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414節(jié)
黃子澄沒有意見,也無法有意見。 但解縉不樂意了,道:“百官上書,無論如何都需轉(zhuǎn)呈皇上,這件事就不需要爭論了吧?依我看,還是遞送給皇上的好?!?/br> 郁新、黃子澄臉色變得鐵青,這話被解縉原封不動地奉送回來,這可就有些臉疼了。 黃子澄清楚,若是解縉一意孤行,想要將這份奏疏捅到皇上那里去,那誰都攔不住他,可一旦這樣,這封奏疏上寫下名字的這些人,那可就是罔顧事實,捕風(fēng)捉影,胡亂彈劾,這可是要受罰的。 雖然說皇上之前是沒有處理政務(wù),但那是之前,不是現(xiàn)在,也不是后面幾個時辰。 如果送上去,皇上看到奏疏的時候,明顯是在他處理政務(wù)之后,好不容易開始勤于政務(wù),這剛開了個頭,就被大臣劈頭蓋臉罵了一頓,萬一怒火滔天,這聯(lián)名的人可就真的倒霉了。 這些人倒霉,那黃子澄、郁新的政治力量可就大受損害,這個結(jié)果,兩人并不想承擔(dān)。 郁新沉吟許久,看著解縉道:“楊士奇管理國子監(jiān),收效甚大,又是鮮有奇才,我與黃子澄會聯(lián)名請旨,提升其為禮部侍郎,兼任國子監(jiān)祭酒,同時負(fù)責(zé)戴原禮的喪事。” 黃子澄驚訝地看向郁新,嘴巴張了張,終沒有說出勸阻的話。 解縉深深看著郁新,這個老狐貍是在用楊士奇來保自己身下的這群人。 楊士奇與自己都是江西吉安府人,可以說有著一層鄉(xiāng)誼關(guān)系,且兩人在政見上多次不謀而合,交往甚密。在郁新、黃子澄等人眼中,楊士奇是自己一派的人。 只不過他們真的認(rèn)為楊士奇的提升與否,是由他們來決定的? 就楊士奇的所作所為,建樹功勞,吏部都看在眼里,皇上也看在眼里,即便是你們兩個人再壓制,也壓制不住楊士奇。 但解縉終還是選擇了接受,不是因為交換,而是因為只憑著一封《大明二世,吾皇應(yīng)勤勉于政,臨朝奉天》奏疏,無法真正拔除郁新與黃子澄。 砍掉一些小枝小葉,無法撼動他們的根基,反而會讓他們記恨自己。與其那樣,不如賣他們一個面子,等待下一個更有利的機會。 解縉起身,什么都沒有說,離開了內(nèi)閣。 郁新將那一份奏疏給燒掉了,黃子澄很是不甘心,道:“我們再寫一封奏疏,只談皇上不上朝之事!” “還有這個必要嗎?” 郁新看了看桌案上的圣旨與批復(fù)好的文書,很明顯朱允炆已經(jīng)不是簡短的批條治國,而是認(rèn)真地在處理政務(wù)。 既如此,他見大臣也不會太遠(yuǎn),繼續(xù)說皇上的不是,已經(jīng)沒什么意義。 但黃子澄明顯沒有這樣的覺悟,道:“此事不宜做大,可找兩三個御史發(fā)聲?!?/br> 郁新擺了擺手,不情愿地說:“你看著辦吧,我有些疲累了?!?/br> 山東,青州。 廣袖站在城墻上,看著城外建起的營寨,心頭有些發(fā)涼。 耿炳文不愧是耿炳文,這個大明極厲害的防守大將,將防守做到了極致!依托民居,封鎖了青州城西面的岱宗門、南面的阜財門、北面的瞻辰門,只有東面的海晏門暫無明軍,也不見封鎖。 但是廣袖很清楚,圍三闕一是兵法常見之事,“闕一”不是“丟一”,耿炳文絕對不會允許自己活著從這里離開! 原以為手握數(shù)萬人,足以擊敗耿炳文,繼而攻略青州府,西窺兗州、濟寧,一旦兵發(fā)會通河,定能吸納數(shù)十萬人加入白蓮教,到時,白蓮教眾將控制山東! 然而! 耿炳文雖然最初人手不多,但他卻極擅防守,又兼手下一批人勇猛善戰(zhàn),不畏生死,硬生生擋住了自己的進(jìn)攻。 現(xiàn)在,耿炳文得到了各地衛(wèi)所支援,兵力已達(dá)三萬,而自己手中的教眾,已經(jīng)不足四萬,更要命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jīng)站不起來了。 糧食! 城中太缺糧食了,哪怕是挖地三尺,將所有糧食都找出來,也不夠那么多人吃的。 齊王害了白蓮教,害了自己! 廣袖眼睛有些通紅,看著一旁沉默的沫兒,道:“你聽到消息了吧,王金剛奴已經(jīng)死了。” 沫兒微微點了點頭,雖然消息是明軍傳出的,但沫兒相信這個消息是真的。 陜西那里就不適合造反,地勢險要,盤踞一方還可以,想要跑到平原上與明軍正面交鋒,想要贏下來實在是太難。 王金剛奴的第一次失敗,就已經(jīng)說明了這個結(jié)果??墒撬俅涡袆?,被殺也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 “也不知佛母如何?!?/br> 廣袖有些擔(dān)憂。 沫兒嘆息道:“明軍沒有提佛母,說明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佛母去找了天王,從這一點來看,佛母是安全的?!?/br> 廣袖松了一口氣,疲憊的臉上浮現(xiàn)出了一抹笑意,道:“青州城我們是守不住了,但我不會讓耿炳文好過,我會給他送一份大禮!” 沫兒轉(zhuǎn)身,看了看城中的百姓,皺眉道:“jiejie,我們輸了,就給他們一條活路吧?!?/br> 廣袖一把抓過沫兒,剛想呵斥,卻看到了那張蒼白的臉上,已是淚流滿面,不由心頭一軟,說道:“他們還有最后一個使命,完成了,他們就能活下去?!?/br> “什么?” 沫兒輕聲問道。 廣袖沒有解釋,而是拉著沫兒下了城墻,命人搬出所有的糧食,讓大家吃一頓飽飽的晚飯,然后下令道:“五大天王、五大金剛、七大護(hù)法,隨我夜出海晏門,佯裝逃往昌樂,明軍必會調(diào)動軍士追趕,我等于巨洋水伏擊明軍。” “第二天王、第三天王,一旦明軍東進(jìn),你們需出南門、北門,襲擊明軍的后路!沫兒,你負(fù)責(zé)帶城中主力,襲擊耿炳文的糧倉——玲瓏山!” 第四百九十一章 最后的突圍 靜謐的夜,一度讓沫兒忘記了自己是身處戰(zhàn)場的中心。 廣袖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到沫兒身邊,從身后人手中接過一個木質(zhì)托盤,道:“meimei,這是jiejie給你的禮物?!?/br> 沫兒勉強一笑,掀開托盤上的遮布,看到了一副鳳冠霞帔,不由眼一熱。 廣袖含著笑意,道:“jiejie知你喜歡穿紅衣,可這城中砸搶燒毀的太多,連一件像樣的紅衣都沒有,好在jiejie找到了這一套衣裳,來,試試?!?/br> 沫兒伸出手,觸摸著那紅色絹衣,動容地說道:“多謝jiejie?!?/br> 廣袖看著沫兒瀟灑地?fù)Q了衣裳,目光中閃爍著淚花。 沫兒肩披霞帔,一旋身,繡花紅袍微動,原本就是傾城姿色,如今更顯千嬌百媚,廣袖親自給沫兒戴上鳳冠,道:“好meimei,jiejie這是給你送嫁了?!?/br> 沫兒拉著廣袖的手,心滿意足,輕啟朱唇:“可惜沒找到個好郎君,要不然定讓jiejie一醉。” 廣袖擦過眼角的淚,道:“若是可以,你去開封吧。朱有爋雖背叛了他的父親,失去了周王的權(quán)勢與地位,但他確實是一個值得托付的人。他對你用情的樣子,連jiejie都嫉妒?!?/br> 沫兒有些苦澀,開封在河南,這里是山東的東面,隔著千里,又有大軍圍城,想要離開那是想都別想,而今晚,又是最后一戰(zhàn)。 勝,則可破局,能活下去。 敗則必死。 至于朱有爋,那個癡人,罷了,就當(dāng)我負(fù)了他吧。 廣袖拿出一個錦囊,佩戴在沫兒腰間,凝重地囑托道:“一定要活下去?!?/br> 沫兒肅然,對廣袖道:“jiejie,你也要保重,若事不可為,一定要保全自己?!?/br> 廣袖自信地點了點頭,道:“放心,這天底下能殺我的,還不是他耿炳文!我去準(zhǔn)備了,你也準(zhǔn)備好。你要記住,我們——我們是姐妹?!?/br> 沫兒看著廣袖情真意切的目光,輕喃:“jiejie?!?/br> 廣袖轉(zhuǎn)身離開,在門口處召見第一天王、第四天王,下了一道命令,而后離開。 城外。 耿炳文并沒有休息,而是與寧忠、劉遂等商議對策,城中白蓮教雖已是困獸,但畢竟有個詞語叫困獸猶斗,這些人一定不會束手就擒。 寧忠指著輿圖上海晏門的方向,道:“白蓮教已多日戰(zhàn)斗不利,無法破開我軍防線,士氣低落,用不了多久,他們定會向東逃竄,一旦出城,便是他們的覆滅之時!” 劉遂認(rèn)可寧忠的看法,白蓮教之所以能堅持這么久,只不過是因為他們占據(jù)著青州城,有城池之利,僅此而已,單論戰(zhàn)力,以百姓為主的白蓮教根本就不是明軍的對手,失去城池的他們,一定會被徹底殲滅。 耿炳文審視著輿圖,威嚴(yán)地說道:“白蓮教徒雖非善戰(zhàn)之人,卻有死戰(zhàn)之志,亡命無畏,絕不可小視?,F(xiàn)在只要我們圍而不打,封其出路,避其鋒芒,不出半月,青州城必會不戰(zhàn)而降,在這期間,諸位要穩(wěn)住軍心,不可行錯?!?/br> “領(lǐng)命?!?/br> 眾將齊聲答應(yīng)。 龐煥匆匆走了進(jìn)來,稟告道:“耿都司,城中發(fā)生異動,白蓮教徒集結(jié)于海晏門,怕是有所行動。” 耿炳文眼神一亮,沒想到白蓮教如此不堪,現(xiàn)在就要逃走? “走,去看看!” 耿炳文帶眾將出了大帳,登上臨時修筑的簡易高樓,拿出望遠(yuǎn)鏡看去,果見青州城中東門處火把一片,似有大量教徒集結(jié),而反觀其他門,并無動靜。 “白蓮教徒終還是烏合之眾,挫敗之后便會逃竄。寧忠、劉遂、戚斌,你們各帶五千軍士,尾隨追擊,務(wù)必將其殲滅!” 耿炳文下達(dá)軍令,又覺不妥,追加了一句:“一旦戰(zhàn)事起,其他軍士可趁機登城,奪下城池!” “遵命。” 寧忠、劉遂等人領(lǐng)命,紛紛離開。 湯不平看著明軍不斷調(diào)動與準(zhǔn)備攻城,心頭涌上一絲不安,接過龐煥手中的望遠(yuǎn)鏡,看向夜色中的青州城,皺眉說道:“從最近幾日作戰(zhàn)來看,白蓮教雖屢屢失敗,但并沒有損失根本,戰(zhàn)力尤在,這會不會是一個陷阱?” 耿炳文呵呵一笑,不屑地說道:“這幾日瞭望哨兵多次匯報,外加有望遠(yuǎn)鏡窺遠(yuǎn),可以看清楚城中已是接近斷炊,原以為他們還能堅持?jǐn)?shù)日,現(xiàn)在看來,他們也只能活到今晚了。一群要餓死的人,還有什么本事去耍陰謀?” 湯不平皺眉道:“若是他們出東城門直奔巨洋水,于那里強渡而過,即便是我們能追上……” 耿炳文打斷了湯不平的話,反問了一句:“他們怎么到巨洋水?” 湯不平愣了下,隨即恍然大悟。 雖然齊王造反沒帶走大量的馬匹,但為了吃飯,城里的人可是殺了不少馬匹的,即使此時城中還有馬,數(shù)量也定不會太多。 最主要的是,白蓮教徒主要是百姓,他們不會騎馬啊,只能步行。 兩只腿怎么能跑到幾十里外的巨洋水,最快也得一個時辰,一個時辰的時間,明軍就算是騎毛驢,也追殺去殺掉他們了。 這個擔(dān)憂,完全沒有必要。 “準(zhǔn)備作戰(zhàn)吧?!?/br> 耿炳文相信自己的判斷。 在半個時辰后,青州城的海晏門緩緩打開。 廣袖率五大天王、五大金剛、七大護(hù)法等近百精騎躍馬出城,身后是兩萬余教眾,隊伍拉得很長,卻沒有大的聲響。 回頭深深看了一眼青州城,廣袖咬了咬嘴唇,高聲道:“急速前進(jìn),只要到了巨洋水,勝利必然屬于我們白蓮教,到時候你們將不再挨餓!出發(fā)!” 隊伍快速行動,為的只是一個簡單不能再簡單的理由:吃飯。 耿炳文終還是謹(jǐn)慎之人,待廣袖帶人離開青州城后,一直觀察著青州城的動靜,見城中死氣沉沉,并無異常,便下令:“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