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節(jié)
“有了你的這些解答,一些理論上的問題總算是有了答案?!?/br> “不瞞你說,在來基地的路上,大家都快被這些問題搞得睡不著覺了,就等著出結(jié)果呢?!?/br> 孫俊人這番話還真不是客套。 他手上的這些問題匯總自十院的各個小組,團隊內(nèi)部早就進行過了多輪探討。 在整個討論過程中,一些簡單的疑慮早就被篩出去了。 能被孫俊人拿出來問徐云的問題,基本上都是所有人的共同疑問——再不濟也是有爭議的那種。 眼下能從徐云這邊得到解答,也算是了了眾人的一樁心事。 隨后孫俊人將這些稿件認真收好,從帳篷里又取出了一小碗西瓜放到了徐云面前: “韓立同志,辛苦了,來,再吃點西瓜吧?!?/br> “……” 徐云嘴角抽動了兩下,抬頭對孫俊人問道: “孫工,你不會又要我回答啥理論問題吧?” “這哪能啊?” 孫俊人頓時一挺胸,飛快的否認了一句,不過接著便嘿嘿一笑,撓了兩下頭發(fā): “主要是我個人有些理論之外的東西想和你聊聊——不是什么需要推導的數(shù)學或者理論問題,不會長腦子的,所以可以邊吃邊聊嘛……” “……” 徐云見狀幽幽嘆了口氣。 為啥這些大佬都這么套路的呢? 當初的1850副本的法拉第他們也是,硬生生把自己給套進去了…… 當然了。 以這個時代的視角來看。 能在221廠這種地方吃到汁水豐滿的西瓜,確實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足夠換來很多人情了。 例如在原本真實的歷史中。 陳能寬院士用兩根進口想煙就“收買”了何祚庥院士——友情提示,這位大佬真不叫何作麻…… 當時何祚庥院士為了這兩根進口香煙,愣是通宵了四天計算出了輕核模型u3分支的次鏈峰值。 要知道。 海對面為了解決這個數(shù)值,前后花了足足三萬美刀呢。 加之徐云此時剛從燒傷中恢復,身體對于西瓜這類水果有著自發(fā)的渴求欲。 因此很快。 徐云還是決定‘屈服’于孫俊人,干脆利落的一點頭: “行吧,孫工,您有什么話盡管說便是?!?/br> “如果我能給出答案,我一定盡力回答您?!?/br> 孫俊人就等著這句話呢。 聞言立馬將小碗朝喬彩虹手里一塞,順手拉了把椅子就坐到了徐云身邊: “其實真沒啥事兒……就是我個人的好奇心吧,單純想和你聊聊你對雷達發(fā)展的看法?!?/br> “你這不是拿出了氣象多普勒雷達的原理嘛,我就尋思著說不定你對雷達有啥新見解?!?/br> “韓立同志,你覺得雷達今后還有發(fā)展前景嗎?” 聽到孫俊人的這個問題。 徐云頓時眉頭一揚。 巧了。 原本他還尋思著啥時候和孫俊人提這一嘴呢,沒想到孫俊人自己送上了門。 要知道。 這種雷達行業(yè)的趨勢,可不同于此前說過的艦載機雷達那樣的單一品類。 這類‘大勢’涉及到的領(lǐng)域很多很多,所以徐云原本就打算找機會和孫俊人提上一嘴來著。 畢竟這年頭國產(chǎn)雷達是真的摸著石頭過河,在很長的時間里還停滯了好些年——這里的停滯原因和時代背景沒關(guān)系,而是兔子們確實走錯了路。 比如被后世軍迷瘋狂吐槽的火控雷達的液壓驅(qū)動,具體比較敏感就不多贅述了。 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 從后世的眼光看來。 雷達的發(fā)展時期其實很好劃分,并不需要太多的理論基礎(chǔ)。 這三個重要時期分別是: 誕生和發(fā)展初期。 大發(fā)展時期。 現(xiàn)代雷達時期。 誕生和發(fā)展初期自然就是二戰(zhàn)期間。 這個時期主要出現(xiàn)了地對空、空對地轟炸、空對空火控、敵我識別功能的雷達技術(shù)。 大發(fā)展時期則是在二戰(zhàn)以后的六七十年代開始,一直持續(xù)到20世紀中后期。 這個時期出現(xiàn)的新型雷達就很多了。 例如合成孔徑雷達、脈沖多普勒雷達、相控陣雷達等。 至于現(xiàn)代雷達時期自然就是2023年前后,目前的雷達功能早已超出了“無線電探測和測距”的范疇,逐漸開始進入了城市化情景。 比如說智慧城市就是一種代表。 這些趨勢階段性都很鮮明,描述起來并不復雜。 于是徐云很快組織了一番語言,思索片刻,對孫俊人說道: “孫工,在我看來,雷達研發(fā)應該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行業(yè),現(xiàn)在的發(fā)展遠遠沒有到頭。” 孫俊人眉頭一揚,表情并沒有太大變化: “哦?怎么說?” 徐云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說道: “您應該知道,現(xiàn)有雷達的職能其實很簡單,說白了就是探測到目標,并給出其在空間的距離和角度位置?!?/br> “例如目標距離我們114.514公里,角度東北34度等等。” “但在我看來,這這種職能遠遠沒有發(fā)掘出雷達的實用價值?!?/br> “我認為一套真正成熟的雷達系統(tǒng),應該能對測量目標進行更加詳細的分析?!?/br> “比如說雷達已經(jīng)確定所檢測到的目標是飛機,則要進一步精細分類以確定其具體型號?!?/br> “例如是小型或大型噴氣機、小型或大型螺旋槳飛機、直升機或?qū)椀鹊取!?/br> 孫俊人沉默片刻,眼中露出了一絲茫然: “很美的畫面,但是……韓立同志,這真的有可能嗎?” 韓立所說的情形孫俊人并不陌生,這其實就是雷達設計之初的完全體構(gòu)想。 但問題是…… 科研不是科幻,不是說你想到某個情景就有能力去實現(xiàn)的。 好比后世的曲率引擎。 各種度規(guī)……也就是解都給你搞出來了,但是依舊八字沒一撇……不,連萬分之一撇都沒呢。 現(xiàn)在的雷達是什么情況呢? 差不多就是大家電影里頭看到的那種: 儀表盤有根線跟小彩旗似的轉(zhuǎn)啊轉(zhuǎn),然后顯示出一個小點,再接著就沒了。 因此在聽到徐云所說的描述后。 孫俊人并沒有太過驚喜,而是有些迷茫。 他尋求的不是一個科幻般的方向,而是希望能看到實現(xiàn)的可能——不一定要詳細的原理,但是一些技術(shù)思路總得有吧? 但是就在孫俊人以為徐云也在給自己畫餅的時候。 他的耳邊忽然響起了徐云的回答: “當然有可能。” 孫俊人頓時一怔。 片刻過后。 他一臉錯愕的抬起頭,看向了徐云。 徐云則有些費力的朝他豎起了一根食指,解釋道: “只要能做到分辨復雜目標上的各個散射中心并對回波信號進行精細處理,從而推斷目標的某些性質(zhì),那么就有機會做到這一步?!?/br> “比如飛機上的許多部件,像推進器、直升機水平旋翼、噴氣機引擎以及坦克的履帶、旋轉(zhuǎn)天線等等。” “它們都會對目標的后向散射波產(chǎn)生調(diào)制,從而形成其多普勒副瓣作為識別的特征——這種調(diào)制信號在窄帶和寬帶波形中都可以被提取出來?!?/br> “這些數(shù)據(jù)再結(jié)合橫向分辨力、多普勒頻率以及多波段的綜合分析,應該是能夠達成更精細的目標的,也就是……” “二維雷達成像。” 早先提及過。 當雷達的距離分辨力足夠高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