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節(jié)
胡剛復。 別看這位大佬好像名氣不大,似乎連院士都沒有評上,但實際上他可是華夏物理史上繞不開的一位豐碑。 當初在提及粒子物理的時候曾經(jīng)介紹過吳有訓院士,但鮮少有人知道的是,吳有訓院士便是胡剛復先生教出來的弟子。 胡剛復10歲的時候就因為成績突出考入南洋公學,17歲被舉薦成為第一批庚款留學海對面的學生,就讀于哈佛大學物理系。 接著22歲成為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26歲又取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拿到雙料博士學位后學成歸國。 回國后。 他在金陵高等師范學?!簿褪乾F(xiàn)金陵大學創(chuàng)辦了華夏第一個現(xiàn)代物理實驗室,并擔任物理系的首任系主任,屬于真正的近代物理奠基人級別的存在。 葛庭燧則是滯彈性內(nèi)耗研究領域的專家,兔子們想要搞中子彈,位錯阻尼和非線性滯彈性內(nèi)耗研顯然是個必須要解決的環(huán)節(jié)。 至于龔祖同以及陸學善…… 這兩位也是院士級別的大佬,專業(yè)在精密儀器相關,同時對于光學研究也頗有建樹。 雖然徐云之前在擴編名單上倒是沒看到他們的信息,但從他們并入王大珩項目組的任命就不難看出,多半是基地在u2偵察機的透鏡方面臨時有了一些關鍵突破。 組織上將他們緊急調(diào)到221基地,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隨著時間的推移。 車廂內(nèi)出來的大佬越來越多,人與人之間出現(xiàn)的間隔間隙也越來越長——這代表車里頭已經(jīng)沒多少人了。 十多分鐘后。 估摸著車廂內(nèi)的大佬們相繼出來的差不多了,加之后一位大佬應該還沒走到車前,李覺便對助理周材問道: “小周,2號車廂沒簽到的同志還剩下幾位?” 周材的手上一直拿著一份名2號車廂的乘員名單,每見到一位新同志就會在上頭打個鉤,因此很快便給出了回答: “還剩下一位,也就是茅……” 話音剛落。 車廂的出口便傳來了一陣響動聲,很快,兩個小老頭兒便撐著拐棍出現(xiàn)在了眾人面前。 其中左邊一人大概六十多歲,穿著一件洗的發(fā)白的灰襯衫,頭發(fā)三七分,圓臉大蒜鼻,臉上的法令紋極其明顯。 右邊一人則年紀要更大一些,頭發(fā)稀疏眼睛不大,但眉毛卻相當濃密,嘴角還帶著一絲龍王笑。 在見到二人……尤其是右邊那位老者的瞬間。 李覺等人的臉上齊齊露出了一絲明顯的錯愕。 見此情形。 右手邊的小老頭忍不住有些狡黠的笑了笑,打趣道: “怎么,小李,沒想到我這老頭子會來基地吧?” 李覺終究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被對方這么一說立馬便回過了神,連忙上前一步攙扶住了對方: “李老,您怎么跑來了?這……基地收到的名單上也沒有您的名字啊?!?/br> 小老頭兒聞言擺了擺手,謝絕了他的攙扶,同時解釋道: “首都臨時來的任命,大概是出于保密需要吧,反正二機部那邊今天下午會來電聯(lián)系你的?!?/br> “原本我過幾天還要去趟冀州呢,組織聯(lián)系我后連忙改了行程——剛好我也想來基地瞅瞅。” 李覺沉吟片刻,方才緩緩點了點頭。 接著他又轉(zhuǎn)頭看了老郭徐云等人,指著兩位小老頭兒介紹道: “對了,可能有些同志不清楚這二位,我和大家介紹一下吧,這兩位也是首都來的專家?!?/br> “左邊這位是技術科學學部的學部委員茅以升同志,右邊……也就我身邊這位是生物學地學部的李四光同志?!?/br> 李四光和茅以升聞言,也笑著朝面前眾人點了點頭: “大家好。” 茅以升? 李四光? 臥槽?! 聽到這兩個名字后,別人的反應徐云沒有關注,但他的小心臟卻頓時砰砰砰跳了起來。 雖然上輩子他既不是提桶跑路的土木老哥也不搞地質(zhì)學,但這兩位大佬的名字卻依舊如雷貫耳。 見過錢塘江大橋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錢塘江大橋,堪稱華夏橋梁建筑史上的奇跡。 它是中華夏人自己設計并建造的第一座現(xiàn)代化大型橋梁,打破了西方所謂“華夏人自己修不了大橋”的斷言。 它修建于浪大湍急的錢塘江之上,打破了“錢塘江上絕沒辦法修橋”的傳言,并屹立數(shù)十年而不倒。 這座誕生于近代華夏的橋梁,匯聚了創(chuàng)造者的智慧和廣大施工群眾的汗水,成為世界橋梁里的一大杰作。 其建造難度之高,技藝之精湛,舉世罕見。 而它的設計者便是茅以升。 可惜當時日寇正在侵略華夏,為了阻隔霓虹人的推進,茅以升最終只能含淚將其炸毀。 新華夏成立后。 他又參與設計了赫赫有名的武漢長江大橋,這也是建國后兔子們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 茅以升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不上一位科學家,因為他壓根就不搞科研,但卻是毋庸置疑的工程大師。 至于他身邊的李四光,知名度則顯然要更高一些——尤其是對596項目組而言。 李四光是華夏近代知名的地質(zhì)宗師,在基都邊上的霧都大學創(chuàng)立了華夏第一個石油專業(yè),同時還是東北地質(zhì)學院的首任部長。 六年前。 李四光和錢秉穹、劉渤生等人受邀參加擴大會議,研究發(fā)展原子彈的問題。 會議上李四光根據(jù)地質(zhì)力學理論,對找到鈾礦持樂觀態(tài)度,并且明確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一是要找富集帶,二是要便于開采……這些資源華夏主要在幾處東西帶上?!?/br> 當初正是因為李四光的這番表態(tài),上頭最終才決定上馬核武器研制項目。 后來果不其然,兔子們順利發(fā)現(xiàn)了鈾礦,為原子彈研發(fā)邁出了堅實一步。 當然了。 既然提到了李四光,就講個比較鮮為人知的小事兒。 那就是魯迅曾經(jīng)diss過李四光,原因是李四光的工資太高了…… 當時李四光擔任了燕京地質(zhì)大學的教授,同時兼任系主任,他每個月的薪資是兩至三百塊,是普通工人月薪的十倍以上。 這就相當于現(xiàn)在普通社畜月收入5000塊,李四光一個月能有5-7萬。 而當時的魯迅則因為某些原因很難發(fā)表文章,稿費收入更是極少。 等到李四光被燕京圖書館聘請擔任副館長、月工資突破500以后,樹人同志就……破防了。 于是他便發(fā)了篇文章diss了李四光的收入,后來還引起了徐志摩的下場和一通口誅筆伐,雙方鬧的很不愉快。 但事實上呢,李四光的工資很大部分都被他捐贈了出去,自己留在身上的錢并不多。 奈何李四光不怎么宣揚這事兒,加之他無意中為楊蔭瑜說過話,莫名其妙就被拉滿了仇恨值…… 徐云對于李四光和茅以升二位大佬素來都是敬重無比,只是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自己居然會在這個時代見到兩位的真人。 自己這翅膀扇的風可是越來越大了,tmd都快成杜蘇芮了…… 總而言之。 算上這一批新到來的成員。 此時此刻。 整個221基地之內(nèi),已經(jīng)是院士……也就是學部委員級別的大佬數(shù)量,足足來到了37位。 要知道。 六年前兔子們公布的第一批學部委員一共才233人,扣除掉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61人,科學技術方面的委員一共才172人罷了。 37比172,也就是說如今足足接近四分之一的院士大佬,居然都聚集到了這小小的金銀灘。 至于將來的院士…… 算上徐云認識的周紹平、章公定、袁國糧等人,總數(shù)則有59位。 更別說在徐云的影響之下,注定還會有不少原本歷史中沒被評選上院士的潛力之輩異軍突起——足足上萬人的基地,有些人才因為各種原因被埋沒實在是太正常了。 比如那位作者忘了揭露身份……咳咳,徐云一直沒去打聽身份的鄭濤,還有孫俊人帶來的林鈺,將來都有很大的可能性成為院士。 換而言之。 不出意外的話。 此時整個221基地之內(nèi),將來會誕生的院士數(shù)量恐怕會超過一百二十……甚至一百三十個。 感覺再這樣下去,221基地改名院士培育中心得了…… 而另一邊。 在打完招呼后。 李四光便主動解釋起了自己抵達基地的目的,這位蒙古族同胞的漢語說的很標準,至少要比相當部分的廣東人和hujian人清晰很多: “小李,不瞞你說,我這次和以升同志到基地呢,主要有兩個原因?!?/br> “第一個原因相對比較私人一些,主要是我也想親眼看看咱們基地的發(fā)展情況,了解了解當初推動的項目具體進行到哪兒了?!?/br> “第二個原因則是咱們不是要搞中子彈嘛,考慮到原子彈、氫彈、中子彈這三個武器各自參數(shù)的異同點,實驗場地的要求可能會比較高?!?/br> “所以我和以升同志這次來的主要任務呢,就是考察分析基地附近的土地質(zhì)量,要是沒問題的話就由以升同志做個詳盡的設計圖出來?!?/br> 李覺這才了然的點了點頭。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