窮水盡,請賢侄讓我的隊伍在這里暫住數(shù)月,我以兩倍的市價購買爾的糧食。有了機會馬上撤出?!?/br> 朱元璋本想拒絕,又擔心他心生不滿,依仗人多勢眾發(fā)難、造成火并。猶豫了半天,答應說:“孫帥,我的一萬兵馬、一萬百姓也要吃飯,這些糧食也維持不了多久。不過,可以讓爾暫住,給爾一點糧食。但是,爾必須先應我的三個條件。” “好好!爾說。” “第一,爾只能帶領一百護衛(wèi)住在城里,其余的住在城外。第二,爾只能駐扎兩個月,下個月麥子就熟了。第三,命令爾的部隊不許sao擾百姓。征收夏糧要給錢?!?/br> 孫德崖為了渡過難關,一一答應。 郭氏的一個將領心里一直不服朱元璋,派人將此事告訴了郭子興,還說:朱元璋這是討好孫德崖,為將來做打算。 郭子興一聽,大為不快,心想:你有糧食是吧?你討好他,為什么不討好我?這樣下去怎么行?我必須到和州去,懲罰這小子。 朱元璋聽說義父要來,就對守城將領說:“郭帥就要來了,白天不可能到,應該是晚上到。他到了馬上告訴我,我要親自迎接?!?/br> 不久,郭子興、郭天敘帶領一萬人馬于晚上到達和州。他發(fā)現(xiàn)孫德崖的部隊駐扎在城池的西北方,就命令右總兵郭天敘把部隊安置在城池的東北方。兩部營寨間距約1000米。當時守門的小頭領和朱元璋有點嫌隙,就沒有馬上報告他,而是先把郭帥領到驛館,然后才告訴朱元璋。 朱元璋急速趕到驛館,叩見父帥。郭子興見到他,一臉怒氣,不說話。朱元璋單腿跪地,不敢抬頭。 過了一會,郭子興問道:“爾是為誰?” 朱元璋仍舊低頭,答道:“子為父帥?!?/br> 郭子興又喝問:“爾的罪責可要逃避?” 朱元璋低頭輕聲解釋說:“元璋誠然有罪,但家事雖急亦可緩辦,外事則當盡快處置?!?/br> “何為外事?” 朱元璋慢條斯理地說道:“孫德崖已在此地。昔日義父在濠州深受其害,不得已拋棄堂皇的帥府到了滁州。今日義父到此與他相見,難道沒有往日的遺憾?此事令我擔憂!” 郭子興聽了,終于沉默不語。怒氣漸漸消散。 第二天,孫德崖聽說郭子興到了和州,心中不安。第三天早上,例會會鼓響五遍后,派人到州衙告訴朱元璋:“若爾翁(岳父)來了,我將他往?!?/br> 朱元璋大吃一驚,猜測會有變故。他一邊叫人通知義父做好防范準備,一邊前往孫家面見孫德崖,刺探性地問道:“爾為何急著走?” 孫德崖實話實說:“爾翁難以共處,故去?!?/br> “爾打算到何處? “先到含山看看?!?/br> 朱元璋觀察、感覺他的臉色、話音,沒有虛假之意,就建議道:“今日兩軍合處一城,一軍突然全部開拔,恐天下會有不和的看法。孫公應當留后,令軍先行。” “恁子(這樣)可?!睂O德崖爽快地答應。 朱元璋聰明一世、糊涂一時,他要孫德崖殿后出城,引發(fā)了禍端。 孫德崖城外的大部隊啟程時,朱元璋叫上謝成、李新買些酒rou來,陪他出城餞行。其主將左總兵對孫帥殿后多了個心眼,邀請他陪行一段路。走了十里,裝腔作勢地請朱元璋再陪走一段路,不讓返回。一片不祥的烏云籠罩了朱元璋的心頭。又走了十余里,突然,朱元璋的一個親兵快馬來報:郭帥和孫帥發(fā)生械斗,死了一些人。 朱元璋顧不了那么多了,掃了隨從謝成、李新一眼,叫聲“走”就策馬急速返回。孫德崖的總兵回過神后,叫上幾個人隨后追趕。不久,朱元璋遇上孫德崖殿后的一些兵馬堵住了驛道。朱元璋未帶兵器,單騎過去,看見不少是認識的將士。 一個小頭領上前質問朱元璋:“爾的人殺了我的兵,可是預謀?” 朱元璋和顏悅色地答道:“我因送爾主將已出城,哪里知道城里的爭斗!我才聽聞,正是回去調和?!?/br> 孫帥的將士不相信,拉住朱元璋的馬銜,圍著他一起返回。 朱元璋則說:“爾眾我寡,何須如是?” 朱元璋熟識的一個小校便說:“且放了馬銜?!?/br> 抓銜的士兵剛一松手,朱元璋立刻揮鞭抽馬,疾馳而去。幾個士卒跟著策馬急追,一個兵追上后揮刀便砍。朱元璋身穿柳葉甲袍,雖然被創(chuàng),但未受傷。 朱元璋繼續(xù)策馬狂奔,跑了十余里,又遇上一群孫德崖的殿后士兵。朱元璋沖過時,一兵用刀砍傷了馬腿。跑了沒多遠,馬倒人墜。摔倒在驛道右邊的朱元璋狼狽地爬起來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左邊有一騎馬者勒馬觀看,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朱元璋見是和州的一個熟人,馬上叫住他。 爬上他的馬,說道:快走!有人追殺我。 又跑了幾里地,碰上火并后出城的孫德崖兄弟、右總兵孫將軍和一群隨從,朱元璋再次被擒。 孫將軍的幾個親兵叫嚷要殺了他。 一位姓張的百夫長勸道:“莫急!我?guī)泴O公還在和州,生死不知。萬一無事,我等卻先害朱公,郭公必然怨恨、加害孫公。我們得的只是兩傷!姑(姑且)待一下,我且進城打探打探。” 孫將軍于是作罷,說道:“探得消息快點回來!” 張頭領進到州衙門廳,望見前院中堂木案兩端,右側坐著郭子興,左側坐著孫德崖,正在喝酒、吃飯。再一細看,發(fā)現(xiàn)孫德崖的脖子系著鐵鏈,鐵鏈墜于地面,另一端繞系在附近的朱紅柱上。接著把朱元璋被綁架的事告訴了門衛(wèi)。 他返回后,告訴孫將軍說:“郭帥正在州衙中堂請孫帥吃飯,只是拴著鐵鏈?!?/br> 然后提醒說:“若隨他們殺了朱公,幾乎害了兩人。此時彼此無恙,事不難釋(排解)?!?/br> 聽說孫元帥被鐵鏈拴著,眾怒難平,他們把朱元璋的雙手捆了起來。孫將軍為了防止郭子興派人來救,轉入鄉(xiāng)道,把朱元璋押到鄉(xiāng)道旁的方橋村關押。張頭領怕發(fā)生意外,當天晚上與朱元璋同處一室。幫他蓋上被子后,叫朱元璋放心睡覺,自己躺在床上卻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孫將軍還不放心,下令把朱元璋轉移到路南的葛村方向,他的三個親兵把他押到葛村的麻湖(極小的地名),找到一間草房關押。此處離方橋村有2里地,屬于含山縣的地盤,現(xiàn)在屬于含山張公鄉(xiāng)管轄。 郭子興聽說朱元璋被孫德崖的弟弟捉住、關押,憂憤不已。第二天,急忙命徐達作為人質,去換回朱元璋。徐達帶十余人找到住在方橋村的孫將軍,提出以己替代朱元璋。他的親兵馬上拒絕,孫將軍卻默不作聲。 張頭領察言觀色,建議道:“孫總兵,恁子無果。不如釋放朱公,令他放回我?guī)洝V旃苤v義氣,天下皆知,不會食言。” 孫將軍覺得此話有理有義,就留下徐達,放了朱元璋。朱元璋回到州衙,曉以利害,勸說郭子興釋放了孫德崖。然后,他佩刀帶上謝成、朱文正幾個親兵護送孫德崖到了方橋村,換回了徐達。 郭子興本想殺了孫德崖,以報被害之仇。可是過了一天一夜不見朱元璋回城,擔心發(fā)生意外,就派人出城打探,留下了孫德崖的命。 雙方都有些鬼使神差,終于造就了不幸中的大幸。否則,朱元璋必死,也就沒有后來的朱皇帝和大明朝了! 為了搭救朱元璋,情仇交錯的郭子興選擇了情,釋放孫德崖。他雖然勇猛善戰(zhàn),但性格過于剛直,心胸狹小,舊仇未能報,一直悶悶不樂。誰也沒有想到,郁悶成疾,竟然病倒在床,不能起來。張夫人和郭天爵趕到和州陪伴,直至他去世。最后,朱元璋和他們一起把郭子興送回滁州埋葬。 郭帥的原有將領一致推舉郭天敘為元帥,張?zhí)煊右哺胶汀V煸安槐銧幰膊幌霠?。由于朱元璋兵多將廣,郭天敘擔心無法節(jié)制,引起內亂,就寫了一份任命書,拜朱元璋為左副帥。張?zhí)煊訛橛腋睅洝?/br> 隨后,坐鎮(zhèn)滁州的郭天敘晉升邵榮為右總兵,晉升趙繼祖為左總兵。接著調整軍事部署,把原來進駐和州的郭子興舊部全部調回滁州。并讓留在滁州的朱家軍全部遷移和州。此外,派遣一個鎮(zhèn)撫帶領三千兵馬到六合替換費聚的部隊,讓他到和州跟隨朱副帥。這樣做,表面上是送給朱元璋一個人情。背地里,是減輕軍糧的壓力。 如此,朱元璋曾經交出的近三萬兵馬全部回到他的手中,加上繆大亨的一萬多部隊、鄧愈的一萬余人馬,他已經擁有五萬兵馬。從此,和州成了朱元璋的根據(jù)地。但是,除了繆大亨的部隊,四萬多人的軍糧確實是個大問題。 注釋: 1椎髻:挽錘形發(fā)髻。 2書掾:文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