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20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沉迷吃瓜的我泄露心聲后全家炸了、穿越九零年代、湊數(shù)的隊友竟是高手[電競]、不虞之地(強取豪奪 1v2 男替身 包養(yǎng))
看著在座的一眾部下,劉衍心中感慨萬千,自己一步步走來,終于坐上了總兵官的位子,可以說從今日起,將會是自己征途的一個分水嶺,今后自己手中權柄和實力,將不再緩慢增長,而是會呈現(xiàn)數(shù)量級的增加! “大人?” 旁邊,王炆鎮(zhèn)笑呵呵的說道:“大人,大家都到齊了,開始吧?!?/br> 劉衍點了點頭,眾人瞬間安靜了下來。 “此番千里遠征,我軍旗開得勝,斬首張獻忠、張文秀,重創(chuàng)流賊大軍,打出了我新軍的威風。諸位之中,隨軍出征者浴血奮戰(zhàn)頗有戰(zhàn)功,留守后方者,賑濟百姓、穩(wěn)定地方,也是勞苦功高,所以此番諸位都有所升遷!” 一番話說完,眾人轟的一聲就說開了,這可是皆大歡喜的局面,劉衍看著眾人熱烈的氣氛,也笑呵呵的等了一會兒,眾人這才重新安靜下來。 隨后劉衍拿出兵部的回復交給王炆鎮(zhèn),說道:“王同知宣布一下吧?!?/br> “是!” 只見王炆鎮(zhèn)激動的展開公文,清了清嗓子,開始念了起來。 此番新軍各營將士升遷一級,錢樰以千總官職充任指揮使,現(xiàn)在升遷為指揮使,依舊統(tǒng)領炮營。 陳勛、王越、汪博、張義、沈拓、苗紹、許銘七人升遷為都指揮使,各營千總升遷為指揮使,其余有功將士具有升遷。 比如沈文便升任后營左部的一名隊長,老上司隊長老白,也以三顆流賊首級的戰(zhàn)功,升為旗長。 中營夜不收旗長許明德升遷為夜不收哨長,小東子也升為旗長。 同時,新軍七個營的兵力也隨之增加,劉衍在營之下增設部級建制,指揮官便是指揮使。 增加建制后,各營的兵力增加了幾乎四倍,每營依舊采用三三制,一營下轄三部,一部下轄三總,一總下轄三哨,一哨下轄三旗,一旗依舊下轄四隊。只是部級和總級配屬的輜重兵,都由一哨改為一旗,兵力有所減少。 而且,劉衍根據(jù)歷次大戰(zhàn)的經(jīng)驗,隨著新軍火力的不斷增強,被敵軍沖到陣前的情況已經(jīng)很少了,也只有清軍拼著傷亡才能沖過來。 所以劉衍決定每旗的兵種,由原先的兩隊長槍手、兩隊鳥銃手,改為一隊長槍手、三隊鳥銃手。每一隊十五人,其中的刀盾手人數(shù)也由四人減少到兩人,鳥銃手或是長槍手的人數(shù)從十人增加到十二人。 經(jīng)過擴編后,新軍一營的兵力從三千千百多人增加到一萬兩千多人,單獨一個營便具備了獨擋一面的戰(zhàn)略作戰(zhàn)實力。 當然,如此大規(guī)模的擴編,也意味著軍費開支的激增。一個戰(zhàn)兵營的軍餉開支從每月一萬六千余兩,增加到四萬六千多兩,全軍兵力雖然從兩萬八千余人增加到八萬八千多人,軍餉開始也從每月十二萬三千多兩銀子,激增到三十三萬八千多兩! 如果再加上騎兵營戰(zhàn)馬的消耗,全軍將士飯食、裝備、被服等各項開支,新軍一個月的軍費開支至少要六十萬兩銀子才能兜??! 此時王炆鎮(zhèn)宣讀完新軍眾人的升遷,以及新軍擴編的命令后,眾人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如此規(guī)模的擴編,恐怕各處工坊的收入也要支撐不住了。 果不其然,只見劉衍說道:“昨晚,我已經(jīng)從商事官宋千戶處了解到,各處工坊的產(chǎn)量始終在增加,如今每月的收入大約有五十三萬兩,基本能夠兜住新軍擴編后的開支?!?/br> 眾人這才松了一口氣,劉衍隨后又說道:“另外,商會那邊也有穩(wěn)定收入,商會會費和商稅每月也有二十多萬兩銀子的收入,現(xiàn)在咱們的家底還是可以的?!?/br> 眾人徹底放下心來。 劉衍對王炆鎮(zhèn)說道:“好了,繼續(xù)宣讀吧?!?/br> “是?!?/br> 此番,鎮(zhèn)撫官荀景云、醫(yī)官鮑學鎮(zhèn)、錢糧官岳明都隨軍出戰(zhàn),劉衍給他們三人升遷為指揮使。 留守的田輝敘、王炆鎮(zhèn)、張耒、趙民、宋功明幾人也有升遷。 張耒因率眾抗旱有功,升遷為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田輝敘和指揮同知王炆鎮(zhèn)坐鎮(zhèn)后方,也一同升遷為指揮使。趙民和宋功明為大軍籌集錢糧有功,升遷為指揮同知。 至于譚曉大和徐樂,因為二人并不在衛(wèi)所體制內為官,所以此番劉衍特意向朝廷為二人請功,申請到了六品文官官身,掛職在工部。 王炆鎮(zhèn)宣布完畢,眾人皆大歡喜。 隨后劉衍說道:“我青萊鎮(zhèn)乃是朝廷新建鎮(zhèn)朔,治所定在青州府城。本官決定,三天后前往青州府城上任。” “本官既為總兵官,就有權開幕府,所以諸位的位子也要隨之變一變了?!?/br> 劉衍以都指揮使陳勛充任即墨營游擊將軍,暫領即墨營軍務,率領前營將士駐守即墨營城,分兵駐守靈山衛(wèi)、鰲山衛(wèi)、大嵩衛(wèi)和安東衛(wèi)四處。這邊是劉衍的根基所在,有陳勛率部坐鎮(zhèn),劉衍心中踏實。 隨后劉衍以都指揮使王越充任萊州游擊將軍,率領后營將士駐守萊州府各處。 以都指揮使汪博、張義、沈拓、苗紹、許銘為游擊將軍,連同炮營指揮使錢樰一起,眾人全部隨劉衍前往青州城上任。 “此外,管屯官張耒、錢糧官岳明、商事官宋功明、鎮(zhèn)撫官荀景云、醫(yī)官鮑學鎮(zhèn)一同隨本官前往青州府城,統(tǒng)管全鎮(zhèn)相關政務。改任經(jīng)歷趙民為政務官,一同隨行。” “是!” “升靈山衛(wèi)中千戶所防守官賈洪雨為指揮使,任大嵩衛(wèi)cao守官?!?/br> 賈洪雨沒想到自己也有升遷的時候,當即叩拜,大聲說道:“屬下謝大人提拔之恩!” 劉衍笑著說道:“大嵩衛(wèi)與文登營和登州營離得很近,賈大哥要好好經(jīng)營,不要懈怠?!?/br> “大人放心,末將一定守好大嵩衛(wèi)!” 此時劉衍看向王炆鎮(zhèn),說道:“王指揮使暫且留在即墨營城,這里是咱們的根基,要與陳游擊要一同守好這邊。陳游擊主管軍事,王指揮使主管民政,只要即墨營城穩(wěn)定,咱們青萊鎮(zhèn)就穩(wěn)如泰山!” 王炆鎮(zhèn)抱拳領命,雖然沒能與劉衍一同前往青州府城,但是也算是在即墨營城掌握實權了,心中自然高興。 田輝敘見眾人都有了安排,心中也有些焦急,只見劉衍的目光看了過來,田輝敘趕緊笑著迎上目光。 “呵呵,此番田指揮使也一同隨我前往青州府城,新軍大擴編,新兵的招募和cao練事宜,還是由田指揮使負責,責任重大??!” 田輝敘當仁不讓,拍著胸脯說道:“請大人放心,屬下別的不敢說,招兵、練兵的本事還是靠得住的。何況還有大人親自編寫的步兵cao典,只要錢糧能供應得上,屬下一定辦好差事?!?/br> “嗯,那就好?!?/br> 就在這時,游擊將軍李繼文、胡宗明在門外求見,劉衍笑著對眾人說道:“本官正想見一見這兩個老上官,他們便趕來了。讓他們進來吧。” 片刻之后,李繼文和胡宗明來到正堂,行禮之后,二人看著滿堂屬官,臉上也有些尷尬。 曾幾何時,在座眾人都是二人的部下,可是現(xiàn)在很多人都已經(jīng)與自己平起平坐了,真是造化弄人。 “大人,屬下起來,一是恭賀大人就任青萊總兵,二是想交權了?!?/br> 劉衍看著二人,說道:“怎么,在我手下干的不開心?” 李繼文急忙說道:“大人誤會了。我二人雖然名為游擊將軍,可是卻沒有帶兵的能力,想來想去,繼續(xù)帶著幾百兵,也只是空耗錢糧,不如自己主動請辭。” 劉衍很滿意,李繼文和胡宗明雖然沒有什么大本事,但是二人都有一個優(yōu)點,那就是懂進退,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于是劉衍說道:“這樣吧,你們畢竟都是軍中將領,貿然去職,未免會有人說閑話。二位雖然不再帶兵了,不過也不要閑著,還是干些事情好了?!?/br> “本官到了青州府后會開幕府,二位就跟在我身邊,作為幕僚如何?” 李繼文和胡宗明都有一個優(yōu)點,那就是熟悉大明官場的運作,是不錯的“文秘”人選。 李繼文和胡宗明聞言大喜,跟在劉衍身邊至少可以時常沾光,于是紛紛領命,出任劉衍的幕僚。 “那二位就收拾一下,兩天后隨我前往青州府城。” 一切商議完畢,當晚少不了一場酒宴,劉衍與眾部下把酒言歡,直到深夜才散去。 回到后院,劉衍對王蕓禾說道:“兩天后,你們隨我一起去青州府城?!?/br> 王蕓禾詫異的說道:“真的?” “真的。” “那我們可要好好收拾一番了。” 說完,王蕓禾便丟下劉衍,急忙招呼尚善、若水去連夜收拾行囊。 劉衍撇了撇嘴,嘟囔道:“也不用急成這樣???” 兩日后,劉衍率領一眾部下,以及數(shù)營新軍將士前往青州府城,王蕓禾母子和尚善、若水也一同前往,陳勛、王炆鎮(zhèn)等留守部下出城十里相送。 第二百九十五章 強龍壓境(一) 青州府原是蒙元時的益都路,大明洪武元年改為青州府,下轄濰州、莒州、膠州三個州,以及益都、臨淄、博興、壽光、昌樂、臨朐、安丘、諸城、蒙陰、沂水、日照、昌邑、高密、即墨、高苑、樂安(廣饒)十六個縣。 后朝廷將濰州、膠州、高密、昌邑、即墨劃歸萊州府,青州府仍管轄一十三縣以及一州之地。 青州府的長官為知府,另設同知、府判等官。知府掌管“一府之政,宣風化、平獄訟、均賦役”,同知為知府的副職,通判僅負責糧運及農田水利之事。 青州府還設有青州左衛(wèi)、青州中衛(wèi)、青州右衛(wèi),青州府的駐地便是益都縣,此時民間習慣稱之為青州府城,這三個衛(wèi)全都在青州府城內。 同時,在青州府城內還有衡王朱由棷的護衛(wèi),衡王府在城中占據(jù)了大片街道,其繁華程度絲毫不亞于濟南府城內的德王府。 劉衍率領新軍左營、右營、親衛(wèi)營、騎兵營、中營和炮營一路向青州府城行進,兩萬余名新軍將士沿著官道日行八十里,沿途秋毫無犯,出了萊州府后,途徑安丘縣、臨朐縣折而向北,又走了兩日,大軍便抵達了益陽縣城,也就是青州府城的南門外。 劉衍揮手停下了大軍,兩萬余將士整齊劃一的停下腳步,在炎炎烈日下,一動不動的站在官道上,如同一尊尊雕像,威嚴而又蕭殺。 “大人,前面青州知府率領城中文武官吏在等候迎接呢。” 劉衍點了點頭,然后命各營原地待命,自己帶著苗紹和一哨兩百八十多名護衛(wèi)將士策馬上前,眾人在一眾文官武將前方停下,大隊的鐵甲騎士呼嘯而來,讓這些官吏心中震撼,再看向不遠處蜿蜒的鐵甲大軍,竟然在炎熱烈日下身穿鐵甲也一動不動,這種震撼,讓一眾官吏心生畏懼。 “呵呵,下官青州知府王從義,見過總鎮(zhèn)大人!” 劉衍騎在戰(zhàn)馬上,只見一個四十多歲,身穿緋紅官服,上有云雁補子,乃是正四品文官。 那王從義身材消瘦,臉上三縷長須,一副典型的文官模樣,說起話來也是慢條斯理的,給人一種非常儒雅的感覺。 此時大明文貴武賤,正四品的文官見到正二品的都指揮使都是毫不客氣的,但是劉衍卻是一鎮(zhèn)實權總兵官,手中掌握著兩、三萬精銳大軍,這樣的武官顯然不是一個正四品文官能惹得起的。 劉衍看著畢恭畢敬的王從義,笑著翻身下馬,看著王從義身后的一眾官吏,說道:“是王大人,這些都是青州府城的同僚吧,還有勞王大人介紹一番了?!?/br> “呵呵,這是自然?!?/br> 王從義便一一介紹起來,劉衍看過去,眾人都是青州府城內的文官武將,其中有幾人讓劉衍記憶深刻。 一人名叫郭敏秦,現(xiàn)任青州府同知,一雙小眼睛外加一縷八字胡,看上去好像是一個師爺,完全不像是青州府的二號文官。 一人名叫韓金楚,現(xiàn)任青州府通判,此人長得白白胖胖,身上的官服好像有些小了,裹在身上鼓鼓囊囊的,看上去就讓人感覺不自在。 這兩個人好像對于劉衍的到來并不是很歡迎,王從義在介紹的時候,二人只是抱拳示意,一句話都沒有。 此外,青州左衛(wèi)指揮使趙威、青州中衛(wèi)指揮使蔡應文、青州右衛(wèi)潘涂也引起了劉衍的注意。這三人都是三十多歲的年紀,看不出誰大誰小,不過顯然三人的關系走得很近,始終站在一處,還不時小聲說著什么。 青州三衛(wèi)的規(guī)模并不大,治下也沒有幾處百戶所,到了崇禎年間,這三個衛(wèi)也只是管著城外的幾個屯堡而已,兵丁也沒有多少。 王從義在介紹的時候,趙威、蔡應文、潘涂三人都是皮笑rou不笑的向劉衍行禮,各自寒暄了幾句??茨菢幼雍孟癫⒉粚⒆约哼@個上官當回事,而是隱約有一些敵意在里面。 還有一人,乃是衡王府護衛(wèi)指揮使陳桐,此人長得人高馬大,一雙劍眉炯炯有神,見到劉衍后好奇的打量了一陣,然后王從義在介紹的時候,爽朗的大笑說道:“早就聽聞總鎮(zhèn)大人乃是當世猛將,今日一見果然是人中龍鳳!” 陳桐雖然也是一衛(wèi)的指揮使,但卻有些特殊,只負責守衛(wèi)衡王府,按照經(jīng)制來講,暫時并不歸劉衍指揮,只是名義上的隸屬關系,實際上則是聽令于衡王的。 當然,衡王朱由棷能夠下達的命令,也僅限于青州府城之內,是出不了城的。 劉衍笑著說道:“此番本鎮(zhèn)入駐青州府,安頓之后便會去拜見德王殿下,還請陳指揮使代為轉稟?!?/br> “哈哈,這自然沒問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