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897節(jié)
扎牙抵達了一座赤斤城,看著森森的城池,黃昏偏冷。 這里是大明的衛(wèi)城,衛(wèi)指揮史名為塔力尼,他是北元故丞相苦術(shù)之子,乜克力部的首領(lǐng)。 入城。 扎牙找人打聽,憑借著同為蒙古人的身份,輕松找到了塔力尼的居所,托人帶信物去稟告,得以進入府邸。 塔力尼有些臃腫,腿粗如同柱子,只不過這兩根柱子支撐起身體顯得搖搖晃晃。 扎牙看了看左右,對塔力尼說:“我自北面來,有機密之事奏報,還請首領(lǐng)屏退左右?!?/br> 塔力尼見扎牙認(rèn)真,留下四名親信,然后抓起酒囊,咕咚幾口:“扎牙,你也是乜克力部的人嗎?” 扎牙凝重地點頭:“回首領(lǐng),扎牙是乜克力部?,F(xiàn)效忠鬼力赤大汗,奉其秘令,前來與塔力尼首領(lǐng)商議要事?!?/br> 塔力尼緩緩放下酒囊,目光幽冷,緩緩說了句:“鬼力赤啊,呵呵,他應(yīng)該清楚,我們已成為了大明的赤斤衛(wèi),你效忠的是大汗,我效忠的是天子。海拉爾河的水與疏勒河的水,可不會交匯在一起?!?/br> 扎牙清楚想要說服塔力尼很難,還是拿出了文書,恭恭敬敬送上:“兩條河水很難匯聚在一起,但草原的風(fēng),一直都吹拂著自家人。還請首領(lǐng)看在同族的份上,看看大汗的文書?!?/br> 塔力尼命人接過文書,打開看去,不由地瞳孔一凝,看了扎牙一眼,繼續(xù)看完,才開口:“阿魯臺派人去迎接本雅失里了?” 扎牙重重點頭:“據(jù)可靠消息,確實如此。大汗希望首領(lǐng)可以趁此機會,殺掉本雅失里。一旦此人回到韃靼部落,大汗將受到威脅。窩闊臺家族及屬民都將受到打擊,失去榮耀?!?/br> 塔力尼將文書丟到一旁,盯著扎牙:“我和我的族人曾經(jīng)是窩闊臺家族的屬民,但那也只是曾經(jīng)了。現(xiàn)在,我是大明的將官。鬼力赤的麻煩與我們無關(guān),希望你回去告訴鬼力赤,不要再試圖收回哈密、瓜州等地了,這些地方已如磐石立在大明,他沒有移山的本領(lǐng),來了只能會被石頭砸傷?!?/br> 扎牙有些沮喪,拋出了最后的條件:“若是首領(lǐng)聽從大汗之命,在大汗兵峰抵達此處時,將會重用首領(lǐng),由首領(lǐng)來取代阿魯臺的位置,號令韃靼諸部?!?/br> 塔力尼呵呵笑了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縫,轉(zhuǎn)而冷厲地說:“取代阿魯臺嗎?呵呵,鬼力赤似乎忘記了,是誰擁立他為大汗的。扎牙,回去吧,告訴鬼力赤,大明有本事讓昌都剌的血一月不干,也有本事將草原染成紅色?!?/br> 扎牙見塔力尼怎么都不聽,氣急敗壞地說:“臣服在大明天子腳下,如何能比得上站大汗旗下光榮?你是草原的漢子,頂天立地,而不應(yīng)卑躬屈膝。今日你不聽差,我定會說服其他部落,到時大汗親至,莫要后悔今日?!?/br> 威脅? 塔力尼臉色變得冰冷,看了一眼身旁的親信塔格,毫無情感地說道;“把他剁了喂狗吧?!?/br> 塔格是個力士,扎牙雖有些本事,可根本就不是塔格的對手,挨了一拳之后就倒在地上嗯哼,臨死還不忘喊:“塔力尼,你是蒙古人,大明是不可能信任你的。你和這里所有人遲早都會被明軍滅殺?!?/br> 塔格見塔力尼沒改變命令,一腳下去,就踩斷了扎牙的脖子,一只手提起來走了出去。 塔力尼喝了兩口酒,對身旁的人說:“我不能不殺他,我們居在嘉峪關(guān)外,臣服大明,就是臣服了。一旦他說服其他人叛出大明,明軍會來,這里將會成為戰(zhàn)場。以明軍的作風(fēng),一定會借機徹底鏟除關(guān)外的所有威脅。想要活下去,就必須站好立場?!?/br> “那我們要不要將本雅失里即將返回韃靼部落的消息告知明軍?” 親信問。 塔力尼搖頭:“鬼力赤不是一個好東西,他毒殺了前哈密王,手段下作陰損,讓本雅失里回去也好。阿魯臺敢接本雅失里回去,就說明他想要放棄鬼力赤了,鬼力赤的好日子已經(jīng)不多了。” 背叛大明? 塔力尼舉起酒囊,淹沒苦澀。 現(xiàn)如今的西北已經(jīng)不是幾年前的西北,嘉峪關(guān)已經(jīng)不再是大明的最西端,建文皇帝的旨意已經(jīng)可以傳達到最西面的塔什干了,嘉峪關(guān),成了一個內(nèi)關(guān),一個不太重要的關(guān)卡,沒有人會威脅河西走廊,因為河西走廊的外面盡入大明之手。 瓦剌雖然在北面,韃靼也在東北游蕩,但瓦剌顯然是打定心思休養(yǎng)生息,不會輕易招惹大明,以馬哈木的秉性,他想要動作,也絕不會先對大明動手,而是先統(tǒng)一蒙古草原。 至于韃靼,他們或許真的敢入侵大明,但問題是,他們能打得動嗎? 大明人擁有了新的造城技術(shù),他們現(xiàn)在并不追求幾丈高、一兩丈寬的城池,他們是先以最快的速度,搭建出來一座四面墻合圍的城,然后慢慢填筑,形成堅固且寬大的城墻。有了城,對于大明軍士來說,似乎就沒有什么不可堅持的戰(zhàn)斗。 塔力尼不清楚大明是如何在短時間內(nèi)修筑出四面墻的,但很清楚,他們擁有可怕的力量,甚至可以在荒原之上輕而易舉鑄造出城池。 如果朱允炆愿意,草原上將會多出無數(shù)的城,到那時候,韃靼、瓦剌,他們自以為是的強大都將成為笑話。 老實點,臣服朱允炆,總比被人玩死來得好點。這一輩子就幾十年,得過且過,就這樣吧。 塔力尼是有覺悟的,可鬼力赤顯然是沒有覺悟的。 自從朱棣與帖木兒的昌都剌戰(zhàn)爭落幕之后,鬼力赤與阿魯臺的矛盾就越來越多,彼此之間爭論聲也越來越大。 阿魯臺認(rèn)為大明的實力太過恐怖,連帖木兒都不是他們的對手,再對上大明實在是危險,不如低個頭,假意臣服大明,多少做點買賣,改善改善生活。 可鬼力赤認(rèn)為自己是大汗,草原上第一號人物,讓自己去臣服一個比自己還小的建文皇帝,沒門。 自己又不姓石,干不出喊人“爹”的事。 阿魯臺想要規(guī)避風(fēng)險,鬼力赤想要臉,兩個人鬧騰了一頓,最終達成妥協(xié),派遣使臣去大明,開放貿(mào)易,但不請封。 在此之后,阿魯臺認(rèn)為接近大明太過危險,應(yīng)該東遷,回到貝加爾湖或海拉爾河附近,那里是東蒙古的傳統(tǒng)地盤。 但鬼力赤不想東遷,要知道鬼力赤的根基是在甘肅、寧夏、哈密等附近,這些地方是窩闊臺后裔與屬民的集中地,鬼力赤自然不想跑到東面去。 阿魯臺說往東,鬼力赤說往西。阿魯臺說這頓吃羊rou,鬼力赤非要吃牛rou。一次兩次也就罷了,整天為了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開始不對付,那就有點不好過日子了。 也孫臺咱想要當(dāng)和事佬,阿魯臺認(rèn)為他與鬼力赤達成了某種交易,索性就先把也孫臺給殺了,吞并了也孫臺的部落。 馬兒哈咱一看這情況不對,阿魯臺這個人實在是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十多年的老朋友說干掉就干掉了,干脆帶著族人跑了,投靠馬哈木去了。 沒有了也孫臺、馬兒哈咱制約,阿魯臺徹底掌控了韃靼部落,鬼力赤也就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傀儡。 當(dāng)傀儡的沒有傀儡的覺悟,自然而然就沒好下場。 在風(fēng)高氣爽的秋天,阿魯臺宣布鬼力赤七宗罪,將也孫臺的死、馬兒哈咱的離去,前哈密王被毒殺等算在了鬼力赤頭上,然后,殺掉了鬼力赤。 草原再一次出現(xiàn)了弒殺大汗的場景,阿魯臺以強勢的姿態(tài),迎接本雅失里進入草原,擁立本雅失里為新的大汗。 本雅失里回來了,忽必烈后裔的聲音再次傳蕩在草原上,韃靼各部落得到了空前的團結(jié)。忙完一系列的事務(wù)之后,阿魯臺與本雅失里終于能坐下來,好好商議韃靼的未來。 阿魯臺野心勃勃,詢問本雅失里:“我欲取瓦剌,你意下如何?” 本雅失里咬牙切齒:“不滅瓦剌,何以為人!” 阿魯臺理解本雅失里,畢竟他爹是被瓦剌人殺掉的,雖說主犯哈什哈死了,但沒有保護買的里八剌,放任哈什哈殺戮的馬哈木還活著。 本雅失里與阿魯臺一拍即合,調(diào)動主力,開始向西進發(fā),目標(biāo)直指瓦剌。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開拓海外市場 秋風(fēng)蕭瑟,京師漸涼。 朱允炆親手cao作著新式火銃,將子彈壓入,瞄準(zhǔn)五十步外的靶子,隨后是一陣震耳的聲響,靶子的邊緣處出現(xiàn)了一個小洞。 陶增光看到這一幕,不得不改變腹稿,什么神槍手、百步穿楊之類的稱贊是用不上了,只好夸贊道:“皇上這端火銃的姿態(tài)透著一股子英氣啊?!?/br> 胡元澄、封善等連連點頭,總不能說靶子站偏了吧。 朱允炆無奈地看著手中的火銃,它與后世自己把玩過的獵槍已沒有太大區(qū)別,只不過獵槍是散彈,而手里的火銃則是子彈。 陶增光、胡元澄等人是優(yōu)秀的,他們憑借著一份草圖,實現(xiàn)了子彈的制造,只不過這種子彈與后世子彈差別有些大。 底火的設(shè)計存在缺陷,十個之中有兩三個是啞火的,加上制作難以批量化制作,短時間內(nèi)無法實現(xiàn)大量供應(yīng)。 另外射程上也有所不足,有效射殺距離只有一百五十步。一百八十步外,厚點的皮甲都可以擋住。 即便如此,朱允炆依舊滿意,至少子彈的出現(xiàn),為精準(zhǔn)狙殺帶來了可能,這東西不像弓箭那樣容易發(fā)現(xiàn),武藝高強的可以躲開箭,想要躲開子彈,那估計得先成為火云邪神一般的人物。 “分開制造,提高產(chǎn)量吧?!?/br> 朱允炆認(rèn)可了新式火銃。 陶增光從房間里拿出一個木箱子,輕輕放在朱允炆面前,打開了說:“這是專門為皇上打造的小小型火銃?!?/br> 朱允炆看著箱子里的長柄“手槍”,揮退湯不平,彎腰取出了手槍,制式與后世無異,只不過彈夾是不存在的。箱子里還有二十枚小型的適配子彈。 陶增光小心地說:“皇上,這把小型火銃經(jīng)過一百次測試,并無問題,只不過子彈擊發(fā)的成功率稍低,且射程十分有限。” 朱允炆拉動扳機部分,取來一枚子彈放入其中,抬手指向木靶,轟地一聲,后挫力稍大,這一次子彈射過了靶心。 取出彈殼,朱允炆滿意地點了點頭,看向湯不平:“這東西就暫交你來保管?!?/br> 湯不平有些錯愕,自己善刀、飛鏢,不善火銃。 朱允炆看出了湯不平的疑惑,補充了句:“不是給你用的,讓你隨行給朕帶著?!?/br> 湯不平連忙答應(yīng)。 朱允炆看向胡元澄:“騎炮兵營對你們的肩抗虎蹲炮、三眼火銃很感興趣,燕王正在與兵部、五軍都督府進行最后的商議,不過在朕看來,這可能是騎炮兵營的主裝備了。” 胡元澄有些憂慮:“皇上,肩抗虎蹲炮尚有不少問題沒有解決,虎蹲炮發(fā)射時需要打地釘,以確保發(fā)射穩(wěn)定與安全??杉缈够⒍着谟兄鴱姶蟮暮蟠炝?,若控制不好,可以將騎兵直接從馬上反震下去,而且肩抗發(fā)射的精度不足……” 朱允炆擺了擺手:“怕反震,就解決反震的問題,若抵消不了,就給軍士肩膀處加上防震護墊,至于精度,都已經(jīng)成騎炮兵營了,幾千枚肩抗虎蹲炮發(fā)射還需要什么精度?!?/br> 胡元澄瞪大雙眼,這,這也可以? 陶增光連連點頭,只要發(fā)射足夠密集,有點誤差也沒什么,這玩意本身就不是靠精準(zhǔn)度殺敵的,尤其是面對敵人厚實與密集的戰(zhàn)陣時。 “一旦騎炮兵營那里確定所需,二炮局優(yōu)先供給。” 朱允炆想要騎炮兵營早點形成戰(zhàn)力,以推動下一步的衛(wèi)所調(diào)整與裁軍。 隨著軍隊火器化、單兵作戰(zhàn)能力提升,邊防城關(guān)、重鎮(zhèn)配置神機炮到位,外敵威脅已開始弱化。而龐大的衛(wèi)所與軍隊數(shù)量,開始成為朝廷的負擔(dān)。 新軍之策,需要淘弱存強。 內(nèi)地不必要的衛(wèi)所,可以再一次合并與調(diào)整。一些衛(wèi)可以精簡為所,一些所可以直接取消。 在混凝土道路暢通的江南諸地,并不需要太多衛(wèi)所軍士壓陣地方,千余名擁有火器的軍士,完全可以鎮(zhèn)得住地方,實在不行,京師可以隨時出兵,路通,又有相對充裕的戰(zhàn)馬,還怕京師附近不安穩(wěn)不成? 還有給朱五四等人看墳,不需要一個衛(wèi)的軍士,修改為所就足夠了,他們又不是朱元璋。再說了,鳳陽有衛(wèi)呢,有人打擾朱五四睡覺,完全可以讓他們長眠。 朱允炆已經(jīng)命令五軍都督府盤查軍籍,核對天下兵馬數(shù)量,為后續(xù)軍隊的優(yōu)化提供支持。同時命令兵仗局、科技局、二炮局,加大火器制造,將刺刀火銃轉(zhuǎn)移至邊防重鎮(zhèn)。 隨著地方軍備力量的增長,朱允炆不得不重視騎炮兵營與神機營的建設(shè),雖說前線的顆粒火藥、火藥彈全賴京師供應(yīng),可地方上畢竟掌握著尋常火藥的制備,一樣有著對朝廷的威脅。 強干弱枝是皇室必須采取的舉措,朱允炆也不可能例外,不過朱允炆走的是枝強,干更強的道路,始終要求京軍的戰(zhàn)斗力強過地方,火器上也保持著對地方火器的優(yōu)勢。 回到宮內(nèi),朱允炆又開始了日復(fù)一日的朝政生涯。 這一日,戶部尚書夏元吉求見。 朱允炆準(zhǔn)其入殿,夏元吉行禮后,呈報文書:“皇上,接山西急報,西疆省布政使司已通告關(guān)內(nèi),糧食已是自給,無需朝廷勞民解送糧食至西疆?!?/br> 這是一件好事。 朱允炆很是高興,接過文書仔細看了看,連連點頭:“茹布政使不負朕之重托,西疆糧食自給,可喜可賀?!?/br> 夏元吉也放松許多,不需要再向西域解送糧食與物資,可以極大緩解山西、陜西、四川等地百姓的壓力,可以讓百姓能回到家里,好好耕作。 朱允炆放下文書,想起來什么,說:“前些日子,燕王妃入宮陪太后、皇后,說起燕王府在西疆的買賣虧損不少。這應(yīng)是燕王繞著彎給朕提醒,當(dāng)初將絲綢之路上的收益與燕王府掛鉤,如今這一條路不僅沒有賺錢,反而讓他虧了本,這是鬧情緒了啊。說說吧,絲路到底如何了?” 夏元吉沒有隱瞞,直言:“重開絲綢之路雖然已有兩年,但似乎并沒有太大效果。西方商人來得太少,大明商人多數(shù)又不愿意離開大明邊疆,許多貨物堆在絲綢之路的城內(nèi)沒有辦法售賣出去。據(jù)課稅司方面奏報,西疆省去年的商稅不到六千兩。” “這么少?” 朱允炆有些難以置信。 夏元吉重重點頭:“皇上,朝廷對絲綢之路有些過于樂觀,漢唐時期的絲路也并非是一年兩年營造出來的。臣以為,絲路想要重現(xiàn)漢唐繁華,至少需要五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