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節(jié)
接著田良偉開始慢慢的看了起來。 這個檢索結果他在一個多星期前曾經看過一次,大致清楚整體情況。 理論上這么短的時間里,這種冷門技術是不會有啥大突破的,因此這次他看的相對有些放松。 不過很快。 在掃到其中某欄內容的時候。 田良偉忽然表情一凝。 只見他輕咦一聲,身子微微往前一傾,迅速點開了次級連接。 過了幾秒鐘。 他猛然從屏幕前抬起頭,對徐云道: “小徐,好消息,有一家國企在上個禮拜突破了sharpless不對稱環(huán)氧化的生產轉化!” 聽聞此言。 顧群青因著專業(yè)不對口的原因有些迷糊,但徐云的瞳孔卻是狠狠一縮。 在環(huán)化-構化環(huán)節(jié)中,最難工業(yè)化的過程主要有兩個。 一是過渡金屬催化。 二便是sharpless不對稱環(huán)氧化。 這兩個過程都是屬于標準的實驗室較容易、但工業(yè)化卻非常困難的技術壁壘。 畢竟本身環(huán)化技術的普及度就不算很高,更別提這類衍生技術了。 能突破其中任意一項,便代表著有概率短時內掌握整套技術。 回過神后。 徐云連忙看向田良偉,問道: “老師,對方是哪個廠子?” “中材科技?還是魯泰控股?” 田良偉輕輕搖了搖頭,說道: “都不是?!?/br> “都不是?” 徐云頓時一愣: “那是誰?” 田良偉將屏幕朝他一轉,說道: “漢華機械集團,提交技術的是他們的廠長,叫做林振華?!?/br> 第203章 兩家華夏企業(yè)的合作! “漢華集團,林振華?” 聽到田良偉口中的這個名字。 徐云頓時微微一愣。 雖然他兩世都算是科研圈人,但上輩子的工作單位畢竟是在成飛,一個與工業(yè)圈往來繁多的地方。 因此多多少少也都對工業(yè)圈內的一些人或事有所耳聞。 那位林振華曾經是個軍人,入伍期間和一位老教授學了不少工業(yè)知識,79年前后退伍返鄉(xiāng)。 林振華回到老家后,接替父母的職位,進入了漢華機械廠工作。 從一個搬運工開始做起,最后硬生生的將這個快要倒閉的廠子給帶成了一個巨無霸集團。 后來還有一個名叫齊橙的作家還給他寫了本書,叫做《工業(yè)霸主》。 據(jù)說和《異世界征服手冊》一樣好看。 不過上輩子由于各種原因。 徐云一直到穿越之前,都沒能和林振華見過面。 他對于這位華夏工業(yè)的先行者抱有敬意的同時,自然也帶著一絲好奇。 不過眼前的重點并不是林振華這個人,因此他便暫時將心中的念頭擱置一旁。 只見他組織了一番語言,對田良偉問道: “老師,話說回來,漢華集團怎么會突然突破sharpless不對稱環(huán)氧化這道坎的?” “我看看啊……” 田良偉扶了扶眼鏡,對著相關信息詳情仔細看了一會兒,方才解釋道: “哦,我明白了,漢華集團原先有個提高水溶性環(huán)氧醇產率的項目,涉及到了雜氮鈦三環(huán)化合物,金額接近三個億?!?/br> “因此在林廠長的授意下,研發(fā)部便對sharpless不對稱環(huán)氧化這項技術進行了工業(yè)容器方面的擴展?!?/br> “在技術突破后,林廠長便將這個技術提交到了科技部,錄入進了檔案。” “當然了,他的原意倒不是準備申請專利,而是打算做個技術備份,以后國內哪家企業(yè)需要直接提出申請就行了?!?/br> “機械部那邊的系統(tǒng)和燧人是同步的,因此一來二去,相關報告也就顯示在了燧人網站上?!?/br> “只能說咱們的運氣不錯,上次我還沒見著這項技術來著……” 說著說著。 田良偉又看了眼屏幕,嘀咕道: “這項成果11月21號提交,27號過審的,咋又是21號捏……” 看著有些訝異的田良偉,徐云也伸過頭看了眼屏幕,問道: “老師,這個時間有什么特殊的嗎?” “特殊倒算不上……” 田良偉緩緩搖了搖頭,指著屏幕隨意說道: “不過挺有意思的是,11月……也就是上個月20號前后,咱們國內有不少項目都取得了成果?!?/br> “這些項目有大有小,比如南開那邊的一個β—氨基酸的非對映選擇性合成,還有農科院那邊的一項小麥新型mlo突變體研究?!?/br> “哦對了,老趙的Λ超子也是那時候首破的。” “這種成果扎堆的情況還是有些少見的,就像是大家約好了一起公布一樣,你說奇怪不?” 徐云聞言,頓時一愣。 實話實說。 就田良偉本人而言,他的這番話多半只是充作一個新奇事件的分享,并沒有其他更深層次的意思。 畢竟科研這種事情本就存在很多偶然性,歷史上扎堆出現(xiàn)科研成果的節(jié)點也不是沒有過。 比如2016年6月。 在這個月內,我國便出現(xiàn)過科研成果大幅度井噴的先例。 當時第一個公開的,是華夏首次完成全固態(tài)太赫茲成像雷達系統(tǒng)樣機研制的消息。 接著第二天早上。 中科院召開發(fā)布會,宣布繪制出了世界首個人類全腦連接圖譜。 三小時過后。 科技部宣布咱們制造出了世界首例真實穩(wěn)定可逆單分子電子開關。 又過了兩天。 交大入場,宣布賈金峰教授帶隊捕捉到了馬約拉納費米子,一個物理界猜測了80年的微粒。 次日中午。 科大也來湊了熱鬧。 科大宣布成功研制了硅基導模量子集成光學芯片,并且最終被自然雜志收錄其中。 以上這些成果前后公開的時間不超過四天,那時候的陣勢比這會兒熱鬧多了。 至于歷史上的井噴數(shù)量就更多了,第五次索爾維會議的照片足以說明一切。 因此田良偉說歸說,心理上還是只將它看做偶然的。 但徐云卻不一樣。 聽到田良偉這番話的時候,他的腦海中忽然閃過了一個詞: 國運。 國運,這玩意兒是當初北宋副本的獎勵之一,序列是第四個光球。 同時它也是除了神秘公式之外,徐云唯一沒有搞懂的一個獎勵。 但另一方面。 從字面意義上來判斷。 這個詞似乎隱約和運勢有關,看上去像是某個buff類的增益,也是游戲里常見的一類屬性。 只是先前沒有任何證據(jù)……或者說實例佐證,徐云便也一直無法確定自己的猜測是否為真。 不過如今看來…… 那個所謂的國運獎勵,似乎確實是某種增益? 同時如果對象真的是‘國’這個量級的話,想必對象絕不僅限于前端研究,有些普通人也會因此受益吧? 若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