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热爱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成人福利资源在线,成年美女黄网色大观看全,狠狠色综合激情丁香五月,777奇米电影网99久久,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成人无码午夜成人无码免费视频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明末大軍閥在線閱讀 - 明末大軍閥 第17節(jié)

明末大軍閥 第17節(jié)

    于是劉衍隨手拿起一根長槍看了看,只見這桿槍長約一丈,槍頭鐵制,形如鴨嘴,典型的大明制式長槍。不過劉衍嘆息一聲,可惜這批長槍的保存不怎么樣啊,槍頭都生銹了,還有那些三眼銃,也同樣是銹跡斑斑,劉衍甚至認為這些三眼銃開火便會炸膛。

    劉衍嘆了口氣,這樣的兵器,這樣的質量真是不行,最后他選了三十根過眼的長槍與十把三眼銃,腰刀價錢由于貴被他放棄了,雖然現(xiàn)在自己手中還有不少的銀子,可是堡內家大業(yè)大的,用錢的地方太多,能省的還是省一些好了。

    除了這些兵器外,劉衍還花了四十兩銀子買了三百多斤生鐵,買不如造,還是自己動手算了,將來自己麾下的制式裝備一定要是自造的。

    劉衍取了長槍與三眼銃從王家莊回來,他己經決定自己打造一批兵器,接下來是兵器種類的選擇問題,無論是從實戰(zhàn)還是從自己的財務情況出發(fā),他都必須先理清這個思路。

    在前世,劉衍也曾讀過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記得在書中,戚將軍曾說過:斧、鉞、錘、戈、戟、鉤鐮等膽大藝精者可用,用于獨馬沖殺敵陣,卻不可教隊兵,不可堂堂當大敵。至于镋鈀、大棒與線槍幾樣多用于馬上,所以這些兵器劉衍暫時都不考慮,不好用,也用不起。

    最后經過一番權衡,劉衍決定以腰刀、長槍、盾牌、火銃這幾種兵器裝備部下人馬。這幾樣兵器組合起來不但經濟實惠,而且長短并用、防守兼?zhèn)?,再加上劉衍的嚴苛cao練,一定可以打造一支可戰(zhàn)的強軍來,這一點自信劉衍還是有的。

    遠程兵器劉衍拋棄了弓箭,改而選用火銃,不是因為弓箭不犀利,而是制造購買成本太過高昂,而且合格的弓箭手也太難練,沒有幾年時間很難見到成效,劉衍沒有這樣的時間,也沒有這個財力。

    火銃手的訓練簡單,一把火銃也相對便宜,使用火器也是未來歷史的潮流,劉衍沒理由不選用火銃。

    算上陳勛手中的那把三眼銃,劉衍現(xiàn)在手上有十一把三眼銃,不過他內心渴望的是擁有鳥銃,三眼銃有效殺傷力也就在二十余步,用于騎兵作戰(zhàn)還可以,步戰(zhàn)則是不太夠用。而鳥銃則遠得多,一把精良的鳥銃有效殺傷力可在八十步,這才是未來的主要裝備選項。

    戚繼光曾贊鳥銃為臨陣第一利器,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歷史上戚家軍訓練鳥銃手,向在八十步立五尺高木牌一塊,鳥銃手三發(fā)一中,十發(fā)七中方為藝精。

    不過鳥銃制造的工藝復雜,對制銃工匠的手藝要求頗高,因此要找一些好的工匠來。如果堡內有制造鳥銃的工匠,以后三眼銃劉衍將慢慢不再使用。

    至于明末的迅雷銃、魯密銃等神兵利器,劉衍也想要裝備,但是這些火銃的制作工藝復雜,制造成本太高,更為重要的是會制作這兩種火銃的工匠很少,堪比大熊貓,劉衍無法實現(xiàn)量產,也只能放棄了。

    這幾天劉衍梳理了將來裝備的種類之后,便開始著眼于實際。此時劉衍知道王家莊內有一批匠戶,這些人世代都是打制兵器的,想必內中有人會制造鳥銃,于是劉衍派王越前往,希望王炆鎮(zhèn)能給調撥一些工匠過來。

    劉衍準備兵器訓練軍卒,王越、陳勛幾人當然雙手贊同,只有王越對劉衍準備打制鳥銃有些疑惑,不過他沒說什么,領了劉衍的任務后就往王家莊而去。而陳勛聽聞之后,則是喜上眉梢,逢人便說劉衍有眼光,知道火器的厲害之處。幾天后王越回來,帶回了六、七個工匠,其中一個還是匠頭,聽他言自己精通鳥銃的打制。

    兩天之后,幾個匠戶跟著王越來到了大盤堡,只見這幾人站在劉衍的面前,無不是粗手粗腳、滿面風霜,幾人身上的衣服都是破破爛爛的,一通趕路下來,都已經熱得汗流浹背。

    劉衍便讓王越帶幾人去打桶井水來,讓幾人喝口水。等他們緩過氣來后,劉衍才招他們進屋說話。

    幾人之中有個領頭的,便是匠頭,是幾人之中手藝最高超的一個,名叫譚曉大,今年剛剛三十歲,身材甚是粗壯,不過臉上卻是神情精明,劉衍便開口問他會不會打制鳥銃。

    譚曉大道:“回大人,不是小的夸口,當年小的在靈山衛(wèi)城軍器局中,論起打制兵器火銃,那也是數一數二,就算到了王家莊之后,這手上的技藝也沒有落下?!?/br>
    劉衍看他臉上似在回憶,神情又是驕傲又是痛恨,他原來是在靈山衛(wèi)城,最后怎么會跑到這王家莊來?不過這不是劉衍關心的,他只是順口問了他些制造鳥銃的知識。

    譚曉大一一答了:“啟稟大人,這打造鳥銃,以六斤為妙,只是耗鐵甚多,四十斤毛鐵,最后只煉到七、八斤精鐵,所費不小?!?/br>
    根據譚曉大的估算,加上鐵價、炭價,以及工匠的工錢食糧,還有其它的耗費等等,一根鳥銃的成本在三到五兩,這還不算相配套的火藥和彈丸,可見裝備火器所需不是一筆小數目。

    劉衍點了點頭,他曾看過歷史上相關記載,這譚曉大的估算跟他差不多,這也倒是個實誠的人。

    不過劉衍只關心鳥銃的質量,歷史上很多明軍使用鳥銃炸膛,造成軍士對使用鳥銃有一種畏懼,劉衍不能拿自己部下的生命去開玩笑。

    對劉衍的憂慮,譚曉大說道:“啟稟大人,鳥銃之所以炸損,一是材料不足,或是工匠們在制造時取巧,粗細薄厚不均,特別是在銃管的焊接上,許多工匠技藝不足,造成鳥銃炸鏜。不過小的所打造的鳥銃自然不存在這些問題,只要大人能提供充足的材料,小的便可以為大人造出精良的火銃來?!?/br>
    劉衍點了點頭,他當然不可能憑譚曉大一面之詞便放心于他,歷史上大明對鳥銃的質量要求其實很嚴格,不論工部還是各地衛(wèi)所的軍械局,他們造出的軍器都要注明某部、某衛(wèi)、某所、某年、某季成造字樣,事后還需造冊,以便隨時查考。

    不過就算有這么多的嚴格規(guī)定,大明軍器的質量卻是有目共睹,可見沒有嚴格的執(zhí)行力,再優(yōu)化、嚴格的規(guī)定也是白紙一張,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當然,大明軍器質量之所以低下,也跟官場的腐~敗與糟糕的匠戶制度有關,這事劉衍當然沒有必要提。

    劉衍說道:“譚匠頭你這樣說是最好不過的,不過我們還須立下規(guī)矩:今后你們便留在堡內,每月食糧工錢不會少于你,今后你們每造出一桿合格的鳥銃,我都會給你們額外的獎勵,如果打造出的鳥銃不合格,便要扣去你們相應月糧以充材料耗損,如有造成軍士損傷,我還要加以處罰。如何?

    譚曉大一咬牙,大聲說道:“好,就依大人這么說?!?/br>
    譚曉大來靖邊堡之前,己聽王越將這里吹得天花亂墜,說只要到了靖邊堡,肯定會每日衣食充足,天天吃飽,眼下他們這些工匠在王家莊每日饑寒交迫,這年景能找個吃飽飯的地方不易,譚曉大相信自己的技藝定會讓劉衍信服。

    這事就這么定下來,以后譚曉大幾人就留在靖邊堡內了,劉衍忽然想起一事,說道:“對了,譚匠頭,除了火繩引燃的鳥銃外,你們可會制造那種轉輪火銃或是擊發(fā)火銃?”

    劉衍將自己說的那兩種火銃大致描繪了一番,他說的便是歷史上的轉輪式燧發(fā)槍與擊發(fā)式燧發(fā)槍,如果可以一步到位就好了。

    那轉輪燧發(fā)槍約出現(xiàn)在后世十六世紀中后期,是用齒輪發(fā)條摩擦燧石生火而點燃火藥。那擊發(fā)式燧發(fā)槍則是出現(xiàn)在后世十七世紀初中期,由擊錘撞擊燧石起火,在今后的幾百年中非常流行。劉衍自然也想擁有這樣的利器。

    譚曉大眉頭緊鎖想了半天,他雖然奇怪劉衍怎么會想到這樣的鳥銃,不過他最后還是搖了搖頭,道:“慚愧,大人所說火器,小的實在不知,還要仔細思量才是?!?/br>
    劉衍點了點頭,王家莊畢竟是個小地方,也不可能出現(xiàn)多么高深的火器人才,是自己心急了,此事以后再說好了。

    隨后譚曉大幾人被安排下去,劉衍給他們三間居房,還為他們專門選定了一個場所作為兵器作坊,就在肥皂工坊的一側不遠。譚曉大幾人歡喜地去了,一路上還好奇地打量這處新建屯堡。

    第二十八章 夜間訓練

    時間飛快,轉眼便到了五月中旬。

    譚曉大一眾工匠安頓下來之后,便開始忙碌起來,劉衍從王家莊取回來的三百斤鐵料也全部交給了譚曉大等人,并且還將堡內的木炭,以及一些打鐵的工具全部交給了他們。

    “你們只管放手干吧,做出來的成品鳥銃越多,你們拿到手中的錢糧便越多!”

    有了劉衍這句話,譚曉大等人干勁十足,幾乎每天都沒日沒夜的忙碌著,這股沖勁讓陳江氏等肥皂工坊眾人都贊嘆不已,同時手下也全都加緊忙活了起來。

    安頓好了譚曉大一眾,劉衍手中也領回來了一批兵刃,如果再有什么不足的話,也可以讓譚曉大等人打造出來即可。至于鎧甲的話,劉衍現(xiàn)在根本不考慮,一是手中的人手和物資無法滿足大規(guī)模打造鎧甲的需求,二是劉衍現(xiàn)在的財力也無法支撐全體披甲的開銷。

    “還是等以后有了積累之后再說吧?!?/br>
    不過鎧甲的事情現(xiàn)在還裝備不上,兵刃卻已經齊備了,劉衍便開始從軍戶之中選拔青壯,補充進墩軍之中。

    在此時的大明,各處屯堡的衛(wèi)所兵一般是不用出外作戰(zhàn)的,所以難得見到屯兵訓練,不過劉衍豈能因此罷休?

    現(xiàn)在不說北面的建奴韃子不斷南線,黃河以北屢遭荼毒,就說西北的流賊大軍也不是什么好東西,甚至流賊的兵鋒一度沖進了山東各地。

    所以劉衍必須要盡快拉起一支屬于自己的可戰(zhàn)之兵,這是時不我待的事情。

    于是劉衍決定開始練兵,他現(xiàn)在所憑借的,就是自己這一身的武藝,還有后世豐富的知識。

    不過對于訓練兵馬,劉衍決定還是嚴格按照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這兩本兵書進行訓練,實用的就是最好的,劉衍認為目前這是最適合自己軍隊的訓練手冊了。

    眼下大盤堡中成年男丁有八十三人,不過除去其中的老弱,最后只有六十二人是適合訓練的青壯。而這六十二人,自從加入大盤堡以來,每天都是吃得飽飽的,又經過這些時間的建堡、開荒等鍛煉,他們的身體條件已經比之前好太多了,完全可以適應接下來的軍事訓練。

    這一天傍晚時分,待到眾軍戶全部返回大盤堡之后,劉衍便將六十二名青壯帶到堡外,并且當眾宣布,從今以后每天晚上都要進行一些軍事訓練。

    以劉衍現(xiàn)在身家還不足,還養(yǎng)不起脫產的軍人,大盤堡內的人力狀況,也不允許這六十二人全部脫產。至于余者的老弱與婦人,則是在堡內干活,負責訓練的后勤,以及一些晚上可以干的雜活。

    此時夕陽西下,大盤堡內外的光線也暗淡了下來,幸好劉衍已經提前讓陳勛準備了不少的火盆,堡外空地上的光線倒也夠用。

    此時放幾十個年青人聚在一起,十二名墩軍也被劉衍集中在這里,列隊完畢之后,人人都是興奮好奇,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堡外清風徐來很是舒服,七十四名青壯、墩軍心情舒暢,三三兩兩笑哈哈的議論個不停。

    沒過一會兒,劉衍帶著陳勛和王越走了出來,劉衍看向眾人,只見這些青壯個個都站得歪歪扭扭,東倒西歪的,只有拿十二名墩軍還相對好一些,不過在劉衍看來也算不上合格的軍人。

    劉衍心下感慨,沒有嚴格訓練過的士兵就是烏合之眾,看來現(xiàn)在自己手下的這些兵還要從最基本的隊列先訓練起。況且這古時作戰(zhàn),嚴整的隊列和嚴格的紀律向來非常重要,能保持嚴整戰(zhàn)陣的就是虎狼,沒有隊列,就是烏合之眾。

    戚繼光也曾說過:“開大陣,對大敵。堂堂之陣千百人列隊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叢槍戳來,叢槍戳去,萬軍之中只如一人,如此可天下無敵。”就是強調隊列與紀律的重要性,劉衍也是深以為然。

    劉衍先是讓眾人安靜,本來王越還想讓劉衍訓話,但是劉衍以為沒有這個必要,于是便開始進行整編。

    按照劉衍的規(guī)劃,把墩軍連同軍戶青壯一共七十四人,不過劉衍將其中的汪博、張義兩名墩軍提了出來,剩下的人平均分成了四隊,每隊十八人,由陳勛、王越、汪博、張義四人各領一隊,這讓四人非常高興,汪博和張義本身就是墩軍,如今卻能與陳勛、王越并駕齊驅,這便是劉衍對二人的重用了。

    此時汪博、張義裂開嘴直笑,沒想到自己也帶兵了。陳勛看著二人也是哈哈大笑著,自己手下的兩個墩軍如今也出頭了,心中也跟著一起開心。只有王越有些意興闌珊,沒想到汪博、張義二人也和自己平起平坐了。

    劉衍分配好各隊人員之后,也不理會四人的心情,直接讓四人歸隊,都站在各自隊伍的前方,然后大聲說道:“今日把你們招來,就是要訓練你們戰(zhàn)陣技藝,眼下兵荒馬亂,天下還不太平,前幾月韃子寇邊,韃子的兵鋒甚至已經沖到山東境內了,這些你們也是知道的,我們這里雖是屯堡,但也一樣要cao持技藝,如此將來你們才可以保護你的妻小家人?!?/br>
    劉衍說話的時候神情嚴肅,下面眾人都是下意識地站得直些。陳勛、汪博幾人也是同樣嚴肅。

    “從今以后,每天從軍屯勞作回來,你們可以回家休息半個時辰,然后便要開始訓練,每日如此,風雨無阻、雷打不動!”

    訓完話后,劉衍先讓他們學習站隊列隊,以及左轉右轉、齊步行進、跑步等,眾人先是感到新奇,后來便是亂成一團。

    那隊列可說是慘不忍睹,四支隊伍歪歪扭扭的暫且不說,還有不少人連左右都分不清楚,這情況不說下面的青壯軍戶,連王越這個小旗官都同樣如此。

    一個時辰的訓練下來,眾人比干了一天的農活還累。

    接連幾天,眾人還是左右不分,還是劉衍想出了辦法,讓各個青壯軍戶的右手臂上都綁根繩子,標明左右,這樣情況才慢慢好轉。

    在訓練中,劉衍一開始會耐心指正那些軍戶、墩軍的隊列錯誤,不過時間一長,劉衍眼見眾人還是改不過來,脾氣也變得火爆起來,后來如再有人站隊不對,劉衍便不由分說提根棍子,上前就是一頓好打。

    說也奇怪,劉衍這看似暴躁的法子竟然更好用,那些被打過的軍戶、墩軍下次站隊便更穩(wěn)。對于自己被打,那些青壯軍戶和墩軍似乎都是見怪不怪,都是習以為常,連旁邊看熱鬧的一些軍戶與婦女們都是哈哈大笑,被打之人則是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頭。

    沒事時大盤堡軍戶與婦女們都會來堡外觀看眾人訓練,眾人一邊看一邊指點,議論各家孩子怎么樣,誰站得更好等等。而有旁人的圍觀下,青壯軍戶、墩軍們的精神也是更足,個個努力的,雄赳赳氣昂昂的站得更直。

    時間一長,大盤堡的夜間訓練也成了一景,變成了大盤堡眾人,甚至是鄰近火路墩墩軍家眷的夜間消遣,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人聚攏過來圍觀。而那些軍戶、墩軍眼見有這么多人圍觀自己訓練,也都自覺的變得認真起來,劉衍的訓練效果越來越好。

    就這樣在訓練了十天之后,眾人的隊列終于有些樣子,在劉衍敲起步鼓讓他們列隊小跑的時候,眾人己有些整齊的模樣。

    這一天,夜間訓練才剛剛結束,劉衍正準備回屋,卻看到兵器作坊還燃著油燈,便去看了一下譚曉大他們打制鳥銃的情況。

    此時已經是深夜時分,來到作坊內,只見這里依舊是熱火朝天,再加上此時已經是盛夏時節(jié),即便晚上有些涼風,這作坊內也吹不進來,劉衍只覺得一股股熱氣直冒出來,瞬間便大汗淋漓。

    譚曉大幾人正努力打造著一些鳥銃,看樣子離完成還很遙遠,劉衍隨便一看,便發(fā)現(xiàn)這鳥銃的打制真的很復雜。依譚曉大的介紹,這鳥銃制作,首先是銃管,將做銃管的熟鐵燒紅后,敲擊在一根鋼芯上,這樣卷成鐵管,冷卻后再裹數層,敲擊細密,達到一定厚度后,抽出鋼芯,一段銃管才完成。

    在連做幾段銃管之后,再將幾段銃管一節(jié)節(jié)的焊合起來,這里才是關鍵,焊接不好便容易炸鏜。初步的銃管做好后,便要用鋼錐鉆出銃鏜,挫出準心,這里時間最久,有時可長達一個月。

    之后是用鋼條將鏜內刮光刮凈,然后是各樣的裝配。劉衍想不到一根鳥銃這么多學問,這么的復雜,看來做根鳥銃沒有一個月做不好,自己還是過段時間來看吧。

    于是劉衍勉勵了眾人一番,囑咐眾人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太晚,這才回屋去休息。

    在四隊軍戶列隊訓練十五天后,劉衍開始讓他們一天接著訓練隊列,隔一天開始補充一些東西。

    比如說讓眾人列隊長跑,以眾人一口氣跑一里,不氣喘,隊列不嚴重分散為合格。此后又讓眾人負重奔跑,重量慢慢往上加,這都是戚繼光《練兵實紀》中最基礎的練手力、練足力、練身力等要求。

    又過了五天后,已經到了六月初,劉衍開始為眾人添加兵器的練習。

    四隊人中,劉衍暫時只讓他們訓練長槍與腰刀。每隊十八人中,先分出四個膽勇便捷之人使刀,余者眾人使槍。這使刀的人,將來便是鳥銃手的人選。眾人手上一一分到兵器,人人都是興高采烈。

    兵器全都發(fā)下去之后,劉衍先教眾人槍術,他大聲道:“你們都看好了?!?/br>
    只見劉衍擺了個側身起手的姿勢,猛然一聲大喝:“殺!”

    一聲大吼之后,劉衍猛地飛沖上前,擎槍瞬間刺中了前方二十步一個人形木把的目、喉、心、腰、足五處,所有的動作似乎都在一眨眼間完成。

    眾人一片叫好,以王越的叫聲最為響亮,陳勛也是由衷地贊了聲:“真是好槍法!”

    眾軍戶紛紛問道,要如何才能做到象劉衍這樣。劉衍道:“無他,熟練爾,你們像我這樣每天刺個一萬次,十萬次,便能和我一樣了?!?/br>
    第二十九章 動作演示

    此時大盤堡內的青壯有七十六人,劉衍便奏請王炆鎮(zhèn)之后,將汪博、張義正式提拔為小旗官。雖然二人并沒戰(zhàn)功在身,不過以劉衍與王炆鎮(zhèn)的利害關系,這點面子王炆鎮(zhèn)還是給的,汪博和張義的任命很快就發(fā)了下來。

    解決了汪博和張義的身份問題,劉衍便專心cao練手下的這七十多人??紤]到這四隊軍戶都沒怎么學過武藝,繁雜的招式練習只會讓他們感到混亂,而且到了戰(zhàn)陣上,那些復雜的東西也是無用。

    所以劉衍決定從自己槍術中選出最適當的幾招,只教手下人馬一些簡單有效的殺敵技藝,戰(zhàn)場上的招式往往越簡單越有效,那些花里胡哨的招式只能害死人。只要反復練習,簡單的招式同樣可以發(fā)揮出巨大的威力。

    最后劉衍思索再三,決定手下的長槍手就只學一招,那就是突刺!

    而且這一招還分解為兩個步驟,第一步,側身握槍,第二步,用力突刺。

    劉衍決定以后每天就讓手下的長槍手反復練習這兩個動作,直到他們動作練得標準,練得飛快,練到條件反射為止。

    至于練刀,也是同樣一招,分為兩步,第一步抬刀,第二步斜劈。抬刀動作同樣需要標準,刀劈下的動作角度也有嚴格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