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472節(jié)
“戶部、轉(zhuǎn)運使調(diào)派賑災(zāi)糧食而不能物盡其用,失職之錯不可不察,戶部尚書、轉(zhuǎn)運使各降爵一等,罰俸一年! “貝州、莫州、滄州等有百姓生亂之州府,一應(yīng)刺史革職查辦,押回京師交由刑部審理,若有貪墨情節(jié),皆斬不赦! “限各州新任刺史到任兩月之內(nèi),配合藩鎮(zhèn)、州府駐軍剿滅作亂暴民,以儆效尤,并嚴(yán)查貪墨賑災(zāi)糧之官員,肅清州縣吏治。 “若再有類似事件發(fā)生,刺史、縣令等地方主官定斬不饒!” 聞聽此言,眾臣莫不神色一凜。 高福瑞則是大松一口氣,從二品的參知政事降為四品的黃門侍郎是不小打擊,但只要圣眷不衰,他的實際地位不會下降多少。 而且他相信這是暫時的,等到隴右平定,皇帝封賞群臣的時候,他就能因為主持調(diào)撥糧餉軍械等后勤物資有功而官復(fù)原職。 至于罰俸——有幾個官員是靠俸祿過日子的? 陳詢沒什么神色變化。他是遭了池魚之殃,誰讓他是宰相呢?皇帝沒有趁機(jī)拿掉他的宰相之位,他已是萬分慶幸。 此事議定,眾臣各歸其位。 平心而論,宋治的處置力度已是不輕,但趙寧并沒有任何欽佩之念。 對各州刺史的處置是真的會落到實處,有貪墨的皆斬不赦,還是雷聲大雨點小,有待觀察——高福瑞肯定會出面保全,畢竟他是收了好處的。 皇帝不查高福瑞有沒有收授賄賂,不問不少亂事中涉及的寒門世家之爭,只是著眼于州府刺史的失職之罪,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剿滅作亂暴民,這是題中應(yīng)有之意,犯上作亂的不殺,朝廷統(tǒng)治秩序何存?至于這些所謂的刁民是不是不得已,是不是有苦衷,誰在乎? 皇帝嘛,統(tǒng)治階層的代表,本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哪怕治下之民受了罪,也只能按照章程訴諸于官府,期待官府做主伸冤。 如果官官相護(hù),不給受苦者做主,也是題中應(yīng)有之意,命硬且有盤纏有年復(fù)一年時間的,就層層上訪,看會不會有人理會,看會不會被打死。 命不硬被害了,那只能說這就是命。 總之,你不能自己起來反抗,反抗就是尋釁滋事,就是擾亂治安,就是賊子罪犯,就該被下獄治罪,就該一生完蛋。 望了一眼滿殿形形色色,都暗暗輕松仿佛已是安然度過一道險檻的大臣,趙寧暗暗搖頭。 末了,皇帝忽然道:“不少百姓暴亂的案子里,都提到了青衣刀客。國戰(zhàn)之前這些人就經(jīng)常以武犯禁,殺官害民,朕嚴(yán)令過州縣絞殺。 “國戰(zhàn)期間,這些人音訊皆無,朕還以為他們被州縣捕殺完了,沒想到時隔數(shù)年,現(xiàn)在又冒了出來,看來不會沒有來頭。 “傳朕敕令,嚴(yán)查各地青衣刀客的根腳,朕倒要看看,是誰敢大逆不道,在朕的治下口不擇言的說什么‘青衣人除惡刀,世間無義我來昭’!” 第五二八章 聞風(fēng)而動(3) 一日大朝會,在皇帝下令嚴(yán)查青衣刀客根腳后結(jié)束。 趙寧照例去大都督府坐了坐,下差時間一到便回了郡王府。 對皇帝的敕令,他沒太多想法。 國戰(zhàn)前,若不是青衣刀客匡扶天下正義、彰顯世道正氣,多少達(dá)到了些正人心的效果,在大齊土地兼并日益嚴(yán)重,官府貪贓枉法,大戶為富不仁,弱rou強(qiáng)食愈發(fā)露骨的情況下,國戰(zhàn)期間哪會有那么多平民出身的熱血兒郎,甘愿拋家舍業(yè)趕赴沙場? 如果換了一個人,面對皇帝此舉會心寒會委屈會悲憤。 但趙寧不會。 他早就看透了皇帝的帝王心術(shù),對方在他心里也早已沒有位置,所以無論對方做什么他都不會在意。 在這一點上,趙寧稱得上是心如磐石,無欲則剛。 夜晚,東書房,趙寧跟黃遠(yuǎn)岱、周鞅又坐在了一起議事。白天申時的那點時間太短,許多事情來不及商談。 “陛下處置各地百姓反抗之事的舉措,可謂是下了重手,那么多刺史被直接捉拿問罪,在本朝尚屬首次,但有先前的情緒鋪墊,百官也不敢反駁。 說到這,黃遠(yuǎn)岱笑了一聲,“最慘的還屬宰相,只是遭受池魚之殃便被降爵三等。陳氏世襲的爵位,本就只是侯爵,現(xiàn)在可好,一下子成了男爵。 “若是換作以前,爵位還有可能恢復(fù),亦或者只是降陳詢的爵位,到了下一代還是襲承侯爵,但眼下陛下明顯是借題發(fā)揮,很難再給陳氏機(jī)會。 “作為一個世家,陳氏的立身之本,算是就此折損了一半?!?/br> 周鞅不在乎這些權(quán)力爭斗,他關(guān)注的是大業(yè)大計,是黎民百姓,當(dāng)下肅然道: “陛下處置各州刺史,派遣新的刺史整頓官場、肅清貪墨,又有后續(xù)嚴(yán)令,如此一來,各地吏治會否就此好轉(zhuǎn)? “若是好轉(zhuǎn),官民相安無事,百姓吃飽了肚子,不再被官府欺壓剝削,自然就沒了反抗動機(jī),殿下的大計是否就會夭折?” 話說到最后,周鞅自己先意識到了不對,猛然合上了嘴巴。 趙寧輕描淡寫道:“若是百姓都能安居樂業(yè),不受欺壓享有公平,皇朝因此海晏河清、真正天平,我的心愿便已實現(xiàn),談何夭折?” 周鞅拱手道:“是鞅失言了,殿下勿怪?!?/br> 黃遠(yuǎn)岱呵呵笑了兩聲,沒有多說什么,只是用看小孩子的目光,掃了周鞅一眼,無聲調(diào)侃對方的天真。 為了不讓周鞅持續(xù)尷尬,黃遠(yuǎn)岱轉(zhuǎn)換了話題,主動問趙寧: “殿下,陛下派遣帝室、寒門高手前往隴右,戰(zhàn)場上朝廷的王極境修行者數(shù)量,便會對魏氏形成碾壓之勢。 “縱然陛下為了確保京畿防務(wù)、提防世家發(fā)難,不會把帝室、寒門王極境高手都派過去,也足以讓魏氏無法應(yīng)對。 “殿下如何看待此事?” 聽到這里,周鞅也肅穆看著趙寧,等待對方給出答案——趙寧之前已經(jīng)說過,他不會幫助魏無羨,可魏氏敗亡又對趙氏有害無益。 趙寧平淡道:“這事不需要我如何看?!?/br> “殿下此言何意?”周鞅不解。 趙寧看了看周鞅與黃遠(yuǎn)岱,忽然笑了笑,搖頭道:“你們都小看了一個人?!?/br> “魏帥?”周鞅只能想到這個可能。 趙寧微微頷首:“不錯?!?/br> “魏帥的修為戰(zhàn)力,連貴妃都比不上......” “魏蛤蟆最強(qiáng)的地方,從來不是修為戰(zhàn)力?!?/br> “那是什么?” “謀略?!?/br> “隴右戰(zhàn)局簡單明了,哪里還有謀略的用武之地?” “上兵伐交。謀略通常用在疆場之外?!?/br> 周鞅怔了怔:“是何種謀略?” 趙寧目光幽深,緩緩?fù)鲁鏊膫€字:“我不知道?!?/br> 周鞅:“......” 他抹了抹額頭上并不存在的汗水,汗顏道:“殿下,現(xiàn)在這種時候,不好作兒戲之言吧?” 趙寧雙手一攤,滿臉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臒o奈:“我又不是魏蛤蟆,哪里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只是了解魏無羨,清楚對方每每在行事的時候,目光都會看得很遠(yuǎn)。 年少時他們幾人在燕平跟紈绔們斗毆打仗,魏無羨這個狗頭軍師,常常能通過各種眼花繚亂的布置,把對手耍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 現(xiàn)如今魏氏仗著那點兵力那點地方,就敢第一個冒頭跟朝廷對著干,魏無羨不會不想到各種可能性,做各種應(yīng)有的布置。 趙寧雖然不知道魏無羨的具體謀劃,但他很肯定,對方的策略必定早已開始施行,眼下的隴右戰(zhàn)局對魏氏而言雖然兇險萬分,但對方并非沒有一線生機(jī)。 周鞅聽罷趙寧不負(fù)責(zé)任的言論,滿頭黑線,表示自己竟然無話可說。 這時候,黃遠(yuǎn)岱忽然悠悠來了一句:“某家倒是能夠想到一些?!?/br> “哦?”趙寧眉頭微挑。 “這種時候,黃兄就別賣關(guān)子了!”周鞅不無急切。 黃遠(yuǎn)岱老神在在的伸出四根手指:“也是四個字?!?/br> “哪四個字?” “合縱連橫!” ...... 陳府。 陳安之在書案前枯坐良久,手里的書冊一直不曾翻頁,目光焦點落在虛無處,明顯是神游物外,眉頭越皺越緊,最后幾乎擰成了一個疙瘩。 今日在朝會上,皇帝把陳詢降爵三等,下手可謂極重,舉族上下聞聽此訊,無不是愁眉不展,惶然凄然而又憤然默然。 陳安之知道皇帝這是在敲打陳氏。 原因很簡單,國戰(zhàn)之后陳詢這個宰相,一直是只有眼睛耳朵而沒有嘴巴,對朝政不發(fā)一言,對諸事不拿主意,硬是把自己扮作一個應(yīng)聲蟲。 皇帝對此很不滿意。 皇帝需要的宰相,不是一個應(yīng)聲蟲。 皇帝想要陳詢像徐明朗那樣,做他忠實的鷹犬、鋒利的爪牙,替他鞍前馬后、沖鋒陷陣! 說直白些,皇帝要的,是陳氏忘記自己世家的身份,把自己當(dāng)作寒門大族看待,徹底變幻陣營,為皇帝的國政大事、打壓世家毫無保留! 大齊的世家這么多,如今基本都有軍功在身,聲望與影響力不錯,皇帝中央集權(quán)、加強(qiáng)皇權(quán)的大計不會更該,但總不好把所有世家都趕盡殺絕、舉族傾覆吧? 這不是要逼得世家都去造反?不是要讓天下人紛紛側(cè)目? 皇帝改變了方式。 皇帝的策略陳詢明白,陳安之也了解,那就是用和平的方式,相對溫和的手法,把世家大族演變成普通大族——也就是寒門大族。 這其中的核心,一是要世家放棄世襲爵位,二是族中子弟用參與科舉的方式出仕,而不是享受家族蒙陰。 放在前朝亦或是本朝開國之初,這是皇帝一廂情愿的癡心妄想,但到了現(xiàn)如今,寒門如日中天,這就是世家不得不面對的切實抉擇。 而皇帝要陳氏做的,就是帶頭。 他要求宰相以身示范。 世家勛貴,肯定不會輕易接受皇帝的和平演變,一開始皇帝必然要雷霆打壓一些、嚴(yán)厲處置一些,殺雞儆猴。 這就需要陳詢來做刀子。 陳詢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