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719節(jié)
朱棣呵呵笑了笑,抬起頭看向徐輝祖:“無需擔(dān)憂,我們有偵察兵,他們一定很愿意截殺掉所有的漏網(wǎng)之魚。” “索靖他們么?這倒是個好主意?!?/br> 徐輝祖笑了,對于偵察兵的戰(zhàn)斗力很是認(rèn)可,轉(zhuǎn)身看向輿圖,只見一張大網(wǎng)撒在了昌都剌,像是吃人的麻袋,更像是一口甕…… 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勝的哈里(一更) 袁岳、劉啟夏撤回庫爾喀拉烏蘇城,兩人站在城墻西望,眉宇之間有些憂慮。 王姚帶著一身的血腥味走了過來,沉聲道:“袁指揮史,要守城嗎?” 守城? 袁岳看向腳下的土城墻,又看了看右手邊不遠(yuǎn)處,那里還塌出了一個一丈寬的大口子,而這樣的缺口,整個城有七處。 城不高,只有一丈多點,常年沒有修繕,已失去了防守的條件。 “把車離、伊不拉音等人找來?!?/br> 袁岳下令。 車離、伊不拉音等是亦力把里的降將,原本駐守別失八里等地,為宋晟討平,臣服大明。為收攏人心,宋晟并沒有取消他們的權(quán)力,原本他們手下的兵依舊歸他們調(diào)動,只不過頭目需要服從大明的調(diào)遣,配合大明行動。 為了鼓舞士氣,宋晟曾給車離、伊不拉音等人許諾,打敗帖木兒大軍之后,便將別失八里、昌都剌的領(lǐng)土劃給他們。 車離、伊不拉音相信宋晟的話,原因很簡單,大明軍隊遠(yuǎn)自京師而來,他們的家人都在幾千里之外,仗打完了自然要回家。 幾百年來,這一片土地都是回回人說了算,大明軍士不可能長期駐扎于此。而為了管理好這里,大明會委任當(dāng)?shù)仡^目為官員,以羈縻之策來統(tǒng)治。 說到底,這里最終的統(tǒng)治者是自己。 車離、伊不拉音不敢不盡力,所以當(dāng)宋晟派他們配合袁岳作戰(zhàn)時沒有任何猶豫。 袁岳面對車離、伊不拉音等人,拿出了木圖盧的腦袋,對眾人說:“看,這是哈里手下的大將木圖盧,已被我斬殺。哈里的軍隊并不是你們想象的那么強大,他們也不是不可戰(zhàn)勝的?!?/br> 車離、伊不拉音等人連連點頭。 城中還有幾個俘虜,他們已經(jīng)被嚇破了膽子,大明的勝利并沒有造假,眼前的腦袋也確實是木圖盧的,聽說此人悍勇無雙,威震一時,不過現(xiàn)在看來,也就那樣。 袁岳拿出了輿圖,嚴(yán)肅地說:“現(xiàn)在哈里的大軍正在朝此處而來,我們需要再打一仗。車離、伊不拉音,我命令你們堅守庫爾喀拉烏蘇!” “啊?這……” 車離、伊不拉音雖然容易被忽悠,卻也不是傻子,這座城什么樣子,大家都很清楚,想要擋住哈里的大軍,那是想都別想,這不是讓我們送死嗎? 袁岳臉色一沉,道:“怎么,害怕了?害怕現(xiàn)在就帶人離開,我定不阻攔!” 車離、伊不拉音無奈,我們要真離開,你是不阻攔,但你的手下會不會阻攔這就不好說了。 伊不拉音猶豫了下,道:“這座城不好守啊?!?/br> 袁岳看向伊不拉音,伊不拉音心頭有些忐忑,剛想解釋,就聽袁岳說:“我不會讓你們送死的,你們并不需要一直守著這座城,你們只需要給我爭取三個時辰的時間。我會帶大明所有主力出手,從左翼、右翼,大迂回至哈里軍的后側(cè),給他們一個突然襲擊?!?/br> 伊不拉音明白過來,三個時辰的話,或許還是可以堅持下去的。 車離看向袁岳,道:“如此一來,你們怕是很危險?!?/br> 袁岳凝重地點了點頭,道:“想要最大程度上毀傷他們,折損他們的力量,只能冒險一次。當(dāng)哈里的大軍來到城外時,定不會想到我們會突然出現(xiàn)在他們身后。混戰(zhàn)之下,必可大獲全勝?!?/br> 車離、伊不拉音等人點頭,從后面襲擊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為了穩(wěn)住軍心,袁岳嚴(yán)肅地說:“我知道守城很困難,但你們只需要堅持三個時辰,三個時辰之后,我準(zhǔn)許你們撤出?!?/br> 車離、伊不拉音肅然領(lǐng)命。 大明的人是不錯的,他們并沒有真心想要讓我們送死啊。 哈里的大軍并不是不可以戰(zhàn)勝的,大明的人都可以斬其敵首,自己也能!何況投降大明之后,一直都沒有表現(xiàn)的機會,這次表現(xiàn)好了,日后也好請功請賞。 袁岳檢閱了歸附的六千多軍士,看到一名軍士連鎧甲都沒有,當(dāng)即解下了自己的鎧甲,讓軍士穿上:“你們是為了大明而戰(zhàn),為了西域的光明而戰(zhàn),豈能沒有戰(zhàn)甲?來人,卸甲!” 呼啦啦,大明軍士將鎧甲卸下來,交給了這些歸附的兵。 車離、伊不拉音等將士看到這一幕,感動不已,大明的人真的是好人,他們把自己當(dāng)兄弟啊,連保命的鎧甲都給了我們,若不能為他們拼守三個時辰,還有什么臉面活著? “戰(zhàn)!” “戰(zhàn)!” 士氣大盛。 袁岳鄭重地將自己的佩劍交給了伊不拉音,叮囑道:“務(wù)必堅持到我們發(fā)起沖擊,他日功成,大明是需要人才治理西域的?!?/br> 伊不拉音激動起來,人才,自己不就是人才?這西域的主人,終歸還是自己啊。 “請袁指揮史放心,縱是戰(zhàn)到最后一刻,我也會守住城池!” 伊不拉音肅然答應(yīng)。 袁岳拍了拍伊不拉音的肩膀,對車離等人叮囑一番,然后翻身上馬:“兄弟們,打敗哈里,讓我們成就無上功業(yè)!為了西域,為了你們的家園,戰(zhàn)斗吧!” 眾人雷動。 “出發(fā)!” 袁岳、劉啟夏帶騎兵離開了庫爾喀拉烏蘇,一支隊伍南,一支隊伍向北。 車離站在城墻上看著遠(yuǎn)去的大明騎兵,笑著說:“大迂回作戰(zhàn)啊,大明竟也懂得這些了。看來這些年來,大明騎兵已成長起來?!?/br> 伊不拉音拍了拍腰間的佩劍,感知著袁岳的器重:“我們也不弱,只不過宋晟從天而降,突然殺出,這才讓我們不得不臣服。現(xiàn)在看來,大明是我們正確的選擇。” “沒錯!” 車離認(rèn)可伊不拉音的話。 帖木兒帝國猛將如云,他們占據(jù)領(lǐng)土之后,雖然也會扶持一批力量,但對于重要位置,卻不愿意交給外人來管理,西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區(qū)域,帖木兒即便是征服了這里,也輪不到亦力把里的降將。 但大明就不一樣了,他們需要自己,而且大明不那么殘暴。 車離見大明騎兵漸行漸遠(yuǎn),逐漸消失在了視野之中,目光轉(zhuǎn)向正西:“哈里的大軍就要來了,我們這一次,一定要拿出所有的本領(lǐng)來。伊不拉音,分派人員駐守吧?!?/br> 伊不拉音傲然看向遠(yuǎn)空:“西門正對著哈里大軍,是防守中的核心之地。由我來帶兩千人防守西門,你帶一千二百人守護(hù)北門,滸山、阿鶴各帶一千人防守東門與南門。剩余八百人,充當(dāng)后備軍。” “好!” 車離答應(yīng)。 哈里來了,四萬精銳,如雷滾滾。 “城上有明軍!” 羌支歷帶兵偵察過后,回報哈里。 “他們竟然沒走?” 哈里嘴角透出了一絲寒意。 巴啟山笑道:“你確定是明軍?這群人如此有膽量,想要憑借著小小的庫爾喀拉烏蘇阻擋我們的大軍不成?” 羌支歷嚴(yán)肅地說:“這還有錯,我看得清清楚楚,城中軍士穿的是大明盔甲。先鋒,這一次我們不能再讓他們逃了,要徹底消滅他們才行?。 ?/br> 卡拉奇支持羌支歷,對哈里進(jìn)言:“雖然我們不清楚為何明軍沒有撤退,但確實是難得的機會?,F(xiàn)在士氣低落,急需一場大勝利。我建議,當(dāng)包圍庫爾喀拉烏蘇城,將城中之人,無一遺漏,格殺于此!” “報!” 軍士來報。 哈里沉聲:“講!” 軍士:“斥候偵察方圓二十里,并無其他明軍蹤跡。” 哈里聽聞,面露猙獰之色,下令道:“既然是一支孤軍,那就讓他們成為孤魂吧!告訴軍士們,踏碎庫爾喀拉烏蘇城,不留一人!巴啟山攻東門,羌支歷取西門,卡拉奇克南門,庫淮奪北門!阿蘇良帶騎兵于周圍,不準(zhǔn)放任何人離開!” “遵命!” 眾將領(lǐng)命。 哈里沒有等待,安排人勸降,見城上的人不投降,當(dāng)即就下達(dá)了進(jìn)攻的命令。 伊不拉音看著彪悍的哈里騎兵沖鋒而來,下令軍士放箭,箭只殺傷了對方二十幾人,羌支歷的騎兵已經(jīng)到了城下。 缺口處,騎兵一躍而起,直撞在了遮擋缺口的木頭上,木頭被強大的沖擊力幾乎打斷。騎兵翻著跟頭就掉到城中,還沒站起來,便被伊不拉音的軍士用長槍扎死。 但缺口依舊是缺口,死了一個騎兵,還有更多的騎兵飛沖而來。 庫爾喀拉烏蘇城最大的缺陷就是城池破損太過嚴(yán)重,想要防住,實在是太難太難。何況城是低矮的土墻,一些騎兵下了馬,直接長矛扎入城墻,就能爬上來,都不需要用什么攻城梯。 伊不拉音感覺到了一股巨大的壓力,這支騎兵不像是袁岳說得那么脆弱,他們這不就是猛虎嗎?守城守三個時辰,我看一個時辰也守不住啊! “殺!” 伊不拉音鼓舞著士氣,帶頭斬殺攀爬城墻的敵人。 其他方向的城墻也面臨著如潮水一般的騎兵,東城一處缺口更是被巴啟山給打破,哈里的騎兵得以進(jìn)入城中。 滸山為了挽回局勢,帶兵與巴啟山的騎兵展開巷戰(zhàn)。 伊不拉音、車離、滸山、阿鶴等四面作戰(zhàn),哪怕城池被攻破,也沒有放棄希望。袁岳的鼓舞,身上的鎧甲,都在告訴他們,堅持下去,袁岳一定會從后面給哈里致命一擊! 城上的敵人越來越多,城內(nèi)的守軍越來越少。 伊不拉音被人斬斷了手臂,綁上之后,依舊再作戰(zhàn),滸山被巴啟山給砍掉了腦袋,軍士開始潰散! 車離很想撤退,可已是來不及了。 哈里的大軍進(jìn)入城中,大砍大殺! 伊不拉音很是痛苦,自己沒有完成袁岳交給的任務(wù),沒有堅守住庫爾喀拉烏蘇三個時辰! 抱歉! 伊不拉音沖殺進(jìn)去,渾身被砍十幾刀,終倒在了血泊之中。 城內(nèi),人已戰(zhàn)絕。 哈里大笑著進(jìn)入了庫爾喀拉烏蘇,插上了自己的軍旗,宣告著戰(zhàn)爭的勝利! 而此時的袁岳、劉啟夏等人,已帶騎兵東撤,所有人都沉默著,背對著庫爾喀拉烏蘇城的方向,這是一場無謂的犧牲,卻也是大明需要的犧牲。 為了西域的穩(wěn)固,有些人不能活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