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節(jié)
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此前從未意識到的問題: 根據(jù)變式來看。 二維流中渦度是對流,并且像熱量一樣可以擴散,那么關于佩克萊特數(shù)的類比就是…… re=vr/v。 這意味著渦度像熱量一樣,在二維流內部不能憑空產(chǎn)生或毀滅。 并且它可以通過對流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 但另一方面。 ∫wdv對于所有定域的渦度團是守恒的。 也就是說…… 漩渦通過速度場對流,通過擴散傳播,但是每個漩渦內總的渦度保持不變。 換而言之…… 邊界正是渦度的來源! 這是一個葉篤正從未想過的概念,這代表著他之前的很多思路都是錯誤的,他確實低估了邊界的深度。 但這也同樣代表著…… 一個新模型的可能! 準確來說應該是…… 氣象學中第一個真正可行的新模型! 要知道。 雖然挪威學派在數(shù)值天氣預測這方面貢獻很大很大,但即便是到現(xiàn)在,整個氣象行業(yè)也依舊沒有一個真正的模型。 事實上。 按照正常歷史發(fā)展。 氣象學要到1971年才會由拉蘇爾建立出第一個氣候模型。 并且拉蘇爾建立的模型預測的還不是局部天氣,而是與全球變暖有關的氣候模型。 而眼下…… 葉篤正的面前出現(xiàn)了一條新路。 一條從未有人涉及過的新路。 看著一臉震撼的葉篤正,徐云則顯得很平靜。 他所說的這些概念并非基于他的個人能力,而是來自后世已經(jīng)相對完備的知識體系,沒啥值得驕傲的。 畢竟不同于眼下這個時期。 雖然后世對于n-s方程雖然依舊處于破解階段,一般形式的解析解依舊遙遙無期——因為卡在了非線性的adve項上。 但另一方面。 它在各種極端情況下……例如無旋,無粘性等情景中還是有解析解的。 后世只要在dns上投入足夠的計算資源,甚至可以求解復雜的流體流動。 這些都是徐云穿越前已經(jīng)有了很強的定式結果,以至于徐云這種非氣象領域的人都能隨手拿出來做釋義。 當然了。 由于專業(yè)壁壘的緣故,徐云對于渦度的了解到這里也差不多就完了。 至于再進階的相當位溫、假相當位溫、潛熱、感熱、輻射這些概念…… 你想讓徐云解釋一下它們的含義倒是沒什么問題,但再深入的推導就純屬癡心妄想了。 不過沒關系。 到了眼下這一步,葉篤正顯然已經(jīng)進入了‘悟道’的狀態(tài)。 以這位華夏現(xiàn)代氣象學主要奠基人的能力而言,剩下的環(huán)節(jié)哪怕不需要徐云幫忙,他一個人多半也能搞定。 更別說他的邊上還有陶詩言這位天氣動力學的頂尖大佬存在呢。 因此很快。 葉篤正便開始自己推導起了后續(xù)步驟。 “溫度的支配方程是dt/dt=α▽^2t……” “那么溫度場的方程自然就是dt/dt=at/at+uat/ax=α▽^2t……” “根據(jù)流體靜力平衡和溫度直減率可得……” “詩言兄,你覺得這里改成分段函數(shù)轉折點壓強如何?” “正合我意……” 二十多分鐘后。 葉篤正在紙上寫下了另一道算式: d/dt(w^2/2)=wiwjsij-v(▽xw)^2+v▽·[wx(▽xw)]。 而在見到這道算式的時候。 徐云裹在繃帶下的表情也隨之一松。 呼…… 他的任務算是完成了…… 想必聰明的同學也看出來了。 沒錯! 葉篤正此時寫出來的式子,正是渦度擬能方程。 它來自上頭對流導數(shù)與w的標量積,是對于定域分布的渦度。 其中最右邊的散度項通常積分為零,和腦子一樣不太需要。 右邊剩下的兩項分別對應通過渦線拉長產(chǎn)生渦度擬能,以及因為粘滯力損耗的渦動擬能。 從這個式子可以直觀看出渦動擬能就像力學能量一樣,可以被摩擦力耗散掉。 這個公式在后世討論湍流的時候會被反復提及,算是一個標識型的公式。 更重要的是…… 眾所周知。 大氣擴散屬于湍流擴散,目前有三種廣泛的應用理論: 梯度輸送理論、 湍流統(tǒng)計理論、 相似理論。 而這個式子便是湍流統(tǒng)計理論的重要核心,后世在這個基礎上誕生了一種叫做wrf的模型。 沒錯。 wrf。 這是后世氣象數(shù)值模擬預報最常見的模型,很多民科在家也用這玩意兒來跑數(shù)值。 當然了。 氣象領域的民科要遠比物理和數(shù)學領域的民科高智很多,二者存在很明顯的差異。 氣象領域的民科與其說是‘民科’。 不如說更像是那些開車載著天文望遠鏡去看星星的天文愛好者,很少有太多出格的言論。 至少不會動不動就表示自己發(fā)明出了永動機,然后一看圖紙?zhí)孛吹氖翘珮O圖…… 氣象領域的民科最喜歡的就是在家里默默跑當?shù)氐奶鞖饽P?,然后巴望著天空看自己的結果準不準確,整體來看還是比較佛系的。 總而言之。 wrf即便是在2023年都屬于非常重要的模型,遑論眼下這個時期了。 即便…… 此時出現(xiàn)的只是一個雛形。 隨后葉篤正又把公式引申到了等壓面和等密度面領域,進行起了環(huán)流的相關計算。 期間喬彩虹這姑娘也興致沖沖的上前旁觀了兩分鐘,等回到徐云身邊的時候表情就變成了這樣: @v@…… 一個小時后。 葉篤正和陶詩言合力推導出了完整的渦度場,擬合出了一個特殊的數(shù)學模型。 從徐云的角度來看。 這個模型和后世的wrf依舊出入較大——畢竟這年頭沒有后世的算力,但核心邏輯還是類似的。 簡單來說就是先采用了圓柱切線空間和水平映射,構建起局部空間并映射其鄰居,構建起等軸映射。 接著重新設計了條件局部卷積核,以滿足因地制宜的卷積特征,鄰近局部特征相似和地理特性不同下的相鄰卷積核共享三個條件。 至于模型的數(shù)學機理則是傅里葉變換,葉篤正將混合cao作構建為了連續(xù)的全局卷積,在傅里葉域中通過fft可以有效實現(xiàn),空間混合復雜度降低到了堪稱最低。 模型甚至還考慮到了累積液態(tài)和冰凍水,將總降雨粒子作為診斷變量,數(shù)據(jù)集的數(shù)量還達到了20個。(靈感參考自這篇論文arxiv./abs/2101.01000) 可以這樣說。 在計算機模型還沒問世的當今,這個模型可以說是人力可及的巔峰了。 另外也不知道是不是徐云的錯覺。 他總感覺葉篤正的這個模型,似乎隱隱觸及到了傅里葉神經(jīng)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