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39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沉迷吃瓜的我泄露心聲后全家炸了、穿越九零年代、湊數(shù)的隊友竟是高手[電競]、不虞之地(強取豪奪 1v2 男替身 包養(yǎng))
“好!” 蔣德璟怒極而笑,大聲說道:“既然你們南京的官如此作為,就別怪本官不留情面了,將來朝廷怪罪下來,都叫你們好看!” 說完,蔣德璟便氣沖沖的返回了館驛,隨后便命人收拾行裝準備撤出南京城,先匯合國防軍第十一軍,然后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當天傍晚時分,蔣德璟回到了位于燕子磯的國防軍第十一軍營壘,見到了總兵官韓秦、副總兵秦成虎,三人對于南京方面這段時間的表現(xiàn)非常憤怒。 秦成虎脾氣暴躁,甚至直接吼道:“明日咱們就攻城,直接將劉良佐、高杰兩個混蛋的兵馬滅了,我看南京城中那些混賬東西還拿什么驕狂!” 韓秦也是躍躍欲試,這段時間第十一軍將士已經(jīng)非常克制了,但是南京方面依然拒絕大軍進城,這讓韓秦非常憤怒,此時也想要直接動用武力解決問題。 可是二人卻被蔣德璟攔住了。 “二位將軍息怒,南京不比別處,南京有太祖的皇陵在,貿(mào)然攻打南京城,會讓天下側目的,也會讓別有用心之人借此來攻訐劉閣老?!?/br> “此外,現(xiàn)在江南各省的文官武將都在盯著南京城,如果南京這邊最終以內(nèi)戰(zhàn)的方式做出抉擇,那江南各省的官吏怎么看?接下來戰(zhàn)事極有可能會失去控制,甚至戰(zhàn)火會逐漸蔓延到整個江南?!?/br> “江南可是我大明的財稅重地,一旦江南被戰(zhàn)火荼毒,那大明的復興之日就遙遙無期了!” 聽了蔣德璟的話,韓秦和秦成虎雖然心中怒氣充盈,但是也不再說出過激的話來,顯然是聽進去了。 “那咱們下一步怎么辦?” 蔣德璟嘆息一聲,說道:“先將這邊的情況再寫一道奏章,上報劉閣老吧?!?/br> 韓秦怒聲說道:“之前就已經(jīng)上報過了,現(xiàn)在一點進展都沒有,又要上報,一點事情都解決不了,閣老要我等何用!” 蔣德璟張了張嘴,被懟得啞口無言,只能搖頭嘆息。 與此同時,在南京城內(nèi),此時兵部尚書史可法的府邸內(nèi)很是熱鬧,戶部尚書高弘圖、督察院右御史馬士英、翰林院詹事姜曰廣、副都御使阮大鋮、禮部尚書錢謙益、賦閑在家的原北京兵部侍郎張國維、大學士王鐸、兵部右侍郎呂大器等人齊聚一堂,正在商議著應對巡視組的方略。 今日蔣德璟率領巡視組撤出南京城的事情,眾人已經(jīng)先后聽聞了,阮大鋮笑著對眾人說道:“這就說明,蔣德璟已經(jīng)知難而退了,我估計咱們再堅持幾天,這個巡視組就要打道回府了?!?/br> 但是眾人卻并不這么看,張國維在眾人之中威望很高,此時說道:“此番朝廷推行新政和軍改之策,力度非常大,態(tài)度也非常的堅決,依我之見,這是大勢所趨,咱們也許可以阻攔一時,但是絕無法阻攔一世!” “所以我以為,咱們應該統(tǒng)一認識,此番對抗巡視組,并不是要反對新政和軍改,而是要為南京以及江南的文官武將們,謀取一些合理的利益。” 眾人紛紛點頭,史可法這時說道:“另外,如今的朝廷之中都是劉閣老的心腹,當年眾正盈朝的大好局面已經(jīng)不復存在,咱們還應該讓劉閣老認識這一點,對如今內(nèi)閣各部尚書進行裁換才行?!?/br> 張國維、馬士英等人都微微搖頭,這史可法為人正直、忠誠可靠,私節(jié)和大義上都沒有什么虧欠,只是政治眼光不怎么好,也沒有帶兵的經(jīng)驗和能力,所以在大政方針上,經(jīng)常會跑題。 人家劉閣老推行新政、軍改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數(shù)十萬國防軍,靠的是內(nèi)閣全都是自己的心腹,如此集權之下才能干出這么多的大事來。 你一句話就讓人家自斷一臂?可能嗎! 張國維擺手說道:“這些都是后話,眼下咱們還是要集中精力,在新政、軍改的具體條款上面下功夫。這樣,咱們先拿出一個方略來,也好在后面與朝廷討價還價,如何?” 眾人紛紛點頭贊同。 不過姜曰廣說道:“光是咱們還是太勢單力薄了,應該再召集些人,一同在這個方略上簽字附議?!?/br> 錢謙益笑著說道:“這個好辦,我這幾天去活動一下,南京城中別的不多,就是勛貴多,我去動員一批人站出來附議簽名?!?/br> “好!” 這時,戶部尚書高弘圖說道:“還有一點,那就是咱們要防備劉閣老直接出兵,雖然這個可能性不大,但是以劉閣老的為人和手段,直接出兵攻打南京城也不是不可能的,不然也就不會讓一整個國防軍,四、五萬精銳一同南下了?!?/br> 史可法說道:“這個好辦,現(xiàn)在咱們手中有劉良佐、高杰兩鎮(zhèn)數(shù)萬兵馬,據(jù)守南京城足已。只恨黃得功不聽號令,竟然獨自率部退走,否則咱們的兵力還要占優(yōu),甚至可以直接將燕子磯的國防軍驅趕到長江以北去?!?/br> 張國維說道:“史尚書此言差矣,以兵據(jù)守南京城,是為了以防萬一,并不是為了與朝廷對抗。再者說,即便加上黃得功的一鎮(zhèn)兵馬,咱們也不可能擊敗國防軍一個軍的兵力?!?/br> “所以,現(xiàn)在咱們要做的,是維持住眼下的局面,不要讓局勢失控,然后盡快向朝廷遞交咱們擬定的方略?!?/br> 眾人紛紛贊同。 當晚,眾人各自散去忙碌。 隨后兩天里,錢謙益忙于在南京城內(nèi)串聯(lián),很快便聯(lián)系到一大批城內(nèi)的勛貴。 忻城伯趙之龍、魏國公徐允爵、保國公張國弼、隆平侯張拱日、臨淮侯李祖述、懷寧侯孫維城、靈壁侯湯國祚、安遠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遠侯鄧文囿、項城伯常應俊、大興伯鄒存義、寧晉伯劉允極、南和伯方一元、東寧伯焦夢熊、安城伯張國才、洛中伯黃九鼎、成安伯郭祚永、駙馬齊贊元、侍郎朱之臣、梁云構、李綽等,紛紛在錢謙益帶來的方略上簽字附議。 轉眼到了第二天下午,錢謙益拿著眾人簽好字的方略,來到了史可法的府邸內(nèi),此時張國維和高弘圖、姜曰廣都在,幾人正在商議著什么。 錢謙益將方略交給眾人,笑著說道:“呵呵,幸不辱使命!” 眾人看過之后面露笑容,隨后張國維說道:“這下好了,我這就寫一份奏章,連同這份方略一起呈送朝廷。” 第五百六十九章 抵達南京城 南京城北燕子磯,國防軍第十一軍大營。 燕子磯位于南京城以北,長江邊的直瀆山上,此地三面懸絕,突兀江上,如燕子般欲展翅飛掠江面,故得名燕子磯。 直瀆山并不高,最高處也只有四十多米,卻地勢險要,燕子磯雄踞山上,總扼大江,在這個時代是渡江的絕佳渡口,也是扼守古都南京的軍事重地。 燕子磯也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磯,位列長江三磯之首。 燕子磯西南的長江南岸有一座長約十幾里的丘陵山脈,西起上元門,東至燕子磯,這就是幕府山。 幕府山的得名據(jù)說和東晉宰相王導在此設幕府有關。西晉永嘉之亂,大批宗室貴族南渡,瑯琊王司馬睿帶著王導從燕子磯渡江至建鄴(南京)。西晉滅亡后,司馬睿在南京登基稱帝,為東晉開國皇帝。不過,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早在東吳時期,此山就叫“莫府山”了,“莫”通“幕”。 在古代南北對峙時期,北方勢力要想攻滅以南京為中心的南朝,主要有東西兩條戰(zhàn)線,西部走荊襄,東部走江淮,不管怎么走,必然要面臨長江天險,過不了江,一切都是虛幻,只有渡過長江,一切才皆有可能。 除了燕子磯外,在南京周邊不遠處還有兩個最主要的渡口:馬鞍山采石磯和鎮(zhèn)江瓜洲渡。不過,燕子磯是距離古都南京最近的長江渡口,和幕府山組成防御江北入侵之敵的戰(zhàn)略屏障。敵人從采石磯或瓜洲渡渡江,南京還有緩沖時間,但是燕子磯若守不住,過了江就兵臨城下,南京就基本上沒戲唱了。 南朝梁末,北齊渡江南攻,陳霸先就是堅守幕府山和燕子磯,大破北齊軍,使得北齊南下的計劃破產(chǎn)。 也正是因為燕子磯的戰(zhàn)略重要性,國防軍第十一軍在無法進入南京城之后,便直接在這里安營扎寨,并且分出一總兵馬進駐了幕府山,對南京城內(nèi)的劉良佐、高杰部形成了泰山壓頂?shù)膭蓊^。 而這一天,從長江北岸駛來了大批的江船,足足有三百多艘,浩浩蕩蕩橫跨長江。 這支船隊運送的,便是劉衍率領的國防軍第十二軍右營一萬七千余名將士。 蔣德璟、韓秦、秦成虎三人接到消息后,早早的就在燕子磯北面的碼頭上等候,待到一艘艘大船靠岸,一隊隊將士從碼頭上列隊下來,三人的臉上笑開了花。 “劉閣老親臨南京城,這下看城內(nèi)的那些混賬東西如何應對!” 此時三人紛紛幸災樂禍的想著,就連老城沉穩(wěn)的蔣德璟也是如此,可見三人被南京城內(nèi)眾官搪塞得夠嗆。 不多時,劉衍乘坐的大船靠岸,劉衍在國防軍第十二軍副總兵鮑羌、右營參將程志宇的陪同下,走下船只,見到蔣德璟、韓秦、秦成虎三人,笑著說道:“三位別來無恙?。 ?/br> 三人急忙行禮,蔣德璟更是汗顏,說道:“屬下等人沒能落實新政、軍改之策,在南京城外蹉跎時日,辜負了閣老的重托,還請閣老責罰!” 劉衍笑著說道:“先不說這些,南京城這塊神仙地上,可是到處都是神仙的,不管是新政還是軍改,都不是那么容易辦成的?!?/br> “如今三位已經(jīng)敲山震虎,相比南京城中的眾人也是夜不能寐,剩下的,就讓本公親自料理好了!” 蔣德璟、韓秦、秦成虎三人心中一凜,紛紛抱拳稱是。 隨即劉衍在眾人的簇擁下進入大營,國防軍第十二軍右營將士也一并進駐大營之中。索性燕子磯的地方還算足夠,大營也比較寬闊,兩軍匯合也不至于太過擁擠。 中軍大帳內(nèi),眾人一番寒暄之后,蔣德璟便將這段時間與南京六部眾官吏周旋的情況稟報了一番。 “嗯?!?/br> 劉衍微微皺眉,史可法、高弘圖、張國維、姜曰廣、高杰、黃得功、劉良佐,一個個都是響當當?shù)臍v史名人啊。 只不過這些人之中,有名垂青史者,有投靠滿清者,有才不配德者,有含恨而死者,可以說,這些人的經(jīng)歷放在一起,甚至比小說還要精彩,甚至一些橋段,就連小說都不敢這樣寫,可是歷史上卻實實在在的發(fā)生了! 隨后劉衍說道:“大軍暫時駐扎在燕子磯,先派人入城,通知南京六部所有官吏,明日一早,本公要入城議事,命南京六部主事以上官吏全部到齊。另外張國維、劉良佐、高杰、黃得功四人也必須到場!” “是!” 秦成虎說道:“閣老,那黃得功已經(jīng)領兵去了揚州,明天一早估計趕不過來啊?!?/br> “那是他的事!” 劉衍冷聲說道:“想置身事外兩不得罪,這種想法本身就已經(jīng)得罪本公了!本公知道黃得功此人戰(zhàn)功卓著,是一員可用的大將,只是如此搖擺,本公也要拿捏他一下。派快馬去揚州,告訴黃得功,明天早上趕不過來的話,就直接掛印回家好了!” “是!” 蔣德璟與韓秦對視一眼,連一直沒有與巡視組為難的黃得功都被如此為難,可想而知南京六部的那些官吏明日會是一個什么樣的處境。 不得不說,此時蔣德璟、韓秦、秦成虎三人的心中隱約有些期待了。 劉衍又對鮑羌、程志宇說道:“明日一早,第十一軍將士繼續(xù)駐扎大營,你們二位率一總精兵隨本公入城。” “是!” 劉衍的命令送入南京城的時候,已經(jīng)過了正午時分。 其實當劉衍所部搭乘的船隊陸續(xù)停靠在燕子磯的時候,城中眾人便已經(jīng)知曉了。 只是眾人突然聽聞內(nèi)閣首輔劉衍竟然帶兵抵達南京城外,全都慌亂了起來,聚在一起商議對策,一兩個時辰都沒有一個結果,甚至連是否出城迎接的問題,都吵成一團。 此時在兵部尚書史可法的府邸內(nèi),戶部尚書高弘圖、督察院右御史馬士英、翰林院詹事姜曰廣、副都御使阮大鋮、禮部尚書錢謙益、賦閑在家的原北京兵部侍郎張國維、大學士王鐸、兵部右侍郎呂大器,以及總兵官高杰、劉良佐齊聚一堂。 眾人已經(jīng)爭吵了一兩個時辰,現(xiàn)在都有些累了,全都臉色陰沉的聚在一處,言語也少了許多。 隨后史可法大聲說道:“劉閣老親臨南京城,咱們?yōu)楹尾荒艹龀怯??閣老代表的是朝廷,難道我南京六部都不算大明的衙門了嗎?” 眾人無言以對。 馬士英說道:“諸位大人并不是這個意思,憲之(史可法的字)也知道,劉閣老是帶兵來的,這是什么意思?只怕咱們前腳出城,后腳就被劉閣老扣下了!” 姜曰廣說道:“出城就有自投羅網(wǎng)的可能,不出城就會落人口實,到時候咱們在新政、軍改政策上與朝廷討價還價,就更加不利了,進退都不對!諸位說說看,這局勢怎么就到了這個地步了?” 眾人紛紛嘆息。 這時劉良佐恭敬的說道:“諸位大人,以下官之見,我城中兵馬其實遠不如國防軍強悍,所以咱們還是出城迎接劉閣老為好?!?/br> “為何?” 阮大鋮不滿的看向劉良佐,說道:“諸位大人正在商議,劉總兵還是等待結論比較好!” 劉良佐神色一滯,便不再說話了。 張國維看了阮大鋮一眼,有些不滿,現(xiàn)在還需要人家的兵馬護衛(wèi),就對人家這個態(tài)度,當真是太過分了。 于是張國維開口說道:“我明白劉總兵的意思,以目前集結在燕子磯的國防軍數(shù)萬精銳的戰(zhàn)力,如果巡視組想要入城,是不會跟咱們耗到現(xiàn)在的,劉總兵、高總兵,哪怕加上黃總兵的大軍,都不是國防軍的對手?!?/br> “現(xiàn)在巡視組已經(jīng)非常克制了,劉閣老又親臨南京城,咱們的確沒有理由不出城迎接?!?/br> 現(xiàn)在張國維發(fā)聲了,眾人也不好再說什么,都是你看我、我看你,猶豫了起來。 就在這時,史可法家中的仆人驚慌的趕來,說道:“老爺,府外有國防軍的使者,說是送來了閣老的命令。” 眾人大驚,史可法急忙讓人進來,只見一名國防軍第十一軍的旗長昂首走了進來,見到一眾南京六部的高官,以及兩名總兵官之后,便不卑不亢的行禮,氣度與劉良佐、高杰兩人手中的明軍截然不同。 “劉閣老命令:明日清晨,請諸位大人在城北神策門恭候閣老車駕,并在城中集結六部所有主事以上官吏議事。另,總兵官劉良佐、高杰、黃得功,以及張國維也必須到場!” 宣布完命令之后,那國防軍旗長再度抱拳,便轉身離去,只留下目瞪口呆的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