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模模糊糊想起那似乎是先帝在時很受寵愛的一位郡主,后來意外過世,宮殿也荒廢了。 按理說宮里不應(yīng)該留這么荒廢破敗的地方,可不知為何這地方一直沒能修整。盼喜仔細(xì)想了想,卻也沒想明白原因,見梁渙久久駐足在這里,不由便猜測是不是對此有什么不滿,忙開口道:“陛下不如召將作監(jiān)來,把這宮殿重新修一遍?” 梁渙被這聲音拉回了神,卻是拒絕道:“不,不必?!?/br> 他一時沒想明白原因,但是莫名不想讓人動這里。 ……誰都不能碰。 盼喜當(dāng)然謹(jǐn)遵帝命,但是應(yīng)聲之后又有點晃神。 他模糊覺得類似的對話不是第一次發(fā)生了,但是又想不起來到底什么時候說過。 …… 這個新當(dāng)值的這個小內(nèi)侍實在毛手毛腳的,盼喜白日里才呵斥了一次,到了晚間又出了簍子:點燈的時候竟是不小心打翻了燭臺。 還燃著的蠟燭咕嚕嚕地滾了幾圈,被一只云紋的錦靴止住了去路。 ——幸好沒燒到簾幔上。 那小內(nèi)侍大松了口氣,又后知后覺這靴子好似不是哪個內(nèi)官的。 舒了一半的氣卡在喉嚨口,他緊張地抬頭往上看。 繡紋精致的靴子往上,映入眼中的是帝王常服,只堪堪看了一個下擺,他就明白了來人的身份,不由“噗通”地一聲跪在地下,哆嗦著嘴唇半天沒能說出話來。 梁渙卻沒看他。 他甚至都沒注意旁邊還跪了一個人,而是目光定定地落在那盞燭臺上。 模糊的畫面在眼前浮現(xiàn),腦海深處有什么翻騰著想要浮上來,針扎的刺痛伴隨著陣陣眩暈,他踉蹌了一下,抬手扶住旁邊的柱子才勉強站穩(wěn)。 旁邊似乎傳來宮人的驚呼問詢聲,但是梁渙此時無心理會。 他單手蓋在半張臉上,手指死死壓住額頭,眩暈和疼痛好似要逼迫著他放棄思考,但是他隱隱生出種預(yù)感,要是這次放棄了、他真的永遠(yuǎn)都找不回來了……有什么非常重要的東西,他得必須得找回了!! 趕過來的盼喜都沒心思去管那個犯了錯的內(nèi)侍了。 他眼見著梁渙按在柱子上的那只手用力到指尖泛白,手背上青筋鼓起,最后竟硬生生地把指甲掰折了。猩紅的鮮血沿著柱子蜿蜒而下,但對方恍若未覺地繼續(xù)收緊著手指,生生抹出了一道橫向的血痕。 盼喜看得一陣牙酸,連忙差遣著人去請?zhí)t(yī)。 只是跑腿的宮人是領(lǐng)命去了,他自個兒這個御前伺候卻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一時半僵在原地,進(jìn)也不是退也不是。 少頃,他看見那蓋著臉的指縫間隙,有透明的水珠沿著這手背滑下,在腕間的轉(zhuǎn)折處匯聚成滴、墜落地面。 盼喜怔神。 他不敢去猜測另一個可能性,只不太確定地想……是汗? 后世,某景區(qū)。 “h縣攬月閣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完整的成朝建筑,是元熙帝在位時親自下令修建,在研究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元熙帝一生文韜武略,南平苴禮、北定桓羯,內(nèi)修農(nóng)事、廣開教化……” 導(dǎo)游的聲音透過一群頭戴小紅帽的游客群傳了出來,路過的某大學(xué)暑期實踐團體有幸在外圍蹭了一波免費解說。 聽到這里,有人忍不住小聲吐槽,“是文韜武略不假,但是人到中年突然變成了修仙魔怔人。” 旁邊的同學(xué)推了推眼鏡,倒是幫忙辯解了句,“也不能這么說,對生命長度的追求是人類本能,現(xiàn)在的富豪會給自己配備私人醫(yī)療顧問和營養(yǎng)師,放在封建時代,由于科學(xué)技術(shù)水平不發(fā)達(dá),人類對自然、對人體都不夠了解,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神仙上面,這很正常?!?/br> 都是閑談聊天,也沒人在意自己被反駁。 一開始吐槽的那人聳了下肩膀,一臉“對對對你說得對”的表情,不過動作的同時稍稍往側(cè)邊撇了下嘴,顯然對了解古人想法不感興趣。 解釋的那人略微擰了下眉,但見對方一臉沒趣的表情,也沒有強行說下去。 話題剛剛有點僵住,旁邊另一個人手臂搭了過來。 戴眼鏡男生被壓得肩膀一塌,眉頭擰得更緊了。來人卻仿佛毫無所覺,一副哥倆好的態(tài)度,對著另一邊笑道:“我就說你們兩合不來,怎么樣、要不要出去打一架?” “……” “……” “幼稚。” “無聊?!?/br> 本來想打圓場,卻突然被集火的嚴(yán)樂洱:? “你倆這是對組長的態(tài)度嗎?”他稍揚了聲嚷嚷上了,“這次實踐分?jǐn)?shù)比例可握在我手上,你們還不給我放尊重點?!小心我扣你們活動分?!?/br> 不過這故作姿態(tài)的威脅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掙扎了半天,終于從那“哥倆好”的手臂解脫出來的林之樺推了推眼鏡,冷淡道:“你最好想想下學(xué)期的期末筆記?!?/br> 旁邊另一個人也笑哼了一聲,“你第三區(qū)的游戲記錄還要不要了?” 突然變成食物鏈最底層的嚴(yán)樂洱:“……” 行吧,都是活爹。 …… 有了組長的犧牲自我的傾力奉獻(xiàn),這邊的氣氛終于緩和下來。 幾個人加快腳步追前面的大部隊,最先開口的那個人一邊往前走,一邊吐槽,“吹得跟什么似的,攬月閣一點都不稀罕,元熙帝自己就是個修閣子魔怔人,他的嗣子為了討皇帝歡心、有樣學(xué)樣,后來莫名其妙就變成了成朝皇帝代代相傳的習(xí)慣了。說是‘保存最完好’,不過是這地方太犄角旮旯,后面朝代毀的時候把它漏了。真要看建筑,l市那里有一比一完全修復(fù)版,聽說還有全天侯的解說和祭祀表演,不比這里好得多?要是想感受氛圍,w鄉(xiāng)那邊有拜月神的習(xí)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