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第362章 來來來,吃下小于總的這塊大餅 “小書啊,他該不會留在咱家吃年夜飯吧?” 孫英趁著客廳里看電視的傻小子莫溫言不注意,偷偷問錦書。 已經(jīng)是臘月二十八了,按著習俗,要蒸饅頭了。 錦書搬出了面案,開始做起了她非常拿手的花餑餑。 林毅軒杳無音訊,出去好幾天了。 臘月二十九,按照北方習俗,要封門了。 封門就是貼對聯(lián)、福字,意思是全家人都回來了,團圓了。 孫英這幾年都是自己封門,林毅軒在部隊經(jīng)?;夭粊?,她早就習慣了。 今年兒媳過來隨軍,本以為能過一個全家全乎的年,結果林毅軒這時候還沒回來,怕是年三十都夠嗆了。 所以孫英心里多少有點不是滋味。 親兒子回不來,家里又來了個蹭飯的傻小子,多一雙筷子倒是無所謂,但有點別扭。 “他被他爸攆出來了?!卞\書解釋。 “他離家出走不都有些日子了嗎,他爸還生他氣呢?” “這事說來就怪我那個二百五的哥哥......期間,他父親曾一度原諒過他,讓他媽打電話給他回去過年?!?/br> 莫溫言腦袋一抽,突然想起于瑞言教他的那兩句東北方言了。 說他老媽叫他回去的樣子捂了嚎風的,他媽把電話給他爸,他又說他爸撒謊撂屁的。 同時得罪了爸媽,被徹底掃地出門了。 過年都回不去,只能賴在北方過年。 錦書禮貌性地邀請他參加了一次家宴,這小子嘗過錦書的手藝,賴著不走了,到了飯點就準時出現(xiàn)。 一開始他是想振作的,但是無論是于瑞言跑的專利項目,還是于峰管理企業(yè),他都不懂。 想跟錦書學學經(jīng)營思路,聽不懂,根本聽不懂。 這就好比讓幼兒園的寶寶跟博士后學做項目,天書一樣。 之前有優(yōu)秀的大哥對比,他已經(jīng)啥也不是了,現(xiàn)在看到于家兄妹,他覺得自己已經(jīng)是個廢人了。 莫小少爺一蹶不振,徹底擺爛,要死不活,混吃等死。 “這孩子爸媽對他真不上心,我看他這樣都犯愁?!?/br> 孫英看莫溫言這么喪,有心想拉他一把,她尋思自己這半路出家的都能管理一個廠,這孩子應該沒問題吧? 領著他去工廠待了兩天,他躲在角落里畫了兩天小人。 孫英覺悟了,這孩子真不是做生意的料。 “孩子多的家庭,教育的確不太容易,做到一碗水端平太不容易了?!?/br> “我爸就偏向我哥,小時候煮兩個雞蛋,一個給他,另一個還給他,最多分我半個雞蛋清,還要我感恩戴德,不過,莫小少爺家里條件好,不會跟我一樣委屈吧?” “物質(zhì)上肯定不會缺,但是情感就不一定了,孩子多就有比較,總有討父母喜歡的,也有不招父母待見的?!?/br> 莫大聰學歷很高,但養(yǎng)孩子方面,還是犯了大部分父母會犯的錯,過多地將兩個兒子對比。 “我只能以人為鏡,盡量提醒自己不要做一碗水端不平的父母。” 錦書摸著肚子,兩個小朋友不在她的預料中,生活總是充滿變數(shù),她要學習的還很多。 “你教育出來的小孩,一定是特別好的,肯定不能成為報紙上說的,垮掉的一代?!?/br> 聽婆婆提起報紙,錦書蹙眉。 家里來人了。 司務長家的兒子領著幾個小孩站在門外,推推搡搡。 一問才知道,作文不會寫,被家里踢過來向錦書請教。 全院都知道錦書文案厲害,幾次演講都是高水平,在家長們看來,是輔導作文的天選之人。 錦書蒸花餑餑走不開,莫小少爺主動請纓。 “《不做垮掉的一代》,什么鬼!”莫溫言看題目就炸了。 他老爸就很喜歡這么叫他! “老師讓寫的,吶,就是這個的讀后感。”小家伙掏出一張皺巴巴的報紙。 頭版寫的是中月兩國同學參加夏令營的事,大肆宣傳了月本小孩吃苦耐勞,貶低華夏小孩嬌生慣養(yǎng)。 莫溫言一目十行地看完,手空了。 錦書把報紙拿過去了,不顧手上沾著的面粉,看了幾眼,刷刷兩下,瀟灑撕掉。 “小嬸兒,你撕了我們還怎么寫!”小朋友們哀嚎一片。 “這種嚴重失真的東西,不寫也罷,你們老師要問起,就說我不讓寫。” 錦書霸氣十足。 聽到不用寫作文,小朋友們歡呼一片,孫英覺得不妥。 “這么合適嗎?” 院里孩子下學期都要在這邊上學,為了讓他們適應新環(huán)境,家長們特意去學校問了作業(yè),讓他們跟著這邊的假期作業(yè)走。 錦書這么搞,會讓老師覺得院里的孩子搞特殊化。 “不寫垮掉的一代,我們換個題材?!?/br> 聽到還要寫,小朋友們剛歡呼的心情又沉重了。 “寫的本來就不是真的,我在國外留學過,見過各個國家的人,他寫得太夸張了,把月本人神化了?!?/br> 莫溫言講起了國外留學時的見聞。 去掉“外國人”這層神秘的面紗,他們都是有血有rou的人。 有好人,也有壞人,外國人也并不都是國內(nèi)宣傳的高素質(zhì),他留學的地方滿地粑粑味,這還號稱浪漫之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