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109節(jié)
周大志咧著嘴,看向眾軍士,喊道:“火器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二炮局沒試出來,讓咱們來試一試,回去還得給他們說道說道。弟兄們,這一次咱就把火器全都拿出來,讓這些無知的韃子們見識見識,大明的強大,已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準備!” 徐輝祖瞇著眼,韃靼的騎兵已催至最高速度,距離明軍陣營,只剩下五百步! 這將是一場巔峰之戰(zhàn),火器的盛宴! —— 明天需要去給親戚送下中秋禮,休一日,大家諒解。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冷兵器的哀歌 阿魯臺端坐在馬背上,看著無數(shù)沖鋒的精騎,目光中閃爍出精光。 二十年的休養(yǎng)生息,二十年的吞并與擴張,韃靼的力量已今非昔比! 這一次,在草原,在韃靼世居的領土之上,解決大明的主力! 戰(zhàn)! 阿魯臺喊著,催促著軍士沖鋒。 馬蹄雷雷,若天穹欲崩,怒嘯于四野之內。 騎兵烈烈,如驚濤駭浪,涌動在天地之間。 薩楚日沖鋒在隊伍的最前面,盯著遠處的明軍陣營,拿起長弓,抽出一根箭,猛地滿弓,箭破長空而去。 鋒芒的箭矢踩在日光之上,閃出一道寒光,旋即盤旋而下,帶動了一片黑云,覆蓋而去! 這是一支精銳的騎射之人,強弓可射二百步! 大明以步兵居前,那是找死! 騎兵對沖步兵,無往而不勝,一旦步兵死傷慘重,那就是前線崩潰,軍心大亂,到時候就是神仙也別想收拾局勢! 朱棣,你太自負了,以為火器真的能解決一切,呵,你錯了! 薩楚日趴在馬背上,催馬疾馳,看著箭矢將落,目光中透著嗜血的興奮,明軍前鋒軍隊開始亂了,他們竟然擁擠在了一起。 蠢貨啊,步兵待在一起,人挨人,你還怎么出手? 薩楚日鄙視不已,陡然之間,瞳孔猛地一凝,就看到大明步卒頭頂出現(xiàn)了一面面黑色盾牌,盾牌竟還對接起來,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支撐面,如一把前傾的傘罩在步卒頭頂。 九人一組! 薩楚日這才注意到,明軍的散亂與擁擠是有規(guī)律的,清一色的九人一組。 箭落! 叮叮作響,別說射傷射殺明軍,就是連盾牌都沒有射穿,一些箭頭甚至被彈飛起來。 大明火銃手錢仁伸出手,接住一根掉落的箭,咧嘴對一旁的軍士說:“這點破鐵頭,也想破了咱們的鱷龜盾?” 火銃手包關抬起頭看了一眼頭頂?shù)亩芘疲@可不是沉重的推盾,而是旨在取代推盾的玩意。 鱷龜盾里面看不出什么玄機,但其外面卻如鱷龜一般,全都是密集的小疙瘩,猶如并不尖銳的刺,布滿整個盾牌之上。 據(jù)說是匠學院借助五座蒸汽機,以特殊之法錘煉而成,這種鱷龜盾,別說尋常箭能破,就是虎蹲炮的碎片都能擋上一擋,兵器砍在這上面,更容易卷刃,也能更大程度抵消對方的力道。 韃靼騎兵最擅長,最厲害的武器,不是馬刀,而是弓箭。 有了鱷龜盾,騎兵最強的威脅已是蕩然無存。 雖說鱷龜盾數(shù)量還不多,但足以照顧前軍,至于后面的軍士,用不著這種特殊的盾牌,因為大家不會讓他們的箭飛過去。 騎兵沖了過來,箭已放了兩輪,并沒損傷多少明軍,甚至連整個前鋒陣營都沒什么動靜。 一百五十步! 徐輝祖揮手,傳令兵扯著嗓子喊:“戰(zhàn)!” “戰(zhàn)!” 周大志嘶喊,脖子上冒出了青筋。 火銃手軍士或蹲,或屈身,或站立,手中火銃瞄準了沖殺過來的騎兵。 咚咚咚! 火銃擊發(fā)的聲音響徹一串,似是一陣鼓聲齊鳴! 前面三排軍士擊完瞬間,便全部趴在地上,以匍匐的姿態(tài)盯著遠處的跌落戰(zhàn)馬的騎兵,不等掏出火藥與鉛彈,身后便傳出了一陣射擊聲,隨后又是臥倒一批。 密集的鉛彈飛過草原,射入一個個騎兵的胸膛,騎兵摔下戰(zhàn)馬。一些戰(zhàn)馬被擊傷,前蹄猛地一彎,脖子先著地,整個戰(zhàn)馬翻了個跟頭。 薩楚日將頭埋得更低了,側頭看去,熟悉的身影頃刻之間倒下,甚至連一聲呼喊都沒有! 戰(zhàn)馬催到極致。 薩楚日只感覺風在吹,耳邊再次傳來令人膽寒的聲音,隨后戰(zhàn)馬猛地摔了下去,薩楚日抓著長弓,飛了出去,在地上翻滾兩下,抓起長弓,箭已上弓弦。 身體似是被什么打中,不由地搖晃了下。 薩楚日用盡力量拉動長弓,卻發(fā)現(xiàn)此時的弓竟是如此沉重,無論如何努力,弓竟張不開來! 臉頰被什么洞穿,血開始爬了出來。 薩楚日松開了弓弦,看著箭朝著天飛了出去,可笑,只飛了一點點距離便跌落下來。 砰! 薩楚日躺下,睜著眼看著天空,隨后便被一道黑影遮住。 馬蹄踏過,世界黑了。 周大志看著韃靼騎兵一批批被消滅,嘴角滿是笑意。 大明火銃兵已經(jīng)不再使用三行戰(zhàn)法,火器的大量使用,足以支撐起更先進的戰(zhàn)法,比如眼前的,三行戰(zhàn)法與匍匐戰(zhàn)法相結合。 一批軍士組成密集且不間斷的行與行戰(zhàn)法,而一批軍士匍匐在地上,手中端著火銃瞄準發(fā)射,將漏網(wǎng)之魚獵殺。 匍匐戰(zhàn)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作為一類“前膛槍”,匍匐姿態(tài)給填裝火藥與鉛子帶來了一定困難,好在使用了通條,增加了便利。 匍匐戰(zhàn)法最大的優(yōu)勢是人數(shù)夠多,配合后面的火銃軍士,速度要求不那么嚴苛,一旦打起來火力還足夠猛,且不會阻擋后面軍士的視線,這種戰(zhàn)法瞄準起來反而更輕松省力…… 以前無法使用匍匐戰(zhàn)法,因為騎兵太快,且火銃cao作太慢,沒有連續(xù)的火力網(wǎng),趴地上,既不方便逃跑,也影響后面兵力跟進,還容易直接成為對方騎兵的rou墊。 火器發(fā)展到一個階段,戰(zhàn)法跟進到一個階段,這是兵學院與京軍結合的結果?;鹌鞯钠占芭c火銃填裝速度的提升,射程的增加,讓形成密集的火力網(wǎng)成為現(xiàn)實,讓其成為了收割騎兵的利器。 韃靼騎兵拼了命的沖鋒,悍不畏死的精神值得敬佩。 只不過阿魯臺實在是低估了大明的火器密集程度,似乎在他的印象中,火器就應該是緩慢且稀疏的,打兩下就結束了的東西。 可現(xiàn)在,明軍就沒半點停止的意思,火銃不斷打出致命的鉛彈,騎兵不斷死去。 本雅失里手開始變得冰冷起來。 明軍實在是太過可怕,火器實在是太過要命,這些精銳的勇敢的草原漢子,他們有著不怕死的精神,可他們的死,沒有帶來任何意義! 大量騎兵被擋在了距離明軍百步以外的位置,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也難以抵達明軍五十步以內! 馬刀,弓箭,勇敢,強壯。 面對密集的火銃時,已沒了任何意義,只剩下了死亡,卷在血染的秋風狂嘯。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機關槍:大蜂窩 成群結隊的沖鋒,奔赴的是地獄。 悲壯如秋,死如落葉。 韃靼騎兵賭上了生命,試圖沖入明軍的陣營,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猛烈地沖鋒。 可在戰(zhàn)斗打響一刻鐘之后,韃靼騎兵硬生生沒有接觸到明軍,前軍折損慘重,尸橫遍野,絕望的哀鳴成了火器的配樂,哀傷得很。 阿爾山回頭看了一眼山坡,阿魯臺沒有下達撤退的命令,現(xiàn)如今也不可能再說什么撤退的話。 拼死一戰(zhàn)! 不是他們死,就是我們死,哪里還有什么退路可言! 戰(zhàn)! 阿爾山吶喊著,帶領軍士親自沖鋒。 將官的作用是很明顯的,士氣立馬被帶動起來。而與此同時,明軍的火銃兵似乎耗去了所有的火藥與鉛彈,竟然開始了后撤,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弓箭手與弩箭兵。 阿爾山見是個機會,喊道:“事關部落生死存亡,此時不死戰(zhàn)更待何時,殺!” 震天的喊殺聲,匯聚為聲浪沖向明軍。 一個個黑色的鐵架子擺放了出來,渾似大水桶之物,只不過這水桶前端設置了一個個孔洞,孔洞如小拇指大小,足有七十二個之多。 而在水桶后端,則掛著一根粗長的引線,引線規(guī)律地串聯(lián)著每一個藥室。 周大志推開一名軍士,將手放在眼前的架子之上,撫摸著純鐵的東西,為了能將這玩意帶過來,沒少折累軍士。 現(xiàn)在面對韃靼的騎兵群,自然是試試它威力的時候。 這是二炮局的新式火器,名為大蜂窩。 不得不說,陶增光在火器方面極有天賦,他善于將一些東西組合再利用。蜂窩火銃洪武時期就有過,只不過因為笨拙并沒多少人使用。 如今在陶增光與二炮局將士的改造之下,大蜂窩終于出現(xiàn),并裝備給了京軍。 大批騎兵殺入了百步以內,箭矢開始覆蓋明軍前軍,盾牌紛紛防護,弓箭手、弩箭兵竟都沒有出手,似乎在等待著什么。 在韃靼騎兵跨過六十步時,周大志將冒著火光的火折子伸向引線,發(fā)射的喊聲傳開。 大蜂窩猛地一顫,鉛子飛出,擊殺了一個騎兵,隨后又是一顫,接二連三的鉛子不斷噴射而出,不需要裝填火藥,不需要裝填鉛子,實現(xiàn)了連發(fā)。 這種大蜂窩,與后世的機關槍有些類似,雖然臃腫許多,但威力卻不容小覷。 周大志扶著大蜂窩,抓著兩旁的耳朵,微微轉動方向,鉛彈便射向一旁的騎兵!周大志見如此好玩,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 只見周大志大喝一聲,將大蜂窩從架子之上端了起來,直接放在胸口,整個人如巨人一般向前而出,迎面沖向韃靼騎兵! “瘋子啊!” 徐輝祖看到了這一幕,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周大志不管這些,任由火藥的煙氣打在胸口,浮在嘴邊,只端著大蜂窩掃射起來。將官如此,其他cao縱大蜂窩的軍士自然有樣學樣,竟端起大蜂窩開始橫掃起來! 弓箭手、弩箭兵見狀,幾乎不敢相信火器還能如此用,但騎兵的大部分已近,不能再愣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