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節(jié)
但問題是…… 眼下小李所涉及的,并不是單純的興趣那么簡單來著。 想到這兒,李格非再次復(fù)雜的看了眼自己的女兒,朝她招了招手: “清照,你隨我來?!?/br> 小李癟了癟嘴,乖乖跟上。 得,又要被說教了。 帶著小李走到書院角落后,李格非屏退下人,問道: “清照,明日你還要去郡公府上?” 小李肯定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當(dāng)然,明天就要學(xué)加速度了呢?!?/br> 李格非眼中閃過一絲憂色,又問道: “清照,你可知現(xiàn)如今京中的局勢?” 隨后不等小李回答,他便加速語氣說道: “太后昏迷未醒,形勢危急,甚至有傳聞恐怕?lián)尾涣艘粋€月。 眼下陛下已然蓄勢待發(fā),一旦太后西去,陛下便會以摧枯拉朽之勢掃清殘黨。 殘黨過后,下一步,下一步便是……” 只見李格非飛快四下掃視了幾眼,壓低聲音,一字一頓道: “肅!清!簡!王!” 說完這些,李格非便緊緊盯著小李,觀察著自己女兒的表情。 沒錯。 他所擔(dān)心的不是其他問題,而是…… 簡王! 在過去這些天里,小李和簡王經(jīng)常結(jié)伴前往蘇府,偶爾還會共同外出探討問題。 看似關(guān)系親密,形影不離。 如果向太后鳳體無恙那還好說,有這樣一尊大人物在牽制,宋徽宗不可能會對小趙下手。 但一旦向太后故去,勢必有大量黨羽便會飛速投向宋徽宗。 估計三到五個月。 明面上的阻礙便會被完全清掃干凈。 屆時當(dāng)今天子的下一個目標(biāo),有且僅有簡王一人! 而若是簡王傾覆,保不齊便會有人順著小李,將臟水潑到李格非的身上。 縱觀古今三千載。 但凡是涉及到皇位的爭端,哪一樁哪一件是能夠善終的? 看著一臉嚴(yán)肅的父親,小李不由反駁道: “可是……可是我與簡王,只是一同前去上課而已啊……” 李格非看了自己女兒一眼,他知道,小李說的并非是謊話。 過去這些天,他也曾經(jīng)簡單了解過所謂的‘科學(xué)’,確實是有些特殊與吸引人的地方。 奈何…… 只見他深吸一口氣,搖頭道: “沒錯,也許你們真的只是去求知問道。 可簡王涉及的乃是皇位的安穩(wěn)與否,陛下他會聽你這番解釋嗎? 你且去酒肆里看看,平日里與簡王殿下整日把歡的那些人,如今還有誰不在躲著? 俗話說得好,寧錯殺不放過,這種事情上誰會聽你的爭辯?” 小李默然。 父女之間就這樣無言了片刻,隨后李格非像是下定了決心一般,說道: “清照,今后你就別去蘇府了……” “此事絕無可能!” 小李下意識的反駁了一句,打斷自己父親的話后,她想了想,繼續(xù)說道: “大人,清照若沒記錯,紹圣元年,章惇為相,立局編類元佑諸臣章疏,召大人為檢討。 大人拒不就職,因而得罪,遂被外放為廣信軍通判,對否?” 李格非沉默片刻,緩緩點(diǎn)了點(diǎn)頭: “確有此事?!?/br> 小李繼續(xù)道: “那年清照十歲,父親可記得遂城之外,清照說過的一句話?” 李格非再次點(diǎn)了點(diǎn)頭。 小李見說,又對自己的父親行了一禮: “當(dāng)初父親曾用《離sao》明志,曰‘從理而亡者,雖九死其尤未悔’。 理者,理信也。 父親愿為自己的信念而死,如今為何卻要攔著清照呢? 清照縱使被簡王牽連,卻也至多削發(fā)入獄,無論如何也罪不至死。 莫非幾年過去,父親反倒不復(fù)當(dāng)初,不尋理信,只會妄圖君臣之道了嗎?” 李格非頓時一愣。 說道北宋末年的朝堂,就不得不提到一類人: 元佑黨人。 元佑黨人,又叫做元祐黨籍。 其根源要追溯到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的是非對錯相當(dāng)復(fù)雜,哪怕在后世都討論甚廣,就更別提北宋當(dāng)年了。 因此在變法過程中,自然有很多人支持,也有很多人反對。 其中支持變法的政治派別,被時人稱之為“元豐黨人”。 反對變法一派,則被稱之為“元祐黨人”。 而李格非,便是一位標(biāo)準(zhǔn)的元祐黨。 1094年。 章惇對元祐黨人施以殘酷刑罰與貶竄,下令招李格非來為此事做名目統(tǒng)計。 李格非堅決推辭,因而被判罪外放。 當(dāng)時李格非在給友人的書信中,還引用了雖九死其尤未悔的典故,表達(dá)了愿意為自己的堅持赴死的決心。 這次外放持續(xù)了一年多快兩年,他才被召為校書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官途上。 實際上。 按照歷史軌跡。 再過兩年左右,朝廷內(nèi)便會再次排擠元祐舊臣,李格非還會因名列“元祐黨”而被罷官。 因此小李的這番反問,著實將李格非給問住了: 小李哪怕真因為和小趙走近的原因被牽連,頂多就是李格非被貶職或者罷官,小李入獄,親故斷絕往來。 慘肯定挺慘,但性命倒是不至于丟。 畢竟眼下六賊還沒把持朝政,朝堂里還是有一些良臣在掌握大權(quán)的。 而當(dāng)初李格非所堅持的那些事兒,說誅九族有些夸張,但被冠以‘黨jian’被處死的可不在少數(shù)。 要知道。 那時候小李才只有十歲,是根豆芽中的豆芽。 天真懵懂,一無所知。 當(dāng)初李格非做的事兒真要是被定罪,小李才叫做無辜呢。 因此聽聞小李的這番話,李格非頓時沉默了下來,腦海中逐漸想起了一段記憶碎片: 那年他被外放到徐水遂城之時,恰逢冬日暴雪,天地一片蒼茫。 他抱著小李,在寒風(fēng)中互相依偎。 心中除了被外放的煩悶之外,還充斥著對女兒的愧疚。 然而就在他嘆息著自己害苦了女兒,暗自垂淚之際。 年僅八歲的小李卻緊緊貼在自己的胸口,用稚嫩而堅定的聲音對自己道: “大人,清照無怨……” 想到這兒。 李格非不由閉上了眼睛。 是啊。 和當(dāng)初生死一線的黨爭比起來,小李和小趙的事情算什么呢? 真要是追究下來,頂多就是再次貶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