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223節(jié)
伙計紛紛保證。 沈一元笑道:“一旦回到京師,沈某答應(yīng)你們的事,一定會全力辦到,大家準備入港,等待海港安全了,我們再販賣貨物?!?/br> 眾人答應(yīng)。 沈一元看著準備而去的眾人,對潤娘說道:“這三佛齊原本是富庶之地,不知經(jīng)過戰(zhàn)亂后,是否還能吃下我們所有的貨物?!?/br> 戰(zhàn)爭容易毀掉很多。 三佛齊原本豪華的皇宮都被燒了,這不得不讓沈一元等商人郁悶萬分,據(jù)說里面還有不少珍寶,也不知現(xiàn)在在哪里。 大明水師入港,先是八膄軍艦,三四百余人上岸,布置防控線,與梁道明等人交接,確保安全,隨后才是鄭和、朱能、張玉等人的主力戰(zhàn)艦,最后才是商人船隊。 海港處,鄭和手持詔書走出座船,通過棧橋踏上了三佛齊的土地,梁道明、施進卿、鄭伯等一干文武,隨梁道明一起,向詔書行禮。 鄭和在海港,宣讀了大明皇帝朱允炆的詔書,宣告三佛齊歸入大明版圖,并將三佛齊改為舊港宣慰司,命梁道明、施進卿為宣慰使,命鄭伯、鄭軍禮為宣慰司同知…… 梁道明等人接詔書,感大明皇帝天恩。 鄭和代表大明皇帝,頒發(fā)宣慰司相應(yīng)禮儀之物,如印鑒、衣物、賞賜等,消息很快便傳遍三佛齊。 三佛齊土著無所謂,他們原本便臣服在梁道明之下,現(xiàn)在還是在梁道明等人之下,什么宣慰司,對他們沒有任何關(guān)系,他們的目光早已被精美的陶瓷、華麗的綢緞所吸引。 至于三佛齊的主力商旅,他們更是歡迎大明,這里成為了大明的領(lǐng)土,那他們便獲得了大明子民的身份,日后前往大明,也可以堂堂正正告訴所有人,自己是大明人。 最主要的是,這里是大明的領(lǐng)地,那大明就有責(zé)任與義務(wù)保護他們,滿者伯夷也好,滿剌加也好,陳祖義也好,都不能再隨隨便便欺負三佛齊。 梁道明臣服大明,并非是他一人的臣服,而是三佛齊絕大部分人出于利益考量、權(quán)衡的結(jié)果。 三佛齊很多人雖然沒親眼有見識過大明的厲害,但很多人看到了那強大的戰(zhàn)船,強壯的士兵,反光的盔甲與鋒芒的武器。 施進卿清楚,自己在三佛齊或可成為一方大將,但對于大明而言,恐怕只有資格成為一名百戶,最多千戶。 大明的軍士是強大的。 施進卿不止一次想過,若是自己與明軍參將張玉戰(zhàn)斗,自己能活幾招? 那個看似老了的張玉,實則是一頭恐怖的雄獅。 鄭和松了一口氣,終于完成了朝廷的使命,設(shè)置了舊港宣慰司。自此之后,這里將是大明的土地,誰敢再進犯,大明水師將用炮石歡送他們抵達大海黝黑的深處。 謹慎的鄭和下令海港的大明水師,保持四艘戰(zhàn)艦于外海游弋,兩艘戰(zhàn)艦于內(nèi)港游弋,其他戰(zhàn)艦與商船,則安排在海港最里面。 鄭和不會重蹈梁道明的覆轍,他始終沒有忘記,在這看不到的暗處,有著一只吃人的狼,它的名字叫陳祖義。 第二百六十五章 俘虜是貨物,商人在投機 梁道明、施進卿邀請大明將士等入皇宮休息,雖然皇宮主殿被燒了,后殿也被搶掠一空,但住人的地方還是有的,不至于讓人風(fēng)餐露宿。 考慮到三佛齊戰(zhàn)事剛休,局部還有戰(zhàn)斗,鄭和并沒有帶主力進駐皇宮,只帶來八百人,其他主力安排在海港周圍,擔負起警戒與防護。 “設(shè)宴招待什么的,暫且延后吧,你們已是拼戰(zhàn)一天一夜,身心疲倦,且先行休息。” 鄭和見梁道明雙目已充滿血絲,加上狀態(tài)不佳,不由說道。 梁道明想要堅持,但卻被鄭和拒絕,不得已,宣布于三日后再舉行宴會,先行休息去了。 長途奔襲與作戰(zhàn),對于上了年紀的梁道明而言,幾乎是要命的,若不是頑強的意志與信念支撐,他很可能無法堅持到最后。 疲倦如潮,人倒即鼾。 鄭和安排張玉、朱能等人輪流警戒,看著太陽逐漸升起,不由舒心淺笑。 “副總兵,遼王朱植、商人黃發(fā)財、沈一元、王忠富等求見?!?/br> 李興走近,稟告道。 鄭和有些疑惑,商人是商人,軍隊是軍隊,這一路走來,商人很少找自己,甚至連遼王朱植都遵循著這一點,保持著與軍隊之間的距離。 該做生意的去做生意,沒事不要與官員聯(lián)系,這種狀態(tài)是舒適的,也是鄭和希望長期存在的,畢竟這些商人都有錢,萬一與將士關(guān)系過于緊密,出錢雇傭一批軍士,去抄個家、滅幾個國,這豈不是亂了套。 在這南洋之中,最小的國家只有一兩百人,完全不夠軍士一波沖擊的。 鄭和約束了將士,也約束了商人,為了避嫌,在這航程之中,除了加強了遼王朱植的保護之外,并沒有其他特殊的照顧。 “他們不去做生意,來這里做什么?” 鄭和不解地問道。 李興搖了搖頭,說道:“這些商人并沒有直接搬下來貨物,而是在等待更好的機會。不過屬下聽聞,他們似乎想與大人做一筆買賣?!?/br> “買賣?與我?” 鄭和更是不解。 自己手中有的,不過就是軍士,難道說這些商人竟想要打軍士的主意? “讓他們進來吧?!?/br> 如果只是沈一元、黃發(fā)財?shù)热?,拒絕也就拒絕了,可遼王朱植也一起來了,王爺?shù)哪樏孢€是需要照顧的,哪怕自己再不想照顧,也不能表現(xiàn)的太過明顯。 原本有些發(fā)福的朱植,已變得干練靈活許多,自京師至陽江,又從陽江至三佛齊,這一段又一段的航程中,朱植并沒有將自己作為一個尊貴的王爺,躺在船艙里面逍遙地當個大爺,而是選擇與伙計同吃同住同勞作。 朱植是一個極為毅力,對自己狠得下心的人,哪怕是累得如狗,也絕不吐出舌頭哈哈喘氣,而是始終保持著高昂的斗志與狀態(tài)。 這位王爺商人,贏得了隨行商人的敬,黃發(fā)財、王忠富等人逐漸向朱植靠攏,加上沈一元本就與朱植存在著說不清楚的關(guān)系,導(dǎo)致下南洋的商隊中,很多商人與朱植之間,形成了一種類似于“商人聯(lián)盟”的組織,而這個組織為首的,正是遼王朱植。 對于這些變化,朱植泰然處之,他很清楚,商人向自己靠攏,只是因為自己的藩王身份,能給這些商人帶來一種無形的政治保護,這種靠攏是不穩(wěn)定的,甚至可以說是暫時的,一旦商人群體的地位增強,朝廷肯定與支持商人,那他們便不再需要自己。 朱植并不介意,甚至預(yù)期到了這種結(jié)果,所以他很清醒,一直都在用心謀劃自己的商業(yè)帝國,準備以商贏商,做大做強,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影響、串聯(lián)起這些商人,才能在商人群體中,獲得真正的話語權(quán)。 一行人進入皇宮西苑,鄭和想要找?guī)装岩巫佣茧y,只好安排眾人席地而坐。 朱植沒有拐彎抹角,對鄭和直言道:“副總兵,此番前來主要有兩件事,希望得到副總兵的準可?!?/br> 鄭和面色嚴肅,謹慎地回道:“只要不違背朝廷禁制,我會認真思量?!?/br> 朱植清楚鄭和的底線與職責(zé),淺淺一笑,道:“既然來找鄭副總兵,自不會提出違背朝廷禁制之事。這第一件事,便是希望由商人出資,雇傭輪休軍士以作保護,保障商人的交易安全。眼下這舊港宣慰司中,仍舊存在著小股的滿者伯夷軍士,還有一些趁火打劫的惡人,并不甚安全?!?/br> 來做生意的人,并沒有帶什么保鏢,只帶了一些精煉的伙計,現(xiàn)在都到終點了,用不了太久便會返航,總不能在這里出了意外。 鄭和皺眉,雇傭軍士是一個極為敏感的事,朱植應(yīng)該知曉其中的問題,一旦開了這個頭,軍士很可能會出于錢財,成為商人的私兵。 “保護商人交易安全,是朝廷下南洋使命之一,還無需商人出資雇傭,明日我會親自與宣慰使梁道明、施進卿商議,劃定交易街道,屆時你們可在街道之中交易貨物?!?/br> 鄭和直接攬了過來,以一種委婉的方式拒絕了朱植。 朱植嘆了一口氣,道:“在特定街道交易,做不了多少買賣,只有分散出去,讓商人各自走向四方,才能在短時間內(nèi)處理掉手中的貨物,也能獲取來更多番貨?!?/br> 鄭和沒有退讓,堅持道:“大明軍士隸屬朝廷,沒有朝廷法令,這個許可,我給不了?!?/br> 朱植皺眉道:“若如此,商人無法完成最后的交易,豈不是無法讓朝廷見識到南洋富庶?若因此繼續(xù)維持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策,副總兵大人也無法給朝廷交差吧?” 鄭和明白朱植在給自己施壓,反駁道:“若大明軍士成了商人私兵,王爺回去之后,也不好給皇上交代吧?” 朱植臉色有些難看。 眼見場面僵了下來,沈一元起身道:“其實還有一條折中之法?!?/br> 朱植默不作聲,鄭和以目光探尋。 沈一元言道:“眼下三佛齊情況特殊,商人安全需要保障,這就意味身旁需要一些看護之人。然大明軍士乃是朝廷利器,商人不可役使。所以,是否可以請動副總兵,與宣慰使商議一二,商人拿出貨物,交換宣慰司軍士保護商人行商。” 鄭和眼神一亮,若如此的話,或許可行。 舊港宣慰司雖是大明領(lǐng)土,名義上聽從大明調(diào)遣,實則有著高度的自主權(quán),大明并沒有往原三佛齊文武中添加一人,便是出于對梁道明、施進卿等人的尊重。 眼下舊港在戰(zhàn)亂之中損失不小,正是重建的時候,商人有不少精致貨物,皆是可以用得到的。若他們能以禮物換取宣慰使同意,安排軍士保護商人,那事情不就解決了? “這是一個辦法,只不過我們乃是商人,不好與宣慰使直接聯(lián)系……” 朱植帶著幾分沉悶說道。 鄭和微微搖頭,深深看了一眼沈一元,不用說,他與朱植一唱一和,擺明了是商量好的,自己先拒絕了一次遼王,總不好意思再拒絕第二次。 “這件事我可以與梁道明宣慰使商議,若他點頭,你們可直接與他商議。” 鄭和和煦地說道。 朱植頓時笑了起來,拱手道:“那就多謝副總兵了?!?/br> 鄭和微微搖頭,詢問道:“第一件事暫且如此,你們想要說的第二件事是?” 朱植沒有說話,而是看向黃發(fā)財。 黃發(fā)財起身,對鄭和行了禮,便說道:“這第二件事,是解決滿者伯夷后患的大事,此事需要副總兵、宣慰使等共同參與?!?/br> “解決滿者伯夷后患?” 鄭和有些驚訝地看著黃發(fā)財,轉(zhuǎn)而將目光看向朱植。 先有滿者伯夷聯(lián)合陳祖義,占據(jù)三佛齊,后有三佛齊反攻,殺掉了滿者伯夷大將烏璐,俘虜八千余人,可謂是大獲全勝。 然而,滿者伯夷并不會甘心失敗,在殘兵返回之后,滿者伯夷很可能會發(fā)動大軍,再度進軍三佛齊,到時候便不再是滿者伯夷與三佛齊的戰(zhàn)爭,而是滿者伯夷與大明舊港宣慰司的戰(zhàn)爭。 這就是后患! 鄭和看穿了這一切,所以沒有調(diào)主力進駐皇宮,而是留在了海灣附近,一是防范陳祖義的偷襲,二就是提防滿者伯夷的反攻。 如此后患,絕不會輕易化解。 鄭和與張玉、朱能等人商議過,甚至研究過最不利的情況,但唯獨沒想過此事會“善終”。 可這些商人,竟大言不慚,大放厥詞,說要解決滿者伯夷的后患? 鄭和嚴肅地問道:“如何解決滿者伯夷這個后患?” 黃發(fā)財一臉自信地看看鄭和,說道:“簡單,讓我們商人前往滿者伯夷,做一筆買賣?!?/br> 鄭和凝眸盯著黃發(fā)財。 黃發(fā)財講解道:“滿者伯夷此時最需要的,未必是復(fù)仇,而是一個臺階。他們清楚在大明的支持之下,再想占據(jù)三佛齊無異于癡人說夢,縱是占據(jù),也必會損失慘重,得不償失?!?/br> “所以,只要我們給他們言明利害關(guān)系,并給他們想要的貨物,他們便會休戰(zhàn),甚至?xí)蔀榇竺鞯呐笥??!?/br> 鄭和疑惑地問道:“你們打算用什么貨物來打動滿者伯夷的國王?” 黃發(fā)財輕輕地說道:“八千俘虜。”