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929節(jié)
“武邋遢,你干什么?” 中年人低聲呵斥。 一個身穿褐衣,胡子拉碴,年過六旬的老人走了過來,目光看了看女孩,對中年人說:“趙老九,接頭的人來青州城了?!?/br> “什么?”趙老九有些驚訝,連忙問:“人在哪里?” 武邋遢搖頭:“不知道出了什么岔子,接頭的人找上了城外的孫老頭,孫老頭見對方是教里的人,已經(jīng)告官去了,我們必須在官府的人抓到他們之前找到他們?!?/br> 趙老九有些著急,摸著腦袋說:“娘的,當(dāng)初說好的月給三兩錢鈔,給他們打探消息,可自從建文八年十月,就再沒給過一個銅板。這次找到接頭人,要把這兩年的錢都要過來!” 武邋遢連連點頭,若不是上面不來人,不給錢,自家日子也不會過如此邋遢,想前些年,自己也是夜宿花柳之地的人物。 “帶著她走吧,我們?nèi)フ胰?,用不了多?官府就會貼出抓捕文書?!?/br> 武邋遢拉過探頭看向街道的女孩,與趙老九一起離開巷道。 朱允炆停下腳步,看著回頭觀察的湯不平問:“怎么了?” 湯不平疑惑地轉(zhuǎn)過身,低聲說:“好像有人在注視我,也可能是錯覺?!?/br> 朱允炆笑了笑:“你可不容易出現(xiàn)錯覺,興許是那老頭派了人跟著,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要被官府的人懸賞捉拿了。” 黃淮有些郁悶,這跟著皇上巡察民情,還要去地牢走一遭不成。你說你問點什么不好,非要冒充白蓮教的人,白蓮教的人怎么可能如此愚蠢,因為一點風(fēng)聲就冒出來和你接頭? 半個時辰后,黃淮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世界上真有如此愚蠢的人。 趙老九發(fā)現(xiàn)府衙里貼出的懸賞文書里,白蓮教匪徒竟是自己想要偷盜的外地商人,連忙帶著武邋遢一路追尋,這才在一條街道盡頭追了上來。 湯不平、顧云都傻眼了,這,這也行? 朱允炆也有些懵,原本只是試探試探白蓮教在青州府百姓里面的形象,百姓對待白蓮教的態(tài)度,順便看看青州知府衙門打擊白蓮教的效率,誰知道竟然真有白蓮教的人冒出來接頭…… “走,跟我們走,這里不安全了,府衙已經(jīng)貼了告示,城門戒嚴(yán),先去我家避避風(fēng)頭?!?/br> 趙老九碰上頭之后,又對了幾句暗號,確認(rèn)是自己人無疑,連忙招呼。 朱允炆揉了揉想笑又不敢笑的臉,跟著趙老九東拐西繞,武邋遢跟在后面,謹(jǐn)慎地斷后,生怕有人注意到,最后進入到了一戶人家之中。 大門一關(guān)。 趙老九、武邋遢就要行禮,這才想起來,忘記問這位是白蓮教什么級別的人物了。 朱允炆打量著小院,板著臉:“我是龍虎金剛,奉天王命來收攏你們,怎么只剩下你們兩人了,其他人都哪里去了?” 龍虎金剛? 沒聽說過白蓮教有這個金剛啊,可能是新冒出來的吧。自從老佛母死了之后,楊五山這個天王把持著小佛母可沒少封金剛、護法。 武邋遢連忙說:“城內(nèi)教眾已是不多,只有十余,多在城外。只不過,金剛大人,天王答應(yīng)我們的錢財一直沒給,你看……” 朱允炆臉色一沉:“楊天王安排的事,定無差錯,去把所有頭目都喊來,我好派人去中央錢莊提取錢鈔,只要奉守教派規(guī)矩,堅持為我們辦事的,定不會虧待。” 武邋遢、趙老九聽聞,臉上頓時笑開了花。武邋遢出去找人,趙老九則喊道:“唐糖,快點出來見過龍虎金剛?!?/br> “我,我不舒服?!?/br> 房間里傳出了一聲怯怯的聲音。 趙老九哪里管這些,走回屋子里就將唐糖給提了出來,對朱允炆說:“金剛大人,這小女子可是精明得很,也是咱們教派的人?!?/br> “唐——糖?” 朱允炆瞇著眼打量著眼前的小女孩。 唐糖有些畏懼,不敢直視,眼珠子轉(zhuǎn)動,似乎在想什么。 朱允炆突然問:“你今年幾歲?” 唐糖愣了下,微微抬起頭看著朱允炆,發(fā)現(xiàn)這個所謂的金剛并不認(rèn)識自己,放松下來說:“我十歲了。” “十歲么?” 朱允炆摸了摸下巴,對趙老九問:“她該不會是你撿來的吧?” 趙老九吃了一驚,眼前的金剛大人法力無邊,這都知道? 瞞不過去,就全抖了出來。 趙老九一番講述,朱允炆總算是明白過來。 在去年年底時,趙老九在青州城外的河邊撿到唐糖,因為唐糖年紀(jì)小,手腳麻利,加上白蓮教一直不給發(fā)錢,索性就將唐糖訓(xùn)練為三只手,專做偷盜事。加上唐糖對白蓮教的教義領(lǐng)悟很快,甚至連沒有講過的教義都能說出一二,自然而然也就加入了白蓮教。 朱允炆看著眼前的唐糖,笑得很是燦爛。 不管了,白蓮教一直這樣亂下去不是個辦法,它們潛藏在民間,蠱惑民心還是有一套的,為了徹底消除白蓮教,除了掃盲搞教育之外,只能徹底改良白蓮教,剔除掉白蓮教中結(jié)社造反,彌勒降世等反朝廷的內(nèi)容。 如果能做到這一步,即便是白蓮教一直存在下去,也只能是和道教、佛教一樣,至少不會威脅到統(tǒng)治基礎(chǔ),不會裹挾百姓造反。 眼前的唐糖,是一個很不錯的人選。 據(jù)安全局調(diào)查情報,白蓮教天王楊五山手里握著一個小佛母唐賽兒,年齡與眼前的姑娘相差不多。至于楊五山手里的是真的唐賽兒還是假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也可以選擇出一個人充當(dāng)唐賽兒,掌握白蓮教的教義話語權(quán)。 朱允炆看著唐糖,詢問:“你來告訴我,白蓮紅光能不能沐浴這一方天地?” 唐糖看了一眼趙老九,在朱允炆威嚴(yán)的目光下退后一步:“世世生生皆虛幻,兄弟親朋抱一團。紅光漫天終有時,正道開端六百年?!?/br> 朱允炆驟然凝眸,這話里話外,好像是在說六百年后紅光滿天下。 “這個人,我要了?!?/br> 朱允炆以不可抗拒的語氣說。 趙老九臉上雖有些為難,但也無法拒絕。 朱允炆走向唐糖,語氣冷厲地說:“從現(xiàn)在起,你不再叫唐糖,你叫唐賽兒!” 唐糖臉色露出了驚慌、震驚的表情。 朱允炆看在眼里,哈哈大笑起來:“看來,叫你唐賽兒是對的,世上竟有如此巧合之事?!?/br> 唐賽兒握著小拳頭,畏懼地看著朱允炆。 自己逃了這么久,藏在船上,吃著發(fā)霉的食物,花了多半年時間才回到青州府,回到奶娘曾經(jīng)說的故鄉(xiāng),想要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可惜,自己對于父母根本沒有任何印象,奶娘也沒有說清楚青州府哪里是自己的家。 原以為,通過白蓮教的人可以找到自己的親人,可惜趙老九、武邋遢等人根本就不知道佛母是從哪里得到的小佛母,他們只是白蓮教中微不足道的人。 隨著白蓮教高層與青州府失聯(lián),沒有穩(wěn)定的財物支撐,加上朝廷在教育中將白蓮教寫成了邪教,魔教,許多白蓮教的教徒不得不脫離教派,不敢對外泄露自己的身份,時間長了,就真的退了教,這也讓自己尋找親人變得更為困難。 拼了命逃到了這里,現(xiàn)在又被一個龍虎金剛給逮住,還點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果然是認(rèn)出了自己嗎? 趙老九不知道龍虎金剛笑什么,唐賽兒這個名字也沒聽說過,見金剛高興,自然也樂起來。 “去買些酒菜來吧。” 朱允炆安排顧云給趙老九一些錢鈔,趙老九自是欣喜不已,帶著錢鈔就出去了。 湯不平檢查過院子,再無其他人。 朱允炆看著唐賽兒,指了指大堂:“走吧,我們兩個好好談?wù)?,你們都在外面守著吧?!?/br> 唐賽兒知道躲不過去,只好跟著朱允炆進入房間。 門關(guān)了起來。 朱允炆坐在椅子上,臉上止不住得意,出門一次竟遇到了寶。 此時的唐賽兒還不能與十二年后相提并論,她現(xiàn)在只是一個孩子,沒有神秘莫測的劍術(shù),沒有出神入化的智謀,更沒有拉人造反的野心。 十歲啊,正是好忽悠,不,是好塑造的年紀(jì),只要把她的彌勒觀轉(zhuǎn)化為利國利民的價值觀,一定可以成為朝廷化解白蓮教一次次劫的利器。 唐賽兒不知道眼前的金剛在笑什么,總感覺他在打什么壞主意,讓人發(fā)毛。 朱允炆收斂了笑意,緩緩問:“我聽聞你在楊五山手里,你怎么跑到青州府來了?” “我想回家?!?/br> 唐賽兒沒有回避。 朱允炆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示意唐賽兒坐下:“可你并非青州城人,想回家,是不是找錯地方了。這里雖是白蓮教曾經(jīng)傳教重地,但并非是你的家鄉(xiāng)?!?/br> “你知道我家在何處?” 唐賽兒驚訝起來,剛坐下又站了起來。 朱允炆微微點了點頭,認(rèn)真地說:“我?guī)闳フ壹胰?,但日后你需要跟著我。無論我是什么身份,無論我讓你做什么,你都聽我的,哪怕是讓你手刃楊五山……”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朱允炆的忽悠 武邋遢、趙老九怎么都想不到,在所有人等待金剛發(fā)錢的時候,青州衛(wèi)竟然包圍了院子。 錢還沒到手里,人已經(jīng)先到囚牢里了。 指揮史袁秀、知府郭璉跪在院子里,暗暗發(fā)愁。 府下出現(xiàn)如此多的白蓮教徒,知府、指揮史平日里竟沒半點發(fā)現(xiàn),瀆職是跑不掉了,嚴(yán)重還可能摘帽子,掉腦袋。 朱允炆看著郭璉、袁秀等人,抬手道:“白蓮教教眾多是被蠱惑的百姓,還有一些是貪財?shù)牡仄?,府衙?yīng)好好教訓(xùn),讓其改邪歸正。發(fā)給土地,收回照身帖五年,讓他們好生在鄉(xiāng)里勞作吧?!?/br> 郭璉看著大發(fā)善心的朱允炆很是震驚,皇上對白蓮教向來都是除惡務(wù)盡,斬盡殺絕,一次砍掉幾百人頭的事還歷歷在目,今日怎還仁慈了起來? 朱允炆并不是圣母,只不過這些人連楊五山都看不上,已經(jīng)脫離了白蓮教核心,寥寥的散兵游勇罷了,何況他們手中沒什么力量,連宣傳的教義都弄不清楚,已經(jīng)退化為小氓流,實在是沒殺人的必要。 當(dāng)然,首惡武邋遢、趙老九還是需要去安全局分部里住下的,具體住多久,取決于他們交代的內(nèi)容、速度。 郭璉見朱允炆督促自己勤政愛民,要求自己想盡一切辦法發(fā)展青州府,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皇上,前些日子萊州府奏請重開膠萊運河,被朝廷駁回。臣以為,重開膠萊運河不止有利于萊州府,還有利于青州府,更有利于海運,還請朝廷重新考慮?!?/br> 朱允炆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轉(zhuǎn)而明白過來,萊州知府的奏折肯定是送到京師,被太子朱文奎給否決了。 “重開膠萊運河可不是小事,也不是你青州知府的事。” 朱允炆提醒著。 郭璉知道,膠萊運河主要是在膠州府,依舊堅持:“會通河開了,南北通貨,天下有利。膠萊運河開了,海運南北,天下亦有利。臣所思所想,是為朝廷考慮,絕非是一府一地?!?/br> 說罷,郭璉從懷中取出一份輿圖,肅然說:“臣還聽聞,萊州知府正在聯(lián)合工部官員勘察,已形成初步方略,希望再次奏請朝廷。若有利百代,可為之?!?/br> 朱允炆打開輿圖,看著膠萊運河默不作聲。 膠萊運河南起東海靈山???,琴島所在之地,北抵渤海三山島,外面就是萊州灣,自南向北三百里,貫通山東,溝通渤海與東海。 膠萊運河開創(chuàng)于元世祖至元中期,歷史上又稱運糧河,因江南糧米由此運往京師而得名,是元朝前期海運糧食的重要通道。但因為黃河不老實,加上潮汐倒灌等問題,導(dǎo)致膠萊運河在元朝后期堵塞,運河不再通暢。 自那時起,海運物資就無法再走膠萊運河這一條便利且安全的河道,只能向東沿著山東半島,繞個千余里海路,然后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